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57900000050

第50章

习有二种。一者能生。二者能到。能生者。如习厌能生无欲习无欲能生解脱。能到者。如习解脱能到涅槃。复有说者。习有二种。一者随顺。二者随应。随顺者。如习厌得无欲习无欲得解脱。随应者。习解脱应得涅槃。问曰。若是习性。亦是缘性耶。答曰。诸是缘性。则是习性。问曰。颇是习性非缘性耶。答曰有。谓习解脱得涅槃者是也(此习于涅槃无四缘义而能到涅槃)。云何为厌。答曰。无学恶贱五取阴诸行。如经本广说。问曰。如此厌。亦是无学。亦是学。亦是非学非无学。何以唯说无学耶。答曰。或有说者。以名义俱胜故。若求法胜。则无学法胜。若求人胜。则无学人胜。尊者瞿沙说曰。以多胜无过故。唯说无学厌。不说学人凡夫人也。复有说者。世尊说胜法根本故。无学是胜法根本故。无学是胜法根本。非学人凡夫人也。复有说者。若说终者。亦明其始。复有说者。若无二法相对应。如上无学广说。问曰。厌体性是何。答曰。或有说者。体是慧性。问曰。若然者。厌体性是苦忍苦智。彼说善通。此文云何通。如说。云何习厌得离欲。答曰。与厌相应无欲恚痴善根。问曰。若然者。慧还与慧相应耶。答曰。此文应如是说。彼厌相应无欲善根。不应说无恚无痴。应作是说。而不说者。当知此文是诵者长说。复有说者。此厌是心数法与心相应。问曰。若然者。此文善通。见揵度所说体。是苦忍苦智。复云何通。答曰。彼中说厌。以亲近苦忍苦智故。于何处得厌。答曰。苦忍苦智边。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者好。厌体性是慧。云何世俗厌答曰。与不净相应者是也。即是阿那般那体。是缘苦集暖顶忍是世第一法。是缘苦集。见道边等智。与悲相应。第一第二解脱相应。与初四胜处相应。是身如病如痈如疮。无常苦空无我因集有缘等行。粗说则有如是等相。若广说者。量过四海。问曰。若厌体是可厌耶。若体是可厌是厌耶。乃至广作四句。初句者无漏厌是也。第二句者除世俗厌诸余有漏体是也。第三句者世俗厌是也。第四句者除无漏厌诸余无漏体是也。问曰。如一切法无我观。为是厌观也。为是欣踊观耶。答曰。此义前无我行中已说。

云何习厌得离欲。答曰。与厌相应无欲。无有欲善根。此文应如是说。不应说无恚无有恚。问曰。无欲体性是何。答曰。体性是无贪。

云何习无欲得解脱。答曰。彼无欲相应解脱。乃至广说。一切诸法中。有二法体是解脱。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有为者心数法中解脱是也。无为者数灭是也。此中唯说有为解脱。不说无为解脱。有为解脱有二种。一者染污。二者不染污。染污者。是邪解脱。不染污者。是正解脱。正解脱。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有漏者。与不净观相应。慈悲喜舍相应。无漏者。与学无学相应。学者有四向住三果。无学者唯住一果。无学复有二种。一时心解脱。二非时慧解脱。时心解脱者。谓五种阿罗汉是也。非时慧解脱者。不动阿罗汉是也。此即是断欲心得解脱。此即是断无****得解脱。问曰。若断欲即是慧得解脱断无明即是心得解脱者。摄****所说。云何通耶。如说云何断欲心得解脱。答曰。无贪善根。云何断无****得解脱。答曰。无痴善根。问曰。如无贪无痴善根。非解脱性。何故说是解脱耶。答曰。此文应如是说。云何断欲心得解脱。答曰。无贪善根相应解脱是也。云何断无****得解脱。答曰。无痴善根相应解脱是也。此文应如是说。而不说者。有何意耶。答曰。各有所为故。或有为断欲。故勤方便。或有为断无明。故勤方便。或有为断欲勤方便者。名心解脱。或有为断无明勤方便者。名慧解脱。然其解脱。更无别体。复有说者。无贪与贪相应。无痴与痴相对。是故以无贪无痴名说。

云何习解脱得涅槃。答曰。若断一切爱尽。乃至广说。问曰。如断一身见尽。亦名涅槃。何以言断一切爱尽耶。答曰。或有说者。此中说满足涅槃。何者是耶。谓断一切爱尽。乃至广说。复有说者。此中诸所说道。尽说无学身中道。如说无学身中道。说无学身中道果亦如是。学人所断有余。非是无余。问曰。云何名涅槃义。答曰。或有说者。诸阴林断更不生。是涅槃义。复有说者。灭一切烦恼义。是涅槃义。复有说者。灭种种大故。是涅槃义。复有说者。不织义。是涅槃义。如因经纬织杖等织[疊*毛]便成。若不因经等。织[疊*毛]不成。如是因业烦恼经纬故。织受生[疊*毛]便成。若不因业等。织受生[疊*毛]不成。以是事故。不织义是涅槃义。

问曰。厌无欲解脱涅槃有何差别。答曰。恶贱是厌。不求是无欲。心无垢是解脱。舍担是涅槃。复有说者。恶贱烦恼是厌。断烦恼。是无欲。不与烦恼俱。是解脱。诸阴尽。是涅槃。如尊者瞿沙解此经。如实知见是说见地。厌是薄地。无欲者是无欲地。解脱者是无学地。涅槃者是诸阴不生。

世尊说三界。断界无欲界灭界。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尊者阿难。往诣长老上座所。到已乃至广说。问曰。以何等故尊者阿难往诣彼所。答曰。或有说者。彼尊者阿难。是持佛法船[木*他]者。常监临四众。数数往诣诸比丘所。虑诸比丘谬受境界窳堕空过。以是事故往诣彼所。复有说者。尊者阿难作是思惟。若彼长老比丘。有得胜进功德者。我当赞善随喜。若不得者。我当示其方便。尔时阿难往诣彼所。生相似信。信有二种。有相似有不相似。相似信者。彼若是阿练若问阿练若法。是阿毗昙人问阿毗昙法。是持修多罗人问修多罗法。是持律人问于律法。不相似信者。问与上相违。尔时阿难问彼长老上座阿练若法。汝数数观何境界耶。彼答言。我观舍摩他毗婆舍那。阿难复问。若修行广布舍摩他法。有何利耶。彼答言。若修行广布。舍摩他法。是名修心。若修心者。得心解脱。问曰。如阿毗昙义一心中有定有慧。云何分别是修定方便人修慧方便人耶。答曰。以依具故知。或有多依定具。或有多依慧具。多依定具者。性乐独住。常好闲静。乐居空舍。不喜言说。多依慧具者。常好受持读诵修多罗阿毗昙毗尼。亦以教人。观察总相别相。如是等事是名差别。复有说者。或有系心一缘。而不分别法相。或有不系心一缘。而分别法相。系心一缘不分别法相者。是名修定。若不系心一缘分别法相者。是名修慧。阿难问言。若以定方便修心者。得慧。解脱。若以慧方便修心者得心解脱。若以定以慧方便修心者。得何等解脱耶。答言。得界解脱。复问。何等界解脱。答曰。三界。谓断界无欲界灭界。问曰。如断是无缘法。不能有所缘。何故说言得断界解脱耶。答曰。此中观涅槃解脱。以界名说。所以者何。虽勤行精进。而不能生观涅槃解脱者。终不能得心解脱也。以是事故观涅槃解脱。说名为界。尔时尊者阿难从长老上座比丘所闻如是说已。便诣迦梨勒坛上。以如是义。尽问五百比丘。诸比丘皆以如是义答。问曰。是诸比丘云何而答。答曰。或有说者。如今****处先下座说。彼亦如是。复有说者。一人答。余者印可。尊者波奢说曰。尔时作白羯磨行筹。受筹者名答。尔时尊者阿难问诸比丘已往诣佛所。以如是等义问佛。佛亦以如是义答。问曰。尊者阿难以不可上座比丘及五百比丘所说而往问佛耶。答曰可适。问曰。若可适者。何以复问佛耶。答曰。欲显善说法中同见同欲同意具足问答故。外道法中。意欲不同。破坏法塔。善说法中。意欲同故不坏法塔。以此法妙故。师与弟子。始终所说。不相违背。复有说者。欲令多人远罪过故。其事云何。曾闻彼长老上座比丘。经六十年。在母胎中。却后生已。身形老瘦。无有威德。尔时多人生轻蔑心作如是言。此诸年少气力强盛。初夜后夜勤行精进。于胜进法犹故难得。何况老瘦身者能得此法。然此五百比丘以饮食故。为提婆达多所坏。后还归佛。是时多人生不信心。是诸比丘贪利供养。岂当能得胜进之法。乃令多人作诸罪过。是时阿难欲令多人去罪过故。而往问佛。彼经虽说断界无欲界灭界。而不广说。此论因彼经故。作种种杂说优波提舍。彼经是此论所为根本。诸彼中所不说者。今此悉说。故作此论。

云何断界。我今当先说阿毗昙名数近对治法。云何断界。答曰。除爱结。诸余结断。是名断界。诸余者。除爱结余八结是也。云何无欲界。答曰。爱结若断。是近对治有欲对无欲故。云何灭界。答曰。除九结。诸余结法灭。是名灭界。此中一切有漏体。说是结法。复有说者。八结结相应法。及所起处生等若断。是名断界。爱结爱结相应法。及所起处生等。若得离欲。是无欲界。若说九结。则摄一切染污法尽。余唯有有漏善法及不隐没无记。彼若灭。是名灭界。复有说者。有法缚而不染污。有法亦缚亦染。有法不缚不染。缚而不染法若断。是名断界。亦缚亦染法。若得离欲。是无欲界。不缚不染者。他缚他染若灭者。是名灭界。如缚系义亦如是。复有说者。烦恼体若断。是名断界。烦恼于缘得离。是名无欲界。诸烦恼果更不生。是名灭界。复有说者。过去诸阴若断是名断界。未来诸阴离欲。是名无欲界。现在诸阴若灭。是名灭界。复有说者。若苦受断。是名断界。若于乐受离欲。是名无欲界。不苦不乐受若灭。是名灭界。复有说者。若苦苦断。是名断界。坏苦若离欲。是名无欲界。行苦若灭。是名灭界。尊者奢摩达说曰。舍于重担。是名断界。无欲对治有欲。若离有欲。是名无欲界。令生不相续。相续者若灭。是名灭界。复有说者。或有言唯断爱结。问曰。若然者。则违佛经。佛经说。诸行若断。是名断界。诸行离欲。是名无欲界诸行若灭。是名灭界。复违波伽罗那经。如说可断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复说断智法云何。答言一切有漏法。答曰。爱有缘八结者。有还缘爱者。有缘余法者。缘八结爱若断。是名断界。缘爱结爱若断。是名无欲界。缘余法爱若断。是名灭界。复有说者。唯断于使缘八结使若断。是名断界。缘爱结使若断。是名无欲界。缘余法使若断。是名灭界。若断界是无欲界耶。问曰。何以复作此论。答曰。先说阿毗昙名数义。今欲说真实义。若不尔者。人谓但自随己意不顺佛经。今欲随顺佛经故作如是说。若断界是无欲界耶。答曰如是。乃至广说。所言断无欲灭。此三名虽异义无差别。

世尊说三想。乃至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三想。不广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彼中不说者。今悉说之。故作此论。

问曰。十六行外。更有圣道不耶。若有者。智揵度识身经中。何以不说耶。若无者。此经云何通。如说受乐受时。如实知受乐受。此是何行。又如说我已知苦。为是何行。不复更知。此是何行。乃至我已修道。此是何行。不复更修。此是何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后有。如摄法经所说。比丘尽欲漏。是名尽智。更不复尽。是名无生智。是何等行。有漏无明漏说亦如是。评曰。应作是说。十六行外更无圣道。问曰。若无者。先说善通。此经云何通耶。受乐受时。如实知受乐受。乃至广说。答曰。不以知受乐受故。名如实知乐受。知此乐受。是道如迹乘。故名如实知我已知苦者是二行。谓无常行苦行。不复更知亦是无常行苦行。我已断集是集等四行。更不断集。亦是集等四行。我已证灭是灭等四行。更不证灭。亦是灭等四行。我生已尽。是集等四行。梵行已立。是道等四行。所作已办。是灭等四行。不受后有。是苦等二行。谓无常行苦行。复有说者。我生已尽有五事。一者身。二者对治。三者所作。四者果。五者人。身者。一切处生身尽。对治者得如此对治。能尽一切生。所作者智能所作使诸生尽。果者得智果。能尽一切生。人者言是人。能尽一切生。如摄法经所说。比丘尽欲漏者。是尽智。有六行。不复更尽。是无生智。亦有六行。六行者谓无常苦二行。及集四行。有漏无明漏。说亦如是。复有说者。十六行外。更有圣道。问曰。若有者。智揵度识身经中。何故不说耶。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问曰。此有余说有何义耶。答曰。若行能得正决定。得果离欲。及尽诸漏者。智揵度识身经则说。若诸行不能得正决定。不得果不离欲。不尽诸漏者。然是圣所得道。为受现法乐故。为游戏故。观本所作故。受用无上圣法故。而起现在前。复有说者。若行现在断烦恼时。能害烦恼。能有所作。有大功用者则说。现在断烦恼时。彼诸行不能害结。不有所作。无大功用。是故不说。唯在未来世中修。复有说者。若行在方便无碍解脱胜进道者则说。彼说诸行不在无碍道解脱道。或在胜进道。或在远方便道。以是事故。智揵度识身经不说。若作是说。十六行外有圣道者。想是圣道。若行于断是断想。若行无欲是无欲想。若行于灭是灭想。犹如一的。为若木若铁众箭所中。如是一无为体。为三想所行。诸作说。是十六行外。更有圣道者。断想非离欲想非灭想。乃至广说。诸作是说。十六行外更无圣道者。彼想是缘。若缘断是断想。若缘无欲是无欲想。若缘灭是灭想。此文应如是说。若断想是无欲想耶。答曰如是。乃至广说。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领袖时空

    领袖时空

    废才少年,闯下大祸,惊天奇遇。传奇的事迹让时间来诉说,让空间来传承.......
  • 娱乐风流

    娱乐风流

    三流电台主持人方宁穿越了,亲人还是那些亲人,可是他却发现自己身处平行世界。这里没有《暮光之城》,没有《星球大战》,没有《西游记》,没有《金瓶梅》,甚至于,居然还多了朝鲜省和东瀛省……从此,方宁过生了无比幸福的快乐生活。原因很简单,谁让他脑袋里装满了一大堆电影小说呢?
  • 再见了久别重逢的遇见

    再见了久别重逢的遇见

    职场和生活双双失意的女中年周言,遇见优秀的职场新人廖骥,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为中年女打开了通往广阔世界的一扇门,却又不得不无奈告别的故事。源自生活,搞笑,励志。
  •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上清众真教戒德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和恶魔有个约定

    我和恶魔有个约定

    星星石的约定让两个人又无形的牵在一起,因为一次碰撞使两个人不但成了冤家而且成了邻居,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女又如何面对这样一个从天而降的大帅哥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攻略:金牌大小姐

    总裁攻略:金牌大小姐

    她是富可敌国的财阀千金大小姐,又是名镇司法界的法医一枝花;他是名震政经两界的豪门大亨,冷峻腹黑又多金。千金难为,陆父竟让她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步步为营,她身怀异能,逃脱这其中的桎梏……
  • 后宫锦婳传

    后宫锦婳传

    两个姐妹,同时喜欢一个人,姐姐入宫,成为雪妃,妹妹锦婳与陆文风成为了一对情侣,而如今入宫圣旨又到,雪妃自尽而亡,皇帝喜欢锦婳是因为锦婳长得像锦瑟,可是这一切都是孽缘。
  • 不正经的救世主

    不正经的救世主

    人类好不容易找到的新家园却成为了外星文明的养殖场,但人类并未放弃希望,一代一代地反抗让外星文明放弃了直接与人类斗争的打算,它们觉得相比斗争,还不如愚弄人类,将他们变成驯服的绵羊来的有趣。维克托,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类被驯化的时代中诞生的,随着文明重启的希望之火不断被掐灭,作为最后一任重启者的维克托从未放弃,没有明灯,他就是明灯,没有希望,他创造希望,哪怕搅动的只是一潭死水,他也要充当那根最让人恼火的搅屎棍。
  • 将有染

    将有染

    初见时江有看着顾冉白嫩的脖颈,算是体会到了一把当吸血鬼的感受他喉结动了动,在心中暗想迟早要亲到为了初见时的想法,江有只好求着发小撮合他和顾冉……多年后顾冉冲江有喊到“江有,你是变态吗!”江有心想,挨打也没事这波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