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89700000012

第12章 上元(五千字大章)

七天之后,祭天大典。

祭天,是华夏民族最隆重,也是最庄严的祭祀仪式,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是人与天的一种“交流”。通过祭天来表达人对于天滋润、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同时也祈求上苍继续保佑华夏子民。

后世的祭天仪式最初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同上古时期的祭天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汉武帝定制礼仪的时候,规定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祀地,第三年祭五畤(就是五方天帝),每三年轮一遍。

至于祭祀的场所,最开始的时候是每年到高山上去祭祀,后来因为太麻烦,而且劳民伤财,从汉成帝开始就修建了圜丘坛和方丘坛用来祭祀,就是我们习惯称呼的天坛和地坛。再往后走,祭祀的周期也从三年一轮减少到了两年一轮,最后变成了冬至祭天,夏至祭地。只能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懒惰的天性,人对于自然的敬畏越来越小了。唐代的祭祀处在了两年一轮的阶段,祭祀的时间就在元日大朝会之后。

天还没亮,李承乾就被内侍唤醒,梳洗换装,一番整理之后上了御辇,正好赶在第一缕阳光洒下的时候到了圜丘坛。在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欣慰的目光中祭祀了上天。虽然天气还很冷,不过一番繁琐的流程下来,李承乾厚重的衮服里面都湿透了。

祭天完了之后还要举行启耕大典,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带着后宫的妃嫔子女都作寻常百姓打扮。李承乾也换了衣服,经过一番折腾,李二陛下扶犁走了几步,长孙皇后摘了几片桑叶就算齐活,毕竟不可能真的让皇帝皇后干耕田犁地的活,像不像暂且不说,他们也没那技术。

等到启耕大典结束,这一天就算是过去了,李二陛下一大家子聚在一起随便吃了点东西各自回宫了,李承乾一如既往的被单独留下来,受了好一番训教才被放回东宫。

举行完了祭天大典,贞观四年就算是正是的开始了,一连好几天,李二陛下都带着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心腹大臣商量今年朝廷的一些规划,六部的事情都扔给了李承乾。李承乾每天从早忙到晚,累的饭都没时间好好吃。好在忙碌的时间并不长,劳累了几天之后,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元节,按照旧例,放假一天。

上元节,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元宵节,乃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满月的日子,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一点的晚上,长安很难得的没有实行宵禁。

由于天下平定,突厥也没有来犯,今年的上元节,长安显的分外的热闹,朱雀大街路边悬挂了不知道多少灯笼,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每只灯笼下面都挂着一根纸条,上面写着一道谜语,如果看上了哪个灯笼,只要猜出了下面的谜语,就能把灯笼拿走,每个灯笼周围都围了不少人,只要有人猜出了谜语,顿时就是一阵欢呼。

宫里依旧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带家人参加,往日里看上去有些冷清的太极宫突然变的喧闹起来。李二陛下特地下旨,进宫参加宴会的臣子每个人最少都要带一盏灯笼,用来猜谜用,最后谁得到的灯笼最多,陛下会有赏赐。酒宴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帮半大小子就已经耐不住性子,撺掇着李承乾向李二陛下告辞,下去猜谜去了。

猜谜的地点选在了禁苑,不计其数的灯笼将整个禁苑照的亮如白昼,除了大小官员带进来的,李二陛下还命令将作监临时赶制了不少,禁苑之中,大大小小的灯笼错落有致的挂在树上,等着猜对谜语的人去摘取。最受欢迎的灯笼就是将作监的,毕竟是专供皇家的御用作坊,手艺肯定比那些民间的小作坊精湛,其中还有不少灯笼甚至是出自当朝大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之手。

李承乾带着长孙冲他们几个进来的时候,园子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倒也不用太拘礼,不少认识太子殿下的臣子看到李承乾,过来行了个礼就自顾自的找自己喜欢的灯笼去了。

李承乾边走边看,也没什么比较中意的,倒是身边的杜荷等人兴致颇高,时不时的就要惊叹一番。

“殿下,你来看看这个。”杜荷又在一边大呼小叫的说道。

众人随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只素色的灯笼上画着一个高冠博带的儒生,手握竹简,腰悬长剑,神采斐然,寥寥几笔,一股昂然之气就跃然纸上。

这个灯笼的位置并不显眼,显然布置的人并没有发现这个灯笼的精妙,随便找了个地方就挂上了。不过杜荷干嘛专门挑了这么个灯笼?众人疑惑的看着他,杜荷不自然的笑了笑,说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个灯笼是谁做的?”

这到哪儿知道去,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每个人带一个灯笼那就不是个小数目了,况且还有不少人为了讨好李二陛下,带了好几个灯笼来的。不过杜荷这么说,显然他知道这个灯笼是谁带来的,众人一脸询问的神色看着杜荷,他倒也不遮掩,直接就说了:“这个灯笼是孔老大人带来的。”

原来是孔颖达。众人恍然大悟,不过转念一想,又都好奇杜荷干嘛没事打听人家做什么灯笼。仿佛知道众人的想法,杜荷说道:“孔师每次上课的时候都说我朽木不可雕也,如果我拿了他的灯笼,再到他面前炫耀去,不知道他是个什么脸色?”说到最后,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原来是这样。李承乾的众多侍读中,杜荷算是最不安分的那几个之一,每次上课都要弄出些幺蛾子,隔三差五的还跑的不见人影,孔颖达又是一副较真的性子,对于杜荷这种行为每次都要耳提面命大半天,要不是看在杜如晦大人的面子上,杜荷早就被赶出东宫了。杜荷专门派人盯着孔颖达,就是为了拿到他的灯笼,再到他面前炫耀一番:你看,你不是说我朽木不可雕吗?我猜出了你的谜语,那你岂不是更不可雕?

这种小孩的玩笑想来孔大人也不会在意,众人便跟着杜荷看向孔颖达的这只灯笼,只见灯笼下垂着一根纸条,众人拿起一看,上面写道:“‘约法三章’射《论语》一句。”

在此再唠叨一句,李承乾前世学的是中文专业,这个专业枯燥的很,这种枯燥不仅在于专业内容,还在于那些老师。中文系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学究,偶尔有几个年轻的,也是老学究教出来的。他们能想到的活跃课堂气氛的方式实在有限,李承乾四年大学,就遇到了两种,一种是作诗,一种就是猜谜。不同于作诗,猜谜需要的时间很短,于是很多的老师都喜欢用这一招,李承乾大学四年,记住的谜语着实不少,所以说,猜谜这件事对于李承乾来说一点挑战也没有。

看到谜面的那一刻,李承乾就已经知道答案了,看着周围几个人冥思苦想的样子,实在有些无趣。不过李承乾可不会打扰他们的思考,他知道,相比于猜不出来的不甘,更让人讨厌的是当你还不知道你猜不出来的时候,有人把答案说出来了,这会让人觉得是别人夺了自己的机会,心胸小点的怕是因此就恨上你了。

李承乾当然不怕他们几个会恨自己,但是他也绝不会多嘴多舌,说不定过一会儿他们就猜出来了呢?趁着众人思考的机会,李承乾抬起头看着周围的几个灯笼,想找找看有没有自己没见过的谜语。

李承乾这边正在找着,就听那边几个人急道:“猜不出来啊!这到底说的什么啊?《论语》那么多字,谁知道他说的是哪一句啊!”

杜荷也是一脸的黯然,显然一点头绪都没有。李承乾走了回来,问道:“怎么?都没猜出来?”

“殿下难道猜出来了?”房遗直问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着杜荷问道:“约法三章是谁提出来的?”

杜荷想也没想就说道:“汉高祖刘邦啊。”

“汉高祖与民约法三章,朝廷行事有律可循,国家才能昌盛。《论语》中说到国家要有律可循的句子有哪些?和刘邦有关的又有哪些?”说道刘邦的“邦”字,李承乾故意加重了语气。

“和刘邦有关?国家要有律可循?”杜荷虽说有些不学无术,但好歹也是宰相之子,《论语》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想了一下就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是‘邦有道’!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对不对?”

李承乾点点头,算是承认了,杜荷连忙手舞足蹈的去找鉴证官,将这个灯笼取了下来。

提着灯笼,杜荷志得意满的走在众人前面。看着他这个样子,程咬金的二儿子程处亮用手肘捅了一下身边的秦怀道(秦琼之子):“你看杜小子那样子,好像是他自己猜出来的一样。如果不是殿下提醒,他还不知道要猜到什么时候呢。”

秦怀道倒是很看得开:“等会我们也拜托殿下帮我们猜一个就是了,反正以你我的脑子,估计猜谜这事是没什么指望了。”

程处亮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嗯,我去找个好的,让殿下帮我猜。”

两人的话李承乾都听到了,不过他没有在意,不过是帮人猜个谜,又不是什么大事。

众人又走了片刻,程处亮突然眼睛一亮,指着一个灯笼说道:“你们觉得那个灯笼怎么样?”

众人随着他的手指看过去,只见一只淡红色的灯笼挂在树上,每一面都画着一个侍女,总共十几个侍女,眉目如画,各有风姿,一看就知道是阎立本的手笔。

长孙冲看了两眼,对程处亮说道:“这看上去应该是个女子用的灯笼吧?你什么时候好这口了?”

程处亮想也不想的就说道:“谁说我看上这个灯笼了,我只是喜欢这上面画的女人罢了。”众人绝倒,心里不约而同的想道:果然是老程家的门风啊!

既然有看上的,程处亮也不客气,直接找到李承乾,让他帮自己猜猜。李承乾走上前,撩起灯笼下的纸条,只见上面写到:“半解衣裙半带羞。打一字。”

看到这个谜面,李承乾笑道:“没想到阎大人还有如此风流的一面。这谜语和这灯笼倒是绝配。”

“太子殿下猜出来了?”秦怀道问了一句。

“嗯。”李承乾点点头。

“谜底是什么啊?”看到李承乾这么快就猜出来了,程处亮觉得这个谜肯定不难,说不定就有别人也猜出来了,他挺喜欢这个灯笼的,千万别被人抢了先。

李承乾解释道:“这是个拆字谜,‘半解衣裙半带羞’,把‘裙’字的一半和‘羞’字的一半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程处亮眼睛转了转,突然反应过来,眼睛一亮,还没来得及和众人说,连忙跑去找鉴证官了。

众人见程处亮跑了,只好问李承乾,李承乾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不过是个‘群’字而已。”众人心中一想,的确如此。

程处亮得了灯笼,也是嘚瑟的不行,众人继续前进,有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有的人则靠着李承乾的提醒,差不多人手弄了个灯笼提着。

走着走着,秦怀道突然指着一个灯笼说道:“殿下,小子愚鲁,猜谜这事估计是没什么指望了,烦请殿下帮小子取了这个灯笼可好?”

秦怀道说的是一只素色的灯笼,白色的纸张上有着淡淡地天然花纹,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纸上简简单单的画着一丛兰花,几只小虫围着兰花飞舞,小虫并不是画上去的,而是用透明的宝石镶嵌而成,灯光透过,别有一番韵致。秦怀道伸手将灯下的纸条拿起,只见两指宽的纸条上写着四句诗:“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做月边星。打一昆虫。”

李承乾无奈的笑笑:“怀道,这个恐怕你得自己猜了。”

“怎么?连殿下也猜不出吗?”李承乾一路上的表现让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连他都猜不出,众人都打算放弃了。

李承乾摇摇头:“不是。只是这个灯笼就是孤做的,孤总不能自己把谜底告诉你吧。”

听到李承乾这话,众人顿时来了兴致,太子殿下设的谜语,那谜底到底是什么呢?就算不为了这个灯笼,能猜出太子殿下的谜语,也是了不得的了,当下都围拢到一起商量起来。

李承乾的这个谜面并不是自己想的,而是在后世的时候感觉这个谜语挺有趣,无意间记下来的,他的作者倒是大大的有名,正是名传千古的诗仙——青莲居士李太白。

众人猜了半天也没什么头绪,正想放弃,让李承乾说出答案,就听一个女声弱弱的说道:“谜底是萤火虫,对吗?”

听到有人说出了谜底,李承乾转头向说话的人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淡紫色衣裙的女子淡淡而立,肤如凝脂,眉眼如水,如空谷幽兰,遗世独立。这一刻,李承乾觉得自己的灵魂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时间竟怔住了,脑子里不断地回想起曹植《洛神赋》里的话:“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难道我猜错了?”看到李承乾没说话,紫衣女子微微蹙了蹙眉,看上去有些失望。

李承乾回过神来:“呃......没错,没错,谜底就是萤火虫,姑娘好文采,这个灯笼就是姑娘的了。”说完,直接伸手将灯笼取下,递了过去。

紫衣女子接过灯笼,道了一声“多谢”,转身走了。

看着对方渐渐走远,李承乾的目光有些痴了。再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听到周围一片参拜声:“臣等参见陛下,娘娘。”

李承乾清醒过来,跟着跪下:“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长孙皇后走上前扶起李承乾,一脸关切的问道:“承乾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李承乾摇摇头,没有说话。

长孙皇后顺着李承乾刚才目光所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了一缕紫色的衣尾。凭着身为女人的直觉,长孙皇后瞬间就明白了,自己这个儿子是恋爱了。

面对长孙皇后的询问,李承乾害羞的连连否认,如此更加坐实了长孙皇后的猜想。不过她并没有多加询问,只是一如既往地淡淡地笑着,眉宇间满是喜色。

两仪殿的酒宴已经散了,众人兴致正酣,李二陛下干脆就带着众臣也来凑凑热闹,和李承乾等人说了几句就走开了。

送走了李二陛下,李承乾回头看着刚才那个女子消失的地方,脑子里不知为何突然蹦出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类推荐
  • 武帝寄奴

    武帝寄奴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宋武帝刘裕的传奇生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武帝刘裕,乳名寄奴。一个靠编草鞋糊口的平民,凭个人的努力成为了帝王。他是被辛弃疾等人歌颂景仰过的英雄人物,是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有人企及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人类有史至今,能用少数步兵(2千)击败十倍以上骑兵精锐(3万)的,唯有刘裕和他发明的却月阵。《三十六计》是在知名度仅次于《孙子》的兵书,目前已确认其作者是刘裕手下的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的军事实践即来自与主公刘裕的并肩战斗。欢迎批评指正!
  • 小兵闯三国

    小兵闯三国

    现代无名大学生穿越到三国!怀揣争霸系统逐鹿中原,破黄巾灭西凉,三国群雄不过尔尔!战吕布收荆襄,脚踏苍龙誓要问鼎轻重……
  • 红楼庚子纪实

    红楼庚子纪实

    时空旅游爱好者误进红楼之后所记录的点点滴滴血泪史。娶了谁,都要伤一片的心,难啊!怪不得贾宝玉要出家呢,抄家不过是丢了身外之物,你们却是抄了我的心,让我怎么舍得回去啊!新书《偶像联盟》已发,欢迎前往。
  • 策天:三国行

    策天:三国行

    世间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千年策划的局,只为了在这汉末,去结束自己原有的结局……
  • 西风饮马记

    西风饮马记

    明清易代,回到过去,那个疯狂的年代,那个令人捶胸顿足的年代,那个令人惋惜的时代。是的,历史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重写。用今人的目光看过去的故事,历史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丹青而是人性的写实。无论是咆哮者“非亡国之君”崇祯,还是悲叹着“大丈夫岂能陷于缇骑”的孙传庭,亦或是面南而伤“愧对先帝”的郑成功…他们都是历史上的今人,今人的历史。在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回顾那段关系着中华民族命运的历史,是让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继续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高指示!
热门推荐
  • 八云的无尽旅途

    八云的无尽旅途

    一个八云氏的少女在无尽的世界中旅行的故事。目前进度:主世界(完)-魔禁(现)
  • 狼羿传

    狼羿传

    父母离奇死亡,她被迫寄人篱下,受尽欺凌。在一次偶得法宝后本以为从此可以过着人若欺我我必欺人的生活,却不曾想被自己的特殊身份卷进了一场争站之中。当黑暗来临,当成长之后,面对真相,她该何去何从……
  • 重生八零之我要暴富

    重生八零之我要暴富

    我陈佳佳!一个九六年的小姐姐,竟然。。穿越了?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碌碌无为,平庸下去,竟然穿越到八零年代
  • 神兵万变

    神兵万变

    玉镯在手,神兵我有!变!变!变!帝尊掌控天道,凝练不朽物质,化为玉镯,变化一切神兵!无上的造化神器,永恒之杖,逍遥之翼,葬天之棺,诛仙之门,九天至宝,帝皇铠甲,主宰之轮,天机之眼,起源之书,荣耀之盾,审判之枪……无尽的神兵,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出现的!而现在,这个玉镯就在阳云的手上。
  • 怪帝邪相

    怪帝邪相

    十六岁呆萌正太王子在三十岁腹黑大叔帮助下斗太后、斗王叔、斗长兄胞弟,还要跟满朝文武勾心斗角,邻国也不是省油的灯,今天骂你黄口小儿明天就偷袭边境,怎么办?干他!
  • 新兰:见证爱情

    新兰:见证爱情

    新兰同人文她是身份成谜的离奇穿越者,陪新兰一起走下去,守护她的angel,见证独属于他们的甜蜜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号角声声

    号角声声

    介绍了秦汉前后的各大战争,远古的战争、奴隶社会中的著名战役、秦汉时期的著名战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战役、隋唐时期的经典战役、弱势两宋时期的战役、元的拓展疆土、明王朝的著名战役、满清的军事斗争
  • 混迹在火影世界的圣域杂兵

    混迹在火影世界的圣域杂兵

    就前后两次穿越来看,与其在圣域当个讨不到老婆的黄金单身汉,其实,在火影世界也挺好的,至少有纲手姬不是吗......简介无力,对不起大家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