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57900000128

第128章

佛经说苦灭圣谛应知应证。阿毗昙说。云何得作证法。答曰。一切善法。问曰。如阿毗昙说一切善法应证。佛经何故唯说证灭。答曰。此灭是解脱。亦是不系相。复次此灭无处所。无有所依。复次此灭是因无果。是果无因。复次此灭是因非有因。是所作非有所作。是缘非有缘。是离非有离。是果非有果。复次此灭能令阴无非无法体。复次此灭息三摄四舍五。复次此灭是一味种种道果。净于四姓。名无上法。复次此灭是无漏。得是有漏无漏。灭是非学非无学。得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灭是不系。得是系不系。灭是无断。得是修道断或不断。灭是灭谛摄。得是苦谛集谛道谛摄。复次此灭是善是常。是善离阴。是善无有上中下。是无前后际。复次此灭是沙门果非沙门。是婆罗门果非婆罗门。是梵行果非梵行。是道果非道。以如是等事故。佛经说应证灭。佛经说苦灭道圣谛应知应修。阿毗昙说。云何修法。答曰。一切有为善法。问曰。如阿毗昙说一切有为善法皆应修。何故佛经但说修道。答曰。以道应修应习故。复次以道有二种修故。一得修。二行修。世俗道有四种修。谓得修。行修。对治修。除去修。复次此道修时。不断缘爱。世俗道修时。断于缘爱。复次此道修时。其性出而不没。世俗道修时。其性亦出亦没。于欲界而出。于初禅而没。乃至于无所有处而出。于非想非非想处而没。问曰。无漏道亦尔。离欲界欲。而生初禅。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而生非想非非想处。答曰。世俗道。于彼处生报。非无漏道。复次此道若修。则灭损毁坏于有。世俗道修时。则增益长养于有。复次此道若修则令有不相续断。增长生老病死法。世俗道修时。令有相续增长生老病死法。复次此道若修是灭苦集道。是灭增长生老病死道。世俗道修时。是苦集道。是增长生老病死道。复次此道修时。不为身见作所缘。乃至不堕苦集谛中。世俗道虽修为身见作所缘。乃至堕苦集谛中。复次此道修时。不为界趣生增长生死法作因。世俗道虽修为界趣生增长生死法作因。复次此道修时。能尽界趣生增长生死法。世俗道虽修不能尽界趣生增长生死法。复次此道修时。是沙门是沙门果。是婆罗门是婆罗门果。是梵行是梵行果是有果。以如是等事故。佛经唯说修道。问曰。圣行名有十六种。体有几耶。答曰。或有说者。名有十六体有七。缘苦四行。名有四体亦有四。缘集四行。名有四体有一。缘灭道亦尔。问曰。何故缘苦四行。名有四体亦有四。答曰。缘苦四行。是颠倒近对治。如颠倒。名有四体亦有四。此行亦尔。评曰。应作是说。圣行名有十六。体有十六。如名体。名数体数名相体相名异体异。当知亦如是。问曰。圣行体性是何。答曰。体性是慧。彼慧体是行行余行。亦为行所行彼相应法体。非行行余行。亦为行所行。彼共有法体。非行不行余行。为行所行。复有说者。圣行是心心数法。若作是说。圣行体性。是心心数法者。相应法体性。是行行余行。为行所行。不相应法体。非行不行余行。为行所行。复有说者。圣行体性。是一切法。若作是说。圣行体性是一切法者。相应法体。是行行余行。为行所行。不相应法体。是行不行余行。为行所行。评曰。应作是说。圣行体性是慧。如先所说。此是行体性。乃至广说。

已说体性。所以今当说。何故名无常行。乃至名乘行耶。答曰。以二事故。是无常。一以所作。二属于缘。所作者。一切有为法所作。唯一刹那顷。属于缘者。待因缘而生。苦痛逼切。如负重担。是苦对我所见故是空。对我见故是无我。因如种子法。集如出现法。有如相续法。能生故是缘。如泥团杖轮水缕等合集故瓶生。彼亦如是。诸阴尽是灭。无三相故是止。是善是常故。是妙是离。更无所离故是离。对邪道故是道。对不正故是正。能到解脱城故是迹。体性是出。不沉没故是乘。复次非究竟故是无常。如重担故苦。内无人无作者无受者无说者故空。不自在故无我。生故是因。出现故是集。流故是有。作相故是缘。不相续尽相续故是灭。灭三火故是止。无苦恼故是妙。无过患故是离。能去是道相应方便故是正。能到正故名迹。毕竟过生死故是乘。

问曰。见苦谛时。见苦四行。谓无常苦空无我。何故但说苦谛。不说无常空无我谛耶。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若说苦谛。当知已说无常空无我谛。复次此行是不共行。唯在苦谛中。无常行在三谛中。空无我行在一切法中。复次此行与有相违。能弃生死。若有美妙饮食。持与小儿。而语之言。此食是苦。小儿闻已。便生舍心。而不欲食。复次此行是一切所信处。谓愚智内道外道。复次智所知善分别故。佛经说苦智。为知何法。答曰。知苦如智所知。解所解行所行根根义所境界境界。当知亦如是。复次此行是旧法。是旧文句。过去诸佛。说苦谛苦行。今佛亦说苦谛苦行。问曰。见集谛时。见集四行。谓因集有缘。何故但说集谛。不说因有缘谛。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复次若说集谛。当知已说因有缘谛。复次智所知善分明故。佛经说集智。为知何法。答曰。知集如智所知。乃至所境界境界。说亦如是。复次此行是旧法。是旧文句。过去诸佛。说集谛集行。今佛亦说集谛集行。问曰。见灭时见灭四行。谓灭止妙离。何故但说灭谛。不说止妙离谛。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余如集谛说。道谛随义说亦如是。灭谛名涅槃。名不相似。名非品。名无色。名第一。名胜智果。名阿罗汉不应亲近不应修。名可受。名近名妙名离。广解如杂犍度。

佛以圣语。为四天王。说四谛二解二不解。佛欲饶益怜愍故。复作陀毗罗语说四谛。谓伊弥弥祢逾被陀踏被。二不解者。一解一不解。世尊欲饶益怜愍故。作弥梨车语说四谛。谓摩奢兜奢僧奢摩萨婆多毗罗致。是名苦边。四皆得解。问曰。佛能以圣语。为四天王说四谛。令其解不。若能者何故不使他解。不能者偈所说云何通。如偈说。

佛以一音演说法  而现种种若干义

众生皆谓独为我  解说诸法不为他

一音者谓梵音。现种种义者。若会中有真丹人者。谓佛以真丹语。为我说法。如有释迦人夜摩那人陀罗陀人摩罗娑人佉沙人兜佉罗人。如是等人。在会中者。彼各各作是念。佛以我等语。独为我说法。若贪欲多者。佛为我说不净。嗔恚多者。佛为我说慈心。愚痴多者。佛为我说缘起。众生皆谓为我解说。诸法不为他者。时会各谓佛为说法不为他。答曰。应作是说。佛能。问曰。若然者。何故不令他解。答曰。为满足诸天王心所念故。二天王作是念。若佛为我作圣语。说四谛者。我则能解。一天王作是念。若佛以毗罗语。说四谛者。我则能解。一天王作是念。若佛以弥梨车语。说四谛者。我则能解。如其念而为说之。复次欲现知众生语言音声故。或谓如来唯能作圣语不能作余语。欲令如是疑心得决定故。而作是说。复次受化者。或于如来。不变形言。而得受化。或于如来。变异形言。而得受化者。若于如来不变形言得受化者。若变形言而受化者。则不能解。曾闻佛在摩伽陀国。为尊弗迦罗婆罗故。步行经十二由旬。令十万众生皆得见谛。皆以不变形言故。若变形言。彼诸众生则不能见谛。若众生应见如来变现形言而得度者。若不变形言则不得度。复有说者。不能。世尊非境界事。不能为境界。佛虽得自在。不能以耳见色眼听声。问曰。若然者偈义云何通。答曰。此是叹说如来之言。所说大过。如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如来常定善安住念慧故。如来不眠。以离盖故。如是皆是叹说如来过美之言。复次如来言音。能遍一切声境界。如其所念皆悉能语。如来秦语。胜秦中生者。如来若作弥梨车语。胜弥梨车中生者。复次如来语言。速疾回转。若作秦语。次作释迦语。以速疾回转故。人谓一时。

佛经说诸比丘。是苦圣谛。曾从他闻。于法中正观思惟。生眼智明觉。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应当知。曾从他闻。广说如上。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已知。曾从他闻。广说如上。集灭道说亦如是。诸比丘是苦圣谛。曾从他闻。广说如上。是说未知欲知根。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应当知。曾从他闻。广说如上。是说知根。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已知。曾从他闻。广说如上。是说知已根。如是余一二谛三转生三根亦尔。尊者达磨多罗作如是说。我思惟此所说法。举身毛竖。如来所说。义无相违。不失次第。今此所说。失于次第。所以者何。此中知已根。后说未知欲知根。如是观法。非佛辟支佛声闻所观。所以者何。无有知已根。后起未知欲知根。现在前者。若欲舍是所说。是则不可。所以者何。此是如来最初之说。五比丘八万诸天为证。若欲不舍此所说者。失于次第。彼尊者虽有此念。而不舍此说。但正其文。此经应如是说。诸比丘。是苦圣谛。曾从他闻。于法中正观思惟。生眼智明觉。是集圣谛。是灭圣谛。是道圣谛。广说如上。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应当知。是苦集谛我应当断。是苦灭谛。我应当证。是苦灭道谛。我应当修。广说如上。诸比丘是苦圣谛。我已知。是苦集谛。我已断。是苦灭谛。我已证。是苦灭道谛。我已修。广说如上。若作是说。则不失次第。随顺见谛时。阿毗昙者作如是说。经文不应正。所以者何。过去诸大论师。利根智慧。不正经文。何况尊者达磨多罗。利根智慧。不如前者。问曰。若然者此所说岂不违次第耶。答曰。有二种随顺。一所说随顺。二见谛随顺。以所说随顺故。世尊作如是说。以随顺见谛故。尊者达磨多罗。作如是说。尊者波奢说曰。此中不说未知欲知根知已根。此中说菩萨欲界闻慧思慧。菩萨坐道树下时。作如是方便观行。问曰。若然者。此说云何通。如说诸比丘。我是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以欲界闻慧思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答曰。如来本为菩萨。作如是方便观行时。以欲界闻慧思慧。观于诸法。生智慧光明。除去愚闇义名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人先以生皮覆面。除去之后。以沙罗覆面。其所障碍。而甚微少。彼亦如是。诸比丘。我三转四谛十二行。生眼智明觉。问曰。如此三转四谛十二行。应有四十八行。何故但说三转四谛十二行耶。答曰。此是三说十二行法不过十二。余广说如杂揵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涅磐重生:呆子,你走开

    【非复仇文】他,是被遗弃的皇子;她,是受尽宠爱的嫡女。当一片痴心错付,重生归来的她,是选择将错就错,还是,这个没有节操的某人?“音儿,男女授受不亲,你摸了人家的小手,人家就是你的人了,你可不要反悔了哦。”她一脸嫌弃地踢开这个如同大型犬一样的男子,“想做我的人,追上我再说。”新书《校草太嚣张:吃定绵羊小老师》已发,欢迎宝宝们围观。
  • 黄庭.A

    黄庭.A

    千罗弟子陈景,在灭门之灾中与神女一般的师姐一起逃出。偶然得河神神位,得知洪荒天庭早已陨落消失,于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神道大门在他面前打开。杀仇灭妖、肉身入阴曹、挫败仙门弟子、与龙王水淹昆仑,这一切只为长生之道。最终,只以手中一剑,重封漫天神位星君。
  • 无极天魔道

    无极天魔道

    魔尊转世,一朝醒还,天魔珠出,逆天承传,天魔九变,泣神惊天,魔刀九转,神魔惧颤,布局天下,幕后谋算,一路高歌,血染宇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纵横任我,万古魔皇!七龙珠看过没?没错,天魔九变就是九种变身形态,牛逼带闪电,不服就干,一路横扫诸天宇宙,成就最强天魔,统御诸天!什么?魔尊身份不够劲爆?其实我只想说主角还有更牛的身份,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嘿嘿!
  • 锁定罪终机密

    锁定罪终机密

    大气磅礴的百年监狱却隐藏着骇人听闻的传说、匪夷所思的事件和扑朔迷离的案情。为了查明真相,鲁飞等人以身犯险、深入其中,经历了恐怖、诡异、奇幻的过程,终于发现罪终的秘密就在前方,但真相才刚刚开始。本书由某监狱警倾情奉献,书中的部分内容源自真人真事,向大家展示一个深刻立体且云橘波诡的百年监狱。看完之后,你才知道原来真相比你想象的要残忍。本书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非有意。欢迎加入qq群:301816658,希望和大家一同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剑尘伤之仙剑有泪

    一剑尘伤之仙剑有泪

    火光不依不饶冲破那夜寂静隐世家族漫布硝烟乱如狂草霜降颜族萧条离散倾世红颜灭族少年跌落悬崖坚如刻刀塞上白衣年少遗世谁的浅笑剑指天山东出虹关生机渺渺目光透过剑鞘纠缠谁的眼角城楼解袍瀚海云涛剑寄逍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走神

    走神

    年近古稀的大学教授钟老师来到这个陌生的小城是为了替去美国陪读的女儿看家。将近八十岁的“老不正经”却是被有孝心的儿子强行接来这个陌生小城的。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乡下老头,两个性格迥异、人生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就在这个陌生之地从素不相识到成为朋友,最后钟教授因成全“老不正经”安乐死而走神,上了被告席。
  • 被掩盖的真相: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悬疑(套装共5册)

    被掩盖的真相:婚姻是人生最大的悬疑(套装共5册)

    本套装共5册,分别为《完美婚姻》《只有他知道一切》《公寓》《小岛西岸的来信》《对我说谎》。
  • 每天学点管理心理学

    每天学点管理心理学

    管理工作不是使用“蛮力”就能做好的,而是要施以“巧力”。就施以“巧力”而言,必须以掌握人的心理规律为基础,这是前提条件。本书选取了经典的管理心理学法则,并以精练的语言、经典的事例、独到的见解进行了深入的解析,让广大企业管理者在轻松中学点管理心理学,并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去,快速提升管理实效,打造出一个强大而富有活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