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5400000043

第43章 敦煌学在国外(6)

印度甘蔗制糖及甘蔗育苗法463

西天五印度464出三般甘蔗465:一般,苗长八尺,造沙唐(糖。下同,不重校)多不妙;第二,挍一二尺矩〔短〕466,造好沙唐,及造最上煞割令467;第三般亦好。

初造之时,取甘蔗茎,弃却叶468,五寸截断,着大木臼,牛拽,拶出汁469。于瓮中承取,将于十五个铛中470,煎。捉写〔泻〕一铛。著筋〔筯〕、 [置]小〔少〕许471,冷定,打,若断者,熟也,便成沙唐。不折,不熟;又煎。

若造煞割令,却于铛中煎了,于竹甑内盛之,禄(漉)水下,闭门〔闷〕满十五日开却,着瓮承取水,竹甑内煞割令禄〔漉〕出干后,手遂〔挼〕一处亦散去,曰煞割令。其下来水,造酒也472。

其甘蔗苗茎,似沙州、高昌糜,无子。取茎一尺尺截,埋于犁垅便生。其种甘蔗时,用十二月473。

敦煌汉简(选二件)

教诲诗474 佚名

日不显目兮黑云多475;

月不可视兮风非沙476。

从恣蒙水诚江河477;

州流灌注兮转扬波478。

辟柱槙到忘相加479;

天门徕小路彭池480。

无因以上如之何481!

兴章教诲兮诚难过482。

悬泉汉简483

(前略)今使者王君,将于阗王以下千七十四人484,五月丙戌发祿福485。度用庚寅到渊泉486。

1 《周易注疏》卷一乾卦“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

2 宋·冯椅《厚斋易学》卷四十八《易外传》第十六《文言》。

3 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序列分类中,将敦煌学排在历史学?隋唐史?历史文献学下,列为历史学下的三级学科。这样的分类、排序及列目都很不妥贴,亟须调整。

4 陈寅恪《敦煌劫馀录序》。见陈垣编《敦煌劫馀录》。1921年,北平。又收入《陈寅恪先生论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增订版,页1399。

5 [唐]张说《张燕公集》卷十八《赠太尉裴公(行俭)神道碑》:“公之送波斯也,入莫贺延碛中,遇风沙大起,天地暝晦,引导皆迷。公因命息徒,至诚?祷,徇于众曰:‘井泉不逺。’须臾,风至氛开,有香泉丰草宛在营侧。后来之人莫知其处,此乃耿恭之拜井,商人之化城也。”

6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即《玄奘传》)卷一

7 敦煌郡建立的时间,《汉书·武帝纪》和《地理志》的记载不一。今从《武帝纪》。

8 载《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9 《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又,《公羊传·隐公元年七月》何休注曰:“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

10 《说文·革部》:“勒,马头落衔也。”段玉裁注:“落、络古今字……《释名》‘勒,络也。络其头而引之。’……此云‘落衔’者,谓落(络)其头而衔其口,可控制也。”)

11 敦煌郡户口数,见《汉书·地理志下》敦煌郡条。同书《地理志上》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口”下颜师古注云:“汉之户口,当元始时最为殷盛,故《志》举之以为数也。后皆类此。”

12 敦煌遗书S.113《西凉建初十二年(公元416年)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载,西凉时敦煌县有高昌里。疑汉破车师,虏其民,安置于敦煌,为之置里,故敦煌县有高昌里。莫高窟第285窟西魏供养人题名有“滑□安”、“滑黑奴” 、“(滑)昔海”、“滑一”等滑姓人氏。滑姓出自滑国,《梁书·滑国传》云“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知敦煌确有高昌国遗民。

13 武周圣历年代,吐谷浑部摆脱吐蕃统治,归投敦煌。敦煌为置从化乡予以安置。

14 此处所说的“莫高窟经营史”,仅指在这片小绿洲内兴起佛事而言。若论这片小绿洲的发现与开发,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笔者前已论之。

15 见魏长洪、何汉民译《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233页。

16 鄂登堡测绘的莫高窟诸窟平面图,今仍保存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即冬宫博物馆)方部。

17 李正宇《俄藏中国西北文物经眼记》,(敦煌研究)1996年第3期,38页。

18 据荣新江《哥本哈根皇家图书馆藏敦煌写本》,见《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

19 同上引金荣华《敦煌文物外流关键人物探微》,87页。

20 见同上引金荣华《敦煌文物外流关键人物探微》,17页,23页,86页。

21 同上引金荣华《敦煌文物外流关键人物探微》,18页。

22 见斯坦因著《沙埋和阗废墟记》第五章。段晴等译本,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55页。

23 转引自(英)珍尼特·米斯基著《斯坦因:考古与探险》田卫疆等译本,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131页。原注云引自印度档案馆外交部卷:边界G,1901年4月。376号。

24 莫高窟武周圣历元年(698)《李君修慈悲佛龛碑》云:“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门乐僔……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镌岩,造窟一龛。”按前秦建元二年前后,前秦版图西止於天水,遥距敦煌三千余里。是时,敦煌属前凉张天锡治域,当用前凉升平年号纪年,时为前凉升平十年(366)。后至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前秦攻凉,张天锡降,前凉亡。此云“秦建元二年”,显系前凉亡后敦煌已纳入前秦版图时之追记。详见李正宇《乐僔史事篡诂》,载《敦煌研究》,1985年第2期(总第4期)。

25 段文杰《敦煌石窟石窟艺术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版,283页。

26 郑汝中《敦煌壁画乐器研究》,见郑汝中著《敦煌壁画乐舞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75页。

27 敦煌研究院保存有王道士《催募经款草丹》,文中王道士自称:“道末湖北省麻城县人,现敦煌千佛洞住持王圆禄。”王道士死后百日,其徒子赵玉明、徒孙方至福为之造墓立碑,墓碑今仍在莫高窟接待部门前。碑名《太清宫大方丈道会司王师法真墓志》,碑载其名作“王圆箓”。本文从王道士《催募经款草丹》作“王圆禄”。

28 斯坦因著、巫新华等译《西域考古图记》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57页载:“据王道士所讲,8年前他来到千佛洞时,藏经洞的通道已被流沙所覆盖。”金荣华先生推测,斯坦因访问莫高窟之时为1907年5月,上推至“8年前”,为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见金荣华《敦煌文物外流关键人物探微》,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105页。

29 张大千《漠高窟记》及谢稚柳《敦煌石室记》均揭出杨先生名“杨河清”。 张、谢二位先生曾于20世纪40年代初来敦煌考察临摹,张大千先生还在莫高窟居留两年多,同敦煌耆老多有交往。“杨河请”之名,当是敦煌耆老告知者。笔者于1990年6月访问敦煌老人、敦煌市政协委员程晖、宋荣先生,亦云杨先生名杨河清。

30 关於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年份,说法有二:(1)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说,以《王圆禄墓志》为代表;(2)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说,以王圆禄《催募经款草丹》为代表。本文从王道士《催募经款草丹》所载年份。关於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具体月日,有五月二十五日说(见《王圆禄墓志》)和二十六日说(见王道士《催募经款草丹》)。据实而论,则是五月二十五日夜,杨、王二人打开藏经洞,检视取物后又予以封堵,事毕,已是二十六日凌晨。故两说并不矛盾。此外,又有“庚子孟夏”(光绪二十六年四月)说(见莫高窟第17窟南壁《重修千佛洞三屋楼功德碑记》),未言具体日期,本文不取。

31 常书鸿先生也多次从莫高窟上寺老喇麻易昌恕的口中听到同样的讲述。见叶文玲著《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302页。

32 同上引叶文玲著《敦煌守护神常书鸿》,303页。

33[德]勒柯克著、郑宝善译《新疆文化之宝库》,见《外国探险家西域游记》,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233页。

34 见陈祚龙《敦煌学园零拾》页64-70。

35 见李正宇《‘以千骑降夏’的‘瓜州王’是谁》《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

36 周不显《敦煌佛经考略》,载《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二期。本条所述,皆据周氏之文。又,陈寅恪先生指出:“藏文正《藏》中有法戒译《圣无垢称所说大乘经》六卷,共十三品,其书译于中国北宋之世。”(陈寅恪《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此系后世所出,故唐代之《净名经关中释钞》不及载之。

37 参阅拙撰《重新认识8至11世纪的敦煌佛教》。收入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编《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月出版。

38 参阅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39 关于《一神论卷第三》、《序听迷诗所经》、《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及《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四种,也有学者(如林悟殊、荣新江等)认为系近人伪托之作。

40 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第一卷第五十七章,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8月版,117页。

41 见徐建平《敦煌经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31页载“本书收集到敦煌藏经洞出所(儒家)经籍写本320号”;而同书458-465页所附《卷号索引》,著录了358号,其中色括有非出自敦煌者。

42 阮元:《尚书注疏校勘记序》。

43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

44 参见李正宇:《论敦煌曲子》。见《台北第二届唐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45 见李正宇《试论敦煌所出<禅师卫士遇逢因缘>――兼谈诸宫调的起源》《文学遗产》,1989年3期。

46 见李正宇《晚唐敦煌本(释迦因缘剧本)试探》,载《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

47 参阅梁粱(梁尉英):《方角书一首试释》,见《敦煌研究》创刊号,1983年。

48 参阅李正宇:《敦煌十字诗图解读》,见甘肃《社科纵横》,1994年第4期。

49 参阅李正宇:《敦煌出土的四首特型诗及其破解》,见项楚主编《敦煌文学论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50 参阅李正宇:《叫卖市声之祖――敦煌遗书两首店铺叫卖口号》,见郑州《寻根》杂志,1997年第4期。其后,作者又将此文加以修订,修订本刊在《甘肃文史》2006年第2期。

51 见李正宇《中国唐宋硬笔书法》,上海文化出版社1993年5月;及《敦煌遗书硬笔专法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5年12月。

52 参阅李正宇:《敦煌古代硬笔书法――兼论书法史观的革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中文研究所编《木铎》第8期。1979年12月出版。

54 《说文解字· 部》:“有所绝止, 而识之也。”

55 《说文解字· 部》:“有所绝止, 而识之也。”

56 柴剑虹《敦煌舞谱的整理与分析》,论敦煌舞谱的格式与内容云:“开头标明该谱所用的曲调名称(谱名);然后,是一段提纲契领的说明性文字,简练地说明该谱的节奏、节拍(或许还有歌、舞配合的关系,即谱中“送”与其他谱字的组合关系以及‘打×曲子送’之类的说),我将它称之为序词。”(《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87页)。S.785、S.5613、S.7111三谱,仅残存曲名及序词。

57 G8083指英国翟理斯编《大英博物馆藏敦煌汉文写本注记目录》著录之8083号文书编号。G取Giles(翟理斯)开头字母。下同,不另说明。

58 参阅李正宇:《论敦煌古塞城》,《敦煌研究》1994年第1期。

59 《清史稿》卷四七四《吴三桂传》:“(康熙)十三年正月,三桂僭称周王元年……十七年……三桂年六十有七……以三月朔称帝,改元昭武……俄病噎,八月又病下利,噤不能语,召其孙世璠于云南,未至,乙酉,三桂死……世璠,(吴)应熊庶子,留云南。奔三桂之丧,至桂阳,其下拥称帝,改号‘洪化’ 。”

60 《平定三逆方略》卷六十载:康熙二十年,大将军、贝子彰泰、頼塔等“于十月初八日统率满汉官兵进薄(昆明)城下,并力环攻。贼势惶迫无措。二十八日夜,伪将军线緎、呉国柱、吴世吉、黄明、原任都统何进忠、原任巡抚林天擎等谋擒逆首呉世璠、郭壮图以献。世璠闻变自杀;壮图及其子宗汾皆自刎死。二十九日,緎等率众出城降,遂擒首谋献计之伪大学士方光琛及其子学潜、侄伪学士学范至军前,磔之。戮世璠尸,传首京师。彰泰等以闻。”

61 王三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本价值试论》,见《190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史地、语文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7月版,473-504页。

62 “敦煌学”这一命题,最早是日本石滨纯右郎1925年在大阪怀德堂夏期演讲时提出的。详见王冀青:《论“敦煌学”词的词源》,《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后又在所著《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书中有详尽的论述。中国学者认可并正式使用“敦煌学”这一命名,则以陈寅恪先生为最早。

63 据清倪涛《六艺之一録》卷一百二十三“石刻文字九十九”所引。

64 参阅李正宇《重新认识八至十一世纪的敦煌佛教》,收入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编《“转型期的敦煌学:绝承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5 高国藩:《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版,《导言》第5页。

66 张荫麟《不列颠博物馆所藏中国写本瞥见记》,原刊《国闻周报》11卷21期,1934年6月出版,署名素痴。后收入《张荫麟先生文集》下册,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9月版,1051页。

67 白化文《敦煌文物目录导论》,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8月版,3页。

68 见万庚育《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人画家题记》。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185页及187页。

69 转引自王冀清《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83页。

70 本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原卷断残为二,编号分别为P.3557、P.3669。在P.3669号卷背骑缝写有“沙州敦煌县效谷乡大足元年籍”,并在“沙州”之上盖“沙州之印”一方;

在县、乡名上盖有“敦煌县之印”三方。本节,自P.3557摘录,是关于邯寿寿一户的户帐。此帐登录了该户户主及本户各成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课户或不课户,课赋若干,均田制下应受、已受及未受田亩数,各块田地所在及四至等。可以说,既是户籍又是田籍,又是课赋底册。其底本,原属乡籍,经汇总到县,连为县籍;再总汇到州(郡),又连为州籍。本卷钤有“沙州之印”及“敦煌县之印”,表明本件实属州籍。唐代州、县、乡籍,史多有述,而原物一无传世,至清末方在敦煌发现,人们才借以获得关于唐代州、县、乡籍形式、内容、性质、作用等一系列问题的感性认识,并进而探讨唐代州、县州、县、乡三级对户籍的调查、管理及课赋依据,是研究唐代社会经济等多方面问题极为难得的资料。

71 白丁: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定令:男女21岁成丁,供役;60以上为老,免役。白丁,即21岁以上无勋爵职任的平民。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我是光绪

    穿越之我是光绪

    张浩然穿越了,成为了那位在位三十四年,却没行使过一天皇帝权利,最后还死于非命(被砒霜毒死)的憋屈皇帝光绪。历史张浩然知道的不多,政治更是一窍不通,怎么办——学啊,装乖宝宝向慈禧老妖妇学习。学会了徒弟干掉了师傅。忽悠李鸿章、PK高卢鸡、拉拢英国佬、和德国佬做生意,别急我只是慢慢发展,好戏还在后头非常老套的故事希望大家会喜欢。
  • 中国不可无岳飞

    中国不可无岳飞

    历史,在军刀上前行,在苟安中退败。一个强盛文明的古老民族,在近千年前,因为一次次的外敌入侵,为后世埋下了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隐性地雷。这样的情况,在一场名为“靖康之耻”的历史巨变中达到顶峰。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民族耻辱中,文明被野蛮吞噬,雅致被粗鲁强暴,人格被暴力践踏。
  • 取天下

    取天下

    古树之下,竖子诉志,一儿曰:“待我成年,便要富甲一方,养美人于宫阙,尽享荣华。”众子皆羡之时,唯二子与众不同,一子轻笑,面露鄙夷,另人嘴嚼干草,散漫无礼。众问笑者何意,笑者曰:“凡身肉体,皆有生死,财宝美人,留之何益?死后亦不过一尸一木耳。我之夙愿,修仙、顿悟、得长生,与日月同辉岂不快哉?”内有好事者问嚼草之人:“我等皆有大志,江鱼可有?”江鱼吐出干草,冷声道:“顺天意,取天下,此便我生平之志。”
  • 王权之重

    王权之重

    “启飞不死,何人敢反”夏朝天下四分已久,齐盛、秦兴、楚、燕末流。秦国以武立国,崇尚武力战功。太子被人于京畿重地截杀,秦皇三子皆死,无人再能继承大统。一时皇帝私生子、亲王、公主、间谍、谋臣等皆起异心,秦国陷入一个纷乱的年代。启飞出、看秦国、望天下、守疆土。讲述牧马少年‘白启飞’出仕秦国,以太子被杀为主线,看尽秦国的国仇家恨、父子恩怨、君臣不和、内忧外患、武帝身死、新帝无力、叛与反合、忠与奸分。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热门推荐
  • 云中雾中的夏花

    云中雾中的夏花

    宁愿花时间修炼不完美的自己,也不要浪费时间期待完美的别人。
  • 爱你的第三个十年

    爱你的第三个十年

    我五岁那年遇到了徐浩溪,自此一遇浩溪误终生。五岁的姜橙遇到了六岁的徐浩溪,她在他右脸亲了一口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了。徐浩溪嫌弃地推开了她说:真脏,我才不是你的。
  • 拿四叶草做约定

    拿四叶草做约定

    本书纯属虚构,是我自己随便幻想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多多包涵!
  • 名著之旅

    名著之旅

    当世界名著被注入网文基因,你是否还能逃离轮回的邀请?普群群号:618231862(无粉丝值要求,群主信姑娘)V群群号:649040130(粉丝值2000进群验证,群主斯斯爸爸)
  • 道在蝼蚁

    道在蝼蚁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道之于天,道之于地,道之于流水,道之于蝼蚁,道无所不在,有命而生运,应运而生劫,神仙因劫难而成就大道,凡人因劫难而成为圣者,劫为天数,轮回之根本,世间有灵性者避无可避。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不服天地管,不生不灭,是多少修行者梦寐以求之事,然而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妄念不生皆在一个欲字。因欲而魔,因欲而孽,神仙佛祖乃欲念所生,六道也是欲念所化,芸芸众生因欲而繁衍生息,正是生之于欲,亡之于欲。本书所述的正是微末不足道的蝼蚁的修行之道。
  • 世界之灵界之门

    世界之灵界之门

    公元2120年,世界各地都出现了许多奇怪的半椭圆状巨奇大无比的时空门,据说它通向另一个世界,,,,,,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甲骨文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汉字起源到甲骨文的诞生;甲骨文概述;甲骨文的发现与早期研究;“甲骨四堂”等。
  • 谁道陌路缘未绝

    谁道陌路缘未绝

    她从来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可以相信别人。在凄冷的山谷里,一个人被遗忘。在血色的月亮下,一个人被背叛。“还记得门前的小溪吗?”昔日的闺蜜笑道,对哦......昔日罢了。“那条河啊,无论过了多久都清澈无比。”“杀了你我不后悔,只是可怜这条小溪。”“染上了你的血液。”她喃喃自语,“我不后悔遇见你。”“我所谓的‘路’,就是随心所欲,自负责任。”“可是你让这样的我如何再去相信别人?”初遇见他的时候,她身上是绚丽无比的彩裙,素颜朝天,却顶过了在场的所有女眷。他笑眯眯的说道,“小丫头,订婚可好?”她只觉他肤浅,媚然一笑,“不好。”谁知当她步入绝境时,眼前依旧是他的笑,“小丫头,现在订婚可还迟?”
  • 藏海诗话

    藏海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之踪迹

    爱之踪迹

    木紫溪为了让抛弃母亲的父亲遗憾,为了给母亲治病,一心追求名利,偶遇龙飞,机缘巧合,又进了龙飞的公司。她以为她的人生从此辉煌,却没想到自己遭遇一系列麻烦,工作艰辛,爱情迷茫,但为了让父遗憾,为了母亲,她能忍,直到她与龙飞发生一夜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和他发生关系,明明自律很强的她昨晚却失控了。他明明爱她,在与她亲昵过后,却说出了那么残忍的话:“我只是把你当成了我的未婚妻意洁。他应该知道她不是一个渴求麻雀变凤凰的人,她即使爱他,但不曾奢望嫁给她,她可以隐没自己的爱,过平淡的日子,照顾相依为命,有病在身的母亲。但命运从来不会按意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