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038400000014

第14章 凌叔华:淡施青黛的远山(1)

(1900—1990)

面前一片黄碧渲烘停匀的旷野,

嵌上空明清澈的溪流,

几座疏林后,

有淡施青黛弯弯的远山黏着。

——凌叔华小说《倪云林》

黄碧的旷野上,嵌着一弯清深浅溪流,寂寥空阔……一片疏林后,远远地黏连着几座远山,如眉黛般衬着……

浓密相宜,简练淡泊,宁静致远。

凌叔华的画,传承的是传统文人画的技法和意境。不恋笔墨,最讲究留白,空间,让画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呼吸的自由和空间,以神取胜,创造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所以,她的画,没有挤挤捱捱,没有张扬浮躁,总是在疏淡中给人宁静,在寥远中让人高远。这是她的气质和精神。

她出身望族,家学渊源,是真正的名媛。她养在深闺,不必张扬,只在家里帮助家人接待一下泰戈尔,就被他赞赏比林徽因“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才女。

她无需怎么努力,只篇诗文,就为她赚得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和丁玲齐名的荣誉。她的诗文,有身份感,像她的家族;有意境,犹如一副清高淡雅的传统文人画。

她美得不张扬娇纵,像她的画,文静淡雅,但心里有装不下的自由和浪漫,看她“眼睛清澈……带着一点迷离”(苏雪林语),就知她心里藏着多少春光和情趣。她从来不是个理性的人,无论她作画、写作,还是与徐志摩产生绯闻,与异国男人演绎一段婚外恋,皆因为她要做自己,无法接受平庸的生活。

她是大家闺秀,在文化和气质上,她是传统的。而在个性和情感上,她不能忍受传统道德的束缚,甚至为个人幸福不惜胶轨婚姻——她要做自己,她没办法不是她自己。

她不完美,同样有自己的复杂和矛盾,她从来也没想过一定要做个完美女子。她只是心里装了太多的诗和画。她的丈夫理解她,因为爱她而能原谅。因为她是才女。

无论走到哪里,她还是那个她。纵使半生飘零海外,生活优越,她眼波总不离中国,心里是浓浓的家国情怀。沐过西风之后,她依然留恋着自己老宅的窗棂;盛名之后,她依旧要回来看看那个已经面目全非的家……

凌叔华终是传统的,她的追求,她的气质,都是她那诗书之家的影子。而她以自己个性而浪漫的性格,又使她增添现代的自由独立之美。

其文温婉细腻,其画淡雅高洁。她含蓄与开放集于一身,既传统又现代。其人,与其文其画一样,耐人寻味。

家学有渊源

如今的北京胡家24号院(现已辟为北京胡同博物馆),清末民初时这里住着一豪门望族,就是民国才女凌叔华家。

凌叔华生于望族,父亲凌福彭祖籍广东番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点翰林,与大名鼎鼎的康有为同榜题名,而且名次比他还靠前。凌福彭历任清朝户部主事兼军机章京、天津知府、保定知府、天津道长芦盐运使、直隶布政使、顺天府府尹(相当于北京市市长)、直隶直隶布政使等,可谓官运亨通。1911年后,曾任北洋政界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

凌福彭是袁世凯手下的红人,一直跟随袁世凯左右:袁任直隶总督,他做布政使,是袁的副手;袁曾三次派他去日本考察;天津是袁世凯在天津推行改革时,凌福彭任天津知府;袁世凯发昏当皇帝,他还积极支持。

可想而知,以凌福彭的身份地位,自然是三妻四妾,儿女成群。

凌叔华的母亲是凌福彭的三姨太,也颇通文墨。凌叔华是母亲生的第三个女儿,在父亲众多的孩子中排行第十,被称为“小十”。

凌福彭是典型的文人,他精于诗词,喜爱绘画,爱结社雅集,组织诗画画社等,家中往来无白丁。凌福彭带头组织了“北京画会”,齐白石、姚茫父、王云、陈半丁、陈寅恪等著名书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文人墨客,风流雅集。凌叔华从小就见识了这些文化名流,也耳濡目染中受到熏沐。

凌福彭重视教育,他在任顺天府(相当于今北京市区)执政时,就兴办学堂,兴利一方。对自家孩子们的教育,当然更加重视。彭家的私塾,除了日常的教授先生,还时常有名流教授来讲课。比如,一代怪杰辜鸿铭,曾来彭家教授孩子们英文和古典诗词。

在重男轻女和复杂的大家族中,母亲带着凌叔华姐妹三人,低调地活着。小“十”凌叔华,在彭家众多的孩子中,也显得不起眼,看上去总是很安静,也不吵闹。

不知何时起,小叔华喜欢上画画,自己经常在纸上、地上,或者墙壁上涂抹……

六岁时,一天,她在自家后花园中,用木炭在白墙上正在画一副山水画,被当时来他家作客的宫廷画师王竹林看到,赞赏她有绘画天才,当下收她为徒。

父亲看小叔华也天资聪慧,自小有文艺才华,于是对她也开始着意培养。后来,他为小叔华请来很多画家,如慈禧作画的著名女画家缪素筠,女画家郝漱玉等。

七八岁时,凌叔华已是家里的小画家,已能像大画家一样作画,与他们品评画作了。

凌叔华对精通七国语言,被称为“是以讥讽方式批评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唯一中国人”的辜鸿铭十分佩服,看他拖着小辫子,一本正经的样子,十足一个古板的教书先生,可他说的英文比外国人还好。所以在幼小的凌叔华心里,真是觉得神奇。

辜鸿铭教授凌家的孩子们英文,先从背诵儿歌《圣经》做起,像先从四书五经背起一样。凌叔华很快掌握了不少英文单词。有一次,这位古怪的老先生让凌叔华到他家去,从他的书架上抽出几本英文诗集来,让凌叔华背诵其中的两首诗。凌叔华很聪慧,不一会儿,就把两首英文诗背得滚瓜烂熟。辜先生很赞赏,又教她几首……

凌叔华跟辜鸿铭学习了一年英文,打下坚实的英文基础,同时培养了文学兴趣。直到暮年,她都十分感谢这位启蒙老师。

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凌叔华自小培养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在诗文绘画等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华。

1919年,凌叔华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河北省立第一师范三年级,进校不信,“五四”运动爆发。年轻气盛的凌叔华也为时风所染,积极参与其中。由于她出众的文字水平,她被选为学生会秘书,当时学校的很多演讲稿出自她手。当时她的一篇文章还在《天津日报》发表,她激动得“眼泪也下来了”。

1921年,凌叔华考入燕京大学预科(与冰心同学一年,转入外文系)。这时,凌叔华的文采显现。她是燕京大学文学会的成员。她曾大胆地写信给当时大名鼎鼎的周作人,请教文学问题。周作人对她的文采也十分欣赏,鼓励她进行文学创作。

此时,凌叔华开始在当时影响较大的《晨报》副刊上发表小说,虽还显得幼稚,但文采出众,而且有新女性的昂扬和锐气,引起人们的关注。她的文字温婉细腻,有大家闺秀的气质,充满诗情画意,字里有画。很受师生们追捧。

诗画双绝

1924年1月,凌叔华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处女作《女儿身世太凄凉》。之后,相继发表《资本家之圣诞》《我那件事对不起他》等小说,《朝雾中的哈德门大街》《我的理想及实现的泰戈尔先生》等散文。凌叔公崭露头角,引起北平文坛的关注。

1924年4月23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在日坛讲演。诗人由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时报有载:“林小姐人艳如花,和老诗人挟臂而行,加上长袍白面,郊荒岛瘦的徐志摩,犹如苍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图”,一时成为美谈。林徽因被人们广泛铭记。

其实,在这次盛会的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美女,也曾受到泰戈尔的关注。她就是文学青年——凌叔华。

其时,凌叔华虽还在燕大读书,但学来优秀,文采出众,已成为活跃的文学青年。由于她的文采和家世背景,她被学校指派为欢迎泰戈尔的代表,与徐志摩、陈西滢(时在北大任教)等一起负责泰戈尔的接待工作。三人就此结缘。

当时,凌叔华的父亲凌福彭,画家陈师曾、齐白石等人组织的北京画会已经成立,画会邀请泰戈尔参加,地点选在凌叔华家的书房。徐志摩、陈西滢等人同往(林徽因未参加)。

活动安排到了自己家里,活动由她主持。她高兴极了,这可是发挥自己作用的时候了。她听从母亲的安排,提前订了一百多只新鲜的玫瑰老饼和藤萝花饼,又让家人磨制了杏仁茶。这些茶点很应合诗人、画家们的趣味。果然,大家吃得开心,聊得投机。

当大家谈到绘画时,有人说凌叔华也擅长绘画,大家都看向这位年轻的女子。

凌叔华娇羞一笑,对着这些长辈和前辈们谦虚地说:“我略通一二罢了”,然后,她大胆地问泰戈尔:“今天是画会,敢问您也会画画吗?”

泰戈尔默然一笑算是肯定。凌叔华调皮地一笑,进一步提要求道:“那我可否请您献艺?”

泰戈尔欣然答应,他站起来,从容不迫地在檀香木片上画了一副画:莲叶和佛像。大家啧啧赞叹。

凌叔华还是调皮地仰视着他,满意地笑了。泰戈尔听说她能诗文,能作画,对她说:“多逛山水,到自然里去找真、找善、找美,找人生的意义、找宇宙的秘密。不单单黑字白纸才是书,生活就是书,人情就是书,自然就是书。”这一番话,深深地印在了凌叔的心里,使之年近八旬时还记忆犹新。

这句话对她是很大的鼓励,对她产生深刻影响。

在这次活动中,凌叔华以她大家闺秀的形象和出众的才华,给众人留下深刻印象。据说,事后泰戈尔曾对徐志摩夸赞凌叔华说:“这个女子比林安徽有过之而无不及。”

凌叔自己大概也不知道,也是这一次,她已经给两们才子——徐志摩和陈西滢留下美好印象。而陈西滢对她更是一见钟情,十分倾慕。

陈西滢和徐志摩当时是北平的青年才俊,陈是洋博士,1922年受蔡元培之邀任教北大外文系,并于1924年底在北大创办并主编《现代评论》,成为当时北平重要的文学刊物。而徐志摩当时和胡适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新月社,编戏演戏,逢年过节举办年会、灯会等活动,吟诗作画。

此后,徐志摩和陈西滢经常造访凌府,他们经常参与北京画会的活动,或者只是饮茶聊天,一群文朋诗友,在这里高谈阔论,雅集聚会,成为当时北平一景。凌叔华、徐志摩和陈西滢三人很快相熟,成为好朋友。

1925年,凌叔华在陈西滢《现代评论》周刊发表短篇小说《酒后》,因细腻的心理描写一举成名,她精致的文笔,对气氛的烘托,对情节的驾驭能力,显示出创作上的进一步成熟。小说得到周作人、朱自清、丁西林、沈从文、杨振声等名家的赞赏。日本颇有名气的《改造》杂志,还翻译刊登此小说。

之后,凌叔华接连在《现代评论》上发表了不少小说,被鲁迅称为“发祥于《现代评论》的作家”。此后近十年间,她又在《新月》、《小说月报》、《北斗》、《文学杂志》、《文季月刊》、《武汉日报》副刊等发表几十篇短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孩》、《小哥儿俩》中)。其中的《绣枕》,因描写高门大户中的“婉顺女性”,笔法细腻秀雅,深得人们喜爱。同时,凌叔华还擅长写童真意趣,如《小哥儿俩》等,传神地刻画了儿童的神态。

凌叔华的文学作品,以描写心理见长,“文字淡雅幽丽,秀韵天成”,风格内敛,其文字被赞“是一股潜行地底的温泉”,加之她温驯雅致的性格,被称为“中国的曼殊斐儿”(苏雪林)。

凌叔华在文坛上迅速崛起,成为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叔华并列的“中国五大女作家”之一。夏志清曾在他的《现代中国小说史》中直言:“在创造才能上,这些人都比不上凌叔华。”

这个出身望族的才女,诗文、绘画双绝,文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真正的名媛才女。

1926年,凌叔华以优异成绩从燕大英文系毕业,加入胡适、徐志摩等主持的新月社,她和林徽因,是当时这个著名的文化俱乐部仅有的两位女性。

暧昧的通信员

徐志摩一生与多位女人结缘:张幼仪、陆小曼、林徽因、凌叔华。前三个,是毫无疑议的老婆和恋人,但后一个凌叔华,到底与徐志摩有没有关系?一直给扑朔迷离的感觉。

是绯闻女友?抑或是红颜知己?这对才子才女间的桃色新闻,为人们了解他们也提供了另一种参考和想象的究竟。

凌叔华与徐志摩相识于1924年他们共同接待泰戈尔访华时。当时,正是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不得而与陆小曼未遇时。应该说,徐志摩当时处于情感的空档期。而凌叔华当时虽是燕大学生,但已经是崭露头角的文学青年,对徐志摩这样的洋博士兼诗人当是十分仰慕的。两人虽相差三岁,但也算同龄人。一个才子,一个才子,相遇在一起,擦出些火花似也在情理之中。

自1924年4月他们一起接待泰戈尔相识后,徐志摩、陈西滢和凌叔华,三个年轻人,很快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当看到凌叔华时,多情才子徐志摩是否在心里把她与林徽因做过比较?比名身,两人都出身名门,不相上下;比容貌,林徽因虽芳华绝代,但凌叔华也很清丽秀雅;比才华,林徽因的艺术才华多样,灵气活现,但凌叔华诗绝双绝,而且已相当专业了;比性情,林徽因的率真和直言快语固然可爱,但凌叔华的温婉和顺,不与人争也更让人愉悦……

凌叔华身上的气质,更像是大家闺秀的。我想,多情的徐志摩,一定也曾被她吸引。无论如何,事实是,他很快向她倾诉心声,两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了。1924年秋天,徐志摩给凌叔华写信:

我一辈子只是想找一个理想的“通信员”……最满意最理想的出路是有一个真能体会,真能容忍,而且真能融化的朋友……

同类推荐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姚崇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热门推荐
  • 腹黑系傲娇校草爱上我

    腹黑系傲娇校草爱上我

    在云溪中学,有那么一个班级,里面坐着游手好闲的富贵人家的子女和人善被人欺的普通学生以及狗腿的小跟班。而在这个班级的大部分女生都为了一个目标勾心斗角,那就攀上坐落在本班的三大校草:腹黑傲娇的叶瑾言,花心张扬却又不失风度的慕圣华,风流倜傥的大明星佐亦贤。别班的学生望之不及,老师们“闻风丧胆“。但宁微微不偏不倚就被转学到了这儿,这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 逆命乾坤

    逆命乾坤

    元婴期修真者渡劫却碰上百年难遇“五行灭仙劫”道消身陨,本因死去的他穿越异界至“亦虚”大陆,修真法术显威异界。一生一死命中独缺隐藏怎样的秘密,两大逆天之器齐聚一人,手掌逆命,脚踏乾坤。
  • 心诱泠熙

    心诱泠熙

    许是嫌她太沉闷,所以老天爷让她在天崩地裂中魂穿一回体验人生?穿了还不成,还得自幼长大享受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关怀爱戴?看她一副懒散做派,又整了些满城逗比来给她的生活添了无数的料...哎,她到底能不能静静地一个人长大啊,呃,刚才是晴空霹雳么?原谅她是个珍爱生命的好孩纸,好吧,她会乖乖觅一个人,然后,静静地过一辈子,这样可以伐,亲爱的老天爷?唔,难为她小小年纪就为自己的终生大事开始操心了,只是,觅谁好呢?她也不懂情啊爱啊的,硬要说有个人留在她心间,就是那个在生死关头喊着她的名字说以后都要陪着她的人,只是,你是不是也穿越过来了,穿越到谁的身上了呢?
  • 初见不识情深处

    初见不识情深处

    新名,旧内容,初见不识情深处,回首徒有清泪流。
  • 青春约

    青春约

    “只怪年少太年轻,是人是狗分不清”三年前的洛北宸识人不清与渣男纠缠不清,被渣男设计陷害后,洛北宸去了M国留学。至今已过三年,就在洛北宸以为自己不会再心动时却遇到了那个特别的男人“孟峻弦,你没事儿用粉笔头打我干嘛?!”“洛北宸,因为你笨啊”“孟峻弦,你怎么又用粉笔头打我?!”“洛北宸,还是因为你笨啊”“因为我笨?嗯?孟峻弦你三天都别进房间好了”“阿宸~为夫错了,你不笨,是为夫笨”孟峻弦内心汗颜,果然当年自己骂自家媳妇儿的时候就应该有所觉悟,但是他没想到她会记这么久啊「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掠食领主

    掠食领主

    人类文明经历过大灾变,进化成为蒸汽文明,巨型引擎驱动的城市横行在旷野,寻找资源和栖息地,在一枚金属心脏陪伴下,迈着坚定的步伐,成为食物链的王者。
  • 合约夫妻:陆少,请离婚

    合约夫妻:陆少,请离婚

    “第一,绝不能同床睡觉……纯睡觉也不行。”“第二,绝不能对外公开夫妻关系。”“第三,合同到期,双方不可以任何理由推拒离婚。”“第四……”陆亦笙一把揽过她的腰,在她脸颊轻啄一口,霸道十足地说道:“第四,以上三条全部作废。陆太太,不如我们再签一份关于该生几个孩子的合同?”【简介无能,简而言之:宠文一本。】
  •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勤劳俭朴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源缘全神

    源缘全神

    三个奇异战斗种族:那凯族的变异能力;游移族的剑术、魔化与灵魂牙眼;凹凼族的五行之力极术:金极、木极、水极、火极、土极,时空召唤术和恶魔红眼。最强男一号屡屡惨遭封号,兄妹四人遭遇人体实验后的奇幻旅程,在十二个平行宇宙中,他们会遇到些什么奇葩经历呢?奇兽、异兽、神兽、圣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