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20100000018

第18章 附 弘一法师说经悟佛及格言别录(6)

严格遵守净宗家风,老实念佛。持斋是吃素,不与众生结怨仇,培养自己的慈悲心,改恶修善,要由内心里去改。《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皆为印祖一生所提倡者。如何培德植福,依此而行,在生能消除业障,临终神志清楚,稳生安养。真心照教规去做,方不虚度此生,才是三宝弟子。

⊙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量因缘所生。法相中讲四缘,把无量无边的因缘归纳为四大类,即“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一切法无偶然而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熟读《了凡四训》即能真正认识因果。凡夫不了解事实真相,遇到一点挫折即觉得冤枉,怨天尤人。应知人生恶多善少,故一生中违逆之事多,称心之事少。世间最重的业障所有经忏不能消的,念佛可以消掉。有人说:“我念佛不少年,何以业障消不掉?”这是念的不如法,第一心不真诚,第二念佛还夹杂,所谓“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符按法师提到的四缘是法相名词,恐初机不易领会,兹简单说明如下:

(一)因缘。这是二法相生成缘。如种稻,谷子是因,长成为稻是果。稻又可作为种子,因成果,果又成因,故又称为亲因缘。

(二)等无间缘。这是二法相让成缘,又称为次第缘。譬如排队买票,前人走一步,后边人跟一步,中间不可插队。此二者互相衔接必须相等,即同类之义,故称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这是二法相待成缘。譬如娶妻之人称为丈夫,如其无妻,他就没有丈夫的资格。又如镜子前面有一件东西,镜中同时照见一件东西。若没有这件东西,镜中即无此件之相。此第一个缘字有攀缘之义,有能缘所缘,必先有所缘然后才有能缘,无所缘,能缘不起作用。

(四)增上缘。这是二法相助成缘。譬如单独一个稻种不能发芽生苗成稻,须有水土肥料日光灌溉帮助其生长,这些助缘谓之增上缘。

⊙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垣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被烦恼缠绕的凡夫,假如没有贫穷疾病等苦,不见得是好事情。贫穷疾病中是在受报,报尽就好了。如无此苦,恐又要去吃喝玩乐造罪业。苦人没有时间金钱,自然可以避免许多罪过。谁肯在得意时想到将来会堕落。得意时难免损人利己。俗语说:乐极生悲。视其损害他人的浅深接受果报,不只现世受报,死后堕落三途才是可悲。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我们学佛为什么得不到好处?工夫为什么不得力?即因为未由恭敬中求。普贤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在课诵本或许多忏法中第一句是“一心恭敬”。一般人只是在口头上滑过而已,故毫无效果可言。内真诚则外恭敬,表里一如。佛法真实利益是消业障,业障一消,则烦恼、忧虑、牵挂、分别、妄想、乃至于身心疾病都没有了。增福慧,自己聪明伶俐,对人对事对物比过去看得清楚,一切作为做得很恰当,这是慧。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但必须把业障消掉,障碍排除才行。

⊙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念佛不恳切、不真诚,心中还夹杂妄想,是死难尚未临头。在《净土圣贤录》中读到张善和的往生记录,他过去生中修集善根非常深厚,到临终遇到善缘。但是这一生不幸作了一个屠夫,杀了不少牛。临命终时看见许多牛头人向他讨命债。果报现前,惟心志尚清楚,生大恐怖,大声呼救。恰好有一出家人路过其门,闻之,即燃一把香,令他急念阿弥陀佛,一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念了几声之后,牛头人不见了,阿弥陀佛来了,他就走了。因为他的心真诚恳切,所以有这么大的效果。从此一公案亦可证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均能兑现。世间一切苦比不上三途,饿鬼畜生苦比不上地狱。《地藏本愿经》说,地狱之苦,说之不尽,如不往生西方,迟早地狱有分,不能不警惕,即使下品下生亦能证三不退。

⊙末法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善导大师讲,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如遇缘殊胜,即能上上品往生。我们今天的缘无比殊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如不能上三辈往生,真叫冤枉。现代的佛教典籍容易得到,《无量寿经》译本有五种,无人能遍读五种版本。《无量寿经》是净宗第一经。会集本有四种,夏莲居老居士民国二十一年发愿会集,集五本之大成,比王龙舒、彭二林、魏源他们所会集的都圆满。此夏编会集本在台湾只印了三千余本,许多人未见过,道源老法师对五种译本未全读过,亦未见到夏编会集本。台中李老师九种本只见过五种,尚有四种未见过。今天我们把九种版本印成一册,此乃无比殊胜之缘。

现在我们所缺欠的是善根。善根是真正相信发愿,福德是真肯念佛。我的善根很薄,学佛之初不相信净土法门,老师虽然苦口相劝,我不好意思同他顶嘴而心里不服。后来经过研究《华严》《楞严》《大乘起信论》之后才相信净土是归宿。特别是《华严》,古德说,“华严、法华是无量寿经之导引”,这话说的一点不错。我劝人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不要研究经论,有人还不相信,也不服气。他说:“法师叫我们不要研究经典,但是他自己曾经学了许多经典,他这是愚民政策。”其实他哪里晓得我的真意,我实在不愿意同学们再走我的冤枉路。我耗费了三四十年才回头,吃了亏上了当之后才找到这个法门。假如我老早听老师的话,一心专攻念佛法门,到今天无论走到哪里,人家会称呼我是阿弥陀佛。

⊙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弘一法师在关房中摘录祖师大德的警句,用这一段文字作总结,意义非常深长。修行要各尽其分,根性利者可学教参禅,总不如念佛稳当,中下根性,学教参禅得益非常有限,不如老实念佛。出家人的本分是“远绍如来,近光大法”。在家人本分是“弘法利生,护持佛法”。僧团作到六和敬,佛菩萨必来护持。修行的态度无须要表现,工夫随其自然成就,无须与他人争胜,学愚,自觉一切不如人,自然不会贡高我慢,还要改过迁善,摄心念佛,勇往直前,永不懈怠。

(释德禅)

格言别录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入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渗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骼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同类推荐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红尘滚滚,何处安心?瑜伽,是一条静心修行、寻找生命真谛的路径。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习练瑜伽的书,而是深入心灵,描述瑜伽与生活相融合的散文“心经”。《步步莲花》作者借鉴佛学术语,以“色”——瑜伽于身体、“受”——瑜伽于心性、“想”——瑜伽态的阅读与观影、“行”——瑜伽态的行走与寻觅、“识”——瑜伽于灵魂,记录瑜伽带来的沉淀和变化,启发读者寻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感知神秘力量,感知宁静与温暖。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1)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红尘禅影壹

    红尘禅影壹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认识圣经

    认识圣经

    本书是有关介绍圣经背景知识的通俗读物。内容涉及:对《旧约》、《新约》的历史和《圣经》各篇及《圣经》中主要人物、预演故事等方面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凤舞九天:绝色庶女逆苍穹

    凤舞九天:绝色庶女逆苍穹

    她,国内的顶尖杀手,顺手捡了一条手链,就阴差阳错的穿越了?体内还有个不知是啥的东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有七色花灵,也太神奇了吧!还……萌萌地……且看女主逆苍穹!
  • 云徒上

    云徒上

    破烂的…哦不,堂皇的云宫在众世之中林立,云宫中的高手太多,当隐藏的绝世废材带上另一个小可爱时,一切,才刚刚结束…哦不,才刚刚开始。李瓜皮和林可儿的故事正式开篇
  •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执行没有任何借口

    在很多公司中,为什么看似雄心勃勃的计划总是一败涂地?这是因为公司的执行力不足!为什么好的决策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付之东流?这是因为公司的执行力不强!为什么公司刚刚做好、做大,贯彻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公司执行力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付出比计划多了10倍,结果却不到计划收益的1/10?这是公司管理中最大的执行力盲区!为什么公司陷入怪圈:高层怨中层,中层怪员工,员工怨高层?这是因为公司中存在着最大的执行力危机!
  • 鹿于苍泽

    鹿于苍泽

    我的前半生一直沉迷于复仇,为此甚至甘于入魔才终于得偿所愿。可到头来才发现,原来我惨痛的人生不过是别人眼中小小的一颗棋子,这精心谋划的大局才刚刚开始。叹眷侣不得,哀亲友反目。我的后半生又将为何而活?敬请试读。一个所有人都会死的修真小说。非日更,保证周更,不定期加更,佛系写作,随缘收藏,欢迎屯粮。
  • 属于我们的成长

    属于我们的成长

    很奇怪,每个人是不同的,可有时经历的事情又是如此的相似。比如,青春路上,总会遇到,一个可遇不可求的人。
  • 当我们笑看红尘时

    当我们笑看红尘时

    穿越到修真异世?背后还有阴谋重重?不怕!不怕!姐走姐的修真路,管它什么阴谋诡计!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喽……
  • 关于知小姐与霖先生

    关于知小姐与霖先生

    某一天,阴雨连绵。知小姐刻意打开了手机里的系统相机,然后偷拍了未来丈夫霖先生。某一天,阳光明媚。霖先生无意打开了知小姐的手账本——霖先生:“我还不知道你以前偷拍过我?”知小姐:“偷看人家日记你有理了?”霖先生:“偷拍在先,偷看在后,论不占理,是你先。”知小姐:“……”(怎么?学建筑的还能给我递律师函不成?)————知忆:“姐妹们,想要男朋友吗?拍他!”
  • 一念以后

    一念以后

    有时候,在生活中遇见了某个人,也就是一面之缘,一面之间,也就有了一年以后。一念以后,即是永恒。
  • 神子下凡记

    神子下凡记

    神殿应该是神圣且庄严的,可惜事实总跟理想有点差距。至少这座洁白亮眼的白色光明神殿在神子回来时总会闹的鸡飞狗跳,无一例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