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08600000038

第38章 文化篇(8)

【一代词宗——辛弃疾】

立志报效祖国

辛弃疾(公元1140年—公元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

辛弃疾出生前13年,宋室遭逢“靖康之难”,中原被金人占领。辛弃疾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曾出仕于金,在亳州谯县为县令。辛弃疾因父文郁早亡,幼年即随祖父在谯县任所读书,并曾受业于亳州刘瞻。刘瞻才华出众,在金曾任史馆编修,门生众多,其中最优秀者有辛弃疾及党怀英,二人才华相当,并称“辛党”。后来,辛弃疾走上了抗金的道路。在谯县时,辛赞因不忘家国,每逢闲暇,即带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并曾两次令其“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希望争取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及二十七年,辛弃疾两度赴燕京应考,就是受祖父之命所进行的两次实地考察。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辛弃疾因此名重一时,南宋最高统治者也大为惊异,委任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便留在南宋,娶邢台范邦彦之女为妻,希望实现其恢复中原的理想。

南归之后,辛弃疾的生活道路并不平坦。40余年间,或赋闲散居,或沉沦下僚,不得尽其才。“一腔忠愤,无处发泄”,不得不“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借歌词为陶写之具。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诩的“一世之豪”,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的无聊生活。然而,也正是这样的遭遇,使他成为一代词宗。

南归之初10年,辛弃疾对于恢复事业充满信心与希望,他官职低微,仍不断上书进献谋略。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辛弃疾奏进《美芹十论》(即《御戎十论》)。《十论》前三篇《审势》、《察情》、《观衅》论女真虚弱不足畏,且有“离合之衅”可乘,形势有利于我,不利于敌。后七篇《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提出自治强国的一系列具体规划和措施。

乾道六年,辛弃疾作《九议》上宰相虞允文,论用人、论长期作战、论敌我长短、论攻守、论阴谋、论虚张声势、论富国强兵、论迁都、论团结,进一步阐发《十论》思想。《十论》与《九议》,充分显示出辛弃疾经纶济世的非凡才能。

乾道八年,辛弃疾出知滁州(今安徽滁县),开始了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途生涯。十年期间,辛弃疾仍未被派往抗金前线,相反,却被委派去平定内乱。辛弃疾内心充满矛盾,他既不满意朝廷偃武修文,又竭力为之效忠。既视民为寇,在他历任江西提点刑狱及湖北、湖南、江西各地安抚使时,对茶民、农民暴动进行坚决镇压;指出民之为盗,乃郡县官吏豪富盗贼为害所致,对于“田野之民”的苦痛寄予深切的同情。希望有朝一日,转赴抗金前线。淳熙七年在湖南创置“飞虎军”,辛弃疾希望国富兵强,再图恢复大计。但南宋统治集团昏庸腐败,他的改革与整顿,“不为众人所容”,终于于淳熙八年受革职处分,而退隐。

辛弃疾从淳熙九年以后,除了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至五年曾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前后18年,一直隐居在江西上饶城外的带湖和铅山东北与上饶邻接的期思渡旁边的瓢泉二地。这位曾经理繁治剧的封疆大吏,退隐时年仅42岁。闲置无事,虽然善于自我开解,在无可奈何之时,一种莫名的寂寞之感却常常难以排遣。即使在睡梦中,辛弃疾也还“挑灯看剑”,希望重返前线,为君王完成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

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这时他已经64岁了。此时,在金国北部的蒙古族势力逐渐强大,金国受到严重威胁,对北方各族人民的掠夺、压迫也更加残酷。太行山东西以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人民纷纷奋起反抗。辛弃疾认为,南宋政府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充实国力,然后出兵北伐。但是,宰相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想利用辛弃疾的名望,曾派他到镇江做知府。到任后,辛弃疾预制10000套军服,计划招募10000名兵丁,练一支队伍为渡淮击敌之用。不久,辛弃疾却被调离,并受到弹劾,恢复之计仍然行不通。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秋,辛弃疾失望地从镇江回到铅山。不久,辛弃疾病重。九月十日,这位忠诚的爱国者,终于“抱恨”离开了人间。

文学成就

辛弃疾在无用武无地、报国无路、恢复无望的情况下,将其全部精力与才情用于填词,对于词的艺术世界进行了多方探索,成为南宋最杰出的词人。

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不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安残喘的南宋******,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和表现手法,突破了诗、词、文的界限。他善于以诗、以文为词,常用暗喻和比兴手法,使词旨委婉含蓄并具有沉郁顿挫的韵致。他的词,虽然以雄浑豪放为主,但并不缺乏清丽婉约之作。辛词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是有时用典过多,致使词意隐晦,词语艰涩;另外一些词则过于散文化,缺少真情实感,失去了词的韵味。

编者小语:

辛弃疾光复旧山河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但他将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以及不受信任、不受重用的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在词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当时,以辛弃疾为核心曾经出现一大批以抒写爱国思想为主的豪放词人。辛弃疾在扩大词的内容和发展词的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的。

【豪放派的创始人——苏轼】

仕途不得志

苏轼(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词开豪放一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于世,称“三苏”。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著名文学家欧阳修读了他的文章,大为赞赏,说:“老夫当避开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由于欧阳修的推重,苏轼的名声顿时就传扬开了。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所以很反对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做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在这时他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之后,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公元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诗词放光彩

苏轼一生在政治上虽然很不得志,但在文学上却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写下了大量的散文、诗、词,他的著作留传下来的有《东坡七集》等。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除了诗词文赋,对书画也很擅长,他的书法从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游记、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编者小语: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他的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诗风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才气过人的文学家——施耐庵】

自幼才气过人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原名耳,又名子安,祖籍苏州,后迁居苏北兴化白驹镇。元末明初杰出文学家。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的施耐庵。

施耐庵7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聪明好学,经常借书看,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13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琳琅。

一次,邻居老人病故,约请在浒墅关教私塾的季秀才来写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时赶到,别人就提议让彦端试试。耐庵少年气盛,欲显其才,也不推让,走过来一挥而就。后来,季秀才看了这篇兼有稚气和才气的祭文,称赞不已。主动提出,带施耐庵到浒墅关去读书,并且不收学费。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施耐庵。

同类推荐
  •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钟南山:生命的卫士

    一个沉醉于冒险的顽童,怎样种下毕生追寻的理想?一个叱咤田径场的少年,如何成为妙手仁心的医者?一个久别医坛的中年人,历经哪些磨难涅槃为业界泰斗?一位历尽坎坷的老人,凭什么两次在病毒肆虐时力挽狂澜?……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他以诚信做骨架,以大爱为经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完美诠释了院士的职责,战士的勇猛,国士的担当。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十大华人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爱国侨领”陈嘉庚、“亚洲糖王”郭鹤年、“银行界翘楚“郑鸿标、“农牧巨子”谢国民、“金融大王”陈弼臣等十位海外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商业史,向读者展示了海外华商的经营智慧、商业战略。
  •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吴祖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几十年来,他既在音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又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更是中国音乐取得发展、走向世界的带头人。本书介绍了吴祖强令人称羡的音乐学习经历及他创作的优秀作品,并分析了他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全书约12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八章,作者在各章中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对吴祖强音乐生涯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
热门推荐
  • 风吹过的那条街

    风吹过的那条街

    “我喜欢你........这也有错吗……每个人不都应该有权力去爱吗……为什么我不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界灵殇

    幻界灵殇

    “废物?渣滓?嘲笑我的人只有死!神秘魂石觉醒,凌墨从中得到无上魂修功法,融合两世魂力,从此一飞冲天!”家族危机?看我一手摆平;缺少武技?我这最差也是地阶以上;高阶强者?再强也只能成为我的垫脚石!且看少年凌墨一路强势崛起,碾压众生,脚踏苍穹,恣意江山美人间!
  • 王大昌

    王大昌

    长篇小说《王大昌》以创建于1913年、至今依然存在于开封市鼓楼旁的老字号“王大昌茶庄”实名命名,以1938年——1952年间那段浸透着苦难的历史阶段为大背景,书写了全民抗战中一间茶叶店的飘摇沉浮;国共在抵御外侮和优化社会秩序的斗争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分分合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的城市生活图景;各个历史大事件中普通民众的承当和抉择……围绕这间茶叶店的三教九流在历史的纷繁演进中,所呈现出的情义、人文精神及不屈的脊梁。
  • 重生之庶不为后

    重生之庶不为后

    绝境逢生她心生恨意,偶遇重生她誓死报复,什么亲如兄妹,什么情深似水,统统都是骗人的,“辱我者杀,欺我者死,骗我者亡,伤害我的人我统统都让你们下地狱,哈哈哈……”看重生后的她如何执掌乾坤翻手为云覆手雨,如何玩转后宫斗他个郎情妾意。
  • 超级排球

    超级排球

    2190年,世界风靡排球运动。排球具有空中飞球的美誉,不同于足球与篮球要与对手有肢体上的碰撞,排球更加讲究个人的能能力与团队的配合。这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让排球能风靡全球的原因之一。因为这项运动的风靡,让国家间的竞争从军事转变为排球的竞争。
  • 没有谁我惹不起

    没有谁我惹不起

    推一下自己的新书《漫威里的心悦会员》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顾长生突然发现自己无敌了。稍微思考了一下,他决定建一个武学基金会,接受海内外捐助,投资几家影视公司,每次电影上线,就去挑战各种武道宗师。再弄几块地,开发灵气房地产,专门卖给土豪养生。没事怼怼修行界,告诉他们根本不懂华夏武道。顺便再写本书《武啊,不是那么修的!》什么?国家要建立武道大学?还想让我当校长?PS:有两本百万字完结小说,无断更历史,上架至少万更,可放心入坑。
  • 深渊降临

    深渊降临

    末日来临!异世界的深渊降临了!是生存?还是毁灭?收藏和推荐一直不给力,作者很迷茫,乞求点击的朋友在下面指出我的缺点,即使骂我也行,我会尽力改正,让大家满意的,谢谢!!
  • 总裁哥哥是我的

    总裁哥哥是我的

    她被蓝家收养,暗恋哥哥八年。他花心多情,流连花丛,女人于他不过是消遣。十八岁,她被酒醉的他疯狂占有,残忍如他,却在她的身上痴情地叫着心爱女人的名字。当爱充满了欺骗和残酷,她无力再爱,带着还没有出世的宝宝决然离开!“洛儿,这辈子你都休想逃离我!”五年后,他破坏了她的婚礼,将她占为己有。而她的身边却多了一个机灵的小男孩,是他的?还是那个她要嫁的男人?
  •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食疗与宜忌(新生活百科全书)

    据卫生部报告:我国已有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更严重的是每天还在增加数以万计的新的年轻的“三高”患者。2007年,在北京市各大医院心内科就诊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冠心病患者中,25%的病人同时伴有糖尿病;在众多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10%是单纯的糖尿病,有40%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而有50%同时合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