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993500000017

第17章 为人(4)

曹操正当招揽人才的时候,比较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形象,尽量保持宽容爱才的名声,所以曹操虽然没有发怒,但心中早已对祢衡有厌恶之情。一日曹操大宴宾客,得知祢衡善击鼓,便让祢衡击鼓助兴,想借此污辱祢衡,没想到这个才子在换装束(有专门的鼓吏衣帽)的时候,竟当着众宾客的面把衣服脱得精光,使众宾主讨了场大没趣。曹操对孔融说:“祢衡这个小子,我要杀他,不过像宰一只麻雀或老鼠一样罢了!只是想到此人一向有些虚名,杀了他,远近的人会说我无容人之量。”于是曹操想了个借刀杀人的法子,强行把祢衡押送到荆州,送给荆州牧刘表。

刘表及荆州人士早就知道祢衡的大名,对他的才学也十分佩服,所以对他并不歧视,相反还以礼相待把他奉为上宾。刘表让祢衡掌管文书,“文章言议,非衡不定”,也就是荆州官府所有的文件材料,都要请祢衡过目审定,在工作上可以说对他放手使用,十分信任。但祢衡这个才子的致命弱点是目空一切。有一次祢衡外出,刚好有份文件要马上起草,刘表就叫来其他秘书,让他们共同起草。他们“极其才思”,好不容易把文件写好了,谁知祢衡一回来,拿起文件草草看了一下,把它撕得粉碎,掷于地下,接着便要来纸笔,手不停挥地重新写了一篇交给刘表。他写的这份文件因“辞义可观”,甚得刘表好感,但却把别的秘书全得罪了!他不但经常说其他秘书的坏话,而且渐渐地连刘表也不放在眼里,说起话来总是隐含讥刺。刘表本来就心胸狭窄,自然不能容忍祢衡的放肆和无礼。但他也不愿担恶名,就把祢衡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了。

刘表把祢衡转送给黄祖,是因为他知道黄祖性情暴躁,其用意自然也是借刀杀人。祢衡初到江夏,黄祖对他也很优待,也让他做秘书,负责文件起草。祢衡开始时颇为卖力,工作干得相当不错,凡经他起草的文稿,“轻重疏密,各得体宜”,不仅写得十分得体,而且许多话是黄祖想说而说不出的,所以祢衡很快就得到了黄祖的爱赏。有一次,黄祖看了祢衡起草的文件材料,拉着他的手说:“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祢衡和黄祖的长子、章陵太守黄射是要好的朋友,祢衡只要稍微收敛一下锋芒,稍微克制一下过强的个性,对周围的人稍微礼貌些,估计他的下场就不会那么凄惨。有一次黄祖在战船上设宴会,祢衡的老毛病又犯了,当着众宾客的面,尽说些刻薄无礼的话!黄祖呵斥他,他还骂黄祖这个“死老头,你少啰嗦!”当着这么多的人面,黄祖哪能忍下这口气,于是命人把祢衡拖走,吩咐将他狠狠地杖打一顿。祢衡还是怒骂不已,黄祖于是下令把他杀掉。黄祖手下的人对祢衡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得到命令后,黄祖的主簿(也是秘书)便立时把他杀了,当时祢衡才二十六岁。

同在三国,为什么两个同样具有才能的人最终却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下场呢?很显然刘备为人谦虚,处处都能得到周围人的好感,而祢衡却骄傲自大,对人更是刻薄无礼,因此他总是会在无意之中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最终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祢衡只因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而导致杀身之祸,其教训何等惨痛!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借以警示自身。

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我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第七节不患人之不己知

【原文】

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其不能也。

【注释】

①患:忧患。

②不己知:不了解我们。知,含有器重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延伸阅读】

孔子告诉他的学生,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忧虑,应该努力充实自己的才能。孔子认为做人应当以充实自己为目标,别人能否了解自己不是最重要的,不会影响到自己的道德修养与学识技艺的水平。另外,你凭什么要求别人来了解自己呢?首先还是要先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还要多多尝试去了解别人,以作为择师交友的参考或是选择部属及提拔后进的依据。

自古怀才不遇的事情不在少数,如果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但却没有被人发现,也不要抱怨别人。怀才不遇是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只要有好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清除阻挡自己前进的障碍。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玉工叫卞和。有一天,他在荆山采石,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石头。虽然这块石头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坚信在石头里面一定有好玉。他把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派人去检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来说,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里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厉王觉得自己被欺骗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他的儿子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玉。可是大家仍然坚持认为那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卞和又因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脚。

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献宝玉。但是因为他失去了双脚,无法行走,于是他只能怀抱玉石坐在路边大哭。文王听说了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来。文王命人把那块石头剖开,里面果然是一块宝玉。而这块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和氏璧。

人人都希望被人肯定,希望得到别人赏识,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不免有些遗憾。虽然和氏璧几次献上得不到承认,可它一旦被琢磨出来,它那连城的价值却是谁也掩盖不了的。你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德与才,但是总会有被人误解或不了解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有才有德的人不一定就能拥有自己所想要的,很多时候还要看机遇。如果你因为别人看不到自己的才华而自暴自弃,那你必将一事无成。如果你相信自己,就不要过多关注暂时的失败,而是应该继续努力,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像周恩来、齐白石、徐悲鸿这样的名人,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刻苦学习,之后才能成就大事,流芳百世的。只有在你的学识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你才能去寻找成功的机会。毕竟,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一边等待机会,一边继续加强自己的修养,一旦机会出现,你就能脱颖而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说:“我平时常常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了解你们了,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

从内容上来看,这次对话应该是几位弟子尚未出仕,仍在孔子身边学习的阶段。孔子的话就是提醒几位学生:不要抱怨别人不是伯乐,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千里马。人们往往哀叹自己的知己太少,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为此而忧愁怨恨又有什么用呢?很多人稍稍有了一点成就,就会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却从来不做自我检讨。

美国作家威尔·鲍温在他的《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告诉我们: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很多人的抱怨其实只是一些琐碎的、毫无意义的唠叨、找借口,这不会对事情发展有任何作用。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人们首先应该把立足点放在自己的身上,真正应该在意和追求的是自己凭什么被别人所知道。你总是指责别人不惜才,但你真的确定自己就是有才有德的人吗?不要把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归结到别人身上,否则你会使自己迷失方向。人们应该忧心于自身的改变,而不要忧心于外部条件的改变。外部世界不是你能够改变的,你可以控制的就是对自己的把握。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靠着关系谋得一个职位,但如果无才无德,虽然能够获得一时的物质享受、名利和地位,但平庸和愚昧终还是会尽露无疑。这样的人不仅会难以得下属的认同,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总有一天会被淘汰。

“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走自己的路。别人能不能够了解你是你无法预测的,何必要浪费时间呢?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你要明白就算别人没有发现你的才华,对你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没有一点影响,你还是你,你并没有什么损失。如果你是一个心胸开阔、乐观积极的人,甚至可以把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当做前进的动力。不管外部环境怎么样,人都应该有志向、有斗志,让挫折催你修德,磨难推你前进。

孔子的这句话告诉今天的我们:你不必担心没有位置适合自己,也无需顾虑别人走在前面抢了好位置,你需要斟酌的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自己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哪里。这样,你获得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光荣时代(同名原著)

    光荣时代(同名原著)

    张译、黄志忠、潘之琳、薛佳凝领衔主演《光荣时代》原著。这是一部将反特与刑侦融合起来的小说。由著名编剧魏人领衔创作。故事抓取了1948至1951年这个比较特殊的时间段,描述了北平的新警察对抗和粉碎国民党残留下的特务“冷棋”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说的主角是一对立场不同的亲兄弟,弟弟郑朝阳是曾经卧底在旧北平警察局里的地下党,他在冒死拿到国民党的潜伏名单后又有了新的政治任务。哥哥郑朝山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就是国民党安插在北平的特别行动小组人员。国民党潜伏名单暴露后,郑朝山这枚“冷棋”启动,从此开始以“桃园”为代号的破坏活动。
  • 重启神代

    重启神代

    神族因内乱而被人类终结了时代两千年后,或许是遗留下来最后的神——自沉睡中苏醒,意图再次君临世界
  • 有所得必有所失

    有所得必有所失

    本书以蕴意深厚的小故事来阐述人一生之中必须懂得的选择与放弃。
  • 你有做过梦吗

    你有做过梦吗

    单亲家庭意外辍学的他步入社会已经10年的他没有文化,身无分文没谈过女朋友没有朋友甚至没出去旅游过,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生活让他感到疲倦,和无力,看他如何凭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旋生

    旋生

    我们生活在纷纷扰扰的社会里,爱情和亲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随而来是诸多家庭琐事。年轻时把恩情当爱情,家庭背景的差异不是问题,婚外情才是毁了一个家庭,也造成了孩子的性格上的缺陷。也曾迷恋一个人到死去活来,结果把自己埋葬。父子之间的相互不理解,缺少沟通,时间和言语、行动会让这一切和解。情窦初开时喜欢一个人,对她穷追不舍,看到别人也在乘剩追击,不惜拿自己的学业赌搏,只为让她过得好。彼此互相喜欢慢慢的走在了一起,又因为学业和家长的阻挠,使它们分开。有人追求,考虑到了孩子,她果断拒绝,有情人会终成眷属的。我们只有勇敢地面对上天给予我们的考验,才能看见彩虹在前方等着你。
  • 影帝他可盐可甜

    影帝他可盐可甜

    简溪一个十八线小演员,各种蹭热度炒绯闻。某知名网站爆料:时影帝和简溪私下幽会,简溪疑似时影帝的女朋友。而身为时影帝的脑残粉姜溪气的把键盘给砸了,一转眼她居然成为那个蹭她男神的小贱比。姜溪一脸懵逼,而她居然发现简溪和时影帝不仅仅是男女朋友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姜溪有些微妙。可是她男神不是高冷范吗?时言“老婆求抱抱求举高高求亲亲。”动不动就壁咚,要亲亲,姜溪表示“呵呵
  • 秋天的桔子属于你

    秋天的桔子属于你

    从小对女装有独特情感的秋桔在分班考试后和杨戈成为同桌,从此彼此发现对方的秘密——“我小时候喜欢的男孩长大了还是你。”“你的样子我都喜欢”……“嗯??我的铁粉杨Mr.居然是你!”“好家伙,小时候那个扯我裙子的男孩也是你!”“好的吧,世界真小,救我出小巷子又是你!”等等,不会吧,我未来伴侣还是你!不不不,就算我女装,也是直的……杨哥~桔桔难受,你不喜欢桔桔了吗,秋天的桔子属于你啊~
  • 泪落成殇:倾世妖妃

    泪落成殇:倾世妖妃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一场荒唐至极的联姻;一场权倾天下的政变;燕王朱棣就这样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一代明君。她本是朱棣心爱之人却成了侄子的宠妃。当他卷土重来之际,夺回她已在意料之中。他本是皇孙朱允炆,本应与皇位无缘却在一场机缘巧合之中成为了众矢之的。朱允炆“你要天下是吗?我给你,我只要她。”朱棣“天下本就是我的,至于她,也是我的。”、、、他夺了天下,她却成为了祸国妖妃。他为了天下,不得不赐她烈火之焚。于她,不知是恩赐还是情断。血泪划落,泪落成殇。是她的错付,还是他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