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4100000037

第37章 中国文化崩溃该追究谁的罪责?

周六接到中国社科院文研所《文学评论》一位编辑的电话,想发表我近日所写的《当今中国还有真正的作家吗》这篇杂文,对此我很高兴,眼睛蓦然一亮。因为在中国很少有报刊乐意发表这样的文章。进一步的探讨中,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编辑老师说希望能做一些删改,大致的意思是,第一将我所说“中国作协”那一段文字删除;第二将我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作家”之类的意思更改一下。我不解。编辑老师“客气”地说,“首先,中国作协似乎不是你说的只是发放什么‘符号’的地方,你所认可的比如汪曾祺等作家他们也是中国作协会员。其次,说中国没有真正的作家了,你怎么好一个浪头掀翻一船人呢?”我赶紧解释,强调我所说的是“当今”,这并不包括以前的中国作协,也不包括中国以前的一些真正的作家。很多作家都去世了,所以除了汪曾祺、路遥两位作家外,其他的作家我没有提到,提到的张洁、史铁生、宗璞等作家,虽然他们近几年基本不出声了,但我想大概他们还能呼吸。编辑老师直问我改还是不改,我想了想说:“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改了,那还剩下什么,这文章还有发表的意义吗?”编辑没有耐心再听我解释。我意识到这篇文章不可能在《文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尽管我一直很钟爱这本杂志,偶尔还能看到该杂志“清洁的精神”的一面。

第二件事。我一连接到六个邮件,除了五个不同的读者为五个不同的作家“鸣冤”外,还有一个是为青年作家韩寒“叫屈”的。他们的意思是,像贾平凹、莫言、残雪、余华、刘震云,包括韩寒,他们难道就不是真正的作家吗。我承认自己有时候说话“口无遮拦”,但还是认真的回复了他们的质疑和质问。我在说“汪曾祺、路遥、张洁、史铁生、宗璞等”的时候至少还加了一个“等”字,我没有把“等”之后的作家的名字提出来,第一是为了省略,第二是我觉得他们应当是首先或重点提出来的。比如,我个人认为还有张承志、陈忠实、高建群等也是真正的作家,这是根据他们的文学成就以及时代影响而推论的。当然,至于70后、80后作家群里到底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这个我没有专门研究过。但真正的作家里,绝不包括贾平凹、莫言、残雪、余华、刘震云,包括韩寒、郭敬明等“作家”。

别的作家暂且不说,简单说说争议比较大的韩寒。他究竟写出了什么惊世之作,至少目前我还没有看到。《三重门》只能说小有才气,《长安乱》和《一座城池》等作品是这青年作家在成长过程中很平常的两部作品,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其次《光荣日》、《他的国》等作品非但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糟糕。如果不是在媒体合谋一气而热推的“韩白(烨)之争”,我几乎都不知道所谓的“著名作家”这样原本严肃的称号能和韩寒发生什么关系。我不否认这位青年作家的文学才气以及他为文的鲜明的个性,希望他的文学前途无量,但完全没有必要将他神话,到目前为止,他既不是什么“当代的鲁迅”,也不是什么“精神领袖”,现在就被披上神话的外衣,对韩寒未必是一件好事。

之后的韩寒更是多出入在公开场合和媒体的聚光灯下,每次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的“针砭时弊”,也不过和一些所谓的“时评家”一样,替人过过“嘴瘾”而已,并没有起到“除奸革弊”的作用。他的“小聪明”也仅止于“嘴头满足,略有刺激”的小骂而已,最多算是逮住兔子当老虎打的“勇敢”,韩寒可以说是近几年最不可思议的文化现象,他玩的是小叛逆的个性,在他的作品内部的幽暗之世界里,总结一下大致有“四魅”——渎圣、低俗、油滑、粗鄙之魅,这与中国文学精神之重建营造良好环境背道而驰,与改变“崇高”在当今中国文学之生存境遇大相径庭。我的意思是,至少韩寒现在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作家。

中国人缺乏信仰已经是事实,最可怕的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丧失了信仰,以“作家”和“艺术家”、“学者”和“教育家”等为主的知识分子群体集体“缴械”,集体“衰弱”,乃至集体“崩溃”,精神旗帜已经完全倒下,“信仰”集体转移,纷纷加入“拜名教”、“拜钱教”、“拜权教”,成为“新教”的忠实信徒。在我们时代谈精神、谈崇高很容易被人嘲笑,反倒会被人疑为“精神病”患者。在这个时代似乎什么都可以谈,唯独不能谈信仰、谈道德、谈崇高,谁要谈这些谁就会被认为是“脑子有病”。权力与信仰、金钱与精神、物欲与道德的激烈碰撞,触发了我们时代新生的“生存危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人都在顶礼膜拜“新教”,此时谈什么“可笑的”所谓的“真正的作家”,会被人讥笑和嘲弄的。但是,文坛的堕落风气是需要严肃批评和抨击的,如果大家都保持可耻的沉默,我们的文坛就永远也不会有树立清洁之精神的那一天。当然,我并不在乎一些人对我的嘲弄和讥笑,我不企求能够捍卫别人的理想,但捍卫自己的绰绰有余。

我比较欣赏张承志,他是一位有信仰的真正的作家,他独立特行的气质几乎影响着一个民族,他保卫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不屈膝,据说他所著的《心灵史》被很多人视为圣经,与《古兰经》放在一起。在这个文学都要倚门卖笑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神圣之准则濒临瓦解,人文之精神已经萎缩,中国文化到了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恶劣的文化环境下,张承志宁愿做一位理想主义者,也不愿做一位利己主义者,实际上他本身就是一位生错时代的精神圣徒。如今这位著名作家的生活一贫如洗,但于真正的作家而言,他确实是一位能够抵挡物质诱惑的“英雄”,他激励着不少仍然坚守着文学芳草地的文学青年。

再来看看当今之中国文化,难道让这样一批被媒体热炒起来的人充当文化主体,肆意践踏文学之神圣,这难道不是令人悲哀和极具讽刺的事么?他们本质上就是一些名利之徒,一无操守二无原则的文人,他们利用媒体而称霸文化领域,占据泱泱大国之文坛,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更荒唐的么?据说韩寒第一天开“微博”,只发了一个“喂”字,转发这一个字的有近五千多人,评论的一万多人,真是惊叹现在的人,一个“喂”有什么价值,竟然让这么多的中国人追捧和信仰。中国多年的“教条”政治教育的收获难道就是这样的成果么?文坛何以堕落如斯,正是因为中国人缺乏信仰。

我说的不单指宗教信仰,宗教在中国的境遇比文学更要糟糕,比如佛教,虽然也曾有过沙门不敬王者的宣言,但宗教的道统总是被迫匍匐在“权力”的脚下,被世俗权力扼住咽喉,最终乖乖地缴械,变成“权力”的附庸和“勤王”的工具,它在中国从未获得与世俗权力对抗的力量以及对等的地位。中国的知识分子想从宗教那里获得支持借以对抗恣睢的“权力”,借以追求自由的价值、自由、正义和真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切权力归于王者,知识分子无路可走,最终也只能叹息“学得百般艺,货于帝王家”,在世俗权力主宰一切的世界里,《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声音在中国文学里几乎听不到,反而像“拍马颂圣”的这种游戏,被中国的御用文人不知羞耻地玩了几千年。

我也不是说要求中国人必须都要有宗教信仰,但最起码在这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国土上,你得追求一点心灵信仰,搞庄稼的信仰庄稼,搞文学的信仰文学,搞学术的信仰学术,都要纯正、纯洁一点,不能总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随便改变自己的立场,随时放弃自己的观点,轻易抛弃自己的原则。当今的知识分子大多数都不干净了,在他们眼里,庸俗是时髦的,肮脏是光荣的,清洁是可耻的,他们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坚守着利己主义,根本就没有为人类为社会做出一些积极贡献的观念。

如果有一天中国文化彻底崩溃了,首先应该追究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的罪责,因为他们都是罪人。

20

同类推荐
  • 你不必完美

    你不必完美

    活着是为了追求什么?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怎样的一生才不后悔?几乎每个人都不止一次在心底叩问过自己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既要了解社会,更需认识自我。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标准答案永远只存于自己心中。涉江而过,芙蓉千朵。生命厚重漫长,却又似浮光掠影。在缤纷迷离的光影交错中,你望见自己的倒影了吗?打开《新语文课外读本:你不必完美》,看看那些名家们是如何看待时间与生命、思索自我与人生吧。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大抵心安即是家

    大抵心安即是家

    我怀念儿时夜晚火车呼啸的时光。小镇河边收集的鹅卵石;老院后墙留下的涂鸦;一个个默默远去的背影。年少青春流逝,没有留下一点棱角。而今,夜晚灯红酒绿,白天浮躁喧嚣。重视故里,道路扩建、小河填埋、老院拆除……岁月的味道留在了记忆里。
  • 呼唤心灵的革命

    呼唤心灵的革命

    谷文峰编著的《呼唤心灵的革命》透着强烈的民族忧患,对国民的狭隘意识给予了善意的揭示;装着对社会底层生活的深情关切,对管理思维给予了尖锐的批评;带着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对传统观念给予了理性剖析。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大潮中人们心灵深处的义与利、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天使与魔鬼、冷静与疯狂……这一切都在这里交会、展示,直率得让人震撼,深刻得让人自省。
  • 沧桑散记

    沧桑散记

    本书选编的是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写的部分中短篇小说、随笔、散记、时评、报告文学以及名人专访等百余篇,内容比较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多数文章已在报刊发表,故只能像综刊那样随意编排,难成体系。总的表达“文以载道”、点点滴滴的人生感悟。自强、自信、坚韧、勇敢、智慧,对善的赏识、对恶的抗争和阳光下的诙谐欢乐是多数文章的亮点。
热门推荐
  • 十步红尘

    十步红尘

    天道悠悠,白云苍狗问道即问心,问心历红尘百世浩劫,生灵如蝼蚁,时代的浪潮奔腾翻涌,红尘少年被推于浪尖,能否经受住时代的考验?更多激情,更多热血,尽在十步红尘
  • 夫人你家宝贝又闹情绪了

    夫人你家宝贝又闹情绪了

    全球首富五百强记者招待会上。记者:付总,请问你和全球排名第一的小提琴手郑贝贝是什么关系?付宝宝:我跟他不熟。记者:但是我听说你们从幼儿园就认识了。付宝宝:那都是谣言。记者:那付总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付宝宝:不会动不动就哭的。所有人内心OS:还有这样的男人?...................................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后台内。郑贝贝:呜呜呜....宝宝不要我了。经纪人:.......郑贝贝:她还说跟我不熟,我幼儿园时就决定要嫁给她了,她竟然说那是误会!呜呜呜经纪人:她就是说着玩的,你别当真,快点,演出就要开始了,快到你上台的时间了。郑贝贝:宝宝不要我了,我不要拉了!经纪人:........扶额拨通付宝宝的电话。经纪人:夫人,你家宝贝又闹情绪了.....付宝宝:把电话给他。郑贝贝:宝宝,呜呜...你不要我了吗?付宝宝:乖,听话,好好表演,回家给你好吃的。郑贝贝:嗯!放下电话开心的抱着小提琴就走了。经纪人:...........付宝宝:呵呵,各位记者朋友,还有什么问题吗?
  • 时光神盗

    时光神盗

    十六岁的地球少年龙胤,在生日那天,被永恒时光塔按前世指令将其送到了另一个宇宙时空。这一世的他,能否借助永恒时光塔内无尽的生灵记忆而崛起?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人体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人体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人体之谜》讲述的是揭秘人类身体上的神秘之处。
  • 大明方舟

    大明方舟

    一梦醒来,已无法回头,如果这是命运,那么命运就要自己掌握,在元末颤栗的天空中,铁方舟缓缓张开眼睛……
  • 唯有力量才能保护的世界

    唯有力量才能保护的世界

    被妖魔围困的村子,人类最后的希望,一个没有特殊能力的刺客少年,如何生存下去,如何保卫村子,在混乱的世界里,只有获得力量才能继续生存。
  • 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剧本

    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剧本

    【苏爽甜,1v1,撒糖专业户,全本免费】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炮灰剧本是什么体验?非晚表示,不存在的,无论是遇到何种凄凉境地,她都能绝地翻盘逆袭,虐渣打脸轻而易举。只是……矜贵病娇殿下弯眉浅笑:“阿晚,无论你在哪里,我都可以找到你。”腹黑电竞大神将她圈入怀中:“晚晚,我发现游戏不能陪我一世,但你可以。”眉眼如画少年耳尖微红:“姐姐……可不可以喜欢我。”暴戾冷血魔君勾唇冷笑:“谁敢动你,本尊要他的命。”高贵清冷神明低头吻她:“从今往后,你是我唯一的神后。”系统:……宿主你在做什么?非晚眨眼无辜一笑:做任务太简单了,就顺便谈了个恋爱
  • 中国历史大事表

    中国历史大事表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同时契合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下五千年史事撷英取华,既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又注重整合历史的内在关联,力求内容条理清晰,利于读者阅读,成为一部集知识性、工具性与编写体例独特性于一身的历史读物。
  • 涩世纪传说PART1

    涩世纪传说PART1

    [花雨授权]一个是带着黑豹的黑道少主,一个是某欧洲小国的俊美王储,另外一个有着面孔遗忘症的阳光少年,这样的组合老实说还真是老师的噩梦。何况全没有理由的,这群家伙还要唱:对面的纪检部长看过来,看过来……
  • 那些年的小情愫

    那些年的小情愫

    徐浩铭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人,这些人有的给他带来了伤痛,有的给他带来的温暖。他最后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