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25600000009

第9章 中国的“大腕”

《没完没了》看到希望

就在王中军左右为难、彷徨无定之时,冯小刚导演的一部《没完没了》的丰厚回报让他重新点燃了希望:“原来电影并不都是赔钱,有的也是可以赚钱的。”几近心灰意冷的王中军重新燃起了对电影的狂热之情。冯小刚的出现让王中军仿佛获得了救命稻草般的欣喜若狂,正如他日后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冯小刚,我可能就不会做电影了”。

吸取几次投资的教训,王中军意识到要做好电影就必须自己亲自上阵,自己管经营。紧接着,2000年,王中军和北京太合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5000万成立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王中军看到了冯小刚的票房号召力,觉得这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将来指不定会是公司的顶梁柱。于是,在冯小刚贺岁电影还未形成品牌之际,目光独到的王中军果断地签下了他们公司的第一“摇钱树”。

一个有雄厚的资金、一个有非凡的电影才华,王中军和冯小刚决定兄弟联手闯一把电影的天下。王中军和冯小刚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历史在那一刻停留,从此电影家族里有了赫赫有名的“冯氏贺岁片”。从2001年的《大腕》到2003年的《手机》,再到2004年的《天下无贼》、2008年的《非诚勿扰》,冯氏贺岁片票房节节攀升,不断改写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华谊兄弟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1999年,对于王中军来说着实有些难熬,前几部电影失利是在设想之中。但是对于投资了1100万的《没完没了》王中军下定赌注:一定要赚钱,不能做无回报的投资。苦苦等待着影片的上映,因为之前并没有和冯小刚合作过,王中军也不能预料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只有等待事实来说话。

万事俱备,只等上映。接近上映的前夕,《没完没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最后筹备,突然遭到了媒体的联合“发难”:《科学时报·今周刊》突然出现《贺岁的“挽歌”》等七篇署名文章,矛头直指冯小刚的贺岁电影,批评之声一片。最“鼎盛时期”,就连漫画家华君武、作家苏叔阳都出来批评当时电影现状,冯小刚、冯巩、赵本山是一个不落都被点名批评。王中军当时别提多着急,这是怕啥来啥。不过,冯小刚更着急,看到报道后,冲到《科学时报》编辑部,要求道歉,“如不道歉,诉诸法律”。结果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却不了了之。

年底,历尽波折,《没完没了》终于如期上映。冯小刚片子特有的平民智慧、贴近生活的视角、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下子就像磁铁般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票房反响良好,王中军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不负所望,《没完没了》创造了当年电影票房的奇迹,王中军成为了影片的最大获益者。仅全国票房收入就达到3000万元,按行业规矩,制片方拿其中33%,余下由发行方和电影院按一定比例分配,所以单票房一项王中军就收回了成本。由于王中军还获得影片的独家广告代理权,所以1000多万的广告收入就成为了利润进账。

1999年,总成绩算下来王中军还是赢利,王中军觉得非常满足。影片不但树立了华谊兄弟在娱乐圈的品牌形象,而且还为公司发展并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

《大腕》和洋人分账

凭着冯小刚的一部《没完没了》,王中军不仅赚到了钱,而且名声大震。王中军并不满足于此。他要华谊的电影走出国门,去赚洋人的钱!2001年的《大腕》让王中军狠狠地过了一把瘾。

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冯小刚《大腕》的剧本,王中军心里就琢磨上了:老在国内拍电影挺没劲儿的,能不能把老外也拉进来搞合作?拿着外国人的钱,拍咱自个儿的电影,还能赚到大钱,那就太值了。一旦想好,王中军就立即行动,把公司的相关员工召集起来开了个会,听说老板要筹划全球合拍,大家都很兴奋,只是找谁合作呢?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当王中军把这个想法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商谈之后,对方当下就答应了。原来哥伦比亚公司早就有意与中国国内合作拍片,凭着华谊兄弟的名气,他们是一百个放心,双方很顺利地就达成了合作的协议。

吸取了《卧虎藏龙》的教训,王中军与哥伦比亚公司采取了全球分账的合作方式,这在中国还是头一次。这是因为当时《卧虎藏龙》没有参与海外市场的发行和分成,它的全球票房达到2亿美元,实际回报超过投资的10倍,但在中国市场却亏了400多万元。这样的错误,王中军是不会在自己的电影上让它重演的。有了前者的教训,王中军更加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大片要想有高回报,必须参与海外整个市场的发行和分成,仅靠中国市场的份额,可能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消息传出,业界人士都觉得王中军是在“玩火”,毕竟这种合作方式未有先例,大把大把地投钱,如果老外翻脸不认人,可能就会血本无归,但王中军不怕。他认为像哥伦比亚这样的大公司,不管是从它的历史还是名气来看,都应该是有规范的制度和文化做后盾的,出尔反尔的事情不会发生。何况世上没有一点风险都没有的事情,只能选择一种最优的方式做电影,即使真的有风险,他也能承受。

《大腕》首次尝试了在中外合拍片中由中方人员占主导地位的方式,它有效地改变了以往合拍片中,中国无权参与全球票房分账的局面。在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联合投拍《大腕》时,《大腕》总制片人、华谊兄弟公司总裁王中军和他的公司牢牢坚持着中国人占主导地位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哥伦比亚公司成为了严格的投资人,其余拍摄细节都以华谊兄弟公司为主,王中军的“总制片人”一职不再是挂名的虚衔,有关影片的制作、价格、周期等因素基本都由中方说了算,美方员工和助理等在拍摄期间都归中方管理。多次参与合拍片拍摄的北影人员在《大腕》的片场连连感叹:“这回可是你们在指挥老美,中国人真正在合拍片里管事了!”

胜利属于勇敢者,最终《大腕》为王中军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大腕》制作成本400万美元,投资比例,据王中军透露,美方略高一筹,华谊兄弟太合影视公司拥有大陆版权并负责大陆地区发行。2002年在大陆上映的票房收入是450万美元左右,扣除发行成本50万美元,余下400万美元双方按投资比例分账。

海外的情况是,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四个华语区已放映完毕,后来准备在欧洲上映,西班牙订了60多张拷贝(与西班牙订的好莱坞大片的数量一样多),预计海外全部发行成本大约350万美元,先由哥伦比亚公司垫付,之后从票房收入中扣除,再与华谊兄弟分账。

《大腕》对于王中军来说,就像买了一张通行证,从中他学习到哥伦比亚公司全球发行的手段、成熟的预算模式等。

《手机》背后的故事

2003年12月16日,海淀剧院显得格外热闹,不但大牌导演冯小刚出席,众多明星更是云集于此,各路大腕纷纷亮相。葛优、徐帆、张国立、范冰冰、范伟、杨欣、杨坤、黄磊、戴军、高晓松、李慧珍、周杰等接连踏过星光大道。紧接着,著名主持人李霞闪亮登场,揭开了这一宏大阵势的谜底。原来这是华谊兄弟为将在12月18日全国上映的贺岁档大片《手机》举行的首映礼。

首映礼之后,王中军开始等待观众的“审判”。正如王中军和冯小刚当初预想的那样,《手机》果然是所向披靡,一路飙升,出手不凡,首个周末全国票房收入就达到1500万元!北京首周末票房跃居各城市第一,高达400万元,开创了国产影片周末票房的最高纪录,其中仅12月20日一天的票房就突破125万元。其他地区《手机》票房也同样走势强劲——四川地区的太平院线、峨眉院线以及重庆万和院线3天共进账150万元;上海4条院线上映3天也狂收150万元……《手机》票房是一路高歌,最终以5500万获得了2003年国内电影的票房冠军,华谊兄弟再一次赢得了胜利。

对于《手机》的成功,王中军丝毫不觉得惊奇。早在《手机》筹拍阶段,王中军已经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直觉预感到了它的巨大商业价值。说起《手机》的诞生,那还是王中军和冯小刚“侃”出来的。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置身娱乐影视界,八卦精神不可或缺。王中军本来性格中就有善侃、爱聊的一面,与冯小刚又很投缘,两个人只要闲下来就爱坐一块海阔天空地乱侃一番。一天,王中军闲着没什么事,就像往常一样跑去冯小刚家吃饭,两人聊着就聊到了电影剧本上。王中军先开腔说道:“小刚,你这也一年没出新剧本了,你得拍个片,也让大家伙过年乐乐。”

说起剧本,冯小刚还真想和王中军说这事呢。原来冯小刚也没闲着,手上正准备写一个叫《歌声离我远去》的剧本,故事主要讲的是文化军工团的生活,开头以穿着军装的女兵从澡堂出来时甩动着湿湿的头发的性感瞬间切入。王中军一听这名字,嗯,不错!可以写。但是等写了大纲之后,冯小刚把剧本拿给王中军一看,两人一合计觉得不行,这个剧本就被否定掉了。

没过几日,两人再次碰头,冯小刚又讲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爱情故事,凭着直觉,王中军听完之后觉得不妥,连忙跟冯小刚说:“不行,这个更离咱们远了去了。”

之后,冯小刚有一天说,想弄个手机与生活的片子,反映手机与人的关系,就叫做《手机》。就听完这一句话的介绍,王中军当即拍板:“就拍这部。”结果,投资2000万元的《手机》成了年度票房冠军,当年投资回报率高达263%。

不得不承认,这个曾梦想做一个画家的商人对投资电影有着特别的敏感度,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一个剧本是否足够优秀,然后果断地投资,接下来是成功的市场运作,这样行云流水般的影视经营充满了王中军式的自信和智慧。

如果说《没完没了》和《大腕》的植入广告还显生硬的话,那么《手机》则从一开始就和手机厂商签约,研究手机怎么植入到剧情中去。结果该片获得摩托罗拉、中国移动、美通通信和宝马的高额赞助,外加音像版权和贴片广告,还没有上映就已收回了投资。最终《手机》的票房以5500万元大获全胜。虽然《手机》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却遭到专家批评。不过《手机》这种植入性广告的运用,却开创了中国电影的先河。

《天下无贼》:卖的不仅仅是票房

《天下无贼》是华谊兄弟于2004年底推出的贺岁片,早在影片开拍过程中,媒体和观众就对此片非常关注,而影片上映后,取得了过亿的票房收入,充分证明冯氏电影的质量和影响力。

2004年,冯小刚酝酿了三年的《天下无贼》开机,长期以来,冯小刚的京味喜剧只在北方获得认可,而南方观众反响并不热烈。为拍好这部电影华谊煞费苦心,选用了刘德华和刘若英扮演男女主角,以打通东南亚市场。冯小刚在该片中展现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风格,起用港台两大巨星刘德华和刘若英出演男女主角,一改过去作品中的浓郁的京味,融入了动作、特效、时尚等多重元素,逐渐将作品演变成全国以至全球华人的贺岁大餐。影片围绕小偷与小偷之间的交锋,展现了人性中善与恶的交锋,结尾更是表现了善良和真诚的巨大力量。

在上映档期上,《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同一档期,因为《功夫》中也有华谊10%的股份,因此两部电影为了双赢,安排《天下无贼》早上映两个礼拜。最终《天下无贼》的票房超过8000万元,突破了以往冯小刚电影的瓶颈,在南方城市取得良好的反响。如同冯小刚的前几部作品一样,该片中的经典台词成为2005年人们使用频率颇高的对白。

在这部影片中,王中军充分发挥了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的优势。《天下无贼》仅靠贴片广告和植入式广告收入就达4000万,足以抵消制作和宣传成本。《天下无贼》国内票房1.2亿,海外保底版权收入1000万美元,国内的版权和碟片销售超过千万,还有手机铃声和短信授权带来的无线增值业务收入……王中军非常重视电影后续产品的开发和产权交易,《天下无贼》中的短信也授权给其他公司。

《集结号》:万人空巷,国民电影

2007年12月20日冯小刚首部战争大片《集结号》吹响了年度贺岁档期票房争夺战,发行规模为630余个胶片拷贝和300多张数字银幕。影片没有用以往观众熟悉的明星,以悲情、惨烈、感动给岁末观众带来一部新类型的贺岁片。影片挑战了传统国产战争片模式,聚焦在每一个普通个体身上。相对高额的投资,冯小刚把其中的80%用于拍摄与制作特技、特效上。冯小刚导演在这次贺岁大片的漂亮转型,不仅保持了商业大片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力,更给观众带来了一份久违的发自内心的感动。《集结号》没有明星,也颠覆了以往冯氏贺岁的喜剧风格,但冯氏贺岁片的品牌让院线、影院、观众有极大期待。同时,影片投资方积极和金融资本合作,获得了来自招商银行的无抵押低息贷款5000万元。

早在《集结号》上映之初,剧本就受到了韩国电影《太极旗飘扬》的导演姜帝圭的高度评价,认为如果影片可以如期上映,一定能取得比《太极旗飘扬》在韩国的票房的更大成功。这给了王中军极大的信心,他相信《集结号》在中国也会很有市场,并且将《集结号》的票房期望值定在1.8亿到2亿元人民币。果然,电影一上映就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

冯小刚拍摄的影片迄今为止没有赔过钱,而且票房是一部比一部高。但在《集结号》的票房预期上,冯小刚不像以往那样信心十足,他甚至在开拍前主动劝投资人王中军:“别拍了,你收不回来。”在这部号称中国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中,擅长喜剧片的冯小刚玩起了真枪实弹:坦克、大炮、机关枪和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冯小刚对此片一度信心不足:“这部影片没有大明星,又是受众颇小的战争片,如何收回上亿的投资,让我很有压力。”

王中军对《集结号》的风险也有清醒的认识,面对一部高达8000万人民币却没有一个明星的电影,王中军早就做好了赔本的打算:“就算真赔20%也不算什么,只要做出东西、做出华谊自己的明星,我觉得也值了!”

《集结号》在战争题材方面做出大胆尝试,风险和收益并存。8000万的制作费用,2000万的宣传费用,超过1亿元的投资让《集结号》成为2007年最受瞩目的商业大片之一,最终《集结号》票房取得了1.8亿元的佳绩。

同类推荐
  • 福布斯写给未来的精英

    福布斯写给未来的精英

    福布斯说:“商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幸福,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堆积。”这本书不仅仅是交给你如何致富的,而且告诉你在财富中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福布斯》杂志的创办人福布斯写给未来精英的一本书。一共包括100个小章节,每个章节告诉大家一个关于财富、幸福、快乐、事业、人生的大道理。物质成功并不一定会带来积极、活跃的人生,充满快乐和幸福的人生。如果人生目标正确,不但能获得物质成功,也能获得精神成功。
  • 辞职吧,创业去

    辞职吧,创业去

    其实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在于:三十岁之前打工,三十岁之后做老板,当你在职场上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财富后,就应该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开创属于自己的平台,把全身心的激情和能量投放到自己的事业中去,把平台从小逐步做大,你也便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司。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大公司里工作的见闻和感悟,以及离职后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心得,系统地写成《辞职吧创业去!》,鼓励和引导具有一定基础的职场人士,以及在人才市场上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失业人士,及时跳出职场的框框,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创业来开创自己真正的人生成功之路。
  • 采购案例精选

    采购案例精选

    通过研读案例进行学习现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和培训的一种重要渠道,“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为了满足广大学习和从业者的迫切需求,本书由国内知名专家精心编著,细心挑选了66个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的经典现有采购案例,结合国内外先进的采购理论、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全方位反映了企业采购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实际操作经验,谨供读者学习和参考。全书共8篇,分别为采购战略与采购组织结构、供应商选择评估管理的标准、采购库存和VMI、采购成本分析与控制、招标采购、多种采购技术应用、供应商质量管理和现场管理及采购反垄断和托拉斯。
  • 秦汉管理思想

    秦汉管理思想

    本书在秦汉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下,共分七章深入考察了秦汉政治家、政论家和思想家的管理思想。内容包括:秦代管理思想、西汉前期的管理思想、西汉中期的管理思想、西汉后期的管理思想、东汉时期的管理思想等。
  • 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销售员口才的基本功底、拜访客户口才、电话销售口才、产品促销口才、业务谈判口才、促成交易口才、商务交际应酬口才、金口才与好人品等。
热门推荐
  • 浊水

    浊水

    一身的仙气确不知如何使用。被人抛弃在乱石岗让他绝望。最终登顶仙盟确不得佳人欢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顾少的小甜心:我很爱你

    顾少的小甜心:我很爱你

    “安悦染,本少爷不会娶你的!”傲娇且腹黑的顾大少爷!“哼,本姑娘还不乐意嫁了!”安悦染没脾气的么?不可能!然而后面的事件啪啪打脸……结婚当天,婚房里,安悦染女王范的质问着我们的顾子珏!“谁说当初坚决不会娶我的!”安悦染这丫头是记仇了!“怎么会呢~老婆你听错了,我说的是非你不娶啊!”顾子珏……你的脸呢?顾子珏:脸,在碰到我美丽的娇妻的时候就没有了!
  • 韩少你老婆上房揭瓦了

    韩少你老婆上房揭瓦了

    世界第一大佬,也有被作死的时候:草丛有些骚动,隐隐传来微弱的呼吸声,苏酥走在路上,身体不由瑟瑟发抖,一个劲强有力的手抓住了苏酥的脚,吓得瘫在地上“我……我该不会遇见鬼了吧”她的内心深是无法形容,眼睛不自主的往草丛那边看,舒了一口气:“啊,原来是个人嘛!”不管三七二十一值把他扛回家。
  • 符转人生

    符转人生

    失传多年的神秘顶级国宝九州鼎中究竟隐藏着何等惊天大秘?上古十大神器竟会一一现世!养猫养狗太俗气,没事养条神兽青龙拉不拉风?开挂赌石捡漏实现草根的强势崛起……且看仆街的屌丝作者石城,如何逆天改命,玩转这无边的花花世界。
  • 天外来客之低调富豪

    天外来客之低调富豪

    外星人德里亚意外来到地球还意外成了安家大少爷安段阳,结识了杨理力,魏天乐等兄弟,并和女神安凌薇开始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
  • 魂器时代

    魂器时代

    当人类想要战胜强大的同类或者异类的时候,便会诞生各种各样的新生物,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于是这片大陆便出现二种组合式职业:器魂师与战魂师。主角如何在这样一个奇异世界里,的创出一片新天地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好孕上门:吻你上了瘾

    好孕上门:吻你上了瘾

    他是墨道集团的首领,她是现代的‘皮条客’。当面对一个是自己上司,一个是身为‘皮条客’朋友的她们,她该如何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