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敌人精锐部队的一番恶战,让夏云桐收获了信心,义勇军凭借火力和地形,完全可以和武士军团抗衡,他反而对沪尾港的安危有些担忧。
5月26日,袁世凯提出了一个建议:沪尾港入口狭窄,何不用沉船堵口,使日本的舰队无法入内强攻?
夏云桐大喜,立刻发电给丁汝昌,要求其立刻将被俘虏的六艘日船全部装满石头,一字排开自沉在沪尾港口,形成一条水下堤坝,彻底封死港口!
第二天丁汝昌回电,英国领事前来阻挠沪尾堵口,说这样会影响英国商船进出,有损英国的贸易利益。
夏云桐大怒,都到了生死关头,哪还管英国人什么狗屁贸易?
他立刻回电丁汝昌:三天之内必须完成堵口,否则军法从事!
29日,基隆港口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船队,武士军团的主力终于到了!
得到这一报告,夏云桐立刻下令:全军放弃基隆城,撤往月眉山防线!
听到弃城的命令,所有的将领都有些想不通:辛辛苦苦打退敌人的进攻,守住了基隆城,现在阵地这么轻易就丢弃了,那么多将士的血不是白流了吗?
夏云桐向大家指出: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了解敌人的作战特点,这两点我们现在都做到。
现在敌人的主力快要到了,但对我们来说这里不是决战的地方,要决战,就要到月眉山去!
于是义勇军就在30日深夜撤离了阵地,行动如此突然,武士军居然毫无所觉!
1874年5月30日,基隆港口,日船“明光丸”下来一人,方面大耳,额头宽平,双目间闪烁着坚毅的光,肤色如同铁矿石一般,给人一种深沉厚重的感觉,日本人中极为少见的高大身材,举手投足间简洁明快,有一种丛林猎人的粗犷和力量美。
此人正是日本士族的精神领袖,武士军团的最高指挥官,西乡隆盛。
刚一抵达,桐野利秋和兜玉强之助就报告了攻击不利情况,并向西乡请罪,言辞间都有些相互攻击的意味。
其实西乡隆盛在半路上就已了解了相关情况,他笑笑道:“基隆敌军颇有战力,乃是敌人的主力无疑,二位虽未能一举攻克,但却拖住了敌军主力,正好让我一战歼灭之,二位又何罪之有?”
西乡已经探知基隆城南的月眉山,才是真正的易守难攻,因此他最担心的还是敌军南撤,龟缩进难啃的乌龟壳里。
第二天西乡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麻痹敌人,争取时间让主力完成登陆,再进行一次决战。
西乡小兵卫主张分兵一路,包抄基隆后路。
筱原国干不以为然:“我们这几万大军只管涌过去,都能把小小基隆城给撑爆了!”
众人顿时一阵哄笑。
正在气氛热烈,侦察回报,敌军不战而逃,基隆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大家顿时傻眼,怎么还没打就溜了呢?
桐野和兜玉两人更是纳闷,这么快就怂了,不像啊,前几天不是还穷凶极恶的吗?
西乡隆盛倒是不动声色,只是心里默默想着:看来要重新评估敌人的智慧了。
这时他突然提出建议让大家讨论:派一路军强攻沪尾港!
西乡小兵卫立刻大声赞成:只要能占领沪尾港,就能绕过月眉山攻击竹堑城,通向敌人心脏道路就是一片坦途了,即便因此付出一些伤亡也是值得的。
众人精神又是一振。
就在此时又有情况回馈,据联合舰队的消息,就在昨天下午,沪尾港口被守军用几艘沉船给堵死了,在大屯山重炮台的威胁下,联合舰队不敢靠近阻挠。
会场一片安静,西乡隆盛终于皱起了眉头,片刻后叹了口气:“居然着着机先,这个夏云桐听说只是一个少年,这样看还真有些不简单,乌龟壳难啃,我们也只能硬啃了!”
6月1日,义勇军已经撤到了月眉山。
丢失了基隆城,将士们都不怎么高兴,多少有些消沉。
夏云桐及时对广大官兵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赞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巨大成功。
“你们这不是败退,而是向南进军!”
他指出衡量战斗胜利与否,不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在于敌我力量的消长,正是由于第二团的英勇作战,不但大量杀伤了敌军,而且我军的损失却相对微小。
“如果这是败仗,那么我们欢迎这样的“败仗”,这种“败仗”多来几次,我们离最终的胜利也就不远了。”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从战斗中了解了敌人,这对未来的战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夏云桐的演讲激励了大家,使消沉的士气重新振奋了起来。
在随后召开的班以上军官会议上,夏云桐正式对战役做了总结,并分析了敌军的一些优点或缺点,比如:
第一,日本人喜欢夜间袭击和白刃战,这是长处,但如果能予以针对性的打击,反而能挫伤敌人的士气;
第二,日本人喜欢以密集队形发起冲锋,可以用强大进行重大杀伤;
第三,日本人在战术上,当正面进攻受阻,就会从侧翼进行包抄,如果小心防范,抓准时机,反而是发动反击的好机会;
第四,为了显示勇敢,提振士气,日军的高级指挥官往往带头冲锋,这是非常从古代战争流传下来的愚蠢习惯,这一点我军可以好好利用等等。
此时日本的财力十分有限,尤其是政府与武士集团的矛盾,更会使武士军团的物质短缺。后勤供应能力不足决定了敌人的战术一定会是“速战速决”。
月眉山现在已经真正成为了坚不可摧的要塞。
山的前面是绵延数里的茂密丛林,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路,大部队也很难展开,对于防守一方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夏云桐在丛林里不但布置了许多狙击小组,还分散埋设了一些地雷,相信会给日本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通过丛林则是一片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平地,都是山顶火炮的打击范围。
从山前两公里处,一直到山脚下,共埋设了数万颗反步兵地雷。
巍峨的月眉山,有限的几个隘口都已被义勇军用炸药炸塌,想上山就只能攀爬陡峭的山坡。
而在陡坡上则埋设了数百颗威力巨大的拉发式跳雷,与山顶上的枪炮火力,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防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