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110100000106

第106章 朱英诞:归

温柔的足音

沉醉

长林的甬道那边

有穹门的光亮

孩子们坠着秋千

我走过去

葡萄熟透在无花的路上

石像永远是孤单的

汽车的红箭指过去

袅袅的遍绿的街间

多高的红树上才有梦寐

晚来的露台上没有远眺

当流浪归来

濛濛中

吹起一道

码头的长笛

(录自一九四三年北京《中国文艺》第八卷第二期,署名庄损衣)

上世纪30年代初,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的林庚,到北平民国学院兼课,碰到两个诗情横溢的学生:朱英诞和李白凤。三个钟情于古典文学的年轻人,从此诗词唱和,在日寇染指华北时期、在那片灰暗的天空下,都曾婉转歌唱,都曾如石缝间的新绿竞相绽放。然而,命运如叶,各自飘零,各有色彩。

朱英诞1913年4月生于天津,1932年从天津汇文中学考入北平民国学院。抗战期间,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讲新诗,并编选《中国现代诗二十年集(1917——1937)》。上世纪60年代,调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工作。一生与诗词结缘,抗战期间常以庄损衣为名,发表朦朦胧胧的新诗,至1983年12月辞世前,共创作、结集达25种之多,加上其它散篇、残稿,共计3000多篇。

曾经为朱英诞授课的废名,在《林庚同朱英诞的新诗》一文中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要重要些,因为他完全与西洋文学不相干,而在新诗里很自然的,同时也是突然的,来一份晚唐的美丽了。而朱英诞也与西洋文学不相干,在新诗当中他等于南宋的词……”废名诗意的评价是有一份自己的影子的,正如他小心翼翼地走在鲁迅的锋利和周作人的阴柔之间一样,一批沦陷区作家如废名、林庚、朱英诞、吴兴华、丁景唐、刘荣恩等,在两难中寻找着精神上的故国。

这首《归》是倦鸟的低鸣吗?诗的第一、二段描绘的是一幅绿意沉沉的画面,“温柔的足音”是别人的,而“甬道那边”、“穹门的光亮”是自己的,诗人徜徉其间,看孩子们荡秋千,看熟透的葡萄,他心里的孤寂如路旁的石像。第三段,在偶尔有汽车驶过的绿荫中,诗人一句多情的发问“多高的红树上才有梦寐”,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的苦楚了。接下来,“晚来的露台上没有远眺”,是从苦楚到绝望的一种象征,更加渲染了诗人百般无赖的心境。最后,诗人渴望流浪,想象着人生的长河中应该有热热闹闹的码头,沉睡的岁月有催人警醒的长笛。

与同录于《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诗歌卷”中的《十五夜》、《再见与别离》、《疯女情诗》等篇目相比,《归》这首诗作的指向较为明确,意象妥帖而无肆意地游离,音韵舒缓富有节奏。全诗好比雨后空廖的花园,绿荫无语,绿意沉郁,诗人心中的小鸟只是在枝头跳跃而没有高飞。

废名说朱英诞的诗“不可解,亦不求甚解,仿佛就这样读读可以,可以引起许多憧憬似的”。废名是懂他的。牛汉为朱英诞诗集《冬叶冬花集》题词时说:“诗的新或旧,主要体现在诗的审美意境与诗人的情操之中,所谓意境与情操与现实的人生是决不可分隔的;而不是学外国诗才能写出新诗,学中国诗的传统就必定成为旧的诗。不能这么绝对地论定。废名先生于半个世纪前论述《冬叶冬花》作者朱英诞的诗时,曾提出这个观点。我以为这个观点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地去思考。朱英诞的许多诗直到现在并没有陈旧的感觉,诵读起来还是很新很真挚的。”此论颇为公允,可作为朱英诞诗歌欣赏的一座路标,并有望于研究者充分挖掘朱英诞诗歌宝库,从而一睹抗战诗歌多样性的风貌。

同类推荐
  •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我可能得抑郁症了!

    一个患有重度抑郁症兼焦虑症的创业女性,被爱人抛弃、被合伙人欺骗陷入生活谷底时,遇到了暖男骆无穷,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如何保住公司并与抑郁症对抗的傲骨之战。
  •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三)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大半生最美好的事:新湖畔诗选

    大半生最美好的事:新湖畔诗选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抒情有着前所未有的冷漠或敌视,而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日新月异的媒体传播环境,则造成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滥情倾向。今天,我们无比怀念鲜衣怒马、旌旗猎猎的青春岁月。所幸的是,江南的这片大好湖山,为我们的抒情保留了纯正的诗歌血液。
  • 背负闲云

    背负闲云

    没有认为自己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所以我并不拿自己的诗歌和别人的比较,也就不甚了解当下诗歌发展的现状、水平,和我自己诗歌创作在整个坐标中的位置,不知道我属于什么流派和风格。但我知道我是在真正地认真地表达着我自己,当然我是和社会、他人在不同层面相互交往着的,表达自己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地表达着社会、时代、他人或与它们综合的关系等。
  • 论语正裁

    论语正裁

    近千年以来的学者对中国文化的阐释存在许多漏洞与谬误,为拨乱反正,董老以自己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心得,重新解读《论语》,并引南怀瑾的观点作比较。在臧否之间,作者的鲜明观点得以呈现,那就是《论语》乃中华智慧的结晶,能引导人类第二个“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并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
热门推荐
  • 牧马斜阳丹桂香

    牧马斜阳丹桂香

    她掉进了海里,在大海的怀抱中沉睡,做了一个梦,太长......太长难道是小说影剧里的穿越不成?一经入梦,梦如真.......
  • 尘荒寂天录

    尘荒寂天录

    此间有少年,欲要攀云天。军旅少年,王都暗淡归来,风云动,帝冢之物,牵扯出的灵府强者,军团覆灭,携宝遁走小妖阙森林,少年将起。规则,礼法,善恶,皆是在荒气之下完善。也许并不那么公平,甚至强弱之间,已然决生死。
  • 幻海寻渚

    幻海寻渚

    飞鹰镖局少当家雷秉本来淡泊名利,胸无大志,但由于家逢巨变,不知不觉卷入武林洪流之中,渐渐带起一件件江湖事,儿女情。
  • 华倾寒世

    华倾寒世

    相传东华国太子凶狠残忍,嗜血成性,弑母杀父为天下第一不孝不仁之人。而东华国威武将军风姿卓绝,战功赫赫,温和如玉却独独与其交好,相较琴棋,共做诗词,据宫女笑称两人真是有断袖之义。乱世中,东华太子不知所踪,而威国将军守身如玉10年未娶。10年间群雄争霸,有人夺了国有人成了家,有人在皇权之间角逐,有人在暗处私谋,有人变幻了倾世的容颜,有人在九重之巅凝望,她统一五国受万民敬仰,却无力控制那个人的箫声如咽,黄土白骨。
  • 月光下的呼唤

    月光下的呼唤

    这是一个关于神农架的诡异故事,一个神秘的世界,一座森林迷宫,野生动物工作者阳在追踪野人时意外失踪,奇幻经历,梦幻般的感受,一个不为人类所认识的另类世界,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秘密,绝对震撼、无限刺激。
  • 菊花小妖

    菊花小妖

    一个少女穿越成了一朵菊花怎么办?一路上遇到各种妖魔鬼怪,正义邪道,有靠吸食人类精血的白骨夫人,寻找小半仙,风情万种冷漠狡诈的蒲公英,有顽固不化一心铲妖除魔被打失忆的道士,冷漠半妖,嗜血狼妖,无情狡诈妖王,心善兔妖等情节组合,各种法宝不断,恩爱情仇,最终成为厉害妖仙无忧无虑的故事。
  • 米洛依——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米洛依——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 鬼神之主

    鬼神之主

    天道渺渺,鬼道乐兮。人世间真有鬼神?万物皆有灵?切跟随本书用不一样的方式来看看到底有没有鬼神
  • The Golden Bough

    The Golden Boug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