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9800000006

第6章 包容重庆——从入川到出川(1)

重庆,既非蛮荒之地,也不是土著居民的栖息之所。两千多年前的巴人、历代移民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半岛上。颠沛搏杀的历史进程中,偶尔也会有一段宁静然而短暂的生活。可以这样说,是移民创造出了今日的重庆。重庆就这样,在分分合合、或出或入的张力中蹒跚着,走到今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移民史。处于内陆山区的重庆移民,或出或入,都得翻越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或经长江出入巴蜀之地。重庆移民频率之高,规模之大在中国移民史乃至世界移民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漫步重庆的大街小巷,游走在重庆的山水之间,驻足回望,世事运演,几度枯荣几度春。

时间回溯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314年,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万家秦民,历尽艰辛,在广袤的成都平原到连绵起伏的巴山蜀水之间,寻找着生养栖息之地。重庆,古时的江州码头,已经凋零的巴人与满身疲惫的三秦移民在这里迎面相遇。

中国历史在分分合合之间,灾祸战乱频仍。号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盆地,偏居西南边陲水路交通要塞的重庆,在历代灾害战乱期间,成为北方军民避乱的桃花源。从东汉末年的南阳、三辅数万家居民避乱入川,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到公元211年,蜀汉开创者刘备带荆州兵万余入川。从西晋元康七年(297),雍州、秦州(今甘肃、陕西)流民数万家为逃避饥馑入川,到北宋靖康二年(1127),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京师汴梁,战乱延续,陕、豫、甘等地难民入川避难。每一次移民浪潮,都会带来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历史无情地流转。就在移民们享受着上苍的赐福而安居乐业的时候,古代巴人的命运再一次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一切又堕入虚空。当后世子孙翻开积满厚厚灰尘的家谱,这一幕幕鲜活的历史就会重现——

元末红巾军,近20年的战乱,致使四川户口剧减,“人物凋耗”。明洪武四年(1371),开始有组织地移民,到明中叶以后告一段落。

“公元1648年6月,一个闷热的下午。天空中的云层越来越低,看来一场暴雨是不可避免的了。夹在长江和嘉陵江之间的渝中半岛一片死寂。一只华南虎在通远门的转角处卧了下来,望着空旷破败的街道,它知道,今天的午餐没有着落了。”匿名为“天涯赤子”的重庆网友如此描绘想象中的昔日重庆。

这些细节并非幻想中的场景,而是明末清初重庆城的真实写照。明崇祯十七年(1644)6月,张献忠率大西军破城以后,重庆经历了惨烈的屠城。此后数十年战乱不断。整个重庆城里只剩下十几户人家,白天常有猛虎在城中恣意出没。

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垦殖,持续不断迁居四川的移民浪潮前后延续一百余年之久。移民数量超过了历次移民的数量。现在世居的重庆本地人,大多是这次移民的后代。

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又带来一次震惊世界的移民潮。当时的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设立陪都,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随之迁移。不到十年,重庆人口从30万增加到140多万。重庆,一个曾经的水码头,变成了现代化工业城市。60年代,军工业、新兴科技计划性内迁的“三线建设”,再次使重庆成为各地移民的目的地。

今天的重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本地人,虽然许多重庆人声称是巴人后裔,但实际上跟巴人毫无血脉关系。或许是出于对勇武、剽悍的崇拜,在心底把巴人视为精神祖先。

一次次不同规模不同背景的移民浪潮,促使各种特色文化不断在这里融合。游走在江湖之间,见惯风浪的重庆移民,创造了重庆的历史。当历史的尘埃落定,重庆,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成为一座极具包容性的城市。

历史不只是机械的重复。当中国历史进入20世纪末的1992年4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这是一项迄今为止世界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工程。三峡工程,成为世纪交替的重庆乃至中国历史的关键词。一个由“高峡出平湖”的华丽梦想带来的“战天斗地”的创举,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三峡“百万大移民”改写了重庆的移民史——从入川到出川。

在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孜归县的交界处,蜿蜒的江水环绕着一个秀美的山乡小镇——三峡重庆库区最东端的培石乡。张胜茂——培石乡一个普通村民成为重庆三峡移民第一人。如今,走出故土的“移民第一人”,每天在清晨的阳光中,静静地站立在江边,伴着寂静江石和徐徐江风,默默地注视着已被江水淹没的家园,内心隐隐的孤独与蜿蜒的江水、身后的青山凝成一幅隽永的画卷。

张胜茂是幸运的,他还能站在更高处俯视已没于江水的故园。而那些迁往千里之外的移民们,却只能把玩着临行时拾取的三峡石,怀想已成泽国的故土家园。

我们再一次从百万三峡移民的身上,看到在离别故土的痛苦中那种对时事、历史的宽厚与包容。

移民印记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特定的称谓,它专指清代初年,四川因战乱人口锐减,从而由清政府在大半个中国推行的移民填川政策。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从顺治末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庆初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其中,康熙中叶至乾隆年间是这次移民运动的高潮,现代四川人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在这时候背井离乡进入四川的。虽然当时共有十几个省份的移民被卷入这次移民浪潮,比如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福建、广西、陕西、贵州、云南、山西、河南、山东等,但因为当时移民入川的外省人以“湖广籍”最多,因而这次事件被历史学家和民间命名为“湖广填四川”。所谓“湖广”,是指湖北、湖南两地。在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合称“湖广省”。

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湖广填四川”这一历史事件是跟明朝末年“张献忠剿四川”分不开的。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四川的父老乡亲能够讲述“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的恐怖故事。似乎“湖广填四川”这一事件的起因,是张献忠把四川的土著人口杀光了。张献忠是对四川造成过严重的破坏,但他在四川停留的时间前后只有几年,而明末清初四川大规模的战乱却持续了34年。应该说,战乱加上天灾瘟疫,才是四川人丁剧减的主因。

四川不愧为“天府之国”,十一二个省份的一百多万移民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康熙二十四年,四川的人口只有1.8万余丁,折合人口9万余;然而到乾隆三十二年的时候,四川人口已达290余万。“异乡人”开始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从故乡带来新的物种、新的生产技术、地方戏、习俗、方言,互相融合,取长补短。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创业,他们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主人。

“湖广填四川”对重庆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重庆的饮食文化、茶馆文化、休闲文化、民俗文化,无不渗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因子。

“解手”与“背手”

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更迭,历次移民浪潮似乎了无痕迹。移民们也在不断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今天巴渝大地独特的群体——重庆人。如果不在历史文献或历代遗存的族谱中去查询,你也许根本无法分辨他们何时移居这里,来自何方,祖籍何处。

在街边的老茶铺里,还能听到茶余饭后的老人讲述着祖先们历尽艰辛、长途跋涉来到重庆的传奇故事。

在重庆,你经常会听到男女老少异口同声地说着同一个词——解手。也许,你会觉得奇怪:手脚活动自如的重庆人,为什么动不动就要解手呢?其实,重庆人之所谓解手,也就是上厕所。解大手即大便,解小手即小便也。

在重庆城市的大街小巷,乡下的村头寨尾,你还会看到,一些背着手悠闲踱步或停留的老者,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显得格外从容,犹如一幅意境深远的油画……

1662年临近隆冬的一天,官府兵马倾巢而出,围住湖北孝感、麻城的一个个村庄院落。一群群人被五花大绑,用一根长绳串联着,跌跌撞撞、浩浩荡荡地被押送上路。

千里鄂川道,浩浩移民潮。官兵押解着三五成群的移民,攀援于蚕丛山道,跋涉于激流峡谷。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方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简化成“老爷,我解手”,官兵一听,自然明白他们是要方便。

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渐渐习惯了。到了新的住地,差人给他们松了绑,开始了新的生活。这时候,他们手虽然解开了,没有人看管他们了,但他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大小便时也无需再先报告,更无需等人“解手”了,但由于路上的那段生活在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仍然习惯说大小便是“解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现在的重庆人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后,也缘于此。

链接——地名:“插占为业”遗迹

重庆是“湖广填四川”人群登陆的大口岸,“插占为业”遗迹依旧保留在大都市的地名里。重庆居民的大姓,似乎都可以在地名里找到依归。曾经有城市专学家开重庆的玩笑,称为了方便社区管理,姓杨的住杨家坪,姓王的住王家坡,姓李的住李子坝,姓刘的住刘家台,姓谢的住谢家湾,姓肖的住肖家湾,姓袁的住袁家岗,姓马的住马家堡……据说先人们初到重庆,清政府就鼓励他们“插占为业”。

所谓“插占为业”,就是时行的规矩,自行选择地方,先来后到,用竹子或树枝树块将一头削尖,大的一段上面写上当家人的名字,这就成了签,把签插到哪里,那一片土地山林都是自己的。把想要占有的地方圈起来,就可以在那里垦荒造田建基立业,繁衍子孙。

习俗:白帕裹头有来历

从前,重庆、四川以及陕西汉中一带的人都有包白头帕的习惯,特别是在农村,上了30岁不分男女都用白帕裹头。直到民国时期,这样的习俗还很盛行。有传说称,“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由于徒步跋涉路途艰险,不少人都死在了途中,基本是家家带孝,于是头裹白帕就成了部分移民的习俗和标记。天长日久,便逐步演变成多用途的头巾了。

方言:湖广填四川的体现

在重庆,年轻人往往以重庆“崽儿”自诩,重庆“崽儿”几乎成了耿直豪爽的代名词。这一极具重庆特色的方言实际上源自于湖广方言。还有“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而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已经被移民大潮淹没,现在无法听到了。

同类推荐
  • 德国的细节

    德国的细节

    本书从德国社会的各种细节里,见微知著,追溯细节背后的文化及透露的人文精神。书中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建筑、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生活细节。讲透德国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呈现了德国特有的文化内核和社会风貌,帮读者快速了解德国的传统,阅读本书,可以对中德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更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表达。从细节处,读懂一个真实的德国。
  • 神话传奇

    神话传奇

    神话由远古族群的人们集体创造并且流传下来,神话分为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本书选取了中国最著名,最为重要的神话呈现给读者。
  •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国学经典(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明间文化大典。
  •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经典超译本·爱弥儿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热门推荐
  • 医仙小王妃

    医仙小王妃

    她,是现代社会中人人害怕的小医仙传闻此医仙喜怒无常,若是不高兴要全黑道的人让他高兴。可因为认错了人心,而死于非命。换了一生,我以我医仙的名义起誓,定要在这个世界混得风生水起。说我废柴,我还没动手,以为妖孽至极的美男出现:“小丫头,这种事情我来就好,你只需要美美的就行了。”这一生我要帮助原主毒渣男,虐嫡姐,收割高富帅,利用自己的医术成为连皇帝都要礼让三分的角色。
  • 划过青春的星辰

    划过青春的星辰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独一无二的,青春就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敢于为信念去拼搏,个对的人一起去奋斗……待时光流逝,回首往事随风飘扬,青春似星辰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人生……
  • 重生之星光闪耀

    重生之星光闪耀

    前世因为毁容不得不走上经纪人道路的越云深重生了。见过了光怪陆离云谲波诡的娱乐圈,这一世,越云深只想安安静静当个自给自足的闲散艺人。
  • 重生之无上之境

    重生之无上之境

    涅槃重生,跨越生死,独行天下,强者之路不骄不燥,
  • 穿越之我是妻主

    穿越之我是妻主

    原本幸福忙碌的李琪有一天迎来了她的噩梦,她的未婚夫竟然喜欢男人,而且劈腿了,她伤心之余打算放弃这段感情时却离奇穿越到不知名的古代。在这里她有了一个乖巧的儿子宁然,又娶了一个别人眼里的丑相公君玉,在平淡的生活中她渐渐找到了幸福的感觉,可是就在李琪以为自己可以这样幸福一辈子的时候,有人找到了她,她这才知道自己的身份原来一点都不普通,宁然的爹更不是简单的人物,可是李琪只想过普通的生活,这个权利的圈子她能全身而退吗?杜君玉:我爱她,她是我的天,所以我要跟着她。周慕云:我爱她,她是我儿子的娘,所以我要夺回她。楚封:我爱她,她是我的阳光,所以我默默陪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遇你成殇

    遇你成殇

    他不止一次的向她表白,只是尹沫都拒绝了,他每次表白都需要鼓起莫大的勇气,只是每次遇到的都是挫折,虽然明知道每次都可能会碰的头破血流,但他仍然要去做,面对一个如此喜欢她的优秀男生,尹沫也有自己说不出的苦……
  • 超修仙文明

    超修仙文明

    一次太古神劫后,修真世界进入末法时代,世间妖魔鬼怪肆虐横行,原本统御四方的人族成为食物链末端。经过十万年的休养生息,修真纪元翻开崭新一页,进入2.0时代:可幻化虚拟世界的太虚异境,林立的学校替代了修真门派,炼器技术突飞猛进,整个修真世界向现代都市化方向变形……经历两次穿越的资深穿越者时青羽压力山大,作为太古神劫的始作俑者,盖世妖神的他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他要在人间开始艰苦卓绝的修炼生涯。“你们说的青羽妖神,我很清楚呀,他哪里会是毁灭世界的反派boss,他分明就是一个有爱心,有礼貌,有素质的三有青年啊。”时青羽振振有词,毫不脸红的解释。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感觉就是爽!
  • 我身体里面有个它

    我身体里面有个它

    这本小说是作者对于未来世界的一些想法,对于现今发现的地球古文明跟对于外星人的发现自己提出的一些看法。在这里非常感谢《三体》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宇宙观念,这本书有任何不足之处,希望读者能帮忙指正。谢谢!
  • 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

    《轻描淡写》讲述了:金麻雀名家微型小说丛书,是当代知名微型小说家孙春平、阿成、白小易的最新微型小说集。收录的作品短小精悍,或结构奇巧,结局让人拍案叫绝;或意味隽永,凝结着社会与人性的深切感悟;或温情款款,写尽饮食男女的喜怒哀乐。影响相当广泛,其中不少作品,已被编入中外各种文学教材。阅读本丛书,拾放自如,自由随意,非常适合忙里偷闲的人们从容领略小说的魅力。《轻描淡写》主要内容:爱情,家庭,高校校园。
  • 名演讲录

    名演讲录

    马丁·路德·金曾经让身处不平等环境的黑人们站了起来,只因一句“我有一个梦想”。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让千万士兵们奋不顾身投入战争之中,只因一句“我们将战斗在沙滩!”。索琼娜·特鲁斯曾经让妇女们敢于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只因一句“难道我不是个女人?”。当慷慨激昂的演讲灌入耳中,人们往往会为之动容。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演讲,它们带给人们除了追溯历史,还有更多可以汲取的精神。例如:自由、平等、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