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71400000016

第16章 经略北边(1)

富国强兵是张居正的抱负,也是他变法改革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富国是为了强兵,而强兵则是为了抵御北方蒙古部族的侵扰,捍卫国家安全。所以经略北边,是张居正始终不曾懈怠的大事。

洪武元年(1368年),在明朝大军的进攻下,元朝统治者逃往塞外,散居于蒙古高原,他们不时侵扰明朝的北边,所以从明代开国时起,北方的边患,便始终是国防的重心。

北边的蒙古部族,大致分为三部: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刺部。兀良哈部活动于今辽河老哈河一带,鞑靼部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上流以西,贝加尔湖以南楞格河流域一带,瓦刺部在今匝盆河、科布多河流域和哈剌额尔齐斯河以南准噶尔盆地一带。为了抵御蒙古部族的侵犯劫掠,明初,在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万里防线上,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分别为:辽东(今辽宁辽阳)、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县)、榆林、蓟州(今河北蓟县)、太原、宁夏、甘肃(在张掖)、固原,合称为“九边”。九个重镇都设在北方的边墙即万里长城之内,其中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是北边的中坚。同时,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设立了大宁卫(今凌源县境)、开平卫(在今内蒙古多伦县)、东胜卫(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三个军事重点,形成北边中坚部分的外围军事重镇,以防卫北边。各镇犄角相倚,边防坚固。

同时,朱元璋认为诸子最为可靠,于是将军权交付皇子,命他们出镇北边,是为塞王。塞王多拥重兵,沿长城防卫北方蒙古部族。如宁王朱权驻大宁(今辽宁宁城),辽王朱植驻广宁(今辽宁北镇),燕王朱棣驻北平,谷王朱橞驻宣府,代王朱桂驻大同,庆王朱檹驻宁夏,肃王朱械甘州(今张掖),秦王朱樉驻西安,晋王朱棢驻太原。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嫡长孙朱允炆继承大统,是为惠帝,明年改元建文元年。其时,燕王朱棣拥兵十万,节制卫所,势力渐雄。朱棣在宫中密制军器,谋夺皇位。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借口诛太常卿黄干澄、兵部尚书齐泰,以清君侧,举兵反,名为“靖难”。建文三年(1401年),陷京师,朱允炆不知所终。朱棣继皇帝位,以明年为永乐元年。

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用兀良哈三卫的蒙古骑兵参战,所以登基后,遂将大宁卫所辖边地分送兀良哈三卫,放弃了大宁卫,又徙东胜左右卫于永平、遵化,于是蓟州、辽东与宣府、大同隔绝,北部边防,大为削弱。而蒙古骑兵,机动灵活,来去迅速,北边吃紧。朱棣便决定迁都北京,以加强北边。永乐元年(1403年),遂改北平为北京,将国家的政治中枢置于前线,与蒙古形成军事对峙的态势。之后,在永乐八年(1410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问,朱棣曾先后五次亲征漠北。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病逝于北征的归途中,而将防卫、抵御蒙古部族的任务,留给了他的后继者。

永乐年间放弃大宁卫和东胜等地以后,开平卫孤悬塞外。宣德五年(1430年)六月,鉴于开平卫守备困难,明宣宗迁开平卫至独石,遂使塞北300多里的土地,尽非已有。此前,宣府、大同为国防第二线的中心,现在,放弃军事重地开平卫,使宣府、大同渐居国防最前线。明朝北方的国防线在步步南移。

正统(1436-1449年)年间,瓦剌屡次进扰辽东、蓟州、宣府、大同。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权宦王振的怂恿下,仓促亲征,遂发生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北边的边患严重到了何种程度!皇帝被俘,京师危急,爱国将领于谦于危难之际受命指挥了保卫京师的战争,挫败了瓦刺的侵犯,保卫了国家。英宗复辟后,杀害了于谦。于谦死后,国防废驰。

瓦剌部自从被于谦等抗战将领挫败以后,不久,内部发生内讧,势力衰落,鞑靼部乘势兴起。

天顺(1457-1464年)时期,鞑靼别部酋长阿罗出率部进入河套,随后,鞑靼可汗小王子、鞑靼哈刺真部的孛来、翁牛特部的毛里孩也侵入河套,黄河以南二千方里水草沃野,遂沦为鞑靼的牧场。他们以河套为基地,不时从河套出击,搔扰内地,杀掠人畜,明朝人称之为“套寇”。鞑靼未入河套时,明朝的西边还比较安定,鞑靼一入河套,西边的延绥、榆林等地,常被寇掠。于是,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设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所谓三边,指陕西省甘肃、延绥、宁夏三边。第一位三边总制王越曾经主张以15万大军,穷搜河套,事未得行。武宗正德(1506-1521年)间,三边总制杨一清建议收复河套,修筑边墙,被权宦刘瑾所陷,得罪去职,空怀一腔报国的热情。而明朝的西北边防,遂日趋紧张。

弘治(1488-1505年)初年,鞑靼的达延汗以武力统一蒙古各部,先削平瓦刺部叛乱,又征服兀良哈,势力强盛。嘉靖初年,达延汗死,政治中心遂落入河套的衮必里克和俺答手中。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衮必咀克死,俺答独盛。同年,他率鞑靼骑兵大举入侵明边,蹂躏地方遍10卫38州,杀掠人口20余万,掠牧畜200余万头,财富无数,焚毁民居8万户,至致田地荒芜数十万顷。

嘉靖三十五年(1546年),首辅夏言用曾铳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第二年,10万鞑靼骑兵由河套侵入长城,延安、庆阳一带俱遭劫掠。曾铳分几千兵抗御鞑靼,同时派大军直抄鞑靼老巢,迫使鞑靼不得不撤兵,度过了一次边防危机。夏言和曾铳都感到事态的严重,认为要解决边患问题,只有将鞑靼逐出河套。故曾铳上疏提出,为国家长远计,应一方面修筑边墙,进行防卫,一方面主动出击,收复河套。他自动请缨,建议于春夏之交,率锐卒6万,益以山东枪手2千,带50日粮饷,水陆交进,直捣鞑靼老巢。世宗苦于鞑靼久为患,遂予允准。同年十一月,曾铳又联合陕西巡抚、延安巡抚、宁夏巡抚以及三边总兵上疏,请收复河套。当时,权臣严嵩在策划排斥夏言,遂在世宗面前,极力阻挠收复河套,以为此役师出无名、军饷不继、胜算无握,惰于朝政、不恩作为的世宗听从严嵩意9己,以曾铳轻开边衅、误国家大计,将曾铳弃市。曾铳一心勾国立此边功,一片爱国热忱,竟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夏言也因此被罢职,凡主张收复河套的官员均被罚俸。后来,俺答寇大同,声称夏言要复河套,特来报复,世宗又杀夏言以满足俺答的要求。此后,再无人敢议复河套。明政府的腐败、********,使边患越来越严重。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农历庚戍年,俺答又大举入侵。六月,兵入大同境。八月,入蓟州,攻古北口,又从古北口取道通州。京师震动。成祖时,北方环卫京师的军队有80余万,成祖以后,武备日渐废驰。世宗初年,环卫北京的军队仅10万7千人。这时,俺答逼近,城防兵老弱残疾凑起来仅四、五万人,而且武器装备不全。世宗只得下诏勤王,各地援兵到了五、六万人,但给养缺乏,没有战斗力。严嵩和宣大总兵仇鸾提出,俺答只为抢食而已,任其抢掠,满足之后,自然退去。于是竟不作战,任其蹂躏百姓。俺答抢掠财产、人口、牧畜已足,遂从古北口遁出塞外。这次严重的外患,史称“庚戍之变”。

这一事件发生时,张居正在翰林院为编修。“庚戍之变”使张居正意识到国家的武备荒废到何种严重的程度,所以整饬边防成为他日后关注的重大问题。

“庚戍之变”以后,俺答不断地搔扰明边。嘉靖四十年(1561年)春,俺答兵犯宣府、居庸关,其侄吉能犯宁夏,其弟把都儿犯辽东盖州,北方、东北、西北都遭到了侵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俺答进攻宣府,南掠隆庆。十月,把都儿和俺答之子辛爱,破墙子岭入寇,威胁京师。北京戒严,十一月才解除。其间,鞑靼兵曾大掠顺义、三河。

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进掠山西中部,土蛮进犯蓟州,北京再度陷入恐慌之中。隆庆二年(1568年),工科给事中吴时来上疏推荐三位抗倭名将俞大献、谭纶、戚继光,建议调他们到北方练兵御敌。除俞大献年老仍留任广西总兵官。谭纶和戚继光被调到北方。这时,张居正已经入阁,从隆庆二年起,张居正便担起了明朝国防的重任,以重整军备、解除边患为己任。

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上升,是整顿和加强北部边防的经济基础。有了丰厚的财力,才有可能增强军事实力,扭转北方边疆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一基础,张居正在执政之初,直至他临终之时,始终不曾放松过。

张居正是一位务实的政治家,他的双脚永远站在坚实的土地上。但同时,他又不为时局所限,********,既立足于现实,又改变现状,这便形成了张居正稳中求进的作风。鞑靼和土蛮是他整饬边防要面对的两股最大的敌对势力。鞑靼自入河套以来,逐年发展,渐至强大。如果将鞑靼一举逐出河套,收复广大的失地,诚为千载一时之功。然而,这时已不是王越、杨一清的时代。那时,鞑靼入河套不久,事尚有可为。现在事过多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收复河套可能成为旷日持久的艰难战争,而国家内部矛盾丛生,危机重重,亟待逐项加以整顿。这些国内的政治、经济矛盾和危机必然影响和制约军事行动。仅就军事而言,吏治的腐败,已成痼疾。军事将领多沾染此风,又加上兵员不足,武器、粮饷、训练等百废待举,而又非一日一时可奏功效,显然,收复河套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张居正提出“外示羁糜,内修战守”,作为整顿北部边防的战略。外示羁糜,可以尽量避免战事,使北边保持相对的安宁,为内修战守赢得时间,创造条件。同时,只有内修战守,加强军事实力;提高防卫能力,才能在敌人发动进攻时,给予有力的回击,也就是说,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羁糜的政策才能得以实行,做到“顺则抚之,逆则绝之”。所以外示羁糜、内修战守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张居正在解决边患时,便采取了这一战略指导思想。以后,他对北边的一系列布署和处置,都是这一战略的实施。

当蒙古的各部族处于分散、甚至分裂、矛盾、对峙的状态下,他们相互牵制,势力便从内部削弱了,对明朝北边的威胁和压力大为减轻。内部矛盾的制约,自己力量的弱小,使他们不得不依赖明朝,接受明朝的羁糜政策。而当他们一旦联合起来,更有甚者,组成了一个有机的牲会组织或军事整体,骁勇善战,机动灵活的蒙古骑兵便会对明朝构成极大的威胁,那么羁糜之策则难以奏效。因此,张居正在筹措北方边防时,始终密切地注视着蒙古内部各部族、各酋长之间的关系及他们的动态,甚至对他们的身体状况、继承人的情况都极为关注,想方设法地施加影响,实行分化、瓦解政策,以削弱敌人势力,从而相对地增加自己一方的优势。他在给蓟辽总督方逢时的信中嘱咐他:“大约虏情,只要涣之,无令得合而已”。万历四年(1576年),俺答和察罕发生矛盾。张居正闻讯后,颇以为喜,“近闻虏酋与察军,搏隙日深,此正吾用奇之日,使之祸结而不可解,则蓟辽之间可以安枕。而西镇之贡市愈坚矣。宜多方间之……”。他还嘱咐沿边督抚,当俺答与其他部落发生战事时,尽量促其交战,甚至可以假道给他,“至于虏众经过,或小有侵扰……不必过求矣”,以使敌人在相互攻击中,结仇日深,仇仇相报,自我消耗。

外示羁糜,内修战守,利用矛盾,分化瓦解,这是张居正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情况确定的战略,同时,他又成功地组织实施了这一战略,使北边的防卫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边将知人善任,是张居正经营北边,解决边患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张居正不是一员英勇善战的武将,驰骋疆场,非其所长。然而,起用一批杰出的军事人才,担任国防要职,创造条件,使他们发挥其军事才干,施展其报国之志,同时,组织他们相互协调行动,以完成全局的战略布置,这是张居正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能力。张居正当政之时,他所选用的边将,多为一时之杰。张居正对他们爱护备至,“为国任事之臣,仆视之如子弟,既奖率之,又宝爱之”。

隆庆二年,抗倭名将谭纶和戚继光调到北方,这是当时一流的军事人才。嘉靖二十九年,以蓟州、辽东、宣府、大同等地为护卫京城的要地,遂设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一员,简称蓟辽总督,设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一员,简称宣大总督。因其战略地位重要,宣大总督和蓟辽总督的人选务择才具之士。谭纶调到北边后,遂进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同类推荐
  • 善待你的每一天

    善待你的每一天

    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无聊的主要原因都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原因。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的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大学,没有自己适合的一个好工作,没有找到一个好配偶……可是对自己的冷漠、无知、懒惰、迷茫、软弱、轻视等消极心态却熟视无睹。生活的主体是自己,自己才是人生的主人。很多事实证明,心累多是自己心智未开,窝囊多是自己无能之举,贫穷多是自己观念未改和懒惰的结果。
  •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都说“为人处事”,先学做人,再学处事。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呢?《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作者主张:低调做人,进退自如;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巧妙迎合,左右逢源;世事洞察,人情练达;克服自卑,树立信心。
  • 一生三万

    一生三万

    这本《一生三万》阐述了以人为主旋律的世界,在家有亲人缘,在校有师生缘,在外有朋友缘,在单位有同事领导缘,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萍水相逢缘……面对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缘,我们怎能不懂一点观人之法、识人之道呢?正所谓“人海茫茫,各有各的心肠”;又有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还有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人乎?防人乎?避人乎?交人乎?……其尺寸把握皆源于一个“识”字。识人方能鉴人、方能交人、方能用人、方能远人……识人之用大矣哉!
  •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微习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是个天生的懒癌患者。为了改变这一点,他开始研究各种习惯养成策略。今天这本书中提到的方法,可以说是“智慧”鼻祖,它帮我们把意志力节约到了极致,微习惯是科学的,根据我们大脑的“工作”习惯,我们“顺势而为”。
  • 一生的忠告(经典励志文丛)

    一生的忠告(经典励志文丛)

    大展宏图的青年必读的处世经典,望子成龙的父母收藏的珍贵家书。作为一名地位显赫的国务大臣,查斯特菲尔德勋爵给儿子菲利普的信如此充满人情味,这也许是《一生的忠告》流传至今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查斯特菲尔德以他在上层社会服务的经历以及高贵的语言,向我们传授了如何在社会上像绅士一样行事的技巧。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忠告到今天仍然堪称真知灼见。这些家书充分展示了这位顶尖外交家对人生的洞察。这部书,堪称人类有史以来培养最杰出的青少年和造就最优秀的男子汉的经典教科书。
热门推荐
  • 仙尘遗事

    仙尘遗事

    天地者,日月之逆旅!百代者,光阴之过客!有人说,苍生万物,不过岁月长河的一滴水珠,不过是亘古匆匆的一粒芥子,再璀璨的光芒,也敌不过时间的洗礼。终将冥灭而亡。只是,万物苍生,幸好有那么一些不甘沉寂的生命,逆流而上,逆势而为,寻求长生之术,不死之方,欲求打个破命运的牢笼,证道长生,逍遥不死。
  • 一卦千金

    一卦千金

    老太君说了,云家虽然是百年风水世家,但现在家道中落。若想振兴,就得借势!你看那王家主宅上空紫气缭绕,那王家儿郎个个俊俏,嫁去就错不了。*******
  • 完美男娃系统

    完美男娃系统

    林旭竟然穿越成了小娃娃?还穿到了修仙大陆!就在他思考人生的时候,系统出现了
  • 小白鼠的成长之旅

    小白鼠的成长之旅

    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当你不知道怎么做对不对;当你不知道这么做成不成功!找只小白鼠试验一波就好了!!! (本小说纯属虚构!!!)
  • 青帝九鉴

    青帝九鉴

    原本是小乞丐的李子虚由于得到意外的传承,利用纯灵体修炼提升自己,变强后的李子虚放出幻碟,用聚魂石聚魂,让幻碟制造肉体,重新救活霸王与神公等等,后来他得到幻碟主人与十二金玉的帮助,最终统领了仙魔两界。
  • 重生枭宠:江少的傲娇狂妻

    重生枭宠:江少的傲娇狂妻

    前世错误终生,顾凝被渣男老公和绿茶婊白莲花坑害,惨死在荒无人烟的小山村;重获新生,她不再懦弱,手撕渣男,狠怼贱女,誓要报得前世之仇!却不想,身边竟然还多了一个总会帮她,富可敌国的江大少。外界盛传,江大少向来洁身自好,不近女色,甚至家里的佣人都是男佣!可面前这个一脸笑意,半露胸膛靠近的男人又是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带着空间来种田

    重生之带着空间来种田

    穿越而来的叶凤英来不及感慨,就发现自己要被嫁给邻村的秀才。本以为好歹是个秀才,日子总差不到哪去。真正到了才知道,说得好听是个秀才,原来是家里光景一烂包。秀才父母双亲卧病在床。下头有两个半大的小子要养,而秀才,这个读书人,早就丢下了书本,回家种田养家了。哪还有银子读书。不过没事,姐有空间在手,濒临死亡的奇花异草,滋养一夜,又是勃勃生机。珍贵药材,应有尽有。手中握有如此强大的金手指,如果日子都过不下去,就太对不起主角光环了吧。于是乎,买庄园,开铺子,办工厂,日子风生水起。某日。落魄穷秀才,紧紧抓住了叶风英的手,眼眸中流光溢彩。“娘子,生活如此美满,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缺啥?”落魄秀才嘴角带笑。
  • 王爷偏偏要娶我

    王爷偏偏要娶我

    新书《八零神医俏娇媳》已开,我悄悄在危险的他心尖上撒了把糖,本以为从此危机四伏,却没想到从此他宠我成宝。甜宠文,可来吃糖。 ———— “我嫁!”京城里无人不怕玄幽王,但慕晴暖偏要嫁给他。前世,母亲被害,外公家被满门抄斩,她被百般折磨,最终惨死关外。再世,她重生归来,不再隐忍。 所有欠她的,她必将千百倍讨回。他生而不祥、天煞孤星、冷漠无情,可他偏偏将她一人放在心尖上。 “遇见暖儿之前,我从未想过娶妻。遇到暖儿之后,我也从未想过娶他人为妻。”
  • 零点交锋

    零点交锋

    违法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地寻找和利用法律上的盲点、制度上的漏洞、执法者的疏漏,进行扰乱破坏和躲避制裁。而公安、政法机关却要竭尽全力发现和堵塞一切漏洞,依法打击犯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本书说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预审警官钟子忱和他的战友们排除干扰,不避凶险,与归案或尚未归案的犯罪分子所展开的错综复杂、出生入死的较量。根据一个死囚临刑前夜的交代,钟子忱指挥抓捕两个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在与之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中,他为自己的一个微小失误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无意中给了犯罪分子以脱出重围的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