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94000000023

第23章 大明政治管理的出色(4)

但是,刚刚品尝到最高权力滋味的杨廷和,并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他继续对小皇帝施压,迫其就范。双方的矛盾逐渐趋于白热化。世宗即位后的第七天,他下令礼部讨论其生父兴献王的地位问题。杨廷和等60多人主张,世宗应该按照过继的形式,称孝宗为父,兴献王为叔。养育自己十四年,而且仍在人世的母亲,竟然一瞬间成为自己的叔母;而素昧平生的张太后,却成了自己的母亲,这让世宗怎么也想不通。于是世宗几次召见杨廷和,又是亲笔下达御批,又是派人到内阁商量,试图通过说服的方式,和平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杨廷和毫不领情,态度十分强硬,拒绝了世宗提出的妥协或修改方案。初掌朝政的世宗也拿大臣没有办法,为了维系与大臣的关系,他只能把问题搁置起来。双方一时僵持不下。

过了3个月,这种平衡被新进士张璁的上疏打破了。他公开支持世宗的主张,认为尊本生父母为帝后、为父母是合情合理的。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出现后,其他一些官员也相继投入了皇帝的怀抱,附和世宗的说法。这些官员具有相同的特点,就是地位较低,或为罢官、失职之人。他们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在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博弈中,投下了赌注。朝臣的分裂让世宗看到了希望,他抓住这一机会,步步进逼,甚至以退位归藩为要挟。杨廷和等人只好让步了。嘉靖元年(1522)三月,世宗本生父母称兴献帝后,但不让加“皇”字。这次胜利,让投机官员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们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杨廷和。有人提出杨廷和对世宗缺乏尊重,更有人说杨廷和在武宗自称“威武大将军”时并不力争,如今却对“皇”、“考”这几个字眼争论不休。这些批评无异于火上浇油,本已怨气满腹的世宗对杨廷和等人产生了敌视的情绪。

从嘉靖二年十一月至三年七月,张璁、桂萼等人又先后提出在兴献帝后之前加“皇”字,以及取消“本生”二字的建议,将权力斗争进一步升级。杨廷和等人仍坚决地进行抵御,并把对世宗的批评进一步扩大化。从他崇信道术,直至派太监去苏、杭五府提督织造,都统统地认为是弊政;并直言不讳地劝世宗,应像孝宗那样做一个好皇帝。开始世宗还试图说服大臣,指出织造是“累朝旧例”,到最后世宗干脆不理大臣的意见,径自派出太监了事。面对逐渐强大的皇权,杨廷和终于招架不住了。作为首辅,他虽然“召对面言不可者三,封还御批者四,执奏三十余次”,但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到了嘉靖三年二月,杨廷和致仕,离开了政坛。

杨廷和的致仕,极大地削弱了朝臣的势力。此后,世宗致力于排除杨廷和一系的人员,大学士蒋冕、毛纪、礼部尚书汪俊、吏部尚书乔宇等先后被罢官。朝臣力量日趋瓦解,但官僚体系并未因此而彻底崩溃。相反地,当朝元老下台后,一批年轻的官僚开始领导这场针对皇权的斗争。他们年轻气盛,视张璁、桂萼之流为无文无才、妄求富贵的无耻小人,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嘉靖三年七月,整个“大礼仪”问题达到高潮。当时世宗趁着早朝的机会,宣布改称生父为皇考,孝宗为皇伯考。在侍郎何孟春的带领下,朝臣们开始了请愿活动。杨慎(杨廷和之子)大声疾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使节死义,正在今日!”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决斗架势。王元正则威胁、恐吓那些不愿参加请愿的大臣:“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在这些年轻官僚的鼓动下,一共有220多名大臣跪在左顺门,大呼太祖、孝宗的名字,声达深宫。世宗命令他们解散,也未见效果。到了中午,世宗终于忍无可忍,把为首的8人逮捕。但请愿活动却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头,大臣们大哭力争,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结果世宗下令逮捕四品以下的官员134人,另有80多人等待定罪。最终八人被发配边疆充军,180多人被廷杖,其中因伤而死的达到17人之多。此后朝臣再也组织不起对世宗有力的抗争了。面对皇帝的棍棒,大臣们仅有的铮铮铁骨也被打弯折了。

“大礼仪”最终以世宗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为了几个字眼,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激烈冲突也暂告一段落,以杨廷和等朝臣的惨败而收场。虽然世宗笑到了最后,但这并不是他的胜利,而是朱元璋所设计的政治格局的胜利。

§§§第七节 张居正,明朝最后的希望?

张居正

明世宗在位长达45年,在他统治的这段时间里,内忧外患接踵而至,明朝已经陷入了崩溃的地步。朝堂之上,由于他长期不理朝政,朝政被奸臣严嵩父子所把持。严嵩独揽大权,排斥异己,陷害忠良,搞得朝廷上下一派乌烟瘴气。边境则是“南倭北虏”,南北各地狼烟四起。北面蒙古经常侵扰边境,北京一再戒严。东部沿海地区倭寇不断登陆,烧杀抢掠。明朝国事日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勃勃雄姿。一个破败的烂摊子,在等待他的继任者明穆宗的收拾。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明世宗驾崩,第三子朱载垕继位,是为明穆宗(1567—1572)。尽管明穆宗在位的时间只有6年,但正式在他的统治期间,明朝重新步入了正轨。在穆宗即位之初,他改正了世宗在位时的一些过失,开启了一个较好的风气。明代的皇帝值得称道的,除了太祖、成祖、仁宗、宣宗、孝宗外,恐怕就只能数穆宗了。有人说穆宗好色成性、生活淫乱。试问自古皇帝不好色者能有几人?只不过有些皇帝功绩显赫,从而掩盖了他们的缺点和过失。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宽容地对待穆宗,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除了政治比较清明外,穆宗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还在于他发现、选拔、重用了一批人才,给他儿子神宗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文有高拱、张居正,武有戚继光、李成梁。正是这些人,为万历初年的新政作出了巨大贡献。

隆庆六年(1572)闰三月,明穆宗病危。他自知大去之期不远矣,赶紧召见高拱、张居正、高仪、冯保等人,让他们尽心辅佐皇四子朱翊钧。五月穆宗去世,时年36岁。六月十日,年仅9岁的朱翊钧在群臣拥戴下继皇位,以第二年(1573)为万历元年。神宗在位初期(1573—1582),他只是名义上的皇帝,朝政完全掌握在辅政大臣、大学士张居正手里。穆宗陈皇后和神宗生母李贵妃,则在幕后操纵。一方是为自己讲课的师傅,一方是嫡母和亲生母亲,年纪幼小的神宗只能听从他们的意见,不敢自作主张,稍有越轨就会被训斥。不管神宗是出于对张居正的尊敬还是畏惧他的权威,在他继位初期,给予了张居正的全面地信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种情形,为致力于改革的张居正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张居正(1525—1582),湖广江陵(今属湖北荆州市)人,因此也被称为称张江陵。张居正的先祖张关保是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人,和明太祖是同乡。元朝末年随朱元璋起兵,被授予归州长宁(今属湖北秭归县)所世袭千户之职,张家遂隶籍湖广。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曾七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把希望都寄托在长子张居正身上,希望他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张居正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1547年)中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升为编修。以后不断晋升,穆宗在位时已任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与高拱并为内阁宰辅,深受穆宗的赏识。

隆庆二年(1568),张居正上《陈六事疏》,提出省议论、振纲纪、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6项施政措施,这份奏疏体现了他的依法治国思想,内容都切中时弊,可以看出是他经过仔细的观察与思考后才提出来的。明穆宗对这份奏疏十分赞赏,当即命令下发各有关部门执行。但是,当时的首辅李春芳不想有所作为,对张居正的奏疏也是敷衍了事,并没有认真执行。这令张居正十分寒心。他知道,只有自己成为内阁首辅,才能彻底贯彻改革计划。机会终于来了,穆宗去世的当年,张居正便与宦官冯保合谋,驱逐了当时的首辅高拱。隆庆六年(1572)六月十六日,也就是神宗登基的的第七天,神宗下旨将高拱革职,以张居正为首辅。

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后,马上便着手进行改革。他以天下为己任,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由于神宗积极支持他的改革措施,所以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张居正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整顿吏治。明代中期吏治腐败十分严重,为了改变各级官吏因循守旧、贪污腐败、办事拖沓、不重实效等弊病,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察官吏的政绩。张居正以考成法为依据,赏罚分明,奖善惩恶。对于那些秉公办事、为百姓着想的廉吏,列为上考;而把那些敷衍上司、花言巧语、不办实事、搜刮百姓的官员列为下考。他把整顿吏治与对黎民百姓的态度联系起来,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样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实行考成法的过程中,许多贪官、冗官被裁汰,一些政绩卓著的低级官员被破格提拔,为国家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张居正还抑制各地强宗豪族,禁止他们欺压百姓,为非作歹。他用法度伸张朝廷权威,振肃纲纪,一些豪族的不法行为得到了抑制。经过张居正的精心治理,明代吏治得到了极大改善。

第二,整顿边防。明代嘉靖年间,边疆形势严峻,始终被“南倭北虏”所困扰。南倭在嘉靖末年基本平定,“北虏”问题却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鞑靼人经常进入明朝边境抢掠财物、杀害百姓。早在隆庆年间,入阁不久的张居正在首辅徐阶和内阁重臣高拱的支持下,主持了巩固边防的工作。他任用谭纶、王崇古、方逢时、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驻守边防。尤其戚继光和李成梁,都堪称是一代名将。在嘉靖年间,戚继光率领他的戚家军和俞大猷等在东南沿海并肩作战,最终平定了倭寇。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今天津蓟县)。此年戚继光被任命为都督同知,负责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军务,此三镇紧靠京师,从而有效地防范了蒙古对京师的进犯。戚继光镇守蓟镇16年,蒙古军队几次来犯都未能得逞。李成梁于隆庆四年(1570)以辽东都督佥事之职代理辽东总兵职务,镇守辽东。万历二年(1574),李成梁升任辽东总兵,统辖东北军队,西防蒙古,东防女真。李成梁镇守辽东20多年,多次打败蒙古人的进犯,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戚、李二人在镇守北部边疆的过程中,经常相互配合,共同抵御蒙古,使得边境防御力大大加强,蒙古不敢轻易犯边。史书称赞戚继光为“古来少有的一位常胜将军”,称赞李成梁说“边帅武功之胜两百年所未有”,尽管有溢美之词,但基本符合事实。

除了任用名将镇守边疆外,张居正意识到必须改善同蒙古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边疆的不稳定因素。隆庆五年(1571),宣大总督王崇古上《确议封贡事宜疏》,提出对蒙古封贡、互市的八项主张。这一主张得到高拱、张居正等人的大力支持,最后得到明穆宗的批准,这一事件又称为“隆庆和议”。其内容是:明朝封鞑靼首领俺答为顺义王,其余各部首领也被授予都督同知、指挥同知、千户、百户等职。同时根据王崇古的建议,恢复了与蒙古的双边互市。从此,困扰明代二百年的蒙古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明朝消除了来自北边的威胁。俺答封贡后,蒙汉两族友好相处,边境安然,数千里军民安居乐业,又免除了兵戈征伐,节省了财政支出。

第三,财政改革。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张居正实行了以下几项措施:(1)倡导节俭。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各级官员,而且要求最高统治者神宗也厉行节约。他多次向神宗建议“节用爱民”,“以保国本”。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许多花费巨大的工程都没有进行,这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2)清理陈欠赋税。张居正先后几次下令地方官员清理积欠的赋税,并将这一点税作为考查地方官的一项标准,对征收税额不足的官员或降职或罢官。(3)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赋役征收的一种方法。它的实行由来已久。早在嘉靖年间,在张璁的主持下,江南部分地区就已经实行,但是并没有在全国推广。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的赋役改革。“一条鞭法”的具体内容是:将赋税、徭役和土贡物品合并成一项,并折合成银两征收;征收标准按人丁和田亩分担,赋役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额不变;赋役折银后由地方官负责征收。“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赋役分担不合理的状况,抑制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减轻了贫民百姓的负担,增加了财政收入。

张居正的财政改革卓有成效。据统计,户部管辖的太仓(国库)在隆庆元年(1567)的收入是201万两白银,万历元年(1573)约是281万两。经过张居正几年的治理,到万历五年(1577),太仓的收入已达到435万两白银。仅凭以上的数字对比,我们就知道张居正改革的成效了。万历初期的几年,成为明代历史上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张居正功不可没。

明王朝自英宗以后政治日益败坏,虽然孝宗、穆宗时有过改善,但是仍没能从整体上抑制住江河日下的颓势。历史选择了张居正,他怀着满腔经邦济世的热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毅然挺身而出,顶住巨大的压力,革除弊政,实行新法,力挽狂澜于既倒。在因循守旧、积重难返的时代,如果没有超人的魄力、卓越的才能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献身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历史上的改革家,很少有善终者。从商鞅到两税法的杨炎,再到范仲淹、王安石,无一不是如此。功高盖主,张居正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仍然选择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明朝的积弊,我们又怎能不佩服他人格上的高大?

事实证明,他的改革是成功的。改革之后,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历史进入了“张居正时代”。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张居正并不是圣人,他也有缺点。

张居正是个地道的实干家,而不是一个“空谈误国”者。他有满腹经邦济世之才华,却因为庸人挡道而无用武之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救国于危难之时,济民于水火之中,他不惜玩弄权术,与太监冯保合谋,将李春芳、高拱等排挤出内阁。当意识到离职回籍的高拱对朝政仍有影响力,可能威胁到他的首辅位置时,他又同冯保炮制了王大臣事件,必欲除之而后快。

随着自己的大权在握,张居正也开始奢靡起来。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回乡为父亲守丧,在途中,各地官员为了巴结他,每一顿饭都为他准备了上百种的美味佳肴,张居正泰然受之,还连呼没有下箸之处。他乘坐的轿子更是豪华,前面是居住,后面是寝室,旁边还有两个侧间,立有童子,时刻准备伺候张居正的起居。以轿子而言,皇帝都没有他这番荣耀。

此外,张居正还纵容家奴,致使他们飞扬跋扈、仗势欺人。他的三个儿子均因为他的权势而赐进士及第,而他也并不推辞。这些弊病最终导致他死后的清算。

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死。万历十二年(1584),神宗便以谋陷亲王、霸夺产业的罪名抄没了张居正的家产,共抄出金2400余两,银16万两。神宗并不满意,继续对张居正的儿子追赃,导致他的长子张敬修不胜酷刑而自杀。他的弟弟张居易、儿子张嗣修等也被发配远方。

尽管张居正身上存在着种种弊病,但这只能说是白璧微瑕,并不妨碍张居正的正面形象。正是在他的手中,明朝文官的权力达到了顶峰。而太所开创的改革,也让满目疮痍的明朝又得以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

同类推荐
  • 二战大探险之上帝的宝藏

    二战大探险之上帝的宝藏

    纳粹统治时期,德国派往世界各地的很多探险家。这些探险家的身影在西奈半岛荒山里出现,在埃及沙漠中出现,在亚马逊原始森林里出现,在青藏高原的皑皑雪山中出现。他们的行踪在历史长河里一闪而过。人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大规模去探险,他们要找什么东西?有人说他们在找所罗门的宝藏;或是说他们在寻找地球轴心。总之是迷。一切都成为迷!时光流逝,到了公元二十一世纪,有一个人在梦中得到启示,一个传奇开始了!是真实的历史,还是作者的杜撰,或者是应验了预言家埃德加·凯西的预言:古文明的考古发现将逐渐改变人们对人类历史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穿越?还不具有那种体能异能?爹娘没有给我天赋架空?祖先们不知道我是哪来的鸟人思前想后,还是拿着地图去探险吧!欢迎加入QQ群:6111393
  • 隋宫秘史

    隋宫秘史

    自古历朝多迷案,且随故纸去解寻。本书着力从历史的陈年瓦砾里,寻找被掩盖的历史真相,力求用翔实的史料和精辟的论述,解密隋朝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让读者从生动的故事和精彩的篇章里,揭开覆盖在隋朝历史上的面纱,找寻到那些曾被混淆的谜底!
  • 青衿歌

    青衿歌

    铅色的乌云疯狂的翻卷、汇聚。转眼间,草原如同被泼墨了一般陷入无边的黑暗。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铁幕,照亮被狂风压倒的荒草,以及在草原上飞驰的骏马。骏马迅如疾风,但骑士还是觉得速度太慢,手中的马鞭一鞭快过一鞭地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吃痛,速度又快了一成。骑士抬头看了一眼风云激荡的天空,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这场雨来的太及时了,自己留下的痕迹会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唳!”一声尖锐的鹰鸣,穿过狂风的呼啸,钻进了骑士的耳朵。骑士身子一晃,抬头一望,只见一只雄鹰在乌云的间隙里穿梭着:竟然在这样的天气出动……骑士伸手压了压胸口,接着手中的马鞭挥的更急。“嘶!”骏马吃痛,四蹄奋扬,跑的更加的迅疾。
  • 也说项羽

    也说项羽

    成功者总有万千的人去捧其臭脚,失败的人最恨不得千脚万脚只为踩死。此即所谓“成王败寇”。我在做一件看似很二的事情,写一套关于“败寇们“的列传。历史本不应是枯燥无味的,他也可以很热血!以正史框架为纲,以散文演义笔法把历史写的更美、更热血、更人性。我写的是人性和反思,是国格和尊严。希望大家能从书中的文字间,找回哪怕一点——我们老祖宗们血液里曾经流淌过的东西,我的书也就达到了初衷。好了,第一个出场的人物——项羽!
  •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本书内容有:重文轻武的王朝;繁荣的社会经济;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包罗万象的理学;灿烂的宋代文化;空前繁荣的科技成就等。
热门推荐
  • 不灭神皇

    不灭神皇

    天生不能习武的少年受尽家族的白眼,却在一个巧合之下获得绝世功法,从此浴火重生,霸绝天下!
  • 绝世逗比妃:妖孽世子宠娇妻集锦

    绝世逗比妃:妖孽世子宠娇妻集锦

    她:身怀绝技,美貌,智慧相当天空之城的殇王他:妖孽腹黑的世子,神秘的身手和妖孽的长相。她和他的相遇会有什么样的火花。今后,似乎并不平静……
  • 长姐持家

    长姐持家

    熬夜猝死的苏婉玉一觉醒来成了二河村猎户家长女苏婉玉,只是此玉非彼玉。三个妹妹外加娘亲肚子里的一个,苏婉玉肩上担子有些重,只是包子怎么越来越多,苏婉玉觉得自己在开幼儿园,好在面对二河村的好山好水,苏婉玉没觉得害怕,大不了进山吃山!一门“红色娘子军”的幸福生活就此展开!
  • 霸道校草的爱上我

    霸道校草的爱上我

    十七岁的我遇上了十八岁的你,我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命运安排,只知道要紧紧抓住你,不再失去!十七岁的程雪儿转学第一天就被夺走了保留已久的初吻,被排斥,被唾骂,她会怎么办呢?
  • 天镜

    天镜

    《山坡羊·懒修身》——晨钟阵阵,睡意浓甚,奈何早课催煞人。道德经,百喻真,不如偷空儿打个盹。勤,也修身。懒,也修身。(本文猪脚囧作)就是这样一个玩世不恭的人,却背负着非同常人的宿命,是该甘于夙命安排,修成正果,还是敢于逆天改命,成就一段红颜作伴,笑傲三界的传奇……┏━━━━━━━━━━━━━━━━━━━━┓┃轮回九转,前生宿缘。成仙途远,崎路漫漫。┃┃蕙质婵娟,绵绵缱绻。情丝难断,不弃红颜。┃┃寄思凭阑,徒使泣泫。幽幽万年,星移斗转。┃┃穷尽黄泉,碧落寻遍。只为一言,宁负黄天…┃┗━━━━━━━━━━━━━━━━━━━━┛“不能成仙,入魔又何妨!”====每章5千字,不做3K牙膏党,打倒牙防组……
  • 白日梦世界

    白日梦世界

    梦,是虚无飘渺的,是不复存在的。但是白日梦就是一个另外。祝心想和祝事成因为想见自己的母亲,使圆嘟嘟和圆滚滚受到了上帝的惩罚。面对无所不能、高高在上的上帝,祝家姐弟毫无畏惧之色,毅然选择替圆嘟嘟和圆滚滚接受惩罚。上帝将会怎样处罚他们这两个“胆大妄为、自以为是”的人类?I-don’t-konw!白日梦,一个无比美好的梦,它遥不可及,同时亦触手可得。“想入非非”世界,一个虚幻与真实交织的地方,当身体和灵魂脱离了它,却发现指尖,还残留着亦幻亦真的回忆的见证。可是,谁又能保证,当你一遍遍重复着枯燥而无趣的日子时,却意外到达这个奇幻的异界大陆呢?
  • 末日危机之巅峰之战

    末日危机之巅峰之战

    末日之战简介:尹震是国立中学的一名倒霉学生,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外面被混混围殴。就在对生活不抱希望时灾难降临人间,而尹震的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 万界尊后之驭夫有道

    万界尊后之驭夫有道

    酒,是个好东西,喝了它,你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南荒朱雀府三小姐陵嫣就折在这琼浆上。偷过老君仙丹,还压坏过自家府邸,既能上天暴揍群仙,也能下地与阎罗过招,就是偷个酒也能偷个情缘红线。立志做这八荒四海最逍遥的女君,却活成了万界最奶的神尊之后。陆压道君也没想过,自己能栽在这小丫头酒碗中,他乃创世远古神尊,同她隔着两个纪年,数亿万年。当年他可造天地,如今亦可为她毁天灭地。陵嫣知自己贪图陆压美色,陆压也知她贪图自己美色,还好,他两在三观、五官那是出奇的一致。在“护妻”道路上,陆压一骑绝尘,谁都追不上。
  • 签到奖励成神豪

    签到奖励成神豪

    刚高考完的路扬准备在暑假的时候去魔都打工赚点学费,就在一天,突然,叮!签到系统绑定中……从此做一个俗人。当路扬还没有念完大学时,他发现这个他拥有的已经富可敌国了……
  • 方入仙河

    方入仙河

    新人新书,可喷可赞。月迫青山小竹闲,白雪渐落月光寒。瑶仙独有冰玉骨,与子携手欲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