登陆注册
37239700000018

第18章 ·黄帝与黄帝陵 中华之根

黄帝,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号轩辕氏或有熊氏,为五帝之首,五帝包括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5000多年前,黄帝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各部落,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黄帝还率领先民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由此使华夏族结束了蛮荒的历史,开创了中华民族的5000年文明史。后人为铭记黄帝的恩德,在陕西、河南、河北、甘肃等省都修建有纪念性的陵墓,其中以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北1000米的桥山上的一处最为著名。

关于黄帝的墓葬,史书上记载不一,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迂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黄帝陵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做“陵”,一般庶民的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史记封禅书》中还记载汉武帝于元封六年冬(公元前105年)北巡朔方(今河套地区)

后,曾到桥山祭奠黄帝陵。由此可见,桥山的黄帝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至大历七年,朝廷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两年的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1140株。宋朝开宝二年(969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的事故,威胁着庙院的存亡。于是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到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自汉武帝在陵前筑台祭奠以来,历代帝王在清明节期间,常派祭陵钦差前往祭扫,因此黄帝陵实乃“天下第一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

黄帝陵所在的桥山,是渭北黄土高原向南延伸的一脉。桥山山丰土厚,古柏参天。桥山脚下,沮水三面环绕。立于山颠俯观沮水,仿佛潜其底而过,山若沮水之桥,因此得名桥山。

黄帝陵就在桥山北颠之上,现高36米,周长48米,有砖墙围护。其南面立有明代嘉靖十五年书刻的“桥山龙驭”石碑一通,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再南有四角攒尖顶祭亭,内立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石碑。亭前有两座高约10米的土台,即“汉武仙台”,为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现已用抉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桥山西南麓有黄帝庙,坐北朝南,占地约9、33公顷,始建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历代多次重修。前院过厅3间,里面保存了宋至清各代所立碑石70余通,大部分是明清帝王御制祝文和历代重修及保护陵庙的碑刻。庙院内最主要的建筑是“人文初祖殿”,始建于明朝,面阔7间,进深3间。门额正中悬挂国民党元老程潜先生于1938年祭陵时题写的“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庙内古柏参天,最大的一棵高达19米,树围10米,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殿西一株稍小古柏,鳞斑点点,相传为汉武帝北征朔方归途中,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过盔甲,故称“挂甲柏”。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不论女真人执政的金朝,蒙古族当皇帝的元朝,汉族人坐皇帝的明朝,满族人执政的清朝,都没有忘记祭祀伟大祖先——轩辕的丰功伟绩。正如民谚所讲的“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因为我们都是黄帝子孙。至于个人和各个历史朝代在历史长河里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先祖圣地不谈这些。历代前来祭祀黄帝的大小官员,不论官有多大,不论是坐轿或骑马,在黄帝陵前下马石跟前,必须下轿下马,现代人不骑马,但坐小轿车,也必须在“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前停车。

1992年,在中央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整修黄帝陵工程于4月4日奠基,8月25日动工建设。中央还先后派要员到黄帝陵参加祭祖和整修指导工作。整修之后的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华夏儿女的根,成为炎黄子孙举办盛大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是联系全世界华人的一处圣地!

旅游小贴士 主要景点:黄帝陵冢、祭祀广场、祭亭、汉武仙台、人文初祖殿、诚心亭、保生宫、碑亭等。

地址: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

设施:轩辕街,位于黄陵县城北部。街道南北走向,长360米。街道两旁多为砖木结构的单层民居。古城旧貌在此依稀可见。

名人足迹 对于一个传说多于史实的人物,黄帝的足迹我们无法作出具体的描述。

同类推荐
  •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清官贪官各行其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论古人;论古贵有新见地,岂可人云己亦云。时移世易千百载,古人早已化灰尘;书生论古君莫笑,不为古人为今人。不为古人空着急,愿劝今人学聪明;古今万事同一理,从来鉴古可知今。欲得古人为师友,欲从史实学教训;今人今人听我语,听我饶舌论古人。
  • 建汉首功:萧何

    建汉首功:萧何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萧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西汉建国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萧何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上)

    《大明三百年》写了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书中有近百个形象鲜明的女子。大明帝国三百年宫廷往事的铁血与柔情披露无遗。
  • 雍正大传

    雍正大传

    雍正王朝到底是个怎样的气象?历史学家列举五百年明清史上发生的十四件大事,短短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就占两件,足见雍正的魄力以及那个时代是何其重要。雍正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史家说他“刚毅明察,纯系政治家之作风”,“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算得上是一代英主;但历史上也留下他得位不正、弑父鸩母、刻薄好杀、大兴文狱、未得善终的累累恶名以及扑朔迷离的宫闱谜案。本书通过对中外诸多史料的整理与研读(如洋溢着他强烈感情色彩的朱批奏折),以人性化的笔调去观照雍正的内心世界,还原一位帝王充满复杂情感与生命张力的人生,解读了雍正鲜明的个性是如何晕染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气和人文底色,而那个时代又是如何赋予了雍正毁誉参半的人生的。同时,讲述了这位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四阿哥,是如何凭借自己隐忍、自律的品格,逐渐走进康熙的视野,并以大业相托的;站在他清理百年历史积弊的高度,客观评述了这位改革雄主的精明、果决,高超的御人权术和制度建设,严打贪腐、勤勉务实的施政风格,以及在他的感召下,雍正王朝名臣辈出、吏治刷新的奋进气象,却又山雨欲来、波谲云诡的历史变局。
热门推荐
  • 宿主憨憨又自闭啦

    宿主憨憨又自闭啦

    系统目目:啊,又是充满酸甜苦辣的一天。韩司夷:又是自闭的一天……【这是一个美名其曰引领懵懂儿童体味人间百态的老父亲系统带着韩·憨憨·小朋友在装逼的石子路上越浪越偏的故事】韩小朋友:神踏马100亿
  • 终极狱神

    终极狱神

    不法古,不循今!制定自己的法则,匡扶日趋崩溃的文明体系!顺者昌,逆者亡!建造自己的监狱,谁敢忤逆我意!武道九境:武者、武师、武灵、武魂、宗师、武尊、武圣、元君、离尘。魔法七界:离子,幻化,质魂,陌化,绝烁,亡灵,圣魔导士
  • 总会有人来暖你

    总会有人来暖你

    因为父母离异而孤单长大的少女宁安,在毕业前打工的地方认识了男主,逐渐接触然后互相喜欢
  • 那年夏季的别离

    那年夏季的别离

    她和他因为一场婚约而纠缠不清。他高冷、腹黑,可是唯独对她宠上心尖。她是所有人心目中的骄傲小公主。因为一个婚约,她们种下情种。因为一个误会,她离开他2年。因为一场车祸,她重返故地,希望能见他最后一面。两年的苦等,翻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唯独不见她的身影。他痴等2年,只望能等到她回来的那天。我回来了,你还在吗?
  •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

    阿难陀目佉尼诃离陀邻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抱怨的智慧

    不抱怨的智慧

    本书从查源、觉知、转化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佛的智慧贯穿其中,由浅入深地一一列出了脱离苦恼的秘方,不失为当下人们获得平和的上佳选择。
  • 至被荏苒的时光

    至被荏苒的时光

    唯美而……的故事,牵绊了太多,以致最后以悲剧收场……
  • 女扮男装:少爷请多指教

    女扮男装:少爷请多指教

    甄希从小就被当成男孩子养着,精通剑道、柔道、跆拳道、散打?能隐藏性别的传家玉佩?樱雪学院??混个风生水起?双眼微眯,朱唇轻扬,妖娆一笑,翻手为白莆,覆手为樱雪,腹黑行动,正式,开始了哟!
  • 异谈1

    异谈1

    本书围绕作者周边事展开每篇故事百分之五十是真实的
  • 苍岭尸潮

    苍岭尸潮

    架空世界的大城市苍岭……李师杰、邓子千二人原本是国际佣兵组织的成员,因为一次特殊任务,二人奉命去参加苍岭市第一中学的入学考试,谁知在考试中途却发生了一系列无法形容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