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57900000055

第55章

涅槃当言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耶。答曰。涅槃当言非学非无学。复有说者。涅槃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此是犊子部所说。所以者何。彼说涅槃有三种性。若学断诸结得作证是名学也。无学非学非无学。说亦如是。作如是说者则有大过。云何一解脱体为三。得所得便有三性。如我义者。如此文。如此义。如此论。如我等意。涅槃是非学非无学。此是尊者迦旃延子。欲显己义经本应齐作是说。不应作余说。所以者何。若作余说。育多婆提所说有过。复有说者。应作余说。所以者何。毗婆阇婆提。问育多婆提。如是汝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耶。此是问亦是定言。所以者何。若不定他言说。说他过者。是则不可。育多婆提答言。如是。毗婆阇婆提。复作是难。于意云何。若先以世俗道断结作证。乃至广说。得阿那含果。彼是学耶。育多婆提答言。不也。所以者何。我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育多婆提欲说毗婆阇婆提过。若当先以世俗道断结得作证。乃至广说。乃至得阿那含果彼是学者。本应是学。若不得果而是学者。此事不可。趣阿罗汉断结作证。阿罗汉断结作证退。说亦如是。育多婆提。于他法中。不顺义者。集置一处。而说其过。若当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复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者。是则不定。若不定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有为无为。无有差别。所以者何。涅槃未曾作非学非无学复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以是故。涅槃于一切时。是常是寂灭。是非学非无学。广说如经本。复有说者。育多婆提。欲说毗婆阇婆提过。毗婆阇婆提。有二种过。一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复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二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者常是非学非无学。学常是学。无学常是无学。育多婆提。难毗婆阇婆提言。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复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者。如是汝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然后作学耶。毗婆阇婆提答言。如是。育多婆提。复难毗婆阇婆提言。于意云何。若先以世俗道。乃至广说。后见四圣谛。得阿那含果。彼是学耶。毗婆阇婆提答言。如是。所以者何。我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复作学故。育多婆提复问毗婆阇婆提言。汝意云何。先以世俗道。断结得作证。是非学非无学。即彼非学非无学作学耶。毗婆阇婆提答言。如是。所以者何。我说非学非无学后作学故。育多婆提。复说毗婆阇婆提过。若先以世俗道。断结得作证。后得阿那含果。当是学者。本应是学。若不得果。而是学者。是则不可。育多婆提。复难毗婆阇婆提言。趣阿罗汉。断结得作证。是学后作。无学阿罗汉。断结得作证。退作学。说亦如是。育多婆提。于他法中。不顺义者。集置一处。说过如上。若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常是非学非无学乃至无学常是无学者。育多婆提。难毗婆阇婆提言。汝说涅槃有三种耶。答曰。如是。育多婆提。难毗婆阇婆提言。于意云何。若先以世俗道。断欲爱恚。未见真谛。欲得见故。勤修方便。修方便时。得见真谛。得阿那含。彼是学耶。答曰。如是。所以者何。我说涅槃有三种故。育多婆提。难毗婆阇婆提言。于意云何。若先以世俗道。断结作证。是非学非无学。后得阿那含果。即是学耶。答言。不也。所以者何。我说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常是非学非无学。乃至广说。毗婆阇婆提。反难育多婆提。若当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后作学者。未得阿那含果时。本应是学。育多婆提。欲去此过故。若不得阿那含果。而是学者。此则不可。育多婆提。复难毗婆阇婆提。若趣阿罗汉果。断结作证。阿罗汉断结作证退。说亦如是。育多婆提。于他法中。不顺义者。集置一处。而说其过。若当涅槃是非学非无学后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非学非无学常是非学非无学乃至无学常是无学者。是则不定。若不定者。则是无常。若无常者。有为无为。无有差别。涅槃未曾作非学非无学后作学学作无学无学作学非学非无学常是非学非无学乃至无学常是无学。以是事故。涅槃于一切时。是常是寂灭。非学非无学。广说如经本。问曰。所说得。复有得不耶。若当有者。得复有得。便为无穷。若无穷者。无成就此得者。答曰。应作此论。得复有得。问曰。若然者是则无穷。答曰。无穷有何过。未来世宽。能容此得。以生死法无穷故。得亦复然。是故难断难除难过。众苦相续。犹如连锁。复有说者。以俱在一世一刹那中故非无穷。评曰。应作是说。法生时。三法俱生。谓法得得得以得故成就彼法及得得以得得故成就得。是故非无穷。以是事故而作此论。

颇有行阴色阴同于一得耶。答曰有。所谓色得得是也。乃至行阴识阴。说亦如是。有为无为。亦同一得。所以者何。无为得得无为及得得。是名有为无为同共一得。问曰。有成就过去未来得不。若成就者。云何非是无穷。所以者何。法生时。法得得得俱生。此三灭已。便生六得。三是得。三是得得。是六生十二。十二生二十四。乃至无量无边。若不成就者。定揵度又云何通耶。如说无色界命终。生欲界中。所得阴界入四大。善不善无记根结缚使缠烦恼。当言本得得本不得得。答曰。善染污。当言本得得报。当言本不得得。彼得亦有善。亦有染污。复有说者。有成就过去未来得者。问曰。若然者。云何非是无穷。答曰。假令无穷复有何过。未来世穷无容处耶。以生死是无穷故。难断难除难过。众苦相续。犹如连锁。复有说者。无有成就者。问曰。若然者。如说无色界命终生欲界。乃至广说。此文云何通耶。答曰。此文不说得。说得所不摄法。评曰。不应作是说。应作是说。有成就过去未来得者。所以者何。以得故。沙门果有差别。若不成就过去未来得者。一一刹那沙门果。亦得亦舍。修梵行者。则无休息心。复更有过。以三事故。舍于圣道。一退。二转根。三得果。不因此三。亦舍圣道。然无是处。是故有成就过去未来得者。苦法忍有十五得。一是苦法忍俱。二是苦法智俱。乃至道比忍俱有十五。乃至无学初智。除其自体。尽是因。广说如上。苦集谛得。苦集谛摄。灭谛得。三谛摄。道谛得。即道谛摄。苦集道谛三世摄。彼得亦三世摄。灭谛不在。三世得。三世摄。苦集谛。是善不善无记。彼得亦是善不善无记。灭道谛是善。彼得亦是善。苦集谛是三界系。彼得亦三界系。灭谛是不系。彼得是色无色界系。亦是不系道谛是不系。得亦是不系。苦集谛是非学非无学。彼得亦是非学非无学。灭谛是非学非无学。彼得是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道谛是学无学。彼得亦是学无学。苦集谛是见道修道断。彼得亦是见道修道断。灭谛是不断。彼得是修道断不断。道谛是不断。彼得亦是不断。欲界见道修道所断。乃至无所有处。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有三种。学无学非学非无学。非想非非想处。见道所断修道所断八种解脱得有二种。学无学。第九种解脱得是无学。所以者何。彼得与尽智俱生故。

问曰。欲界见道修道所断。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见道修道所断。彼解脱得几地所摄耶。答曰。或有说者。随其断对治道在何地。彼得亦尔。诸作是说。随其断对治道所在之地。彼得亦尔者。欲界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未至禅所摄。初禅解脱得。三地所摄。谓未至初禅中间禅。第二禅者。四地所摄。第三禅者。五地所摄。第四禅见道修道所断无色。见道所断者。是六地所摄。空处修道所断者。七地所摄。识处八地。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九地。复有说者随彼过患对治所在之地。彼得亦尔。诸作是说。彼随有过患对治所在之地。彼得亦尔者。欲****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六地所摄。空处见道修道所断。七地识处。见道修道所断八地。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见道修道所断九地复有说者。随地有法智分。彼地亦有欲界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若地有比智分。彼亦色无色界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诸作是说。随彼有法智分。彼地亦尔者。欲界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六地所摄。色无色界见道修道所断解脱得。九地所摄。评曰。不应作是说。如前说随地有断对治道。彼得亦尔者好。

问若以灭道法智。离色无色界欲。彼色无色界修道所断解脱得。为是法智分。为是比智分耶。答曰。或有说。是法智分。所以者何以是法智所证故。评曰。不应作是说。是比智分。

问曰。是法智所证。云何是比智分耶。答曰。虽是法智所证。而以比智所知。然皆是色无色界根本对治。随以何断。而皆是比智分。

问曰。若离五种欲入见道者。苦法忍灭苦法智生。彼前所断欲界见苦所断五种欲。彼刹那中所断四种欲。彼九种尽是与苦法忍俱。生无漏得作证。如是乃至道法忍灭道法智生。彼前所断欲界见道所断五种欲。彼刹那中所断四种欲彼九种尽是与道法智俱生无漏得作证。若道比忍灭道比智生。是时得三界见道所断。与道比智俱生解脱得。彼得欲界修道所断五种欲。无漏解脱得不。尊者僧伽婆修答曰得。所以者何。以是须陀洹。亦是斯陀含向故。评曰。不应作是说。言不得者好。所以者何。不可说住果时复得趣果道。彼不得趣果道。为以何事言是趣果问曰。为以何时得彼解脱得耶。答曰。或有说者若修向斯陀含果方便是时便得。评曰。不应作是说言是时得解脱得。应作是说。若得斯陀含果是时便得。

问曰。圣人以世俗道离欲。此道为是曾所得道。为是未曾得道耶。答曰。或有说者。是曾所得道。所以者何。如无始以来所用离欲道。今所用道。即是彼道。若以曾所得道。离欲界上上欲时。于离上上欲中。得二种解脱得。一是世俗以曾得者。二是无漏道未来修故。亦得欲界见道所断上上烦恼解脱无漏得。问曰。若作是说。是共对治。亦是不共对治。所以者何。以曾所得道。断见道修道所断烦恼。同在一处。如断草束。亦如刻契。断九种欲。是名共对治道。若圣人以此道断修道所断结时。是名不共。答曰。所曾得道。唯是共对治。所以者何。以见道所断结已断。若当不断。此亦能断。复有说者。圣人所用世俗道。是未曾得道。所以者何。无始以来所用道异。今所用道异。若作是说。以未曾得道。离欲界上上欲时。得二种解脱得。一是世俗。二是无漏。世俗者。以未曾得道故。无漏者。以未来修故。于欲界见道所断上上烦恼非对治。所以者何。以未曾得此道故。若作是说。则是不共对治。第九解脱道。若未曾得道。已曾得道。一时悉得。亦得欲界见道修道所断漏无漏二种解脱得。问曰。以何等故。第九解脱道。已曾得道。已未曾得道修。余无碍解脱道。何以不修耶。答曰。离欲得地时修异。断欲道时异。第九解脱道时。是离欲得地。是故以曾得道未曾得道修。断欲道时不得地。是故未曾得道修。曾得道不修以是事故。智揵度所说善通。如说。若成就现在他心智。亦成就过去未来耶。答曰。如是。评曰。如是说者好。以未曾得道离欲已曾得道未曾得道修。若作是说。以未曾得道离欲已曾得道未曾得道修者。离欲界修道所断上上欲时。得三种解脱得。一是世俗曾得道。二未曾得道。三无漏。于见道所断上上欲。得一解脱得。以曾得道故。以是义故。善去不共对治过。亦作过说。

颇有不退不得果不转根。而于见道所断结。得作证耶。答曰有。如此所说者是也。如上上烦恼。乃至下下烦恼说亦如是。如离欲界欲。乃至离无所有处欲。说亦如是。

问曰。颇一刹那顷。当得信等五根。得而不舍。舍而不得。乃至广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向阿那含果。住最后无碍道时。当得初禅地善有漏诸根是也。第二句者欲界悔忧俱根是也。第三句者无漏诸根。舍无碍道所摄。当得解脱道所摄。第四句者除上尔所事。问曰。诸得过去。彼法亦过去耶。若法过去。彼得过去耶。乃至广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数灭非数灭。得在过去。彼法非过去是也。第二句者。过去世非众生数法是也。第三句者。过去世众生数法是也。第四句者虚空未来现在非众生数法是也。未来现在亦应如是作四句。

问曰。若法修彼法。得亦修耶。答曰。若法修彼法得亦修。颇法得修彼法不修耶。答曰。有数灭是。

问曰。若法无得。彼法非不有解脱得耶。若无解脱得。彼法非不有得耶。乃至广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非众生数法。是谓无得非不有解脱得耶。第二句者有为无漏数灭非数灭。是谓无解脱得非不有得也。第三句者虚空。是谓非有得非有解脱得也。第四句者。众生数有漏法。是谓非不有得。非不有解脱得也。问曰。若法有得。彼法无解脱得耶。若法有解脱得。彼法无得耶。乃至广作四句。答曰。有初句者。有为无漏。及数灭非数灭是也。第二句非众生数法是也。第三句者众生数有漏法是也。第四句者虚空是也(此是句应在非句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神级上门龙婿

    神级上门龙婿

    众人眼中的傻子赘婿,最后却成为了挽救家族的救世主。苏家人或许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 你是我后来一辈子的光

    你是我后来一辈子的光

    回忆对你对他对慕妍而言,能忆起的就只有那些努力想忘掉却沉淀下来的事,但又在不经意间的一个字,一个人,一篇文章,一首歌,一个动作,一处风景,在脑海里翻起巨浪,或悲伤,或高兴,或失意,或后悔,或……谁都知道一向敏感的慕妍因为沈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那句“在我眼里,你就是最好的女孩子”,慕妍记了一辈子……后来某天慕妍再问沈辰“你还记得小时候我被人欺负你对我说的那句话吗?”“记得,就因为那句话,我现在才能如愿以偿”沈辰看着某个小女人的头发,柔光四射慕妍你可知道我肖想了你一整个青春,幸好,现在坐在你旁边的人是我……
  • 自由城邦游戏剧本

    自由城邦游戏剧本

    写了一个游戏剧情,不同选择,拥有不同结局
  • 匆匆一别又那年

    匆匆一别又那年

    那年,一次偶然,李木子与林皓天相遇,从此,木子原本平平淡淡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闹腾的青春让人无法忘怀,4年大学后面对的匆匆离别,命运的变换,再遇时的惊讶与忐忑,那段藏在心底的美好往事再次涌上心头,俩人是否能抓住机遇,给彼此,给彼此的心一个归宿?
  •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闷骚,跑你妹!

    重生之前,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捕捉一只闷骚,未果。灰溜溜另娶他人。重生之后,周大宝花了十年时间,试图重新爱上这只闷骚,未果。灰溜溜继续预备另娶他人。对此,闷骚从头到尾都只说了一个字:敢。
  • 网王之腹黑丫头

    网王之腹黑丫头

    她是女网世界冠军,却因为父母的一巴掌摔碎了她的梦,人倒霉的时候喝口水都塞牙,明明她走的是人行道,为什么还TMD会被撞?还来到了网王的世界?手塚国光、越前龙马,这些动漫中的网球高手,她竟然有和他们一决高下的机会?!好吧,看她怎么玩转网王世界,成为高手之手!
  • 1001次深拥:权先生,你好!

    1001次深拥:权先生,你好!

    这里,没有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这里,只有温馨如水的爱情。那些年我们渴望过的爱情,将在这里,完美绽放!
  •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错误棋盘的灰色结局

    他和她在下一场生死棋,生无数次,死无数次,无限的循环他和她破天荒的下了一场错误的棋盘错误的开始也将错误的结束但是,这场棋盘看似是他和她的棋局其实下棋之人另有其人……
  • 为你留下未看过的风景

    为你留下未看过的风景

    为一人,守一城,梦一生。这是我的城,收纳天下人
  • 第一首席:豪宠酷拽坏宝贝

    第一首席:豪宠酷拽坏宝贝

    她,花小魔,花家的悲催私生女,被男友陷害出卖,躲错房踢了某总,从此结下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