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65200000006

第6章 幸福真好(2)

终于熬过了第一周,去医院拆线,我以为还要打麻药的,没想到没有,医生直接拆线,拆下纱布后用钳子将植入眼睛的那根丝拉了出来,我没看到医生怎么拔的,虽然另一只眼是正常的,可是没敢看,我只是感觉到有跟丝被拉了出来,很疼很疼。医生你为什么不给我打上麻药啊?我没敢问,医生不打麻药总是有他的道理,我本来以为麻药是好东西的,后来才知道这个东西对身体有影响,我的记性差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盛夏的烈日是极刺眼的,医生叮嘱我的眼睛不能见光,所谓不能见光,就是不能看阳光,必须得佩戴深色墨镜用来保护眼睛,为了我的眼睛父母已经花了不少钱,此刻不得不再花点钱,父母去店里配了墨镜给我戴上,墨镜造型很可爱,双层的镜片,外面一层是深色的,翻开后就是透明的镜片,没有度数,不伤害眼睛,镜框是塑料做的,有韧性,并非乡下小店里那种不明来路的眼镜,那种眼镜戴着不舒服不说,还伤眼,我的眼睛刚动好手术,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好,否则视力还是像以前那样模糊。

自从戴上这副眼镜后,一起床就去找眼镜,直到晚上才摘下,每天与眼镜为伍并不好过,虽说刚戴上时候还挺舒服的,可戴久了戴出了印子来,鼻梁也不舒服,但没有法子,暂时来说最好的保护眼睛的方法就是佩戴眼镜,等过了夏天就可以摘下了,到时候就自由了。

因为要保护眼睛的缘故,我已经很少出门玩了,平时都是呆在屋子里,也不能看电视,不能做作业,就是拆了线我这眼睛等于还是不能完全工作,三个月的恢复期啊,好漫长,越是痛苦,时间走得越是慢,好想能出去玩,好想再去长风公园!

看我这么闷,姆妈问我要不要去阿娘屋里厢(家里)住几天,阿娘就是我大伯母的姆妈,我大伯母是上海插队到****的知青,跟大伯成亲后,阿娘也会来****住住,大伯母让我叫伊阿娘,我就这么叫了,阿娘对我极好,每次来****都会带我最爱吃的巧克力,住在****的时候,大清早去豆腐店打豆浆给我,我是个挑食的孩子,伊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只要是我喜欢吃的,总会加倍给我。被宠着的滋味真好,听到说去阿娘家里,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阿娘住的房子很小,那个时候的上海人住房面积很紧张,弄堂里的小房子,一个小阁楼,又陡又窄的木扶梯,昏暗的房间,就是大白天的也看不到什么光,走进屋就得开灯,那时装的是白炽灯,其实并不亮堂,但有个居住的地方就很好了,不像乡下房子又大又宽敞,这也是阿娘每年都要去乡下住一段时间的原因,在某些方面,城里人确实没有乡下人过得惬意,比如住,比如吃,比如空气质量。这世界永远没有十全十美,也许这样才能互补吧。

房间确实很小,只有一张床,我们住进去就只能打地铺,幸好是夏天,打地铺其实很挺爽的,只是上厕所同样不方便,弄堂人家是没有卫生间的,更谈不上抽水马桶,只有公房才有这玩意儿,白天上厕所去弄堂里的公厕,晚上只好蹲马桶,木质的马桶,在我看来就是大号的痰盂罐,在乡下家里晚上也是蹲的痰盂,那时候乡下几乎是看不到抽水马桶的,每家每户都有厕所,我们那叫坑(kāng)棚(mang),读音倒是类似come on,不过是最后一个音没那么重,厕所一般离屋子有点距离,不浇粪的时候没什么味道,一旦菜园子里浇过粪,味道就浓了些,影响到居住环境,所以在没有卫生间的年代里,我们也是白天去厕所上,晚上一个是黑灯瞎火的不方便,二来冬天冷夏天要被蚊子咬,也确实是件很难熬的事。幸好这些年农村条件改善了,虽然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厕所还保留着,但抽水马桶毕竟也是普及了,特别是晚上起夜不用再遭罪了。

当遭罪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时候,感觉并未那么糟糕,十几年后二十几年后再去看这段生活往事,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比我们年轻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更是无法体会那其中的艰难,他们甚至觉得这种生活条件也太差了吧!事实上,在上海,这种老房子还存在,过这种生活的人也存在着,只是你没有这么生活过罢了。

上厕所的问题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大问题,毕竟我们在乡下也没好到哪去,唯一感觉到头疼的是那梯扶梯,太窄,又太陡,我不小心还摔过一回,我算是福大命大,没摔出什么毛病来,就是屁股有点疼。

吃一堑长一智,摔过一次后上下楼梯就更小心了,特别是下楼梯时,一步接着一步,小心翼翼,走一步恨不得走上一分钟,踩稳了才接着下一步,就这么慢慢地走,到了平地心里才踏实。

我心里还是有不踏实的地方,从暑假开始,就已经进入到暑期倒计时,因为来看病的缘故,耽误了暑期作业,越是临近开学,越是心系作业,心系学校,无奈我现在的情况只能是休息,让眼睛更好更快地恢复。

姆妈和阿娘的悉心照料,对我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那时阿娘年纪已经很大了,但看起来很精神,做人很豁达,做事很细心,对人总是很照顾,特别是对小辈的那种关爱,令我终生难忘,我以为在我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可以肆意获取伊的关爱,我甚至忘了伊的年龄,忘了伊年事已高,只是很享受被关爱的过程,以至于忽略了太多东西,如果可以,我更愿意在那时候多照顾阿娘一点,虽然我还年幼。

我娘一直对我说阿娘对我就像是对自己孙子孙女一样,这辈子都不能忘了伊对你的好,我当然不能忘,如果忘了这个可爱的上海老太,那我真的就跟宗桑(畜生)没什么区别了,她对我的好,很多是在我还没记事的时候,后来听我姆妈口述,伊对我的好,姆妈一直告诉我要放在心里,我知道她为什么要这么说。每每想起阿娘来,便觉得伊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伊对我们这些小辈的爱永远是源源不断的,伊不像有些人做人做事一碗水端不平,伊不会看不起谁谁谁,伊对我们的,只有爱,伊对我们的的无私关爱直到生命的尽头。

我不想谈到伤感的地方,有人疼爱原本是件很开心的事情,那个时候也确实是很开心很开心,但几年后伊走了,伊走的时候我上小学五年级,距离写这文的时候正好二十年,二十年,那种想念只能放在心里,每年去伊坟上烧点纸,告诉伊我现在过得怎么样,特别是成家之后,有无数的话想说,但跪在墓碑前,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时间还是回到那个暑假,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彩色的,那慈祥的笑容,让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悲观,我其实是个很容易悲观的人,跟我生活的环境有关,家贫容易让人看不起,有些话听多了很伤人志气,而能安慰你的人很少,阿娘是一个,伊一直很喜欢我,宠着我,但不溺爱,伊会跟我讲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善,多行善,对人要谦虚,要知道帮助他人,这个世界有很多人比你更需要帮助,要懂得知足,不要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伊的教导并不是那种教条主义,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伊的人生哲学。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伊能多教我一点,但人生没有如果。

就像我所走过的人生旅程一样,走过的终究是走过的,那时候我也会问为什么我的眼睛会这样,姆妈告诉过我其中的原因,但始终是别让我说出去,幸好我也算是比较懂事的孩子,并未告诉别人,只是默默承受,既然事实已经发生了,就该补救,现在补救了,受点苦,也是一种历练。

就要过完暑假了,就要跟阿娘告别了,就要跟上海告别了,我的眼睛还未恢复,墨镜还要跟自己作伴,我还是不喜欢戴墨镜,虽然这墨镜有一种酷酷的感觉,但内心却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自卑感,害怕别人说我些什么不好的。容易自卑是种很不好的习惯,但在我脑海里一直存在,直到现在还是。

开学了将近一个月我才走进校园,班主任很年轻,好像是刚从师范毕业,性格好,脾气好,长得也好,我幼小的心里有一个小小的想法,长大以后要找这样的女孩子做老婆,在某些方面我倒是有些早熟,或者是极度不成熟,幸亏是没对班主任有过什么非分之想,否则小小的年纪就该被人骂作流氓了。

我给老师的印象一直是一副好孩子的模样,不管成绩如何,老师对我的评价总是乖巧,听话,不调皮,学习还算认真,写字潦草,这个写字潦草的评价在我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一直陪伴着我,那确实是少有的几个缺点之一,人无完人嘛。

进校没多久就开始语文考试了,前面的功课我都没上,原以为肯定是不及格的,没想到最后还考了七十几分,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还表扬了我,表扬我养病期间还不忘学习,其实我是真没看过这个学期的书,我进了校才领了课本的,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这种话当然是不能说的,对于老师的表扬,只能谦虚再谦虚。谦虚的同时,其实还是有些心虚的,我不觉得我已经做得很好了,也许在老师眼里落下这么多功课还能混个及格算很不错了,但在我心里,我很想做得更好,毕竟语文是我最爱的科目。

这一年的冬天,难得有机会出门,有些日子没去大舅舅家了,他去南京工作后,便很少有机会回****,特别是成家后,回****的次数便少之又少,他工作很忙,经常忙于出差,过年则是陪妻子孩子一起,在南京的家。

小舅舅去新疆当兵后,外婆家变得冷清了不少,若非我家离外婆家离得近,可以一直去外婆家陪陪伊,伊会越来越寂寞。寂寞容易让人变老,也容易让人胡思乱想,伊守寡了很多年,外公去世后,一个人将这个家撑起来,很不容易,子女成年后,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家,对于父母来说,看着子女一个个成家或者立业,心中有快乐和欣慰,也有失落,当家里空落落的时候,那种失落会很明显。

假期里大舅舅也会把外婆接到南京去,但在乡下生活惯了,很难适应城市里的生活,虽说是假期,舅舅舅妈有时候也是要去上班的,只有我的表哥在家,但是要做功课,在一个五十个平方的公房里,外婆住不习惯,伊还是喜欢老家的瓦房,虽然这瓦房也不大,但那里有自己熟悉的泥土的味道,那里有自己熟悉的家具,那里有自己熟悉的环境,那里每天都能看到外公的遗像……

所以每次去大舅舅家都待不了太久,慢慢地,很少去了,但心里,其实很想去那,想儿子的心明明是很强烈,很多坎却过不了。

这一年冬天,小舅舅从部队回来探亲,带了新疆的特产葡萄干,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葡萄干,但听小舅舅说在他们部队里面,烂掉的葡萄都是以吨计算的,只有出了新疆这块地方,才能感受到新疆的葡萄和葡萄干是多么美味。这世界上永远是有那么一个真理,物以稀为贵。

同类推荐
  • 热爱的旅途

    热爱的旅途

    讲述女主进入旅游行业,一步一步实现自我追求的故事。旅游行业是很辛苦、很繁琐、极度考验应变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细心和耐心、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行业而绝大部分的从业人员,都是简单而纯粹的热爱着它,对这个行业有着自己的执着、思考、和选择有选择继续在行业奋斗,勇往直前有选择急流勇退,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无论是留下来的,还是已经离开的都不会忘记自己曾经在这个行业奋斗不息的时光然后,继续过好每一天
  • 刘大侠的狗生巅峰

    刘大侠的狗生巅峰

    一人一狗,走遍四海八荒。所到之处,皆是回头张望。人生+狗生=从此走上巅峰。
  • 时空梦者
  • 萧姐又被扒马甲了

    萧姐又被扒马甲了

    奈何男主太着急~总是把老婆吓跑~书法大赛上,萧姐竟然是评委?!游泳比赛上,萧姐竟然是大神?!宴会上,谁说萧姐穿不起礼服?!黑客大赛上,萧姐竟然就是那个传说的神话!?当一身的小马甲被扒出来后.....“老婆,你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某男把萧姐按在墙上问~“那就打场球赛吧!!”.............
  • 青春和盛夏

    青春和盛夏

    那是一段关于初中的生活,学习、游戏、篮球还有暗恋和恋爱日子,同学们都用最热烈的盛夏,燃烧那一段激情的青春。
热门推荐
  • 高考夺走了我的光

    高考夺走了我的光

    易小舞高三一名特金班学生从小被妈妈以爱打骂的她,自卑中透着对他人羡慕的光,倔强中透着对未来的光,她要走出去一场高考失利,彻底打破了她的所以希望妈妈:“看你考那点分,我当初就说专科都考不起吧,一天天还不得了,打你都是你妈我看的起你”她:“…………”……………她最终决定自杀,结束自己可悲的一生妈妈:“生她妈这种菇凉,要死帮老子滚远点”………她:“妈,对弟弟好点,让我一个人带着你的爱永灭于这个世界吧”
  • 快穿之反派要造反

    快穿之反派要造反

    不想成为反派大boss的反派不是好反派,被重生姐姐干掉的白芙雅怨气冲天是意外绑定的反派系统,为复仇穿梭在各个位面完成任务,so,努力吧骚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兽打造从蛋开始

    神兽打造从蛋开始

    废柴青年秦风靠推广游戏为生,谁知无意间遭遇雷劈后,一朝穿越到了异世界中。什么!这个世界居然跟自己推广的游戏设定一模一样?“恭喜主人!成功触发神兽打造系统。”“蛋蛋,打造一只神兽需要消耗多少积分?”“一亿!”那得找点方法刷积分才行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娘子种田系统又坑了

    娘子种田系统又坑了

    如意很颓废,她穿越了,成为农家小村姑,上有恶奶,下有俩妹妹,日子过得艰难,偏偏恶奶还要把她卖给大户人家做冲喜新娘,她觉得人生很黑暗。幸好有个神秘系统,如意觉得自己要翻身了,结果连系统也是个坑,第一个任务就要她嫁给那个病秧子少爷!唉,嫁吧,总要嫁的,嫁谁不是嫁,日子舒坦就是。本想嫁过美美当个贵妇人,可谁能告诉她,才嫁过去几日,这傅家就倒闭了是几个意思?好吧,女人还是要自强,这个家得靠她来拯救!
  • 我在香榭丽舍等你

    我在香榭丽舍等你

    新婚之夜,香榭丽舍酒店突发命案。38岁的新郎、酒店董事长意外死亡,年仅23岁的新娘夏晴成为舆论焦点。她必须背负所有的质疑与压力,支撑起丈夫留下的酒店,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法定监护人。酒店总经理展望,时而打压陷害她,时而帮助提点她,连环阴谋的背后,他的最终目标是她还是酒店?
  • 朝慕安年

    朝慕安年

    饶是余生,乔安然愣是没逃过慕玦的手心。只因为朝华倾负,她负了他七年。
  • 天剑流云录

    天剑流云录

    万般世俗,如幻似云。一剑了却天下事,可否?
  • 晚菊

    晚菊

    本卷收录了十余篇林芙美子不同时期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些作品质朴真实地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疾苦。其中《风琴与鱼町》以少女的视角,描写了一家人走街串巷、以卖药为生的艰难生活。《牡蛎》的主角为谋生从四国的高知跑到东京,辛勤劳作,却被现实所逼,精神分裂。《杜鹃》中女性追求金钱与幸福的坎坷命运,《晚菊》中年老色衰的旧日艺伎的心理活动,都引人唏嘘。《河虾虎》则通过一位因战争与丈夫分离四年的女人令人同情的遭遇,从侧面揭示了战争的残酷。而在《作家手记》中,作者大声疾呼“我们不能忘记这场战争”,表现了鲜明的反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