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48200000015

第15章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2)

可见,“上帝的观念”是“我”内心所能感受得到的,是内心的经验。当然,在“我”意识到我拥有“上帝”的观念之后,接下来就是要追求这个观念的来源。那么,上帝这个观念的来源如何?对于这个问题的论述,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是这样说的:“由于我们发现我们心里有上帝的观念,亦即一个最完美之物的观念,因此我们能够探究产生这个观念的原因。当我们考虑到它所拥有的无限的完美之后,我们必须承认它是生于一个十全十美之物,亦即一个真实存在的上帝。因为,一方面,自然之光明白显示出,空无不能作为任何东西的原因,并且较完美之物不能出于较不完美之物。另一方面,如果在我们之内或在我们之外没有一个原始之物,则我们不可能具有任何事物的观念。但是,无论在什么方式下,我们没有观念所表示的那一切绝对完善,因此我们必须下结论说,它们存在于跟我们的本性不同的本性之中,亦即存在于上帝之内。”

在上面这段话中,笛卡尔论述了很多观念和命题。实际上,笛卡尔在这段话中就是按照“无中不能生有”、“原因必须大于或者等于结果”的原则对“上帝的存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推理。“无中不能生有”、“原因必须大于或者等于结果”的原则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可能是没有原因的。笛卡尔说:“在一个结果里,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曾经以一种同样的或者更加美好的方式存在于它的原因里。”也就是说,“上帝的观念”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它不是我们空想得来的结果,不是随随便便的假象。

让我们再次回到上面那一段话中。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笛卡尔“证明上帝存在”的具体的推理过程:

1、我们发现我们心里有上帝或最完美之物的观念;

2、上帝的观念拥有无限的美善;

3、这个观念必须有原因;

4、它必须生于真实存在的上帝;

5、因为空无不能是任何东西的原因;

6、较不完美之物不能是较完美之物的原因;

7、如果在我们之内,或在我们之外,没有一个蕴涵一切美善的原始之物,则我们不可能具有任何事物的观念;

8、我们没有绝对的美善;

9、所以那些美善必然存在于上帝之内;

10、所以上帝存在。

总之,按照笛卡尔的思想,我们拥有最完美之物或绝对完美之物的观念。这个观念的原因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最完美之物,即上帝。

经过这一推理过程,笛卡尔得出的关于“上帝存在”的结论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上帝的观念不可能是来自“我”自己的。笛卡尔认为,上帝是一个无限的实体,而“我”是一个有限的实体。一个无限的实体是不可能从一个有限的实体中产生出来的,因此,上帝的观念是不可能来自“我”自身的。而“我”自身之所以能感受到上帝的观念,是因为上帝赋予了我这种能力。当然,在这里所讲的“上帝是一个无限的实体”,并不是说上帝的“无限”是对有限的一种否定,与此相反,所谓上帝的“无限”是一种肯定的无限。这样的意思是说,主体“我”的心中先产生“无限”的概念,然后才产生“有限”概念的。因此,先于“有限”的“我”产生的“无限”的上帝是完美的,而后于“无限”的“上帝”产生的“我”之所以在怀疑,就是因为“我”本身的不完美和缺点。因此,“我”是有缺点的,是不完美的。完美的无限的上帝是不可能产生于有缺点的不完美的“我”的,因此,上帝的观念不可能来自于“我”自己。

其次,上帝的存在是“天生”的,它的存在和外部的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笛卡尔说:“我们归之于上帝的东西没有一个是可以作为一个样板的原因来自于外部世界的,因为上帝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和外部世界的东西相同甚至相似,也就是说上帝里面没有任何东西和物体性东西相似。”笛卡尔认为,上帝的存在和外部的物质世界也没有任何关系,都是天生的,不受任何支配,它的产生和外部的物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这可以从我们归之于上帝的属性看出,上帝本身的属性和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

再次,上帝的观念不可能是假的。笛卡尔说:“上帝这个观念本身是非常明白的,非常清楚的,它本身比除它自己之外的任何东西都具有更多的客观实在性,所以没有任何一个观念比它更真实、能够更少地被人怀疑为错的或者假的。”通过这句话,笛卡尔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上帝”这个完美的观念完全是真实的,不可能是假的。

笛卡尔认为,我们拥有最完美之物或绝对完美之物的观念。这个观念的原因必须是真实存在的最完美之物,即上帝。正如笛卡尔所说:“我们在我们自身的心灵发现的这个非常完美的存在物——上帝,是被一个真正比我们更完美的本性放在我们的心里的。这个比我们更加完美的本性具有我能想象到的一切完整性,它没有任何缺点,是确实的、真理的化身。那么,这个集完美于一身的本性究竟是什么呢?它就是上帝。因此,我们心中的完美的观念不可能是其他任何事物,只能是上帝。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上帝是存在的,不是绝对空虚的假象。试想一下,如果上帝不存在,那我们心中的完美的观念是怎么来的?上帝的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以上,笛卡尔从效果的角度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上帝存在的第三论证:由自我之存在证明上帝的存在

上帝是我们心中的最完美的观念。也就是说,上帝这一观念是存在于“我”心中的,或者说上帝这一观念的存在是以“我”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但是,既然上帝是创造一切的造物主,可它的存在又怎么以“我”为前提呢?“我”又是怎么来的?“我”是怎么存在的呢?笛卡尔是这样分析的:首先,“我”并不是自己产生自己的。其次,从精神的角度讲,“我”也不是从父母那里产生的。再次,“我”的存在也不是某种说不清楚的原因成就的。最后,“我”的存在也不可能是十几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产生的。既然这些原因都不能成就“我”的存在,那么,“我”的存在还得归功于上帝。

我们已经知道,上帝是我们心中的最完美的观念。也就是说,上帝这一观念是存在于“我”心中的,或者说上帝这一观念的存在是以“我”的存在为前提条件的。但是,既然上帝是创造一切的造物主,可它的存在又怎么以“我”为前提呢?“我”又是怎么来的?“我”是怎么存在的呢?笛卡尔在《哲学原理》中说:“我们不是我们自身的原因;上帝才是我们的原因,所以上帝存在。但是由于人们不理会这一点,并且,当我们拥有一部显示高度技巧的机器的概念时,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是以什么方式获得了此种知识,还有,我们甚至不记得,我们所拥有的上帝的观念是在什么时候由上帝传给我们的,因为它一直存在于我们心中;因此我们必须探讨,谁是我们的存在的创造者(因为我们拥有无限美善的观念,这无限美善存在于上帝之内)。因为,自然之光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凡认识比他自己更完美的东西的,不能是他存在的创造者,因为那样的话,他必会将他知道的一切美善赋予他自己;因此,他的存在不能来自别的东西,只能来自拥有这一切美善者,即来自上帝。”

笛卡尔在这里说,“自然之光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凡认识比他自己更完美的东西的,不能是他存在的创造者,因为那样的话,他必会将他知道的一切美善赋予他自己。”自然之光就是理性,清楚地看到就是说理性在这一点上具有清晰而分明的观念,“凡认识比他自己更完美的东西的,不能是他存在的创造者。”因为自我是实体,美善是附体、附性,如果我能创造自我的实体,那么我必能创造自我的附体、附性。

具体来讲,“关于我的存在的原因”——也就是说,“我”到底是自己产生自己的呢?还是从父母那里产生的?或是从上帝那里产生的?又或是从某种说不清楚的原因产生的?笛卡尔是这样分析的:

首先,“我”并不是自己产生自己的。笛卡尔说:“如果我们自己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或者说我们自己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事物的话,那么,我们自己就应该有极大的完美性,我们自己就是一个无限的概念、最确实的概念,我们自己就不应该对其他任何事物产生怀疑,——那么,‘我们就是上帝’。但事实上并不如此,例如,如果我们真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是我们自己产生自己的话,那么,没有一个创造我的东西保存我,我又是怎么持续存在下来的呢?”笛卡尔在这里所说的“持续存在”并不是时间上的持续,而是指“存在”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是重新产生。这是笛卡尔自己创造的观点,“我的全部生存时间可以分为无数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存在并不影响任何其他的部分,这样看来,从不久以前我存在这一件事并不能推断出我现在也存在这一结论,假如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力量产生我、创造我或者保存我的话,我是不是还存在呢?”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如果要持续存在下去,需要同一的能力和同一的行动,只有这种能力才能把我们产生出来,创造出来,才能使得我们持续存在下去。可事实上,我们有这种能一直让我们持续存在下去的能力吗?很遗憾,我们没有。试想一下,“我思”——我们是一个能够思想的东西,如果我们有那种所谓的能够帮助我们持续存在下去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思想到。但是事实上,我们没有“思想”到我们有这种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创造自己的能力,没有保存自己的能力,没有那种能帮助我们持续地存在下去的能力。“我”——只能是由其他的东西创造并保存的。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其次,从精神的角度讲,“我”也不是从父母那里产生的。一般来讲,我们都认为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切。但是,在笛卡尔看来,父母只是给了我们肉体。而实际上,“我”之所以存在更多是因为“我”是一个思维着的东西。作为思想着的“我”,作为能从心中感受到上帝这一观念的我不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再说了,从上面持续存在的角度看,即使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但是他们并没有能力保存我们,让我们持续存在。所以,我们的存在不能简简单单地认为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再次,“我”的存在也不是某种说不清楚的原因成就的。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是依托于某种说不清的原因而存在的,那么,“我”自身包含的一切东西,一切清楚的和不清楚的属性应该都包含在这个说不清楚的原因之内。进一步推理,“我”心中是存在一个无上完美的上帝的,那么这个无上完美的上帝也应该包含在这个产生“我”、保存“我”的这个说不清楚的原因之中。也就是说,产生“我”、保存“我”的这个原因是绝对的,是不依托于任何其他的事物而存在的。那么,具有“不依托于任何事物而存在”的这一属性的事物是什么呢?不就是上帝吗?笛卡尔因此说,如果我真的是由于某些说不清楚的原因产生并且保存的话,那么,这个原因可能就是上帝。或者说,把这个说不清楚的原因研究得更深入一点就可以找到它的本来面目——上帝。因为只有上帝能自己创造自己,自己保护自己,自己不依托于任何其他的事物而自行存在。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最后,“我”的存在也不可能是十几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产生的。我们在寻找自己产生的原因的时候,找了很多原因都不确定。这时,我们就会想:我们有没有可能是几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产生的产物呢?例如,我们从这些原因中的一部分得到我们归之于上帝的一部分完整性,从另一部分得到我们归之于上帝的另一部分完整性——以至于得到全部。但是,笛卡尔说:“即使所谓的完整性全部存在于宇宙中,也不可能得到一个完美的集合体——上帝。而实际上这是和上帝的完美形式相互矛盾的,因为统一性、单纯性以及不可分性恰恰是上帝的完美性最典型的表现。因此,“我”不可能是由于几个原因同时发生作用产生的。相反,“我”只能由上帝产生。因此,上帝是存在的。

最后,笛卡尔总结说:“我在这里用来证明上帝存在的论据,它的全部效果就在于我认识到,假如上帝真的不存在,我的本性就不可能是这个样子;换句话说,假如上帝是不存在的,我的心中就不可能有一个上帝的观念。相反,正因为‘我’是上帝创造的并且保存的,所以我心中才有了上帝的观念,因为上帝在创造我的时候把这个观念放在了我的心里,就好像工匠在自己的作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事实上,笛卡尔在此是从“我”的存在的角度来论述上帝是存在的。

同类推荐
  • 我是众中的一个:星云大师谈包容智慧

    我是众中的一个:星云大师谈包容智慧

    本书共7章,约45千字。书中主要节选星云大师的生平著作与在各地弘法讲演中的精彩言论和开示,包括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实践、克服自身的傲慢、如何待人、处理事情时不要怕吃亏、如何与人相处、珍爱生命,享受生活,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多做贡献。以平实却有哲理的文字阐述了大师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给人智慧和启迪,给人信心和力量。
  •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超管用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没有能力可以,没有人脉不行;没有金钱可以,没有关系不行。如果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那么你首先就是要建立并维护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这场心理博弈中,谁读懂了对方的心事,谁就能出奇制胜;谁掌握了对方的心思,谁就能占据主动;谁赢得了对方的心,谁就能获得自己的圆满人生。这本书将帮助你有效消除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不利因素,在最快的时间里掌握人际关系背后的心理秘密,利用他人为自己服务。书中融入了大量精彩而实用的案例,手把手教你调整、改善、发展、掌控各种人际关系,是一部符合中国人社交往来规律的实用工具书。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

    打开心灵的锁主要内容:沉重的锁围绕着你的心灵,让你的心灵受到积压,使你的头一片空白,没有哲理,也没有智慧。只有打开那把锁,你的灵才会绽放出智慧的花朵。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在都市

    英雄联盟在都市

    少年获得了卡牌大师崔斯特的能力,在现代都市与其他英雄的传承者们发生的各种故事
  • 非仙若妖

    非仙若妖

    非仙若妖何为仙道,何为妖途九重仙阙,十八幽冥“若由你选,应当如何?”——“云小仙,你怕是忘了,从一开始这些就由不得我们来选!”“姐姐,你是在怨我吗?”“……”仙灵之体,妖灵之印——到底,怨不得谁……
  • 姻缘薄

    姻缘薄

    我做着一份特别的工作,是个替月老保管抄写姻缘薄的打工妹。四个月前,我死在寻找失踪未婚夫的路上,而这已经不是我的第一次死亡。
  • 斗武神尊

    斗武神尊

    “这里是哪?”少年在这白茫茫的一片四处寻望。“这里是你的梦境。”一个穿着黑色裙子的少女从天而降,慢慢道来。“你是谁?为什么会在我的梦里?”少年看着她慌张而道。“我,你不是一直都想得到我的么。”苍茫大陆,唯武独尊,赤刀残梦,谁与争锋!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零度温心

    零度温心

    陆心温的青春,混杂了对亲情的埋怨和对友情的怀疑。她站在平凡世界里,人是热的,心却觉得冰凉。秋零的世界,除了街头,便只有那张陪他长大的旧沙发。他的孤独青春,曾想过自由度过三十年就够了。直到他们相遇,他们看见了另一个世界。“我是一无所有的零。”“我是没有温度的心。”“还好遇见了你。”
  • 落叶成悲哥哥你好

    落叶成悲哥哥你好

    韩青阳一家事业及人身安全受到危险,六岁的儿子韩宇辰被寄养在妻子叶安的好朋友苏宛家,并与苏宛五岁的女儿苏沫相识,苏沫两年后在接走儿子离开的途中出车祸,夫妻双亡,韩宇辰被赶来的舅舅叶正救下,但因此韩宇辰失去了近两年的记忆,叶安对外宣称韩青阳一家三口均已身亡,一周后改名换姓出国。十三年后以偶像的身份回国,不久韩宇辰又出车祸成植物人,灵魂剥离。被苏沫称为三维虚体,在苏沫的世界里世间万物均有实体及虚体大多可分为三维、四维。其它人无法看见韩青阳,后从小与苏沫相识的唐云珂可见,三人一起挖掘过去,拨开一层层阴谋。
  • 牌戏人生

    牌戏人生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篇随笔、杂记。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这位著名翻译家生活中不平凡的脚步。尤其是本次增订,又增加了作者在抗战最后两年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其他两篇忆人文字:续完了《出亡记》,增补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两年》《往事——回忆孙用》《心中的大佛》等篇目。能更好地突出作者创作、翻译、旅游、收藏、摄影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以贯之的是他“牌戏人生”的“任意”的人生理念。
  • 孟子

    孟子

    本书一书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大贤臣

    大贤臣

    唯愿君臣千万世,六合同心归华夏。天子脚下的宁国公府,隐居边境的三姓家族,世代忠臣,共为社稷与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