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5400000048

第48章 敦煌学在国外(11)

322 月登阁:即月灯阁,在长安城南,为唐代长安风景游乐点。新进士及第,常集会于此观打毬之戏。见王定保《唐摭言》

323 蒸尝:同烝尝,本指秋冬二祭,后乃泛指祭祀。

324 壸圆:壸音kūn,“壸圆”意谓思虑深邃而行事圆通。

325 黎人:黎民。

326 宕泉北大像:“宕泉”,或作荡泉,即今敦煌莫高窟前河流, S.6203《大唐李府君修功德记》“前流长河,波映重阁”之长河即指此河。“北大像”,即今莫高窟第96窟弥勒佛倚坐大像,P.3720《莫高窟记》云:“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四十尺。”按:延载二年正月一日,宣布改元“证圣”。敦煌因远离长安,不知改元,仍记作“延载二年”。

327 玉豪:豪通毫。玉豪,指佛光。张说《大唐西域记序》“若夫玉毫流照,甘露洒于大千。”

328 双鵄:鵄通鸱,音chī。双鵄即屋背两端的鸱尾。

329 激,疑当作“缴”,通邀,招致也。

330 十力:《智度论》二十五言佛有十种超人之力。八部:天龙八部。

331 三坚:身、命、财三种之坚法,《维摩诘经·菩萨品》:“当观五欲无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财而修坚法。”注云:“(僧)肇曰:‘坚法,(即)三坚法,身命财宝也。若忘身命、弃财宝,去封累而修道者,必获无极之身、无穷之命、无尽之财宝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烧,劫数尽而不尽,故名坚法。’”

332 十善:不犯十恶,谓之十善。

333 五福:《尚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334 本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编号P.3547,为乾符六年四月沙州归义军上都进奏院发回本道的状报,即邸报。录载归义军贺正专使阴信均等来京活动之相关五事,背缝两处加盖有“沙州院之朱记印”,这是迄今所知唐代仅存的一种邸报原件,被称为我国存世最早的报纸,是我国新闻史、报刊史的珍贵资料。

335 上都进奏院:诸道节度使常驻京城的办事处,负责转达上奏和朝命,并接待本道公干人员。《唐会要》卷七十八“诸使杂录上”载:大历十二年(777年)五月 “其月十一日,[敇]诸道先置上都邸务,名留后使,宜令并改为上都进奏院官。”

336 贺正专使:“正”音征,崔寔《四民月令》:“正月元旦,是名正日。”每年正月新春,诸道并方国皆遣使朝廷恭贺新正,谓“贺正”,所遣专使,谓之贺正使,亦称贺正专使。

337 羚羊角一角、牦牛尾一角:角,量词。《管子·七法》:“角量也。”房玄龄注:“角亦

器量之名。”文书一封,谓之一角,如P.3587《年代不明[10世纪]某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诸家卖舍(舍)文契及买道论磑文书一角”,P.3161《年代不明(10世纪)某寺常住什物交割点检历》:“官文书壹角子”;布帛、衣服一件,亦谓之一角,如S.4685《致李奴子书》:“又麻羯胡手上发遣碧绢一角,红豉新两个”,P.3750《归义军时期肃州某守官与瓜州家属书》:“待到日于领衣物一角并银椀一枚”是;杂物一宗,亦谓之一角”,如S.2607《年代不明[10世纪]某寺交割常住什物点检历》:“不堪使用,同为壹角封□。”

338 信:指信物,古与书函同时送达对方,以为物凭。

339 王相公:指王铎。《新唐书·僖宗纪》载,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以王铎检校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符六年十二月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写作本文之时,铎在相位,故称王相公。

340 卢相公:指卢携,《新唐书·僖宗纪》载,乾符元年十月以卢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甲申,贬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此文写作时,卢携正在相位,故称卢相公。

341 郑相公:指郑从傥。《新唐书·僖宗纪》载,乾符五年九月以郑从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广明元年(公元880年)二月罢相。本文写于乾符六年四月,时郑在相位,故称郑相公。

342 一厅阙:即一名宰相缺位。按《旧唐书·僖宗纪》乾符五年十月,“司空、平章事崔彦昭罢为太子太傅”。时,瓜沙以地远未知,约十一月遣使贺明年新正,携有“上四相公书启各一封”。贺正使十二月二十七日抵京,次年正月分送四相书启信物,因崔已罢相,故未送,所以本文云“其书、信元在阴信均处。”

343 银屈:银制屈柄酒杯。,音支(zhī),酒杯,见《篇海》及《字汇》。

344 客省:唐代宗时四夷使者及四方奏计者置客省处之。晚唐置客省使,属礼部,掌国信使之朝见、宴赐、四方之进奉、四夷之朝贡等事。

345 院:谓沙州进奏院。

346 内记木牌子:《唐六典》卷二十《太府寺·左藏署》:“凡出给,先勘木契,然后录其名数及请人姓名,署印送监门,乃听出。若外给者,以墨印印之。” 木契即木牌子。

347 兼有司徒重印记:凡太府寺诸库出物,木契上需钤太府寺朱印,若外赐物,木契上更需太府卿加钤墨印,故曰“重印记”。“司徒”其人,应是时任太府寺卿者某人。

348 本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编号P.3633。《全唐文》阙载。公元911年,甘州回鹘进攻在瓜、沙二州建立的“西汉金山国”,兵临敦煌城下。“西汉金山国”天子张承奉被迫求和,尊甘州回鹘可汗为父,自屈为子,回鹘大军撤回,双方继续通过和平交涉,处理两方争端。本文即“金山国”交涉文献之一。形式上以沙州百姓名义致书甘州可汗,以便为政府留一回旋余地。本件为“金山国”与甘州回鹘关系的重要史料。

349 原卷“沙州百姓”四字残缺,今据卷末款署“沙州百姓一万人状上”之文而补。

350 大中三年:当作大中二年。敦煌遗书S.3329《张淮深碑》载:“敦煌、晋昌收复已讫,时当大中二载”。S788《沙州志》亦云“寿昌县……建中初陷吐蕃,大中二年张议潮收复。”两《唐书》及《通鉴》记收复敦煌并作大中五年,均误。

351 太保:指张议潮。敦煌遗书《敕河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载议潮卒后,“诏赠太保”。

352 尔来七十余年:此指张议潮起义归唐至写作此表之时的年代。按:自大中二年起义,至写作此表之辛未年(公元911年),仅63年。此云“七十余年”,计数有误。

353 帝里身薨,此指张议潮病逝于唐京长安。

354 狄银:回鹘王族子弟之官称,可汗之弟及可汗之子常用此称号。又作特勤,旧史多讹作“特勒”。

355 天子:指“金山国天子”张承奉。

356 罗通达所入南蕃:罗通达,“金山国”将领,吐蕃族人;南蕃,即吐蕃。

357 穴白趁却节儿:穴白,唐宋时敦煌俗语,意谓借机、乘势。今西北方言谓之“屑博”。趁却,唐宋时北方俗语,意谓驱逐,赶走。节儿,吐蕃州长官,掌管州一级军政大权。

358 经今一百五十年:余考沙州陷蕃之年为公元788年(贞元四年),从公元788年到写作此《表》之公元911年,为时不过124年。即使依《元和郡县志》敦煌“建中二年陷于西蕃” 之说(见《元和郡县志》卷四十沙州条),到作此《表》之公元911年,为时亦不过130年。此云“一百五十年”,计数有误。

359 辛未年:即公元911年,中原纪年本年四月以前为后梁开平五年,五月以后为后梁乾化元年。“金山国”不奉后梁正朔,而自用的天复纪年又不宜用之于亲梁的甘州回鹘,故表文仅书干支。

360 本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编号P.3827,为沙州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曹延禄上宋王朝表文残抄本。是归义军重要史料,《宋史》缺载。P.3660有延禄上朝廷某官状,末署“太平兴国四年四月 日”,此表当写于同时。次年闰三月,送达朝廷。《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一:“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辛未,甘沙州回鹘遣使贡方物。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卒,其子延禄自称权节度兵马留后,遣使修贡。夏四月丁丑(五日),诏赠元忠敦煌郡王,授延禄归义军节度使,又以其弟延晟为瓜州刺史,延瑞为衙内都虞侯,母封秦国太夫人,妻封陇西郡夫人。”即此表之回响。

361 曹延禄,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之子。开宝九年(公元974年),兄归义军节度使延恭卒,延禄继任留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闰三月遣使朝贡,四月得授检校太保,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春正月进封敦煌郡王。次年侄宗寿发动政变,延禄及弟瓜州刺史延瑞被逼自杀。

362 当道:犹言本道,本道指河西道,但归义军自张承奉以来,实只统有瓜、沙二州。

363 臣父:指曹元忠。本文载元忠卒于开宝七年六月六日。《宋会要辑稿·蕃夷五》及《宋史·沙州传》等误记“太平兴国五年,元忠卒”,赖此得以正之。

364 延恭:即曹延恭,后晋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德之子。继其叔元忠任归义军节度使,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七月一日卒。本文“至”字以下残缺,当为报告延恭卒、延禄继任并请封等事。

365 本件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编号P.2555,系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正月窦昊为肃州刺史刘臣壁代作的答吐蕃大将尚赞摩的书函。文中强调彼此关系应循亲戚友善之道,勿兴干戈。语气不亢不卑,义正辞严。所涉史事,多有史所未载或未详者,为甘肃境内民族关系之重要文献。《全唐文》缺载。

366 窦昊:本文撰者。研究者以为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宰相窦怀贞之族孙。S.6111《敦煌县为申考典、索大禄纳图钱及经等具状上事》文中有“司户参军窦昊”,则窦昊又曾任沙州司户参军。

367 和使论悉蔺琮:和使,讲和使。论悉蔺琮,吐蕃和使名,其人事迹未详。P.5037号抄本作“论悉诺蔺宗”。

368 首春:即初春,正月也,即本文写作季节。

369 上赞摩射娑萼:上赞摩,即尚·赞摩。尚,吐蕃相位之号;赞摩,人名,出自吐蕃没卢氏贵族。其子尚绮心儿,曾攻降沙州,为吐蕃首任沙州刺史。射娑萼,藏学家疑当作“射婆萼”,吐蕃语zhabsvog之对音,义犹汉语“足下”。

370 臣壁:即刘臣壁,时任肃州刺史。此文系窦昊代刘臣壁作,故拟为刘氏语气。

371 开元圣文神武太上皇帝:指唐玄宗。《旧唐书·肃宗纪》:至德三载(758年)二月,“奉册上皇徽号‘太上至道圣皇大帝’,” 自此玄宗被称为“太上皇”。

372 公主下降:唐家公主嫁与吐蕃赞普,至本文写作之时,计有两次:一是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嫁文成公主;一是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嫁金城公主。

373 悉诺逻:《旧唐书·吐蕃传》:“开元十五年……其年九月,吐蕃大将悉诺逻恭祿及烛龙莽布支攻陷瓜州城,执刺史田元献及王?(chuò)之父寿,尽取城中军资及仓粮,仍毁其城而去。又进攻玉门军及常乐县。”《新唐书·吐蕃传》略同,《旧唐书·玄宗纪》系此事在开元十五年九月丙子(九月初七日)。但均缺载“灌玉门军城”事,赖此文知之。悉诺逻又译作达札恭祿。

374 《册府元龟》巻九百八十一《外臣部·盟誓》“(开元)十八年十月,吐蕃使名悉猎等至京。诏御史大夫崔琳充使报聘,仍于赤岭各竖分界之碑,约以更不相侵。二十二年,遣将军李佺于赤岭分界立碑。”同书卷九百七十九《外臣部·和亲》载有开元二十一年所撰碑文,末铭云:“言念旧好义不忒兮,道路无壅烽遂息兮,指河为誓子孙亿兮,有渝其诚神明殛兮。”从开元十五年到二十一年(727-733年),是本文所谓“六七年矣”

375 及哥舒翰出将……使蕃不聊生,亦八九年矣:《旧唐书·哥舒翰传》:“天宝七载,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团副大使,知节度事;八载“筑神威军于青海上” ,“又筑城于青海中龙驹岛”,攻拔吐蕃石堡城;《新唐书·吐蕃传》又载:“哥舒翰破洪济、大莫门诸城,收九曲故地,列郡县。实天宝十二载(宇按:《新唐书·玄宗纪》记在天宝十三载)。于是置神策军于临洮西,浇河郡于积石西,及宛秀军,以实河西。”自天宝七载至本文撰写时之至德元年正月(748-756年),是所谓“八九年矣”。

376 开:启也,始也。

377 鐡岭:吐蕃境地名,当在吐蕃南境。地志失载。髙适《九曲词》:“铁骑横行鐡岭头,西看逻逤取封侯。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

378 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皇帝:即唐肃宗。麟跃凤翔:指肃宗即位于凤翔。

379 权扶风锐兵:《旧唐书·肃宗纪》,天宝十五载(756年)六月,七月甲子,肃宗“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同月已卯“诏改扶风为凤翔郡”。至德二载(757羊)“二月戊子,幸凤翔郡……众上议,大举收复两京,尽括公私马以助军。”所谓“权扶风锐兵”者指此。

380 驱大宛骁众:《资治通鉴》卷二一九唐肃宗至德二载正月,“上闻安西、北庭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新唐书·肃宗纪》,至德二载闰八月丁卯,“广平郡王俶(即后来的唐代宗)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副之,以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兵讨安庆绪。”(《旧唐书·肃宗纪》作:“统朔方、安西、回纥、南蛮、大食之众二十万,东向讨贼。”),所谓“驱大宛骁众”者,当指回纥、拔汗那、大食诸国兵。

381 限以两疆,难由而叹:客套话,谓因两国往来不便,无由会晤,不免遗憾。

382 三年已前七月十五日:指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十五日,参见下条注。按:乾元二年(759年)七月十五日尚赞摩曾率军至酒泉,刘臣璧之酌酒会商,讲和退兵。此事唐史失载,赖此乃知。

383 河西节度使吕公:指吕崇贲。据吴廷夑及岑仲勉先生考证(前者见《唐方镇年表》卷八;后者见《唐方镇年表补证·河西条》),吕崇贲任职河西节度之时,为肃宗乾元二年到宝应元年。下文云吕崇贲“拥旌旄四载”,则为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即本文写作之年。

384 限以封守,言会无由:唐律规定,不许官员私出管界。《唐律疏议》卷九《职制》:“诸刺史、县令、折冲、果毅私自出界者,杖一百。”

385 本件选自敦煌遗书《唐永泰年间(765-766年)河西观察、处置使判集》,出自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编号P.2942。参见前《瓜州采矿铸钱置作判》之解题。此文反映永泰年代河西观察、处置使对危难中的少数民族部落予以容纳、给以济助的事实。

386 思结:为铁勒十五部落之一。思结部落原居漠北,唐贞观二十年(646年)遣使来朝,唐太宗为置卢山都督府,又为其别部置蹛林州以处之。初隶燕然都护府,自总章元年(668年)改隶凉州都督府。武后时,突厥默啜方强,取铁勒故地,故回纥及契苾、思结浑三部度碛徙居甘、凉间,唐常取其壮骑佐赤水军,又助唐攻杀默啜,即本文所谓“思结首领,久沐薰风。比在河西,屡申忠赤”是也。(据《旧唐书·回纥传》及《新唐书·回鹘传》)

387 顷驰漠北:开元十五年(727年),河西陇右节度使、判凉州都肾事王君?挟私诬陷回纥、思结、浑、契苾等部有叛谋,思结卢山都督被长流海南琼州,回纥、浑、契苾首领亦分处长流。回纥护输联合思结等部掩杀君▇,梗塞河西道路,久之,乃奔漠北。

388 频被破伤,妻孥悉无,羊马俱尽:此当指思结北奔之后,诸部互相攻杀,思结部伤亡惨重。此事,史所失载,不知其详。于此文略知思结残部复于永泰间复自漠北归投河西。即下文所谓“不远归投”是也。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宁王

    大唐西宁王

    官二代意外穿越到唐朝,成了已故将军的儿子,聪慧过人的他同众美暧昧不断,身怀绝技,一次次化险为夷,闯荡大唐,他是不败神话,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搅乱整个时代。
  • 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

    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

    甲午年,1894年。写下这个坐标式的年代,可以顺着历史的灰烬找到那些消失的人和事。更多的人熟悉这个年份是因为一支庞大海军的覆灭。一支名义上称之为世界第七,或者世界第八,总之世界排名靠前的海军悲剧性的毁灭了。闭上眼总能想象到那艘庞大豪华的泰坦尼克号,一八九四年的中国正如那艘出海的巨轮,刚刚醒来就迎面撞上了冰山。这是致命的一击,比1840年来自西方白人的枪炮声更为沉重。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接连不断的打击都像重重的敲门声,槌在帝国即将崩溃的门楣上。但最重的一击,来自东方。
  • 五代乱世我称雄

    五代乱世我称雄

    高高在上,请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一个现在特兵种穿越到五代乱世。一把十字弩,一柄长刀。且看他如何赢得江山美人。
  • 明初超越记

    明初超越记

    一个现代人,在明初和现在穿越的故事,[]穿越明初的故事。发现在这是中国的一大盛事。并引导大明的变革。p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我先试着写,以后写修真方面的书。
  • 破阵子再定风波

    破阵子再定风波

    斧声烛影、迷雾重重,独家揭秘,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热门推荐
  • 良缘错

    良缘错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叹什么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入棺椁。倘使我跨了数千年的山水红尘,你可愿与我携手,共赴良宵?
  • 我的小说可以召唤

    我的小说可以召唤

    一朝穿越小说家,阎苍凭借着后世看过的小说,在这个世界书写小说家的传奇!什么?你说你是天才?悟空,让他看看什么是天才你说你是妖王?悟空,让他看看什么是妖!你说你是魔王?悟空...算了,无天,出来和他聊聊
  • 所有倾

    所有倾

    湘乔有鬼,暗流涌动;前朝朝堂,后宫女眷;千千万万,紧密相连;四海棋局,瞬息万变;举世阴霾,无人能渡;唯有一人,暮氏倾瑶;从后宫斗,至前朝争;从兮蓉山,至满江湖;从满仇恨,至心释怀;天下之大,唯她独尊;宇宙之阔,唯她独立;一奇女子,崛然而起!(读倾瑶传,書天下事)
  • 人生干涉游戏

    人生干涉游戏

    【本产品为测试版本,部分功能无法使用】【使用说明:随机抽取一位注视玩家的幸运观众,干涉、改变她的人生】【干涉对象仅限于异性,物种包括但不限于人类、猫、狗、跳蚤等等】【由于防沉迷政策,您每天的游戏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厂商可能会发布一些测试任务,您可以选择性接受】【最后,祝您游戏愉快】PS:单一世界架空背景,轻松向生活系作品PS2:世界观及些许剧情借鉴已征得《人生交换游戏》作者尺间萤火同意,勿喷
  • 北城

    北城

    他叫做何嘉文,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来自山西运城的一个小县城。是一个穿着朴实的人,他一个人单枪匹马的来到了北京。刚刚来到北京的他十分的困难,连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一个问题。但是他想也没有像到会在北京遇上自己这辈子的真爱,柳叶青。不管有多大的苦难,这个女人都会陪伴在自己的身边。中间他也多次被人家给陷害过,但是柳叶青坚持相信自己的老公是无辜的,她一直是都在默默的为自己的老公做什么。直到经过了一些事情后……
  • 百里冥

    百里冥

    少年自神秘的放逐之地而出,天赋卓绝,天生玄师什么?没有灵力也能破玄阵?!奇葩老爹带出奇葩儿子,儿子:在老爹着这太耽误修为了老爹:555,走的时候连个拥抱都不给我离开老爹的百里冥独自一人踏上修仙之路,多年以后,再度回归,知晓了爹娘的使命,独自一人,扛起这大陆安宁。众人:我们果然没白疼你!
  • 就这么傲娇怎么样!

    就这么傲娇怎么样!

    只要说了,面对了,爱了,其实一切都不晚……
  • at王爷

    at王爷

    来自现代的苏瑄娅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地方,慕城。她在原来的世界是一名记者。在她去采访的过程中,不小心发生了一起车祸事件,她穿越了她穿越过来竟是丞相的嫡女一穿越过来就有一场婚礼等着她,她稀里糊涂的就嫁给了慕城皇帝的兄弟三王爷慕辰溪。苏瑄娅嫁到王府与王爷发生了许许多多,感情升温。但是……但中途还是有一个她,当心机婊,白莲花,绿茶婊自然,咋女主也是一个聪明的人,经过一连串事情终于~苏瑄娅和慕辰溪完美的在一起了结局依旧是完美的吖
  • 我的世界之异界种田录

    我的世界之异界种田录

    想明白建造的意义吗?想体验,真正的种田吗?本书又名《我的世界(玄幻版)》、
  •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邪魅王爷:魔君,你手帕掉了!

    再次睁开眼,已不再是废材凤允然,而是人人所惧怕的魔君凤允然。人人对她又恐又惧,唯独他,黎王,君九黎!更有这么一说:宁揭吾皇一房,也不掀黎王一瓦!对魔君凤允然又宠又爱。魔君降世,天下大乱,必除魔君!而君九黎则是尽全力保护他的允儿!“允儿,你手帕掉了。”某男拿着绣有曼珠沙华的手帕道,“不用了。”某女甩了甩衣袖。“那本王就当做是你送给本王的定情信物了。”某男厚脸道。“随你,本君不稀罕!”某女转身而走,留下一个秀气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