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感[1]
绝域从军计惘然[2],东南幽恨满词笺[3]。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4]。
[1]这首诗写于道光三年(1823)。龚自珍面对西北边疆****及东南沿海一带殖民主义者入侵的现实,怀着抑郁而又悲愤的心情写了这首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篇。诗人忍受着封建顽固派对他的种种攻击和讥笑,唱出了自己仗剑从军、赋诗忧国、积极拯救祖国危亡的慷慨悲歌。
[2]“绝域”句:从军边疆的计划因无法实现而感到怅惘。按:所谓从军边疆的计划大约主要是指他对西北边防的重视。1821年他写了《西域置行省议》,1822年,他又写了《上镇守吐鲁番领队大臣宝公书》,两文都是针对当时中国生齿日繁、经济衰退、游民增多,以及边疆****、外患日深的现实所提出的移民实边、足食足兵、以边安边的政策,对开发、建设西北边疆和巩固国防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他的这些建议,并未为统治者所采纳。本诗首句指此。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惘然,失志的样子。
[3]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资本主义国家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满词笺:写满或充满词笺。词笺,写诗词的纸,这里也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又极精致的纸,供题咏或书信之用。
[4]“一箫”二句:可与本年所写词《丑奴儿令》互参。其上阕云:“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箫,指赋诗忧国的哀怨幽情;剑,指仗剑从军(报国)的雄心壮志,亦即文才、武略两方面。按:剑、箫或剑态、箫心,是龚自珍诗词中经常对举出现的两个词语。特别是稍后三年他写的《秋心三首》中的“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与此诗首二句同意,可互参。他如“怨去吹箫,狂来语剑,两样消魂味。”(词《湘月》)“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又忏心一首》)“按剑因谁怒?寻箫思不堪。”(《纪梦七首》)“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己亥杂诗》)因此,剑和箫便成为龚自珍平生政治抱负中两个重要侧面。他的朋友洪子骏这样概括诗人的思想性格特点:“侠骨幽情箫与剑,问箫心剑态谁能画?”(《金缕曲》)画家吴文激又为其作《箫心剑态图》。后来,南社诗人柳亚子亦有类似的诗句:如“箫心剑态愁无那”(《将归留别海上诸子》)、“剑态箫心不可羁”(《自题磨剑室诗词后》),足见其影响之深。负,背,引申为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