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43700000012

第12章 割麦

割麦,又一项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在我的家乡与我的父老乡亲告别了。

7月15日,站在家乡的麦田埂上,看着麦地里一拃多长的麦茬子,我的心犹如被这麦茬子戳着了一般,酸酸的、涩涩的。

割麦,是所有农事活动中,让农民遭受酷热最多、流下汗水最多、弯腰曲背时间最长、体力消耗最大、农时要求最高的一项劳作。

割麦开镰在三伏天,是我的家乡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清晨不能割,一是麦秆上有露水,潮湿,不好割;二是潮湿的麦子割倒后,翻晒、捆拿要延长两天时间。故而,一般选择在早晨10点左右下地,戴着草帽,提着磨刀石,一人一把或者两把镰刀挎在手臂上,满怀着收获的欣喜,行进在乡间小路上。收获,在麦地里;收获,在他们的刀刃上。他们攒足了劲,要把大半年劳动的希望,在这赤日炎炎的七月里收获到麦场上。

揽把、跨步、挥镰、刀刃尽可能低的擦着地皮,用力往后一拉,一大把麦子跟着镰刀“嚯嚯”的声响,应声倒地了。一个好的割麦子的行家,最基本的要求是:揽把要紧,拉镰要狠,刀刃靠麦茬要低,脚下要净。会不会割麦,你挥两次镰刀,行家就看出个眉眼。

从下地到中午12点,是割麦人心情最好,出活最多的时间。大集体时期,二三十个人同时下地,一人一米左右的宽度,像大雁飞行一般,一字儿排开,争先恐后地奋力向前匍匐着。弯腰、挥镰、放麦,所有的劳作都须猫着腰去完成。你只能在弯腰的幅度上有所变化,但不能立起身,一立身你可能就慢了,慢了,后面的人就撵着你的屁股。也不能太快,快了,镰刀有可能碰到前面的人。你必须掌握好节奏,有力地前行。这种二三十人集体割麦的现场,那就是体力、技术的较量。从北头下地,一气子往前窜出五六块地,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不能有一点点马虎。能不能跟得上趟,左邻右舍挑不挑你的毛病,全凭你的实力。在这种较量中,割麦能手产生了,姑娘眼中的王子现身了。一人最多的一天可以割一亩三分地。而正常情况下,一人一天只能割七八分地。有情的青年男女有意站在一块,相互帮衬又在艰苦的劳作中,生产着暧昧,生产着爱情。

这样的劳动场面,过去的很多电影里都有表现。那一时期,舞台上风行的《丰收舞》,正是形象地来源于割麦这一劳动细节,只是艺术家们把它诗化了,夸张了,让每人肩上搭了条毛巾,还多了一个卖弄风情的擦汗动作。而实质上,割麦这项劳动,有舞蹈的意象,有农民们高兴时的歌声,有收获的喜悦,而更多的是辛劳的汗水与艰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镰刀磨得好不好,也是割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都是有经验的老农,才能承担起这一重任。

割麦子是“龙口夺食”的战斗,季节性极强,早一天,撵了青了,可能要少打粮食;晚一天,收到最后的麦子可能要松口淌在地里。哪一天开镰,那年月是极其讲究的,要有富有经验的老农集体“会商”,生产队长作出决定。曾经有几年,县上还作过统一开镰的决定。文件一发,金黄的麦地一派繁忙景象。后来实行了责任制,虽没有强制性的命令必须哪一天开镰,可是农民们开镰的时间还是十分的讲究。那就是看村子里最有经验的人家哪一天动手。在我们村,具体的就是看我的父亲哪一天动手。

自古以来,割麦子这一农事,动用劳动力最多,场面最壮观,延续时间最长,从官府到百姓,从中央到地方最重视的“夏收战役”,自打我记事起,在我的眼前演绎过了太多太多新奇的、动人的、壮观的、辛劳的、痛苦的故事。这些故事,对于老一辈的农民和与农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们,它是刻骨铭心的。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古诗描写的是旧社会,麦收在即,烈日当头,农夫与不劳而获者的截然不同的心情与作派。

“坚决打好麦收战役,保证颗粒归仓!”每年的六七月份开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一级一级下发文件,报纸上大红字通栏标题,层层动员部署。机关停止办公,学校停课,工厂关门,统统地到农村去,到麦地里去!麦浪滚滚,一片丰收景象,城里人全部下到农村。全党重视农业,全民到麦地里“龙口夺食”。这鼓舞人心的举动,壮观的场面,一般要延续半个月。

夫妻上阵,孩子上阵,连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赶到了麦地里。家家户户各自为阵,这是生产责任制以后的景象。用的仍然是镰刀,但由于参加的人数翻番,把割麦子的时间缩短了三四倍,一般三四天就全部割倒了。

我承受割麦子的艰辛之极,是在1979年到1990年这12年间。父母承包的4亩责任地,几乎每年都种3亩左右麦子,而每年的收割几乎都由我和父亲来完成。我是公家人,麦收时请两天假不容易,为了抢时间,我中午不回家吃饭,让母亲把饭送到地头。父亲已年过六十,为了让父亲少受点苦,我尽可能多割一点。正午12点,那真是赤日炎炎似火烧哪!我的白衬衫被麦灰染成了黑的,被汗水浸成了水的,可是不能脱下,脱了脊背晒得受不了。麦沟里腾起的热浪把人的周身烤炙得汗流不止,燥热难忍,有时候能冲得你晕过去。可是我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忍耐,必须坚持。长在地里的麦子,还等着我和父亲用镰刀一刀一刀地去割呀!从一下地弓起腰,没命地割,到地头才舍得立一下身,实在支持不住了,在田埂上躺上四五分钟,那真是一种腰要断了,浑身散了架的感觉。最后的五年,我已是县政府办公室的副主任了,可是每年的割麦,我一镰刀也少不了。没人帮你,大家都忙。乡亲们曾跟我开玩笑,这个干部要麦子不要命了。然而我必须那样做,那时候,还不兴请短工,我多么盼望收割机能够早一天开到地里,替代我手中的镰刀呀,可是不知是不适应,还是乡亲们不接受,用手中的镰刀割麦,仍然在我的家乡风行着。

那几年我一直在发问:种地播种有了播种机,打场有了脱粒机,运肥有了手扶拖拉机,大家都接受了,为什么割麦子用联合收割机替代的步伐走得那样慢?

我第一次看到联合收割机割麦是1965年,在灵武农场。我曾给我的父亲大讲特讲过收割机的好处,而到了我的家乡割麦彻底甩掉镰刀,却到了2010年,其间的跨度是整整45年。漫长的45年哪!这进度也太慢了一点吧,问题出在了哪里?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有机械不适应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当农民出去打短工,一天也能挣个百八十元的时候,谁还愿意忍受麦浪高温的蒸腾之苦呢?

大型的、小型的,不同机型、不同收费标准的收割机开进了家乡的麦地。

麦地与镰刀彻底告别了!

2010年7月22日

同类推荐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

    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

    一个普通读者,以淳朴心情,在寻常可遇的读物中,从辛亥革命那年起,作了一次年轮式阅读。百年烟雨里的百种读物,书里书外的千字短文,渐聚成纸上年轮。“轮”中之书,有名著,如《宽容》、《傅雷家书》,也有教材、课本;有政治,如毛、邓著述,也有经济;有战争,如《第三帝国的兴亡》,也有和平;有歌颂,如《中国》,也有批判,如《娱乐至死》;有民国初年的《新修身》,也有新出不久的《荒废集》……不拘一格,随遇而读,如年轮之成,不规则,却自然,真实体现出了阅读的平民性质,如作者在序中所言,“原是每个读过书、写过作文的人都不难做的”。书中文字质朴,史料丰富,时见精彩。书影则匠心独运,蕴涵丰厚,味道绵长。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语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茴香

    茴香

    茴,草头底下一个“回”。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小凌由此联想开去,把《茴香》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风和日丽聚集“凌”家,和风习习,温温暖暖。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可在小凌那里,她总能排除负面信息负面影响,像一棵向日葵,向着光明,要么在风和日丽中,要么等待日丽风和,显示着正能量。但这一部分,不仅仅是正能量,还有趣味,还有生活的味道。孩子小时,趣味在夫妻的争执上,《孩子像谁》,孩子哪点好,夫妻各说孩子继承的是自己的基因。到了《女儿的作家梦》《想当小队长》,再到《给90后的小棉袄@正能量》,无疑,女儿是小凌心中的宝。
  • 纸上的伊比利亚

    纸上的伊比利亚

    编者从众多西班牙文学名家的作品中,按照“爱”、“死”、“眼睛”、“声音”、“梦”、“夜”等主题编辑而成。这是一本适合在寂静得像永恒的夜里捧阅的书,它们有着“竖琴的旋律,笛子的旋律,小提琴的旋律,流水中的旋律,女人口中的旋律……”
热门推荐
  • 夺夫:娘子太威猛

    夺夫:娘子太威猛

    搞神马?她原以为的竹马郎君居然是她家的仇人?还有这个跟在她后面唧唧歪歪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她要去哪是她的自由!他要为她出头受伤可怪不着她。可眼睁睁看着也不太地道,好吧,姑娘做件好事收留你。耶?她肿么越看他越顺眼了?坏了!中爱情的毒了!
  • 爱是黑夜的灯

    爱是黑夜的灯

    《爱是黑夜的灯》采用全景式的手法,再现社会,再现生活,再现人生。作品故事生动,极具感染力,对历史典故的述说娓娓道来,对红色风暴的描写简洁明快,对社会变革的记叙严谨客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真实深刻。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穿越之天才召唤师

    穿越之天才召唤师

    陆菓凝因为灵根消失,便被人欺负,好玩似的丢进蛇窟,生生的被吓死。现代的一个特种兵穿越而来,她醒来后爬出蛇窟回了陆家,对上了嚣张跋扈的陆妍,陆元为救她而受伤,这时陆家家主也就是她的爷爷闭关出来。她在次测试时灵根却突然恢复,爷爷扬言要好好培养她,那些长老们都一阵不满。这时感到危机的陆妍几人抓走陆元,想约她出来彻底解决她。陆菓凝不敌,却意外召唤出了小风,小风一把火烧了几人,陆妍因为有个法宝侥幸逃脱,却被毁了容。灵力尽失的陆菓凝被暗处看热闹的宫白暝救走,等她再次回到陆家时,发现爷爷元寿以尽已经死了,二长老想要扶她上位好控制住她,三长老就不同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行妖闻录

    夜行妖闻录

    阴冷的月光下,黑色的影子在街道上游荡,这是妖魔的时间,这是非人的狂欢。“啊,早上了。”睁开眼睛,阳光灿烂,一切仿佛迷梦。
  • 诱爱金牌律师

    诱爱金牌律师

    十七岁的肖文静差点被继父侮辱,反抗中,她失手杀死继父。七年后,肖文静刑满出狱,为了待在她暗恋的律师身旁,孤身一人来到北京,靠街头摆摊挣扎求活。一位古怪的疯癫老妇,一枚奇异的金属印章,将她意外扯入此生从未涉足的神秘风水世界……
  • 娇俏少女撞冰山

    娇俏少女撞冰山

    这个夏天,有一个喜欢做梦,为了追求心目中理想的偶像剧人生而来到洛樱中学的天才少女苏青苒,竟然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如愿以偿的遇到了两大帅哥,一个如王子一般优雅清远,一个像恶魔一样阳光搞怪。面对这两个完美男生,苏青苒在他们之间难以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