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789700000052

第52章 祈雨

时间一晃就到了夏天,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关中去年冬天刚刚经历了一次雪灾,朝廷还没缓过神来,今年河南又发生了旱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逐渐体现出来。前隋的时候在河南等地大兴土木,黄河两岸成材的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水土流失的十分严重。到了最近几年,黄河流域经常会出现缺水的情况,尤其是今年,黄河两岸以东都洛阳为首的两州七府三十余个县几乎全部受灾。

洛阳的兴洛仓一直是朝廷最重视的几个粮仓之一,里面存放的粮食大部分是用来发放百官的俸禄的。虽然李承乾改革税制的建议已经被李二陛下采纳并且通行全国,可是真的起作用估计还得再等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官员的俸禄还是得按着以前的老法子来。所以对于兴洛仓里的粮食,朝廷也不敢不慎重。

唐代的时候农民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高科技手段,说到底还是靠天吃饭,如果碰上了天灾,接下来可以预见九成以上是要发生灾荒了。只要发生灾荒,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会做出什么事实在难以想象,万一要是兴洛仓有失,对整个大唐朝廷的震动根本不是去年那场雪灾可以相提并论的。要是再有人在暗中兴风作浪,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李二陛下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不怎么乐观,一边每天催着袁天罡演算到底什么时候能下雨,一边安排李承乾赶往洛阳,主持救灾事宜。

李承乾到了洛阳自有一番作为,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来说说长安这边的事。

因为老天爷不给面子,一直都不肯下雨,洛河、雒水、伊河、瀍河等洛阳周边的河流也都几近干涸,报灾的文书几乎以一天一封的速度送到太极宫。随着灾情慢慢严重起来,已经有人开始上书建议李二陛下祭天祈雨了。

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的上三代以夏朝作为开端,夏朝就是以巫祝文化为立国根基,再之后的商朝,祭祀和占卜也占据了社会活动的重要地位,一直到周朝,周公制定周礼,祭祀依然占据国家活动的重要地位,《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这一点最好的体现。

孔子强调“克己复礼”,这个“礼”说的就是周礼,既然说到周礼,那么祭祀就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所以在《论语》当中才会有那么多祭祀的描写。

再到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皇帝成了“天子”,祭祀的地位自然就更加的重要了。汉武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朝代更迭,虽然周礼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但是祭祀的种类和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出现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祭祀。

总的来说,这些乱七八糟的祭祀大概可以分为常例祭祀和临时祭祀两种。常例祭祀就是不管发生什么,到时候就要举行的祭祀。至于临时祭祀就要根据现实情况来举行了。祈雨,也算是临时祭祀的一种。

在中国这种农耕社会,祈雨应该说是国家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中应用的次数最多的,除了每年固定的“雩祀”(惊蛰之后,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时不时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雨。毕竟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老天爷就突然抽个风,旱上一段时间。只要一段时间不下雨,就要开始准备祈雨了。

除了雩祀是由皇帝祭祀,平常的祈雨要根据情况来决定祭祀的方式。如果只是小范围的不下雨,那么只要小小的祭祀一下就行,随便一个地方官府就能解决,可是要是像今年这样,波及了数十州县的大面积干旱,那就要皇帝陛下亲自出动了。

关于祈雨的方式,从上古时代就已经规定好了。《左传》桓公五年记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意思是说惊蛰以后龙神就要现身,这时该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记载: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意思是可以经常招来风雨。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提到了舞龙求雨的活动。此外,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

从上古时期开始,中国就一直就存在着对龙的崇拜。不过一开始的时候,龙并不具有单独的神格,而只是作为神的助手和坐骑的身份出现的。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当中记载了一种叫做“那伽”的神兽。在佛经汉译的过程中,“那伽”被一致的译为“龙”。佛经《智度论》中云:“那伽,秦(指中国)言龙”。它类似中国龙,变幻莫测;风云际会;升天潜水;兴云布雨。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也说:“难陀龙王,优难陀龙王于虚空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释迦牟尼)身。……天龙八部亦于空中作天伎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渚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这一佛传故事在中国又演变为九龙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见,在佛教至尊悉达多太子降生那一霎起,“龙”就与他相随,地位尊崇可见一斑。太子降生后,在空中舞乐赞礼的“天龙八部”护法神,更有“龙部”存在,在八部众中地位仅次于“天”,神通广大,具非凡法力。

为了和佛教抗衡,原本作为神仙坐骑的龙的地位在道教体系中也获得了提升。自唐代以后,随着佛道两教的兴盛,龙神的地位不断地提高,最终被封为龙王,以至于各地的江、河、湖、海、渊、潭、塘、井,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龙王。

说到这里,大家不要以为求雨就是祭祀龙王爷,至少在唐代的时候,还没有祭祀龙王的习惯,只不过会在祈雨的过程中舞龙而已。至于《西游记》啊,各种民间传说说的唐代的龙王故事,不过是后人穿凿附会罢了。至少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唐朝祈雨的对象大多数时候是各处名山大川的山神、太庙里的祖先和寺庙道观里的菩萨神仙。

关于百官上书请求李二陛下祈雨的事很快就通过了,考虑了现在的情况,李二陛下觉得也没时间再派人去名山大川求雨了,作为开国皇帝的李渊还没死,李氏的太庙里现在也不过供着小猫两三只,求了也没什么用。想来想去,和几位大臣商量了一番,李二陛下决定就在长安周边的几个寺庙道观里举行祈雨仪式就行了。

确定了祭祀的地点,由钦天监选好了祭祀的日子,接下来就要按照祭祀的要求开始斋戒、素服、减膳、独居。希望自己的诚意能够感动上天。

《旧唐书·志第一》记载:昊天上帝、五方帝、皇地祇、神州及宗庙为大祀,社稷、日月星辰、先代帝王(上古五帝等)、岳镇(五岳及其它山脉)、海渎、帝社(农神后稷)、先蚕(教民育蚕之神,由皇后主祭)、释奠(至圣先师孔子)为中祀,司中(星名)、司命(星名)、风伯、雨师、诸星、山林川泽之属为小祀。祈雨在唐代的祭祀中只属于小祀。

关于小祀,唐朝的礼制是这么规定的: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散斋之日,昼理事如旧,夜宿于家正寝,不得吊丧问疾,不判署刑杀文书,不决罚罪人,不作乐,不预秽恶之事。反正就是跟李承乾当年代表李二陛下祭天的时候一样,怎么苦逼怎么整。

祭祀前三天,李二陛下开始斋戒,并且昭告天下,将宫中的宫女发放还家,赦免一些罪行不是太严重的罪犯,求不求的到雨先不说,样子还是要做做的,也好让百姓安心。

自汉朝以来,一直都宣扬的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认为天象的变化就是上天对于人间万事万物的感应。天子受命于天,当然是最容易引起天象变化的了,因此每当气候有了什么改变,百姓都会把它和皇帝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

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在“明雩篇”里写道:“六国之时,政治不同,人君所行赏罚异时,必以雨为应政令。”意思就是说:国家政令实施的好与坏,通过天象就能反应过来。

本来按照前世的历史,即使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大的自然灾害,李二陛下也不会担心。可是偏偏这一世李承乾穿越来了,而且偏偏刚刚提出了改革的计划。就在他提出这些计划之后,去年关中遭了雪灾,转过年来河南又遭了旱灾。这些如果朝廷不能处理好的话,只怕刚刚推行下去的改革计划就要胎死腹中了。

李二陛下也知道这次祭祀的重要性,生怕触怒了上天,所以很严格的执行了斋戒的要求。等到祭祀这天,李二陛下一身素服,安步当车,带着文武百官,前往事先选定好的兴善寺举行祭祀。

李二陛下出宫,长安大街都已经戒严了,所有的百姓都被千牛卫的人远远地拦住。李二陛下所过之处,路边皆垒起了土龙,台上供奉着风伯雨师和各路神仙,不得不说唐朝的时候这些神仙真的是乱七八糟的,除了每年都要祭祀的那些,其他的那些估计连李二陛下都不认识,也不知道礼部从哪找来这么多神仙的造像的。

到了兴善寺,李二陛下主祭,秘书少监虞世南拿出一篇祭文,抑扬顿挫的当众宣读了一番,将祭文投入炉火中烧了。然后,李世民带着文武百官行雩礼祝祷,祈求上苍降雨。

李二陛下求雨之心不可谓不诚,祭祀的程序不可谓不严谨,就连虞世南那份祭文也写的催人泪下,可是好几天时间过去了,洛阳的灾情文书还是不停地送到李二陛下的龙书案上。

李承乾去了河南大半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李二陛下也是有点气不顺,直接把袁天罡找来骂了一通。

虽然骂人很解气,可是这事还得干哪,这个时候李二陛下能指望的也就只有李承乾这边能有所收获了。安排人给李承乾传了份圣旨,催着他动作快点,剩下的,李二陛下也只有等待了。

希望这次的旱灾不会对改革造成影响吧。目送着传旨的千牛卫离开,李二陛下的心里少见的有些忐忑。

同类推荐
  • 宋杀

    宋杀

    因为一场爆炸,他被送到了异时空的大宋。因为一场争斗,他被一帮海贼抓走。但作为一名高级杀手,他怎能在海贼窝中度过这本该繁华的一生。杀手行于世间,只为刀屠异辈。在这遍地反贼,周遭无数凶恶贪狼环伺的国家,他必须打破国家现今这积弱的局面,以一人的血性,唤起整个大宋的国魂。战场之上,处处回扬着他那铿锵的肃杀之声:“尔等既不愿俯首称臣,那本王便代宋而杀!”
  • 飞跃八千里路云和月

    飞跃八千里路云和月

    天穹国帝君子嗣稀薄,男君或早夭或战死,只剩十七个女君。为避免权臣叛乱,亲王争权,他国觊觎,帝君与四大家族共同决定将诞生的第十八个小女君按照帝国贤君的方向培养。从此,这个小女君肩负重任女扮男装,开始了他艰辛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从充满质疑与挑衅,到众望所归,除了四大家族的支持,还有青梅竹马的陪伴,这一条帝王路孤单而不孤独。看他们如何见招拆招,跨过险恶人心。
  • 关河图

    关河图

    南北朝乱世纷扰,历史却因缘际会地拐入歧路,与原本的轨迹渐行渐远,北周南梁隔江雄峙,辽东肃慎方兴未艾,而一个寂寂无名的羽林郎,正将“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三杰聚首,四王夺嫡,九州板荡,群雄逐鹿,古今分合事,关河群英图,千言万语,都要从一场一波三折的辽东贺捷御宴说起……
  • 重铸清华

    重铸清华

    如果晚清想要挽回败局的话,那么穿越的对象就只有一个了,恩,那就是慈禧太后。
  • 战国之长平传奇

    战国之长平传奇

    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首先要活下去,然后再战胜对手,从而赢得最终的战争,战国七雄,风起云涌,诸子百家,各家争夺较量,在战国争霸的年代,弱肉强食,群雄相争,实力为尊,长平之战则是一个体现,把战国的种种传奇给一一呈现。
热门推荐
  • 登天修行路

    登天修行路

    万年修魔,一念成仙;……问世情:路崎岖,人难行,争权夺利何时停;……登天路,道云清,拔剑为谁?
  • 立黄天

    立黄天

    来到三国,不想在滚滚长江中沉沦,却只为能活着;只有活着,才能活得精彩;本想在浮沉中安身立命,却掌旗黄巾太平军;为生民请命,为天下太平;不忍兄弟刀兵相向,却屡受情谊打击;面对草原荒漠大唱征服;三国鼎立,却不愿相互征伐;和平不易,只望天下太平。一样的三国,不同的人生,理想乌托邦,岸在何处!
  • 破渊龙神

    破渊龙神

    天泽刚成功踏入修炼之道,却在下一天遭遇了一场暗杀,结果被“仙女”相救,从此改变了命运......龙躯觉醒掌至宝,祸水红颜战天下!
  • 嗷嗷升级之神之手

    嗷嗷升级之神之手

    一个人一把剑战天下,一招一式走江湖。一颦一笑如洪荒猛兽,哈哈哈哈颤抖吧。蝼蚁们……我就是无敌的代名词!
  • 夜夜缠欢:邪魅老公别嚣张

    夜夜缠欢:邪魅老公别嚣张

    “寂少,伊小姐说要找您算账。”“账单给她。”“寂少,伊小姐说要找您打架。”“沙袋拳套给她。”“寂少,伊小姐说要跟您拼……谁的胸大。”“……”十分钟后,某女娇小的身影被抵在墙上。“听说你要跟我比胸?”某男慵懒地眯眸,邪魅发问。“只有拼胸我才能妥妥地赢你。”某女无辜地眨着双眼,“最近老公很嚣张,老婆总得想办法灭灭他的威风才行。”
  • 我技能全是被动

    我技能全是被动

    为啥别人的系统都狂拽酷霸炫吊炸天?我的系统连个经脉都修复不了,给的技能还全是被动?行吧,被动就被动。你技能触发不是有几率么?我能用概率学把被动变成主动,就问你怕不怕?我是科学家,就问你怕不怕? 欢迎加群一起交流:260495819
  • 女扮男装:傲娇GIRL来装酷

    女扮男装:傲娇GIRL来装酷

    拜托,本王玄墨阳是何人也?女儿身又怎样?照样把你驯得服服帖帖!照样把女生帅的流一脸血!照样称王称霸!哼唧~~“What?你一个长得比西施杨贵妃还漂亮的BOY就像驯服本王我?下辈子吧!”某女一脸傲娇看着旁边的BOY,却没发现某男的嘴角路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 只属于我们的天空

    只属于我们的天空

    十二星座的各位为了重现璀璨星空,以星之旅者的身份守护属于我们的天空,同二十八宿的斗争,结识一个个异世界的朋友,带领地球上的人们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 侯门美妾

    侯门美妾

    尤美娘,千方百计赖上了小侯爷谢安平,成功嫁入侯门为妾。从此,琴瑟和鸣,恩爱不疑。美娘:“爷,妾身美么?”谢安平狂点头!其实所谓的郎情妾意佳偶天成,不过是虚情假意、狼狈为奸罢了。
  • 坟葬九天

    坟葬九天

    十域天,天地分十域,传说中来自第十域的人都能搅动天地风云,但古往今来,万载沧桑,没有人知道第十域位于何处,甚至是那些来自第十域之人。风晓天,被一个糟老头忽悠而来的地球孤儿,突然成了宋国第一纨绔。本想做好一世纨绔,奈何血海深仇。只身万里,逆天改命,谁说纨绔子不能成就十域最亮眼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