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65700000009

第9章 发达国家的金融安全预警制度

国内外现有的金融安全预警研究因所讨论的对象的不同而差别较大。尽管如此,对此进行介绍和探讨还是寄希望能从中发掘一些可资借鉴的线索。发达国家的金融安全预警因为基本上不存在整体上遭受外部金融冲击的威胁,所以它们的预警更多的是侧重于传统的确保银行稳健经营的监测预警和纠偏。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有较大的相似性,其经验与教训可谓我国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前车之鉴。国际组织对全球金融安全预警机制的探索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美国的金融安全预警制度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金融预警制度是最完善也是最复杂的。由于美国实行多头监管的银行监管制度,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货币监理署,以及财政部等机构共同负责银行的监管,各自既有监管重点又有业务的交叉。其预警制度也由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预警系统构成。

(一)美国监管当局金融预警系统

美国金融预警系统分现场和非现场评级两大类。现场检查主要是依据检查人员对金融机构经营的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主观地评估;非现场监测评级主要是检查人员依据非现场中获得的有关指标信息,并结合现场检查报告而进行的评估,其主要特点是监管具有相对的连续性。

在现场评级中,美国联邦金融监管当局均使用“骆驼评价体系”(CAMELS)。CAMELS系统是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评议委员会(Fed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Examination Council, FFIEC)1979年提出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管理水平(Management)、盈利状况(Earnings)、流动性(Liquidity)和市场风险敏感性(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s)。所有银行评估和监管工作基本都围绕这六个方面的指标展开。评估方式分A、B、C、D、E五个等级,警示范围是被评为D、E两级或本期评估结果较前期低两级的机构。美国监管当局通常每年对每家金融机构仅现场检查一次。

CAMELS系统被认为是效果最显著、最可信赖的评估工具。近几年,这种方法已经由现场引入到非现场的实践中。但是该系统的缺点在于:有关指标信息只能用于事后分析,而不能用来预测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监管当局运用该系统主要是稽核那些需要立即或特别关注的存在问题的银行;评级结果的有效期较短(仅能维持6个月),不能适用于对长期走势的预测。

近年来,美国监管当局开发了许多有关金融机构非现场风险评估及其预警的系统。

1.美联储的评级体系

美联储的评级体系主要有三个:一是BOPEC评级体系。BOPEC评级体系被美联储用来衡量银行持股公司的综合级别。所考察的五项指标分别是:子银行(Bank)、银行子公司(Other)、母公司(Parent)、总受益(Earnings)和总体资本适宜度(Capital)。其检查和评级类似于骆驼评级体系。

二是UBSS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监管当局开始引入非现场电脑监测系统,主要是按季度地分析监管核心报告的有关数据。80年代中期,美联储对以前的金融监测系统进行了改进,开发了一套“统一银行监测屏幕系统”(Uniform Bank Surveillance Screen,简称UBSS),并一直使用了8年。根据监管核心报告中的数据,UBSS系统将生成三类指标30余个财务比率,这三类指标是:CAMELS评级时使用的指标,用于跟踪银行的新业务及其发展的指标,监测资本市场的指标。尽管该系统是美国监管当局公认的很有价值的监管工具,但是,这类财务比率的选择带有主观性,不能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风险的实际水平。近年来,美联储已经将这类系统从单纯地计算一些财务比率,过渡到通过经济计量模型来预测银行的风险方面。

三是FIMS系统。由于早期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美联储于1993年开发了一种更为完善的新模型——美国金融机构监督体系FIMS(Financial Institution Monitor System)。该体系在识别有问题银行上更精确、科学,更侧重于数理统计分析模型及预测银行倒闭的可能性,加强了非现场监督的早期预警作用。它包括30个参数以及一些根据地区经济条件设立的附加参数。每个参数是一个财务比率,并用年变动率表示,然后用所设计的模型,通过计算机计算出每个参数的级别,最后评出综合级别。用该系统分析有问题的银行,其准确率非常高。实证结果表明,被FIMS系统评为第五级的机构,最后有97.7%会倒闭。

2.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预警系统

在非现场监测方面,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发和应用了三套指标监测电脑系统。

一是CAEL系统。1985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实施类似于现场CAMELS评级系统的“非现场监管评级系统”即CAEL系统,并一直使用到1999年12月份。CAEL系统的四个字母来源于CAMELS评级中四个指标要素首位字母的缩写:资本、资产品质、获利能力、流动性。虽然该系统没有提供管理方面的评级,但实际上就是CAMELS现场评级在非现场检查中的替代品。不同之处在于,CAEL系统的设计更加复杂,对银行评级时考虑的要素更加全面。

二是GMS系统。1980年,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开发了GMS系统,即所谓成长性监视系统(Growth Monitoring System),主要监控异常成长的金融机构,包括筛选资产与贷款每季成长较异常的金融机构,并于45天内进一步分析以决定实地检查。GMS是对银行危机早期阶段至高增长阶段的预警,它以资产或贷款的高速增长作为风险信号,认为追求高增长会使银行内部管理放松、贷款集中投放到高风险行业。系统的预警指标是4个财务比率和5个增长率,该系统将单个机构的指标与对比组的平均值比较,加权计算GMS综合值,以资产或贷款增长5%为限,将机构分成两组,然后在高增长组中按GMS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标识出排名在前的机构。

三是SCOR系统。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于1998年建立一套非现场评级系统SCOR(Statistical Camels Offsite Rating),其目的在于更有效地监控银行与储蓄机构之风险,其主要利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概率回归模型去预测金融机构之综合评等,利用最近一次检查评等结果,经比较评析其与检查前最近申报资料间之关联性,并使用检查后最近一年同期申报资料以比较期间变化情形,再据以推估下次检查之可能评等结果。SCOR使用的预警指标主要有逾期贷款、非增值贷款、取消了抵押赎回权的房地产贷款、流动性负债、流动性资产、净收益、投资证券等。

3.美国货币监理署的BC系统

2000年美国货币监理署实施“银行测算系统(Bank Calculator)”。BC系统可以在银行财务报表显示出经营恶化的迹象之前发出预警信号。该系统以倒闭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为预警目标,以资产组合、内部经营和外部环境三大类指标为预警指标,其中资产组合指标包括资产和负债均衡、不良贷款、CAMELS值等;内部经营指标包含资本金、盈利水平;外部环境指标有失业率、银行规模、银行成立年限、管理体制变化等。

4.财政部的评级系统

自1985年起,美国财政部金融局(OCC)对联邦注册银行的监管是通过风险评估方式,将为数众多的社区银行以其预警系统——社区银行评分系统(Community Bank Scoring System,简称CBSS)来判定经营状况是否稳定,若测出的银行属高风险群,须采取较严格的监管,例如派遣检查人员长驻该机构,通过密切沟通及信息取得,可迅速得知该行重大事件及风险状况,或提高金融机构的检查频率等。其余社区银行若实地检查被评为第四和第五级,则自动列入问题银行管理范围,若被评为第一、二、三级银行,则利用其预警系统测试该银行状况是否稳定,不稳定者采取项目管理。

与现场评级比较,非现场评级的优点在于每季度运行一次监测系统评级具有连续性,且指标信息的来源十分广泛,但是缺点是有时误差较大。实践中,上述几个系统一般交互使用,如果一家银行出现了问题,至少会有一个系统将及时监测到存在的风险。以上归纳金融预警系统的详细情况。

(二)美国对有问题银行的预警纠偏机制

在对有问题银行的处理当中,美国监管机构遵循救助成本最小化、救助措施市场化、及时性、多样化等原则,结合有问题银行的实际情况,力图将单个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保护存款人利益和正当的信用链条,避免出现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

1.快速预警纠偏模型

1991年,美国颁布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FDICIA-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1991),建立了快速预警纠偏模型(Prompt Corrective Action,简称PCA)。快速预警纠偏模型为监管当局判断银行状况提供了一个快速、简明的参考框架。

快速预警纠偏模型以资本充足状况为主线,根据资本充足率的高低,把银行划分为几种状况,监管当局据此采取不同的预防性监管措施,从而实现对银行风险和危机的控制,以保证充足的资本的需要,并责成监管当局在银行资本低于规定标准时采取立即纠偏行动,以改善银行资本状况,减轻对存款保险公司的依赖,减少存款保险基金的损失。该模型根据总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一级资本对风险资产的比率、一级资本对总平均资产的杠杆比率这三个资本比率的数值,把银行划分为资本良好(Well-Capitalized)、资本充足(Adequately Capitalized)、资本不充足(Undercapitalized)、资本严重不足(Significantly Undercapitalized)、资本致命不足(Critically Undercapitalized)五个等级。对于处于不同资本水平的银行,监管机关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当自有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低于2%时,必须在90日以内选定破产管理人或财产管理人,自动进入破产程序。具体做法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银行监督程序(Surveillance Procedures)通过预警系统测试并筛选出未通过计算机测试的金融机构名单;并对这些已有财务问题或即将发生问题的银行,做详尽分析;最后再针对问题金融机构采取适宜的应对措施。

2.对有问题银行的早期救助

资本充足率能较好地反映银行的资产与风险资产的对比,是反映银行风险承担的一项综合性指标,是目前国际金融组织最为关注的一个指标。通过资本充足率的衡量,可以大体上预警银行的风险水平。快速预警纠偏模型操作简便,对监管当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是导致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因素很多,快速预警纠偏框架只以资本充足率为主线对银行进行评价,显然不全面。因此,美国监管部门视银行的具体问题采取了一些早期补救性措施。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

(1)营业银行援助。营业银行援助是指当投保银行面临破产风险时,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贷款、存款、购买资产或承担债务等方式向其提供援助。一般来说,受援机构的绝大部分资产维持原状,但其管理层要更换,并要求注入新的资本。营业银行援助也用于财务状况良好的机构收购和兼并濒临破产的银行和储贷机构。营业银行援助方式常被用来救助一些较大的破产银行,接受过援助的银行资产占处置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达27%转引自董小君:《美国金融预警制度及启示》,载于《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4期,第42页。公开对银行援助方案为FDIC解决银行破产问题提供了更大的弹性,该方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政策工具。

(2)对有问题银行的整顿。对于由于管理不善而面临危机的银行,主要监管机构有权撤换其高层管理人员,设置首席风险官(CRO)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引进独立的外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部门以及首席风险官对监管部门所发“认可令”(consent order)的贯彻情况作出年度审计,甚至禁止该银行与某些企业和个人的业务往来。对于因刚成立不久内控制度薄弱而出现严重问题的银行,监管机构则会督促其制定和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

(3)宽容政策的运用。宽容政策是指通过一系列法规、法令为储贷机构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主要运用以下宽容政策:一是收入维持协议。为了鼓励经营状况良好的储贷机构兼并有困难的储贷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通过收入维持协议保证被收购资产具有一定的市场回报率,即收购盈利资产的收益与收购平均成本之间的差额由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支付给收购银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承担利率风险。二是净值证明书。这是为那些内部管理良好、有偿付能力,只是因利率变化暂时出现财务亏损的储贷机构设计的。它的目的是争取时间,使其纠正利率敏感性失衡,将资本恢复到可接受水平。符合条件的机构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获得净值证明书,证明其一部分现行损失可以作为用于报告和监管目的的资本。三是资本暂缓。FDIC最初用担保和净值单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创造”资本金。从1985年以来,FDIC转变为对有问题的机构实行较低的资本金的办法,允许其以低于标准的资本金维持营运,以期它最终可以恢复元气。目前,资本暂缓政策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宽了:对所有因经济条件而出现困难的银行都实行了资本暂缓;取消了资本与资产最低比率为4%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些贷款于能源和农业部门而陷入困境的银行甚众,为了救助这些银行,FDIC和货币监理署于1986年联合宣布,贷款集中在农业和能源方面而且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不要求把资本与资产的最低比率提高到低于7%、高于4%的标准。该项政策不仅为经营管理好的银行提供了更大的业务操作弹性,而且也为FDIC节省了大量的清理成本。四是农业贷款损失分期摊销方案。该方案作为《银行平等竞争法》的一部分,允许那些资产少于1亿美元、合格的农业贷款至少占其总贷款25%的机构,在7年内分期摊销农业性贷款亏损。以上几种早期补救措施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兼用其他处理方式,或者在开始时采取一种方式,但随着情形的改变,又转化为另一种处理方式。

(三)预警信息系统

目前,美国正在使用的预警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

一是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属于美联储国家信息中心的一部分,该系统专门服务于监管职能,因此只有美联储的监管人员能够进入和使用。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预警的范围是美联储所属各监管对象。货币监理署和将近30家左右的州银行监管厅通过与全国检查数据库系统部分联网,随时可以从系统中调出监管对象的有关信息。

二是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从技术上解决了随时编辑、存储和查询监管资料的难题。它的特点是通过功能设置,使各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地增强了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同时有助于监管人员对不同机构的同种业务类别和风险特征进行比较分析。银行机构全国桌面系统监管的范围是三类监管对象,一是所有在美开业的外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二是资产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美国本土银行及其分支银行;三是资产规模小于100 亿美元,但属于美联储监管范围内的美国本土银行。

在美国,预警数据的采集由专业的信息技术公司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专门负责。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规定了预警数据的采集内容、标准和格式,被监管对象按规定以报表的形式报送,或通过电子方式,每个季度将监管当局要求的核心报表的数据传输到EDS, EDS按照不同的监管权限,将美联储负责监管机构的数据再传送给美联储数据处理中心,将其他监管数据传送到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数据处理中心,最后由这两个中心按机构编制出监管核心报表。

FDIC信息透明,上述及时校正措施等一整套做法都是公开的,而且任何一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评级等级、缴纳存款保险状况等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查询。由于这些信息事关银行信誉,使银行自觉增加资本金,与竞争激励的市场原则也有机结合。

(四)美国金融预警制度对构建我国金融预警系统的启示

美国的金融预警制度主要是针对其内部的金融风险而言的。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金融市场容量最大,加之金融制度比较完善,所以没有必要考虑来自外部的金融风险因素对其国内金融业的冲击。就其以国内金融风险的监管而言,对我国的启示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确立监管部门在预警系统中的权威主体地位。美国的预警系统均由独立的主体来承担。借鉴其做法,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金融监管机构应拥有实地检查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权力,要求金融机构提供财务资料的权力等。

第二,建立银行风险评估体系。一是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例如定期考核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率、贷款利息收回率、资本效益率、资金效益率、综合费用率等,通过指标体系的动态变化来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分配情况和风险分散程度,对风险变化的可能因素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发现风险不利变化的预警信号,以制定抑制风险的可行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和恶化。二是开发金融风险评测模型。开发各种风险评测模型,对金融机构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有效地发现大量潜在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监管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对银行实行分类监管。对国有银行主要考察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对股份制银行使用骆驼评级法进行考察;对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但地方政府不能参股、不能介入日常管理;对外国银行在华的经营机构——分行,用L+S两套系统代替“骆驼评级法”来进行检测和监管,L主要针对风险的监管、合规性的监管及资产和质量的监管。S的尺度主要是看其母行对在华作业的风险的支持力度和它自身抗拒风险的能力。

第三,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建立快速预警纠偏机制。尽快完善与风险处置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对合并、重组关闭的金融机构制定减免法律诉讼费、财产过户费及税收优惠政策,为及时处置风险创造条件。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和完善以资本充足率(CAR)为主线的快速预警纠偏机制。近年来,中银信托、海南发展银行、广东国投等一些金融机构相继关闭或破产,我国问题金融机构的样本已增加,应有系统地分析不断出现的问题金融机构的财务资料,指出导致其发生问题的原因,以作为预警纠偏的样本。

第四,建立反应灵敏、反馈及时、渠道畅通的预警信息系统。因此,我国应建立严格、完善的财务报表上报制度和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制定严格的监管数据采集内容与格式、采集方式与方法、采集渠道,以及保证监管数据真实性的措施。金融机构所上报的资料,必须经过专业会计师或审计师的审计,如发现金融机构有蓄意拖延和弄虚作假行为,中央银行将给予其重罚。

二、英国的金融安全预警制度

英国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以自律式为特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国金融监管当局没有采用统一的风险评测模型,一般英国的大银行均有自己的内部监管模型。与别的国家相比,英格兰银行的金融预警系统着重于资本充足性,主要监视杠杆比率和风险资产,同时就其业绩表现与资本、规模相近的机构相比较,而不制定特别的规定。

英国金融预警制度的主体是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在处理具体事件时,银行法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宽泛的自决权。在解释、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英国金融预警制度建立的背景主要是巴林银行的倒闭。由于金融风险管理没有跟上专业银行综合化发展的步伐,导致1995年巴林银行因其新加坡子公司在经营期货交易中的巨额亏损而垮台。这一事件暴露出英国金融预警体制方面的问题,尤其对那些拥有大量非银行业务的银行集团的预警是英格兰银行监管的薄弱环节。在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英国许多银行的业务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存款和放款,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经营其他多种业务,如证券及其他形式的投资。因此银行业务及金融市场的变化,迫切需要英格兰银行金融预警和监管的相应调整。从这以后,英格兰银行开始重视对银行的全面业务监管和预警,而不是局限在银行业的范围内。

英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预警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预警指标体系

英格兰银行以资本充足性、外汇持有风险及资产流动性的测定作为其预警制度的指标。通过这三个指标的测定,对金融机构潜在的金融风险提供警示信息。

1.资本充足性

在英国,英格兰银行于1980年9月的“资本测定”(Measurement of Capital)文件中,提出两个资本比率作为计算资本适足性的基础:杠杆比率和风险资产比率。

杠杆比率=调整后资本/(存款+流动性负债)×100%

所谓调整后资本,是指公司资本减去对子公司及关联企业的投资、商誉、设备、不动产及其他固定资产的余额。由于英国银行资本比率相对充足,所以英格兰银行认为,杠杆比率保持在10%是可以接受的。

风险性资产比率的测定旨在评估一家金融机构持有的资产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英格兰银行在测定风险性资产比率时,考虑的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投资风险和被迫出售风险(为保持支付能力,资产被迫做不合时机的出售,其所得收益比其价值少的风险)。英格兰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各类资产加以研究,并赋予各种权数,以反映每一类资产所具有上述三种风险的程度。各种资产的权数,依风险大小而定。一般地,无风险资产的权数为1;不动产风险最高,为2.0;其他资产的风险权数分别为0.1、0.2、1.5等。得出权数后,就可以计算出风险性资产比率。

风险性资产比率=调整后资本/(各种资产额×风险权数)×100%

核算风险性资产比率只是英格兰银行评定资本充足性的第一步。求出比率后,还需就该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予以衡量。如对业务广泛、地区分布广的大银行的资本要求,在程度上要比小银行宽松。

1990年2月,英格兰银行进一步制定了银行资本测定的原则,以执行自有资金指令。但为了反映延续性,文件使用《巴塞尔协议》“核心资本”和“补充资本”的定义而未使用“原始资本”和“附加资本”的概念。文件规定,核心资本包括:(1)永久股东产权:一是实缴且完全缴清的普通股本;二是永久非累积的优先股;(2)公开储备;(3)公布的期中留存利润(根据可以预见的收益和分配净值)。在核心资本中要减去: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和当年未公布的损失。补充资本包括:(1)隐蔽储备和未公布的当年可预见的净收益和分配留存利润;(2)有形固定资产和(从1993年1月起)所有固定资产投资重估所增加的储备;(3)总准备;(4)混合资本工具:一是永久累积优先股,二是永久附属债务;(5)次级形式的债务:一是定期优先股,二是可转换为产权而不包括在混合资本工具中的附属债券,三是附属形式的放款资本(最低期限为5年以上);(6)少数股权。

2.外汇持有风险

英格兰银行将外汇持有风险分为结构性风险和交易性风险。结构性风险是指因持有外汇的期限较长而衍生的风险,如长期固定资产及负债因市场状况改变而承担的风险;交易性风险是指由于日常业务操作所产生的风险。英格兰银行监管措施规定:(1)对每一种外汇,银行承担的交易性外汇风险的净额,其资产与负债的差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的10%。(2)承担各种类别外汇风险的总的外汇负债净额,即期与远期合在一起,不超过资本的15%。即:

承担结构性风险的外汇负债额+承担交易性风险的外汇负债净额/资本金×100%=15%

3.流动能力

测定流动能力的目的在于确保金融机构维持其流动性以满足其到期支付能力。如即期支付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和各种贷款承诺等。英格兰银行一般以“到期日阶梯”来测定金融机构的流动能力。具体做法是:(1)测定期间:为12个月,将到期日阶梯分为即期至8日、8日~1个月、1个月~3个月、3个月~6个月、6个月~12个月。(2)申报报表:所有受到监管的金融机构应填送季报,分析其资产、负债的到期日分布情况。(3)英格兰银行的测定、分析。在获得报表资料后,英格兰银行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依其到期的先后,归列入适当期间内,再将该期间的资产负债累计后进行判断。

英国的金融预警制度,侧重于资本充足性考核。主要监视杠杆比率及风险性资产比率。此外,也采取类比方式,将某个金融机构的业绩表现与资本、规模及性质相类似的金融机构进行比较,分析判断。通过这三个指标,对金融机构潜在的金融风险提供警示信息。

(二)比率风险监管体系

1997年,英国银行在1987年的《银行法案》授权下制定出“比率和比例风险监管体系(RATE and SCALE framework)”。所谓的RATE风险监管体系是风险测评(Risk Assessment)、监管措施(Tools of Supervision)、价值评估(Evaluation)的缩写,它是由英国金融监管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简称FSA)对银行业务、风险记录、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综合性评估,以制定有效的监管计划和使用恰当的监管措施。该体系下的一个预警和监管周期包括“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采用恰当的监管工具(Tools of Supervision)”和“监管评价(Supervision Evaluation)”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风险测评。风险测评的目的在于系统地识别银行业务的固有风险,评估其风险控制的充足性和有效性,明确其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对这些银行的监管体系。风险测评分为八个步骤:(1)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2)取得事前信息(包括与跨国银行的母国监管者联络);(3)做出初步的风险测评;(4)现场检查;(5)做出最终的风险测评;(6)建立初步监管体系;(7)保持监管的一致性(包括建立RATE专题小组和质量保证会);(8)向银行反馈信息。其初步风险测评主要参照九个方面的因素:CAMELB指标(主要用于分析商业风险)和COM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控制风险)。CAMELB指标包括资本(Capital)、资产(Assets)、市场风险(Market risks)、盈利(Earnings)、债务(Liabilities)、业务(Business)等六个方面,与美联储银行业现场监管实施的“骆驼(CAMEL)体系”极为类似。COM指标包括控制(Control)、组织(Organixation)、管理(Management)等三个方面。根据上述要素,FSA分别确定银行的业务经营风险和管理控制风险类别,据此划分不同的监管档次,分配相应的监管资源。对企业经营风险和管理控制风险均较低的银行,列为“低监控类”,仅予以恰当的关注;对业务经营风险较高、而管理风险较低的,列为“高监控类”,加强对其风险发展状况的关注和监控,但并不急于采取救治措施;相反,对业务经营风险较低,但管理控制风险较高的,列为“温和监控并辅以救治措施类”,需采取措施迅速降低其风险(特别是管理风险);对业务经营风险和管理控制风险均较高的“风险高危”银行,则集中监管力量,一方面果断采取救治措施,挽救以防止风险恶化,同时加强对其业务经营和管理控制的全面监控,便于随时采取应急措施。

第二阶段,运用相应的监管工具,改善监管对象的风险状况。这些监管工具主要包括:风险评估组访查、审慎监管联会、专题研究分析等。FSA采取的监管工具有两个值得一提的特点:一是这些措施不是与风险监测脱节的绝对独立的行为,而是始终与对监管对象的风险评估和监测紧密联系,保证监管的连续性;二是注重与其他专业机构的协调配合,FSA没有自己的现场检查部门,而是利用外部专业力量,如会计师报告、审计师报告及其他专业组织的报告和发现。

第三阶段,价值评估。在下一次风险测评之前,FSA每年会对风险测评、监管体系、监管措施的使用做一次价值评估,以保证银行已完成必要的整改工作,FSA已完成监管体系中所预定的工作,监管措施也已被正确地执行。这一阶段,主要以银行是否持续满足“许可”的最低要求和“巴塞尔核心资本原则”等为依据,来判断整个监管过程是否达到既定目标以及是否应当修正监管目标等。此外,FSA还对其监管阶段工作的有效性做出评估和复查所在银行是否仍然符合立法的最低标准。

(三)金融预警信息系统

目前英国9个独立的预警及监管数据库系统,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对整个金融业进行监管的信息系统。英国金融监管当局已于1999年成立了一个特别技术小组,该小组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对目前的预警监管体系,主要是风险因素、相关风险权重和所采用的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试点、信息反馈、重新评估和改进,并完善了一套电子监管表格,于2000年8月1日投入试运行。

英国的预警和监管是由金融监管局统一设计监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一般分为月报、季报、半年度和年度报表四大类。但报表和提交频率因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频率由金融监管局根据机构的性质、规模及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来设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管数据的采集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表格或报表打印件。大多数监管数据是由被监管金融机构报送FSA,有些报表数据或信息是FSA从英格兰银行有偿获取的。

三、日本的金融安全预警制度

从世界范围看,日本的金融监管制度属于“一线多头”的监管模式。“一线”即相对于美国等国的“双线”而言(在美国联邦和各州都有权对银行发照注册、监督管理)。日本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权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同世界其他各国一样,日本的金融预警制度也可分为健全银行经营的事前预警和对有问题银行预警纠偏行动。

(一)预警指标体系

在日本,健全银行经营的事前预警和管制,主要是以对银行自有资本充足性要求为基础的一系列财务与业务比率制度。具体有以下几种:

1.对银行自有资本充足性的要求

按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资本与资产比率到1992年要达到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但是,日本并未规定正式的资本充足条件,只提出资本与存款负债的比率至少应保持在10%以上。实际上,日本的银行资本/资产比率一直很低,平均为2%~3%。《巴塞尔协议》刚开始推行时,日本几大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分别为:三菱银行3.25%、兴业银行2.75%、日本信贷银行2.25%,是世界发达国家中最低的。这表明在《巴塞尔协议》前,日本几乎没有进行资本充足性的事前监管。1988年12月,《巴塞尔协议》在大藏省的通告修正案中得到完全的执行。通告主要的内容如下:

(1)资本标准。第一档资本——核心资本,它包括:股东产权,含永久非累积的优先股;合并子公司产权的少数股权;减去商誉和合并账户引起的调整金额。第二档资本——补充资本,数量限制在第一档资本的100%,由以下成分构成:重估储备,由资产负债表中以历史成本定值的长期持有的产权证券的潜在价值形成;疑问债务的总储备,最多可为总资本的1.5%(1992年3月底降至1.25%);混合资本工具,它们是完全缴清的、无担保和附属的,不可赎回,也不可以自由地被用于弥补潜在损失;最初期限为5年的附属债务(到期前的最后5年每年折扣20%),最多可为第一档资本的50%;期限优先股。

(2)资本比率。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计算公式,日本提出从1990年3月底起最低资本比率应为7.25%,至1992年3月,则应为更高比率8%所替代。

通告执行的结果表明:日本主要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努力都明显提高了资本比率。

2.财务与业务比率制度的指标

(1)流动资产比率。按存量考核:

流动资产(含股票)的期中平均余额(存款平均余额+可转让存单的平均余额)×100%≥30%

按增量考核:

年度流动资产的增加额年度存款及可转让存单的增加额×100%≥30%

(2)存贷比率。要求贷款相对于存款的比率,不得超过80%。

(3)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比率。无具体规定,但这项经费应是逐年递减的。

(4)固定资产比率。营业固定资产占净值(股东权益+储备)的比率,不得超过50%。

(5)发放股息比率。要求股利总额不超过当期盈余的40%。

(6)净值比率。要求年底净值(股东权益+储备)占存款及可转让存单的余额不低于10%。

(7)法定准备金。每家金融机构应以其存款余额,向日本银行缴存一定数额的准备金。

(二)预警纠偏模型

凡是不符合财务与业务比率的金融机构,均为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对于有问题的金融机构,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将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敦促其化解金融风险,防止有问题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恶化。当银行经营不善出现破产征兆时,通常采取一些预警纠偏措施。主要是拥有强大权力的大藏省介入到破产过程中的再交涉规则中,由民间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支援或兼并收购,进行事后处理。从1971年起,日本就建立了旨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和机制的存款保险制度,但不可思议的是,从其建立至1992年的21年中,该制度从未被实施过。直到1998年,日本建立了自己的快速预警纠偏模型。

(三)对有问题银行的援助

1.护送舰队方式及其解体

护送舰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向海外战场护送武器及士兵时,为保证运输的安全,由驱逐舰等军舰护卫船队前进,为保证所有船只的安全,军舰的速度必须要慢于船队中速度最快的船只。具体到金融监管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金融监管是以速度最慢、经营效率最低的金融机构为标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压低存款利率、提高贷款利率的方式保证低效率的金融机构不掉队,为维持整个“船队”的速度,限制高效率金融机构的行为,实行严格的增设店铺的审批制度。这种监管方式不仅通过限制竞争消除金融危机的隐患,而且当个别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监管当局还可以动员健全的金融机构给予援助或吸收合并,此时健全的金融机构以超额利润为基础也有能力提供援助,由此形成了日本“银行不破产神话”,保证银行不破产的监管体系被称为“安全网”。这一安全网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确保证了金融体系的安全,而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金融机构问题频频爆发,传统的安全网出现漏洞,便将希望寄托在被冷落20年之久的存款保险制度。

2.存款保险职能的扩大

在日本的存款保险法中规定,危机处理方式相对简单:一是存款支付;二是资金援助。1995年,由于当时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的严重及金融机构不具备充分披露经营信息的条件,大藏省宣布推迟5年实施存款支付,即2001年开始存款支付方式。因此,存款保险职能的扩大主要是体现在资金援助上。

3.注资

注资是日本政府维持金融稳定的主要方式。对有问题银行的援助,日本政府注重运用公共资金救助公开性有问题银行,通过政府救助有利于恢复债权人或潜在债权人对银行机构的信心,化解潜在的或现实的挤提风险。自1997年以来,日本政府多管齐下,大举向有问题银行机构注资。由日本中央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日本还成立了存款保险公司解决无力偿付债务的有问题银行,购入有问题银行的不良资产,并提供资金协助合并。1997年11月11日,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接连倒闭,金融业巨额坏账问题已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新计划,挽救银行业。1998年10月中旬,日本下议院通过总额达60万亿日元的金融改革方案。其中,25万亿日元将以收购有问题银行优先股或债券的方式注入有问题银行;18万亿日元用于破产银行国有化,另外,17万亿日元仍注入现有的存款保险基金。据此,资本充足率不足8%的国际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4%的国内银行均可接受注资。财政健全的银行如愿意接受国有化或面临严重的信贷紧缩困境的也可申请注资。政府将向银行收购优先股注资,但对资本充足率不足4%的国际银行,将购入50%以上普通股,即半国有化,并强迫银行进行结构管理重组和削减成本。资本充足率不足2%的,银行将被强迫与其他银行合并或国有化,撤换管理层,其坏账转至解体回收银行,亏损将由公共资金弥补,政府尽快将银行的健全业务转售给其他金融机构。

4.“过渡银行”计划

“过渡银行”计划是日本政府1998年7月初提出的。其运作模式是,由政府成立一个过渡银行控股公司,由该行按照一定的准则,筛选和接管一些濒临倒闭的有问题银行。过渡银行以折扣价收购有问题银行的坏账,借此向有问题银行注入资金。有问题银行在过渡银行管理下,两年内可以通过过渡银行重组或转售给其他投资者得以生存。如果两年内有问题银行已无药可救,便被清盘或国有化。过渡银行可将收购的坏账重新组合成债务证券,再推向市场,由投资银行代为销售,过渡银行便可套现,用以收购其他有问题银行的坏账。

(四)预警信息系统

1.预警信息系统类型与范围

日本的金融监管信息系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另一个是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两个系统互不联通。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建立于1991年,其用户为日本银行和金融厅。它收集的数据范围比较宽,基础性较强,除用作预警和监管外,日本银行的支付系统管理部门、研究统计部门也在使用。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是日本政府于1998年10月在针对当时整个金融体系动荡的紧急经济对策中提出的,并于1999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该系统数据更为专一,目前为金融厅专用。

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的预警和监管范围基本涵盖了日本的所有金融机构,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基本上涵盖了大多数银行部门。金融厅正在开发面向信用金库和信用组合的监管系统,并准备在未来三年内将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推广到包括保险和证券公司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

2.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输入和维护

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输入和维护由银行监管部门、信息服务部门负责。银行监管部门的系统规划小组每月从监督对象采集到大约60份会计和财务报告,经确认后输入金融机构数据库。监管机构的数据采集渠道有两个:一是直接从金融机构取得;二是通过自己的分支机构获得。系统规划小组先对这些报告按内容分类,然后将其传送到信息系统部门。日本的商业银行、信托银行、长期信用银行等共170余家银行通过金融厅向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报送各项监管数据。系统按时间、币种以及风险类别,直接进行数据检索,并可检索各种不同的报表,进行数据处理。利用SAS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检索、加工或统计计算,并自动生成各种分析资料。

3.网络使用和数据共享

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和金融监管部门通过保密专线进行连接。用户只要输入密码就可以通过微机或笔记本电脑进入金融机构数据库。在监管人员进行现场检查时,可以从金融机构数据库中下载和分析所需要的金融数据。金融机构数据库系统也可以为金融市场部门和支付系统管理部门所利用。金融风险监测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仍采用磁盘报送方式。但是,金融厅希望最终实现通过专线或互联网直接采集监管数据,尽快结束磁盘报告数据的方式。金融厅已经计划在各地财务局设置计算机终端,实现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微机联网,以使各地方财务局直接采集所辖金融机构的数据,并通过及时接收金融厅的相关监测分析结果和指令,金融厅也可及时掌握全国各地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同时,日本金融监管当局正在研究通过合作协议和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以提高监管效率、降低监管的社会成本。

四、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金融安全预警制度

(一)德国金融预警制度

1.金融预警主体

联邦信贷监督局和中央银行是联邦德国最主要的银行监管机构。

(1)联邦信贷监督局。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联邦德国最主要的银行监管机构不是中央银行,而是联邦信贷监督局。根据《银行法》第6条,联邦信贷监督局的主要任务是,采取措施消除对委托给银行的财产安全造成危险的、对银行各种经营业务造成危害的、国民经济有负面作用的各种不良现象。联邦信贷监督局尤其注重对风险的监督,达到早期识别、预警和控制的目的。预警的宗旨是增强金融体系可信度,对客户资金安全提供保障。

(2)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是依照《德意志联邦银行法》而设立的中央银行。联邦德国是多元中央银行体制国家。在联邦和州都设有机构,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和执行理事会。在历史上,德国深受1922~1923年和1945年两次恶性通货膨胀之害,马克对美元的贬值曾高达数百万倍,公众对通货膨胀非常敏感。中央银行在维护币值稳定方面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中央银行也由此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中央银行认为,独立于政府是实现维护币值稳定目标的主要手段。按照《联邦银行法》和《信贷法》的规定,联邦银行具有银行监控的职能。

联邦信贷监督局和中央银行在监管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联邦银行对银行的监管是从量的方面,对银行监控并不是主要的负责方;联邦信贷监督局则是从质的方面,对金融机构监管是其主要职责;重大的原则性问题由联邦信贷监督局负责,一般日常性的监管主要由中央银行负责,它们互通信息,互相协作,共同负责德国银行的监管工作。

2.金融评估指标体系

德国金融评估指标也采用CAMEL(骆驼)体系。CAMEL体系包括了一系列可测定的考核指标。其内容包括:C:资本充足率;A:资产质量;M:管理;E:收益;L:流动性管理。这能使利益相关方(特别是规则制定者和监督者)客观评估信贷机构的健康状况。

(LLRA)实际贷款损失准备/按法律要求计算的贷款损失准备>100%风险贷款比率(PaR)逾期贷款余额/全部贷款余额<10%贷款损失率(LLR)注销贷款/平均的全部贷款余额<3%操作效率比率(OER)(管理成本+贷款损失准备)/平均的全部贷款余额<20%资产回报率(RoA)

净营业收入/平均资产净值正值正值现金比率(CPR)(现金+短期金融投资)/总资产>5%现金准备率(CRR)(现金+短期金融投资)/短期存款>50%

(1)关于资本充足性问题。德国银行法没有区别第一档资本和第二档资本。为了达到资本充足性的目的,资本总合为:a。缴清的股本,包括缴清的优先股股本;b。公开储备;c。结转和投放在营业中作储备的资本的净利;d。具有分红权利的其他资本(以其能完全弥补损失,最初期限为5年,距偿付期限至少不低于两年为条件,且不得超过上述a。、b。、c。款总量的25%)。减去:d。自有证券的持有额;e。结转损失;f。对持有25%以上的股票权的股东的任何贷款账户。

德国规定,任何一家银行(含分行)开业,必须至少有600万马克的最低资本。在实践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是责任自有资本。它与通常理解的企业的自有资本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一般地讲,它是指银行在最新的资产负债表中记载的、已实际缴纳的、为银行的债务负责的自有资本。对不同法律形式的银行,哪些要素可以计入责任自有资本,有不同的规定。

(2)关于流动性管理问题。联邦信贷监督局和中央银行根据基本原则I11对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监管。基本原则I11要求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相对应,长期资产的规模不能超出长期资金的规模。基本原则I11要求短期资产与中短期资金相对应。长期资产主要包括对客户及其他银行4年及以上的债权、非挂牌的有价证券、对外参股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金主要包括自有资本、同业和客户4年及以上的存款、10%的活期存款和4年以内存款、60%的储蓄存款、4年以上的债券、60%的4年以内债券和60%的养老储备金。

(3)关于贷款集中程度监管问题。一笔超过银行责任自有资本15%的贷款称之为巨额贷款。如果银行对一个客户的贷款累计达到责任自有资本的15%,必须立即向中央银行报告,中央银行再将巨额贷款通告联邦信贷监督局。联邦信贷监督局要求各银行每年将巨额贷款汇总并上报。为了分散风险,每一笔巨额贷款不得超出责任自有资本的50%,所有巨额贷款的总额不得超出责任自有资本的8倍。银行要向中央银行提交季度报告。如果客户的贷款额在报告期内的任意时刻点上超出了1百万马克,银行需将贷款人的名单上报中央银行。如果几家银行共同提供超过1百万马克的贷款,即使其中个别银行提供的贷款数额未超出1百万马克,也需要向中央银行报告。

对于有问题的银行,按照《银行法》的规定,如果亏损达到责任自有资本的50%或连续3年亏损达到责任自有资本的10%,即可认为委托给银行的财产受到威胁,必须立即关闭。

3.预警信息披露制度

德国法律规定了银行的报告义务、银行管理人员的报告义务和对银行进行审计的审计人员的报告义务。报告义务是指当一定事件发生时,必须立即向联邦信贷监督局和中央银行报告。例如,聘任高级管理人员、对有代表银行行使职权的人员的授权、高级管理人员的离任、对外参股及转让股权、银行法律形式的变更、修改公司章程、亏损达到责任自有资本的25%、业务的终止等。

银行每月需向中央银行呈报月度报表。中央银行对月度报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再将月度报表转给联邦信贷监督局。通过月度报表,监管当局可以对银行的经营状况有一个全面而及时的了解。当个别银行出现问题时,监管当局能够尽早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审计人员除了对银行的年度报表进行审计外,还要全面审计银行的经济状况,特别是检查银行是否履行了各项报告义务。当审计人员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向监管当局出具带有否定意见或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发现有对银行现状和发展严重不利的事实;银行管理人员违反法律、公司章程或合同等。

(二)新加坡金融预警制度

新加坡是世界上重要的离岸金融市场之一。长期以来对银行业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建立了一个具有合理的监管组织架构,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规范的现场、非现场监督和健全的外部审计制度的银行业监管体系。从而使新加坡在迈向世界金融中心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新加坡因此成为少数几个经受住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国家之一,并且至今未出现一例银行倒闭的情况。如果从金融安全预警的角度来审视新加坡的金融预警制度,可以认为新加坡通过严格的银行业监督管理从金融安全预警的源头上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了严密的预防。

1.严格的市场准入

市场准入是银行业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市场准入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本充足率的设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2000年以前一直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其中核心资本率不得低于10%。2000年9月19日核心资本充足率调低至8%,资本充足率仍然要求12%,资本标准远高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新加坡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为保证外国银行机构的稳健经营,新加坡金管局原则上允许世界排名前500名的银行到新加坡设立机构,对要求在新加坡设立机构的银行,除资本金和排名符合要求外,金管局还要全面调查该银行的资信、股东情况、银行的战略和服务、风险管理等情况,并同该银行的母国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另外,也会同该银行已设立分支机构的其他国家监管部门取得联系,一旦发现问题,将禁止该银行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如国际商业银行(BCCI)20世纪70年代连续三次向新加坡金管局提出设立机构的申请,由于该银行结构复杂,属地不清,经营资信不好,三次都被金管局拒之门外。1991年该银行倒闭清算,损失100亿美元以上。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查标准及程序,对保证新加坡银行业的稳定贡献巨大,至今还未出现银行破产清算。

2.系统的风险评级体系

新加坡金管局对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监管中,借鉴美联储的“骆驼评级法”,开发出一套风险评级系统,建立了新加坡银行业风险评级体系,并于2001年3月首次对新加坡的所有银行进行了评级。本地银行为CAMELOTS,外资银行为PLATOS。其中,C(Capital Adequacy)表示资本充足率,A(Asset Quality&Credit Risk)表示资产质量和信贷风险,M(Management)表示管理水平,E(Earnings)表示盈利,L(Liquidity Risk)表示流动性风险,O(Operational&Other Risk)表示操作风险,T(Technology Risk)表示技术风险,S(Sensitivity to Market Risk)表示市场风险敏感度,P(Parental Support)表示母行支持。在具体评级时,要对以上各项内容逐项评级,然后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进行加权汇总,最后得出评级结果,作出风险评价。新加坡银行业风险评级共分5级,第1级为最好,第5级为最差。对银行的评级根据非现场数据每半年重审一次,现场检查则对涉及的评级项目进行重审。根据评级结果和银行对新加坡金融业的影响程度,新加坡金管局会对银行作监管级别分类,以合理分配监管资源。

3.紧密结合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

新加坡目前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人员是合二为一的。主要原因是检查人员既掌握非现场的情况又掌握现场情况,有利于准确分析银行风险,提高监管质量。新加坡的非现场检查信息主要来自统计和市场信息、内外部审计报告、现场检查报告、风险评级及其他监管者。现场检查计划的制定要查阅被检查行的外部审计报告、历史资料及非现场分析,最后确定检查范围。现场检查的频率一般是2年左右,每次检查的时间会在1个月以上。检查前1~2周用于制定详细的检查方案,并征求被检查银行的意见,检查人员可能会根据项目需要,从其他小组或处抽调人员。新加坡金管局的银行现场检查,主要侧重于对各项业务风险控制环节的检查。

同类推荐
  • 成功文库-青少年必知的30个

    成功文库-青少年必知的30个

    本书系统介绍了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做账技术培训,会计查账技术培训,会计核算技术培训,会计用账、报账、调账技术培训,会计文案写作技术培训,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及环境等内容。
  •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

    本书《新型工业化与企业信息化战略研究》可分为人类工业文明的演进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一面镜子、关于工业化与我国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等章节。
  •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

    本书阐述了如何运用古典经济学原则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方法。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善于把看似复杂的概念变成易于理解的语言。本书内容简练,既明白无误地阐述了使国家经济繁荣的经济原则,同时也说明了背弃这些原则的后果。格涅茨基博士在经济学研究和金融顾问领域的卓越履历使他成为撰写这部《古典经济学原则与〈国富论〉》著作最合适的人选,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再次重申那些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经济学公式。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综合营销策划

    综合营销策划

    本书共分15个章节,内容包括综合营销策划总论、营销策划创意、营销策划模式与营销策划书、SWOT分析、企业营销定位策划、市场竞争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
热门推荐
  • 血族盛宠:少主的命定娇妻

    血族盛宠:少主的命定娇妻

    有一种命中注定是:第一面,她舍命“救”了他。第二面,她对他一见钟情。第三面,她以未婚妻的身份站在他的身边。无论多少磨难,哪怕面前是刀山,火海,只要有他;她都不会放手…几千来年安静的心有了不一样的触动,只一句童言,便命定了她是他的唯一。这一路,排除万难,只为给她一份幸福,安定,一个家!她是他命中的意外注定钟情;他是她一生最爱的命定男神;命中注定间,爱的角逐即将上演……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 恋上我的主仆君上

    恋上我的主仆君上

    作为一名新手作家,我愿意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故事,希望大家多提些意见,我们一起进步
  • 毒宠特工狂妃

    毒宠特工狂妃

    21世纪,她是特工界的女王,却被同伴出卖惨死,而肉身虽灭,灵魂不死,穿越千年,灵魂依附在了因不肯血祭而服毒自尽的懦弱公主身上。再次睁开眼眸,她势必要洗去铅华,耀眼重生。没有灵根的废物?哼,她天生灵脉,修炼各家绝学,打的你们心服口服。灵宠?只有她看不上的没有她驯服不了的。美男?纵然你是强悍如斯的天之骄子,也要拜倒在姐的石榴裙下!祭海?她浅笑着看着俊美到人神共怒,却浑身都散发着地狱气息的男子,“修罗王,想吃了我,要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下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子临天下

    子临天下

    看繁世韶华,又诉谁如故风华。他举杯煮酒论天下,他放手为何而牵挂;他笑看存亡与厮杀,他乘奔为谁去争霸?看江山如画,子恣临天下。——《子临天下》题记
  • 最强驸马爷

    最强驸马爷

    那一年,李白杜甫还未生人,太平公主还是一个骄横放纵的活泼少女。唐高宗李治称赞他:“文韬武略,天下第一。”武则天则夸赞他:“亦有秦皇汉武之雄姿!”狄仁杰笑道:“吾生平最为敬佩之人,叶无敌当属第一人。”满朝群臣所畏惧的酷吏,来俊臣。在远远眺望到叶无敌时,立刻是脸色大惊,扯着身上的朝服,拔腿就跑,并且对一旁的朋党大呼:“快跑,是驸马爷,这小子整日里见了谁都说,自己要造反,真乃来某生平最怕之辈!”在这里,唐中宗和唐睿宗管他叫大哥!武氏诸王叫他大佬!满朝文武大臣,皆是齐呼他为老大!他就是号称史上最强驸马爷的叶无敌,叶霸先,叶太白!
  • Azrael观察报告

    Azrael观察报告

    初中生徐秦快快乐乐的跳楼自杀,结果到地府了,死神说他没死透。气得她想骂娘。没道德的阎王,还以地府的规矩,要徐琴给他打工。可怜的徐琴,只能去阎王为完成一份《AZRAEL观察报告》,好让阎王兑现承诺,重回人世,挽回自己的理想……
  • 杨桐:变形计——草样年华

    杨桐:变形计——草样年华

    想用真心告诉你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矫揉造作的词义没有虚假没有特殊的用意只是简简单单的表达只是安静的诉说不想一定要让你看到什么了解什么我只不过安心的写写你不管你知不知道看没看见就算你不在这里但我们(梧桐)的心在这里永远支持你陪着你就够了
  • 通天邪帝

    通天邪帝

    “林云,你把我宗圣女拐到哪里去了?”蓬莱宗宗主须发皆张,怒不可喝。“林云,我要你为我魔教少主偿命!”血气滔天的魔教太上长老披头散发,双目赤红。“林云,你这个混蛋,竟然偷了我的造化丹。”药老脸色铁青,拳头吱吱的响。“什么什么?这些事都是我做的?我怎么不知道?你们不要被小人利用了,像我这么善良的人,岂会做这种事?”林云恬不知耻的辩解。
  • 纯美之恋

    纯美之恋

    纯美小说,淑女之恋。你想阅读优美,青春,又稍有些叛逆的故事吗?请读纯美淑女小说!绝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