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就是说只有对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了解透彻了,才算是学问;处理人情世故的时候干练而通达,才能算得上是心中有锦绣文章。为人处世,需要方圆有度,该圆就圆,该方就方,做到千变万化,才可圆润通达。刚为方,柔为圆,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无论做事还是做人,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要圆内有方,方中有圆;都要方中做人,圆中归真。这就是方圆之道,这就是处世哲学。
功成身退,范蠡功退成巨富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楚国宛县(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他曾师从奇人计然。对于范蠡的才学,越国大夫文种非常敬佩,便把他推荐给越王勾践,成为勾践的主要谋士,开始走上了“平吴霸越”的坎坷之路。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退守会稽。于是,勾践采纳了范蠡的计谋,向吴国称臣纳贡,并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当时,吴王夫差听说范蠡很有才能,便对他说:“听说聪明的妇女不会嫁给即将破亡的家庭,有才能的人不会去辅佐即将灭亡的国家。现在,你们君臣都是我的奴仆,我准备赦免你的罪过,让你改过自新,弃越归吴,你看怎么样?”
这时,越王勾践担心范蠡真的会离他而去,只好伏地哭泣。可是,范蠡却不卑不亢地回答:“我也听说,已经亡国的臣子没有资格议论朝政;已经战败的将军,也不配谈什么勇敢。过去,我没能好好地辅佐越王,以致得罪了大王。幸亏大王宽厚、仁慈,给我们留了一条命。现在,我已经很满足了,哪还敢奢望荣华富贵?”
就这样,范蠡陪着勾践在吴国当了几年人质。后来,他们又一起回到越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一举消灭了吴国。
班师回国后,君臣设宴庆功。席间,乐师作了一首《伐吴》之曲,称颂范蠡、文种之功,勾践听后却面无喜色。范蠡见了,不禁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明白了一切:勾践这个人善猜疑,嫉妒之心很强,不喜欢臣下功高震主。看来,自己若不及早脱身,日后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一想到这里,他便决定急流勇退。
第二天,范蠡就去见勾践:“臣闻主辱臣死!20年前,大王受辱于会稽,臣之所以忍辱偷生,只是为了能复兴越国。现在,吴国已灭,如果大王能赦免臣的罪过,我愿金盆洗手,退隐江湖。”勾践一听,神色凄然:“没有先生,寡人就没有今天。如果先生留在我身边,我将和您一起共享越国;倘若先生私自逃走,必将身败名裂,一家老小难保!”
范蠡曾辅佐越王勾践多年,对他的心思非常了解,而且早就看透了世态炎凉,根本不敢奢望“共享越国”。所以他断然表示:“大王,您如果要处死我,我也是罪有应得。但我的妻子、儿女又有什么罪过?现在,他们的死活也只能听凭大王处置,我也管不了那么多!”
当晚,范蠡便不辞而别,乘着一叶小舟,涉三江,入五湖,辗转来到齐国陶山,在那里隐居,自称“陶朱公”,做起生意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商人。
范蠡走后,忽然想起曾经风雨同舟的好朋友文种,便修书一封,派人送给他。文种打开信一看:“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越王勾践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看后,想到勾践近来与功臣们日渐疏远,这才如梦方醒,便假托有病,不再上朝。可是,一切都晚了。勾践深知文种才华过人,担心他一旦有二心,没人能对付得了他,便对他起了杀心。这时,有人诬告文种图谋不轨,勾践就赐给文种一柄宝剑:“过去,先生教我伐吴七策,我仅用三策就灭掉吴国。现在,请先生去地下实行其他四策吧!”文种捡起宝剑一看,见上面写着“属镂”二字,正是吴王夫差令伍子胥自裁的那柄剑,只好仰天长叹,拔剑自刎。由于范蠡的出色智慧,给春秋晚期的吴越争霸增添了一些传奇色彩,而范蠡本人也知道进退,所以后人曾有评论:“文种善图始,范蠡能虑终。”相比起来,文种的结局就有些悲凉,越发衬托出范蠡的过人之处。难能可贵的是,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范蠡看透了权力场,毅然急流勇退。这种大智大勇实在是千古罕见,不是常人所能及!
谋略点评: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范蠡正因为深谙此道,才能最终全身而退;而文种由于醒悟得太晚,最后竟招来杀身之祸。
自古以来,政治与权力互为表里,在某种意义上说,政治就是权力之争。一旦功高盖主,使主上的权力受到威胁,就难免有杀身之祸,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功成身退,从人生观上来说,是基于一种见好就收,豁达大度的胸怀。
急流勇退,范雎全身离相位
范雎原本是魏国人,家境贫寒,由于没有钱财去接近魏王,只得先去侍奉魏国中大夫须贾。后来他遭须贾诬陷,被相国魏齐打得死去活来丢在厕所里。幸亏魏人郑安平救了他,改名换姓为张禄。不久,秦国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让他见了范雎。王稽与范雎谈话后,觉得他的确很有才能,便设法把他带回了秦国。
范雎到秦国时是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国在南方打败了楚国,东边攻破了齐国,又屡次围困韩、赵、魏三国,形势大好。因此,秦昭王讨厌那些说客辩士,这使得范雎到秦国后一年多还没有得到秦昭王的接见。后来,秦相国穰侯想越过韩国和魏国去征伐齐国的纲寿,借此扩充他在陶的封地。范雎知道后,就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托人呈交给秦昭王,秦昭王读信后终于同意接见他了。
范雎见到秦昭王后,谈古论今,话说天下大势,分析秦国现实,深得秦昭王信服,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话到关键处,范雎说:“现在穰侯想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这是极不明智的。”
昭王正为此事举棋不定,听范雎一说,连忙问范雎的理由。
范雎陈述说:“如果秦国出兵太少,根本就打不了齐国;如果出兵过多,又害怕国内空虚。何况,现在韩、魏两国对秦国本来就不够亲善友好,你还要越过他们的国土去攻打齐国,这妥当吗?从前齐国曾南征讨伐楚国,破楚军,杀楚将,又占领了方圆千里的土地,可最终却没有得到这些土地的一尺一寸。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齐国不想得到这些土地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形势所迫,使他们不得不放弃。因为各国诸侯见齐国远征楚国,疲惫困乏,就乘机联合起来进攻齐国,使齐国顾此失彼,大伤元气。齐国失败的原因,正是由于它讨伐楚国而使韩国和魏国得到了好处。这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把兵器借给强盗,把粮食送给小偷,岂不是荒谬之极的行为吗?”
昭王觉得范雎说得完全正确,便进一步问范雎该怎么办。
范雎说:“以在下的看法,大王不如远交近攻,即交好远方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样,占领一寸土地就得到一寸土地,占领一尺土地就得到一尺土地。而不会像穰侯想做的那样,舍近求远,得不偿失。”
昭王听后茅塞顿开。接着,范雎又为他描绘了控制韩、魏以威慑楚赵,制约楚、赵以威慑齐国的蓝图。昭王于是拜范雎为客卿,发兵攻打魏国和韩国。秦昭王四十一年,又拜范雎为相,封应地,号为应侯。
以后多年,秦国一直采用范雎远交近攻的策略,从秦昭王到秦始皇,终于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而统一天下。
范雎用“远交近攻”的策略说动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为客卿。以后又为秦昭王出谋划策,废黜了专权的宣太后,驱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华阳君、泾阳君等人,维护了昭王的绝对权威。
范雎做了相国后,更是屡建奇功,成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他得志不忘故人,保举把他从魏国带来秦国的王稽做了河东太守,又保举在魏国救过他的郑安平做了将军。
后来,郑安平带领2万人投降了赵国,王稽也犯了通敌罪被杀头。根据秦国的法令,举荐者也应治罪。虽然秦昭王考虑到范雎的功劳很大没有治罪,但范雎自己心里感到不自在。
这时,燕国人蔡泽来到了秦国。他为了能够见到范雎,先托人在范雎面前说了一番激怒他的话:“燕国来了一位说客蔡泽,非常能言善辩。他说如果他一旦见到昭王,昭王一定会不重视你并夺去你的相位。”
范雎决定见一见这个不速之客。蔡泽见到范雎后,气宇轩昂,谈吐不同凡响,范雎不得不服。蔡泽对范雎说:“人们常说,太阳运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你现在功劳很大,官位到了顶点,秦王对你的信任也无以复加,正是退隐的好时机。这时退下来,还能保住一生的荣耀,不然的话,必有灾祸。这方面的教训是很多的。想当年,商鞅为秦孝公变法,使秦国无敌于天下,结果却遭到车裂而死的下场;白起率军先攻楚国,后打赵国,长平之战杀敌40万,最后还是被迫自杀。又如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诸侯,后来却被肢解丧命;文种为越王勾践深谋远虑,使越国强盛起来,报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终还是被越王所杀。”
范雎听后不禁耸然动容。蔡泽稍稍停了一会儿又说:“这四个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况下不知退隐而遭受了祸患,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进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这个道理,能够超脱避世,做了被人称道的陶朱公。我听说,以水为镜,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为镜,可以知道自己的祸福。《逸书》说:‘成功之下,不可久处。’你何不在此时归还相印,让位给贤能的人,自己隐居山林,永保廉洁的名声、应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荣耀呢?”
蔡泽的话终于说服了范雎。于是,他待蔡泽为上客。过了几天,范雎向秦昭王介绍了蔡泽,说服昭王拜蔡泽为相国,自己托病归还了相印。就这样,范雎急流勇退,全身离开了相位。
谋略点评:
如果说逆水行舟是一种前进的策略,那么急流勇退就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艺术。高明的人往往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因为他明白,只有退得及时,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急流勇退虽然是一种放弃,但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一种清醒的选择,是一种明智之举。
从智谋上说,急流勇退是一种回避,避开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开那种必然会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正如蔡泽劝范雎时所说的那样:太阳运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圆满便要亏缺。物盛则衰,这是天地间的自然规律。因此范雎在秦王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地位正如日中天的时候,听从了蔡泽的劝告,及时抽身,急流勇退,的确是一种明智之举。
廉洁奉公,晏婴律己得美名
晏婴身为齐相,平时穿粗布衣,一件狐皮大衣穿了十几年,即使祭祀祖先也不过将衣服和帽子洗干净穿上罢了。
一天,齐景公的使者到晏婴家,恰巧赶上晏婴将要吃饭。晏婴就把饭分一份给使者吃,结果两人谁也没有吃饱。使者将此事告诉了景公。
齐景公听说晏婴吃饭很节俭,便亲自到他家去看。的确,晏婴吃的是糙米饭,只有一荤一素两个菜。景公以为晏婴非常贫困,为此还作了自我批评。晏婴解释说:“现在老百姓生活很苦,一般人家勉强每顿能吃上大米饭。而我的一顿饭就等于他们三顿用的钱,可我的德行和才能并不高出他们一倍。由此看来,我的生活并不贫穷。”
齐景公想改善一下晏婴的居住条件,于是对晏婴说:“您的住所距市场太近,既低下狭小,又喧闹多灰尘。您身为齐相,住在这里实在不合适,请换一处地势高、宽敞、明亮的地方,建造新居吧!”晏婴不肯,说:“我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继承这份遗产,对我来说已经太奢侈了,不敢再有别的奢望。”后来,景公乘晏婴出使晋国的机会,给他建造了一处新居。等到晏婴返回齐国时,新居已建成了。他拜谢了景公,随后将它拆掉,按照原来百姓的住房重新建造好,让原来的住户重新搬回来,自己还是回到原来的住宅。
晏婴上朝时,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着的破旧车子。景公以为他的俸禄少,才乘坐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车子。晏婴说:“由于您的赏赐,不仅我吃得饱、穿得暖,有车子坐,还有力量帮助别人,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晏婴走后,景公派人送他一辆由几匹膘满肉肥的马驾着的漂亮车子。一连送了三次,晏婴始终不肯接受。景公很不高兴,迅速召他问其原因,并说:“如果您不接受,我也不再坐车子了。”晏婴说:“您任用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怕他们奢侈浪费和行为不正,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现在您在上面乘坐好的马车,我也如此,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在全国盛行,那时候我就无法禁止了。”最后景公只好顺从了晏婴的意见。
晏婴不仅在衣、食、住、行方面严于律己,而且对待封邑问题,也显出他的高风亮节。
一次,景公要把富庶的平阳(今山东平阳东北)和棠邑(今山东聊城西北)赏赐给晏婴。晏婴不肯接受,并说:“由于您喜欢修建豪华的宫殿,弄得老百姓筋疲力尽;又由于您贪图享乐,弄得老百姓贫困不堪;还由于您动辄对外兴师打仗,老百姓将要活不下去了。因此,百姓十分怨恨朝廷和官府,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景公说:“您说得对,那么您就不想富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