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8800000058

第58章 画说

张大千

有人以为画画是很艰难的,又说要生来有绘画的天才,我觉得不然。我以为只要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自然而然就会成功的。从前的人说“三分人事七分天”,这句话我却绝端反对。我以为应该反过来说“七分人事三分天”才对,就是说任你天分如何好,不用功是不行的。世上所谓神童;大概到了成年以后就默默无闻了。这是什么原故呢?只因大家一捧,加之父母一宠,便忘乎其形,自以为了不起,从此再不用功。不进则退,乃是自然趋势,你叫他如何得成功呢?在我个人的意思,要画画首先要从勾摹古人的名迹人手,把线条练习好了,写字也是一样,要先习双勾,跟着便学习写生,写生首先要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必须要一写再写,写到没有错误为止。

在我的想象中,作画根本无中西之分,初学时如此,到最后达到最高境界也是如此。虽然可能有点不同的地方,那是地域的、风俗习惯的以及工具的不同,在画面上才有了分别。

还有,用色的观点,西画是色与光不可分开来用的,色来衬托,光来显色,为表达物体的深度与立体,要用阴影来衬托。中国画是光与色分开来用的,需要用光时就用光,不需用时便撇了不用,至于阴阳向背全靠线条的起伏转折来表现,而水墨的写意,又为我国独特的画法,不画阴影。中国古代的艺术家,早认为阴影有碍画面的美,所以中国画的传统,除以线条的起伏转折表现阴阳向背,又以色来衬托。这也好像近代的人像艺术摄影中的高白调,没有阴影,但也自然有立体与美的感觉,理论是一样的。近代西画趋向抽象,马蒂斯、毕加索都自己说是受了中国的影响而改变的。我亲见了毕氏用毛笔水墨练习的中国画五册之多,每册约三四十页,且承他赠了一幅所画的西班牙牧神。所以我说中国画与西洋画不应有太大的距离。一个人能将西画的长处溶化到中国画里面来,看起来完全是国画的神韵,不留丝毫西画的外貌,这除了天才而外,主要靠非常艰苦的用功,才能有此成就。

中国画常常被不了解画的人批评说没有透视。其实中国画何尝没有透视?

它的透视是从四方上下各方面着取的,现在抽象画不过得其一斑。如古人所说的下面几句话,就是十足的透视抽象的理论。他说“远山无皴”。远山为何无皴呢?因为人的目力不能达到,就等于摄影过远,空气间有一种雾层,自然看不见山上的脉络,当然用不着皴了。“远水无波”,江河远远望去,哪里还看得见波纹呢?“远人无目”也是一样的,距离远了。五官当然辨不清楚了,这是自然的道理。所谓透视,就是自然,不是死板板的。从前没有发明摄影,但是中国画里早已发明这些极合摄影的原理。何以见得呢?譬如画远的景物,色调一定是浅的,同时也是轻轻淡淡模模糊糊的,这就是用来表现远的;如果画近景,楼台殿阁,就一定画得清清楚楚,色调深浓,一看就如到了跟前一样。石涛还有一种独特的技能,他有时反过来将近景画得模糊而虚,将远景画得清楚而实。这等于摄影机的焦点对在远处,更像我们眼睛注视远方,近处就显得不清楚了。

这是“最高”现代科学的物理透视,他能用在画上。而又能表现出来,真是了不起的。所以中国画的抽象,既合物理,而又要包含着美的因素。讲到以美为基点,表现的时候就该利用不同的角度,画家可以从每种角度,或从流动地位的眼光下,产生灵感,几方面的角度下,集成美的构图。这种理论,现代的人或已能够明白,但古人中就有不懂得这个道理的。宋人沈存中就批评李成所画的楼阁都是掀屋角。怎样叫掀屋角呢?他说从上向下的角度看起来,看屋顶就不会看到屋檐,李成的画,既具屋脊又见斗拱,颇不合理。粗粗看来,这个道理好像是对的,仔细一想就知道不对了,因为画既以美为主点,李成用鸟瞰的方法;俯看到屋脊,并且以飞动的角度仰而看到屋檐斗拱,就一刹那间的印象,将脑中所留屋脊与屋檐的美感并合为一,于是就画出来了,况且中国建筑,屋脊的美和斗拱的美都是绝艺,非兼用俯仰的透视不能传其全貌。

画家自身便认为是上帝,有创造万物的特权本领。画中要它下雨就可以下雨,要出太阳就可以出太阳;造化在我手里,不为万物所驱使;这里缺少一个山峰,便加上一个山峰,那里该删去一堆乱石,就删去一堆乱石,心中有个神仙境界,就可以画出一个神仙境界。这就是科学家所谓的改造自然,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笔补造化天无功”。总之,画家可以在画中创造另一个天地,要如何去画,就如何去画,有时要表现现实,有时也不能太顾现实,这种取合,全凭自己思想。何以如此,简略地说,画一种东西,不应当求太像,也不应当故意求不像。求它像,当然不如摄影,如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和不像之间,得到超物的天趣,方算是艺术。正是古人所谓遗貌取神,又等于说我笔底下所创造的新天地,叫识者一看自然会辨认得出来;我看到最美的就画下来,不美的就抛弃了它。谈到真美,当然不单指物的形态,是要悟到物的神韵。这可引证王摩诘的两句话:“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有声的画”。怎样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就是说要意在笔先,心灵一触,就能跟着笔墨表露在纸上。所以说“形成于未画之先”,“神留于既画之后”。近代有极多物事,为古代所没有,并非都不能人画,只要用你的灵感与思想,不变更原理而得其神态,画的含有古意而又不落俗套,这就算艺术了。

作画要怎样才得精通?总括来讲,首重在勾勒,次则写生,其次才是写意。

不论画花卉、翎毛、山水、人物,总要了解理、情、态三事。先要着手临摹,观审名作,不论今古,眼观手临,切忌偏爱;人各有所长,都应该采取,但每人笔触天生有不同的地方,故不可专学一人,又不可单就自己的笔路去追求,要凭理智聪慧来摄取名作的精神又要能转变它。老师教学生也应当如此,告诉他绘画的方法,由他自去追讨,不可让他固守师法,然后立意创作,这样才可以成为独立的画格。所以唐宋人所传的作品,不要题款,给人一看就可知道这是某人的作品,看他片楮寸缣就可以代表他个人啊。

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见闻广博,要从实地观察得来,不只单靠书本,两者要相辅而行的。名山大川,熟于心中,胸中有了丘壑,下笔自然有所依据。要经历得多才有所获,山水如此,其他花卉人物禽畜都是一样。

游历不但是绘画资料的源泉,并且可以窥探宇宙万物的全貌,养成广阔的心胸,所以行万里路是必须的。

一个成功的画家,画的技能已达到化境,也就没有固定的画法能够拘束他、限制他。所谓“俯拾万物”,“从心所欲”,画得熟练了,何必墨守成规呢,但初学的人,仍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为是。古人画人物,多数以渔樵耕读为对象,这是象征士大夫归隐后的清高生活。梅兰菊竹。各有身份,代表与者受者的风骨性格,又是花卉画法的祖宗。现在就我个人学画的经验略写几点在下面与大家研究:

(一)临摹一一勾勒线条来求规矩法度。

(二)写生一一了解物理,观察物态,体会物情。

(三)立意一一人物、山水、花卉,虽小景有大寄托。

(四)创境一一自出新意,力去陈腐。

(五)求雅一一读书美性,摆脱尘俗。

(六)求骨气,去废笔。

(七)布局为次,气韵为先。

(八)遗貌取神,不背原理。

(九)笔放心闲,不得矜才使气。

(十)揣摹前人要能脱胎换骨,不可因袭盗窃。

(十一)传情记事一一如写蔡琰归汉、杨妃病齿、盆浦秋风等图。

(十二)大结构一一如穆天子传、屈子离骚、唐文皇便桥会盟、郭汾阳单骑见虏等图。

同类推荐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 哲学家波伏娃

    哲学家波伏娃

    本书共八章,在梳理了波伏娃在萨特与梅洛-庞蒂论战中的作用之后,将她的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来界定,涉及的议题有自由和压迫的关系、自由的悖论、以萨德为例探讨性别境遇,最后汇总到《第二性》一书中,揭示了波伏娃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话语的批评。
  • 理想之书

    理想之书

    本书是一本讲述日本文化源流和形成的书籍。从飞鸟时代开始,日本艺术经历了奈良时代、平安时代、藤原时代、镰仓时代、足利时代、丰臣时代、德川时代和明治时代。作者以每个时代为一个阶段,详细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作者强调,亚洲各国并不是想象中的单纯地理片段,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应该尽量保存和复兴亚洲瑰丽艺术的本源。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

    威廉·巴雷特(William Barrett,1913~1992),美国哲学家,存在主义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有《非理性的人》、《什么是存在主义》、《自我与本能》等。《非理性的人(精)》是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解释和介绍存在主义的优秀的著作,在美国和整个西方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它在问世后多次再版,畅销不衰,至今仍被一些大学列为“当代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课程的教科书。
热门推荐
  • 末日尸化人

    末日尸化人

    末世毫无征兆的降临,萧逸父母早逝,也没其他亲人,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末世前萧逸本该面临很多压力,却在末世来临后成为了独特的存在,是新生?还是面临更多压力?
  • 北北你好甜

    北北你好甜

    叶好这辈子做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主动去认识纪念风。“你好,我叫叶好,很高兴认识你。”“纪念风”……“喂,以后我就叫你北北吧。”他笑着对叶好说道。叶好有点震惊,没想到他居然主动和她说话,平复了心情,叶好问道“为什么是北北?”他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 剑和剑

    剑和剑

    曾经的宝藏引来了江湖的无尽纷争,血腥的锦衣卫,黑暗的东厂,不管不顾的皇族,是为了财,为了权还是别有其他。
  • 欲问青天这人生有几何

    欲问青天这人生有几何

    异世界大陆故事,虽然不能让你深深深入,但一定会让你一往情深。若天地视,人为雏狗!那我就来当一次诛仙。
  • 向往之千面人

    向往之千面人

    主角刘毅穿越到平行世界,获得了模仿任何智慧生物的能力,从此刘毅骤然崛起,成为堪比影帝的超级明星。
  • 草未三水

    草未三水

    陈默:莫淼陌,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你会怎么样。莫淼陌:不管什么样只要是你就好。。。。。莫淼陌:你相信我吗陈默:我只信你。。。。。哪怕有一天问我谁都不记得了,你一定要想办法让我在爱上你,好吗?。。。。。。好
  • 朱允炆下落之谜

    朱允炆下落之谜

    有很多说法,但都是野史的记载,不可靠,他死不见尸,活不见人,朱棣派了这么多手下都找不到,只有3种可能:1朱棣把他藏起来了,毕竟是亲人嘛;2有人护送,跑出国了;3混乱中,进入时光隧道,不知去了过去,还是未来。你们猜是为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戏世界中的未来

    游戏世界中的未来

    生化人有了智慧,机器人有了七情六欲,那人类又会在忙什么?
  • 我愿与你共凡尘

    我愿与你共凡尘

    修行两千年,我仍为半仙,无法位列仙班。遇到你,我才知道我荒废了那两千年。那两千年,我不是为了修仙,原来只是为了等待现在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