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7800000004

第4章 浪漫

偶遇的刹那,生命正艳如桃花

世间爱情的结局也许千差万别,但所有爱情的开篇都同样美丽,一切的浪漫都源于初见时的惊喜。有人说,爱情是种化学物质,当两个人凝望对方的眼睛长达三秒后,空气里的分子结构就会发生改变,爱情也由此诞生。这一说法并没有什么确实的科学考证,但却因爱情故事的甜美令这一理论神采飞扬。爱情和人生四季一样,也需要经历悲欢离合的基调,品味苦辣酸甜的段落。而在这爱情的四季中,如果把热恋比喻为躁动的盛夏,那么人生的初次相逢就犹如早春的桃花,鲜艳却带着柔媚、矜持与羞涩。

在那年清明节的午后,刚刚名落孙山的崔护独自出城踏青。长安南郊的春天草木繁盛,艳阳高照,桃花朵朵。一望无边的春天里弥漫着融融的暖意。随意漫步中,崔护忽觉口渴,恰好行至一户农家门外,便轻叩柴扉,讨一杯水喝。门里传来姑娘轻柔的询问,“谁啊?”崔护说“我是崔护,路过此处想讨杯水喝。”农庄的大门徐徐地拉开,两颗年轻的心便在明媚的春光中浪漫地邂逅了。

姑娘温柔地端了一碗水送给崔护,自己悄然地倚在了桃树边。崔护见姑娘美若桃花,不免怦然心动。可是,即便大唐再开放、宽容,但生活在“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的封建时代,男女之间的禁忌还是颇多的。所以,从头到尾,姑娘其实只说了一句话“谁啊”。

第二年的清明,崔护又去了南郊踏青。没人知道他是不是去寻找那曾经令他刻骨铭心的笑容。后世记载,说他看到门上一把铁锁,怅然若失地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诗的大意很简单,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在这扇门前喝水,看到青春的姑娘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今年的这个时候,故地重游,发现姑娘已不知所踪,只有满树的桃花,依然快乐地笑傲春风。崔护的诗写完了,但崔护的故事却没有结束。唐代人用自己特有的浪漫情怀,为这首诗编排了续集。

唐代孟棨的笔记小说《本事诗》中,记载了崔护的这一段情。崔护题完诗后,依然有许多放不下的心事,到底惦念着,几天后又返回南庄。结果,在门口碰到一位白发老者,老者一听崔护自报家门,便气急败坏地让崔护抵命。

原来,去年自崔护走后,桃花姑娘便开始郁郁不乐。前几天,刚好和父亲出门,结果回来看到这首诗写在墙上,便生病了。不吃饭不睡觉,没几天就把自己折腾死了。崔护听后,深深地感动了,他跑进屋里,扑倒在姑娘的床前,不断地呼唤姑娘,“崔护来了”。这感天动地的痛哭,竟真的令姑娘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与崔护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世《牡丹亭》里也曾写到杜丽娘因爱起死回生,用汤显祖的话来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当然,没有人能证明崔护的爱情是否真的存在续集,但“人面桃花”的明媚和“物是人非”的落寞,却吟诵出人们对平常生活的感喟。尤其是那初见时的倾心,满树盛开的桃花犹如一朵朵怒放的心花,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在封建社会,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多年轻人根本接触不到其他的异性。所以一见钟情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尤为珍贵。宝玉和黛玉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心里也都不由得一惊,觉得对方十分“眼熟”,倒像在哪里见过。正是目光中惊心动魄的那次相撞,足以断定是否此生可以相知相许。这三秒钟深情的凝望,倾注了对人生幸福的所有期盼与锁定。“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两情相悦的瞬间,所有年轻的爱情都源于最初的心动。

当然,也有许多爱情,在最初的相见中就摒除了羞涩和矜持,而代之以坦率和真诚。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崔颢《长干曲》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在这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年轻的女子撞见了自己的意中人,爽朗地询问起小伙子,“你的家住在哪里啊?”还未等人家回答,便着急地自报家门,我家住在横塘,你把船靠在岸边,咱们聊聊天,说不定还是老乡呢。其淳朴的性情、直白的语言将年轻姑娘的潇洒、活泼和无拘无束生动地映现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与桃花姑娘的妩媚相比,倒也别有一番质朴和爽朗。

同样是初次相遇,有的姑娘只能无奈地看着爱情的离开,静待明年春天可以迎来新的惊喜。而有的姑娘却敢于直抒胸臆,大胆奔放地说出内心的表白。一静一动,相辅相成,为唐诗里一见倾心的爱情留下了迥异的韵味和风采。爱情,犹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唯有各自盛开,才能为春天带来五颜六色的新奇和精彩。桃花的妩媚、妖娆与风姿绰约,正是唐朝女子的象征。年轻的心在春风中笑靥如花,轻风过处,花枝乱颤,心动神驰……也正因如此,人们喜欢用桃花运代指爱情的降临。

《长干曲》的第二首,小伙子也憨厚地回答了姑娘的提问: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虽然我们同是长干人,可原来却并不认识。诗人崔颢并没有告诉人们这故事的结局。但是,能有如此浪漫的开篇,想来也应该是美丽的结局。不管最后能否经得住时间的大浪淘沙,每一段爱情的开始都艳若桃花,青春也在生活和生命的春天里绽放了无限的光华。

作家沈从文曾这样描绘自己与张兆和的爱情,“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实际上,在最好的岁月里,遇到心爱的人,能够相守固然是一生的幸福,但只要彼此拥有过动人也撩人的心跳,一切就已经足够。

席慕容说她愿意化成一棵开花的树,长在爱情必经的路旁。于是,那些正当年华的人,每当走过一树树的桃花,都深深地记得,要认真收获人生美艳的刹那!所谓“曾经拥有”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而这,也正是崔护的故事留给后人的浪漫启示。

天长地久是爱的守恒

在一次金庸先生的访谈中,他曾经不无感慨地说,“青梅竹马,白头到老”是最完美的爱情模式,也是许多人的期待。而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似乎也一直在诠释这样的主题:那些最浪漫的事,便是“牵着手,一起慢慢变老”。郭靖和黄蓉,杨过与小龙女等“模范夫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从青梅竹马、相知相许的时候,便认定了一个道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古代传统的爱情道德,也是现代追求的爱情信念。

从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不仅是两个美丽的成语、浪漫的故事,也包含着团聚、分别、等待、相思,包含生活的百般滋味。在这条时间的链条上,连同爱情一起生长的还有不断膨胀的青春与时光。

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长干行》

当头发刚刚能够盖过额头的时候,我会折些花在家门前玩耍。你骑着竹木马过来,我们就快乐地绕着井栅栏做游戏。因为从小就是邻居,在一起玩,一起度过美丽的童年,一起跟着时间长大,所以两颗心从来就没有猜忌。长大以后,两个人便结婚了。男子出去经商,女子在家殷切地思念,并不断地回忆往事,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因为思念丈夫,满面愁容逐渐令红颜苍老。最后,她还痴情地说,“什么时候回来,提前告诉我,我远远地就去迎接你的归来”。故事虽然简单,但却写得优美动人。据说,因为故事性极强,加上李白的威名远扬,这首诗在美国也同样家喻户晓。

由此看来,“青梅竹马”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爱情理想,在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唐宋诗醇》评价此诗说,“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实际上,这首诗不仅开创了一种“两小无猜”的爱情模式,也为后世提供了“两小无猜”的范本。从相知相许到相伴一生,似乎隐藏着爱情的能量守恒,这个定律说到底就是“不离不弃,从一而终”。这里的“从一而终”不是指封建社会中女子的道德压力,而是两个人对于爱情的坚守、执著与专注。

当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时,并不计较如何穷困潦倒,且当街卖酒,贴补家用。不料司马相如功成名就后,打算抛弃她。卓文君悲愤交加,提笔成文,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汉乐府名篇《白头吟》。司马相如看过此篇,想起当年情分,于是断绝了纳妾的念头,夫妻和好如初,留下一段佳话。而《白头吟》中那句“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写得深情哀婉,颇动人心。

从两情相悦到白头偕老,看似一条简单的道理,实则要经过时间的无数次萃取,唯有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方能见证爱情的坚贞与纯粹。

法国经典爱情电影《两小无猜》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两个主人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经常玩一个叫做“勇敢者”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为对方制造不同的困难、险境,让对方来突破、尝试,不断超越生活与自我。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友情的天空里出现了爱情的彩虹。可因他们害怕承受爱情的负担,在一次次误会和逃避后分道扬镳。

十年之后,当他们知道岁月无法抹去爱的痕迹,便跳进水泥地基中,将爱情牢牢地凝固在那一刻。结尾处,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老奶奶挑选彩色的糖块放进老爷爷的嘴里,他们甜蜜地亲吻,幸福地说着“我爱你”。

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据说,每每上映这部电影,都会座无虚席,很多人屡次观看,只为了一次次体会这个幸福的结局。这是人们所共同期待的幸福。

“少年夫妻老来伴”,能够牵着彼此的手,跨过岁月的沟沟坎坎,不管沧海桑田岁月轮换,矢志不渝地相爱相伴,的确是人生一大幸事。人生旅途上总会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诸如天灾人祸,战争瘟疫,都有可能夺去人的生命,更别说脆弱的爱情。能够携手走过尘世的风风雨雨,对抗情感的诱惑、生存的威胁,离别的愁绪,将爱情进行到底,不但需要对抗情感和生活的各种诱惑,也需要有顽强的意志说服自己坚持、不放弃。借用白居易的诗句,应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只有上天入地追随而去的执著,才能牢牢地守住爱的阶梯。

相传,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年轻的时候,曾有个青梅竹马、情投意合的恋人,小名叫“荷花”。李商隐在进京赶考前一个月,荷花不幸身染重病,李商隐虽然日夜陪伴,但终于还是回天乏术,只能看着荷花在细雨中凋残。但时光的变迁并没能淡化李商隐的爱情,他依然深深地眷恋着美丽的荷花姑娘,写了许多荷花诗表达自己的深情。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节选

又见荷花,心中无限伤感。荷叶生长的时候,春恨也随着疯长。荷叶枯败的时候,秋恨也已经生成。我深深地知道,只要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份感情就不会断绝。但也只能眺望无边的江水,听她呜咽成声。短短一首小诗,将浓浓的痴情化作奔流的江水,其中“身在情长在”五个字更是穿透世间爱恨,荡漾起天长地久的深情。不管你身在何处,但是我心中的爱将随着生命一起流淌,直到海枯石烂,人在,情在。

从青梅竹马到白头偕老,虽然这其中有无数的波折、坎坷,打击、诱惑,有思念,有背叛,有快乐与伤感。但能够一路走来,经过无数的风风雨雨,总算是对爱情有一个交代。虽然有许多流行口号,宣称“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但这实在是一种托词。在选择爱情的时候,其实人们都愿意一生只拥有一次幸福的爱情。平平淡淡,携手同游人间,无数次分分合合,始终走在一起,也算是完成了尘世的爱情之旅。

此生相知,情深不渝,守住了爱情,也便守住了自己。

相思,生命延长线上的爱情

究竟什么才能叫做相思?

满城飘飞的柳絮,长街濛濛的春雨,那封迟到的情书,已经被岁月染黄的照片,亦或仅仅只是留在千年历史中孤独而风干的背影。这是一个传奇而又动人的故事,有一个女子因为思念丈夫,而长久地站在山上眺望。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她凝望未来的目光,穿越了时间的尘埃,撒落在爱情的银河里。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几千载的时间过去了,她苦苦相思的身影化作了坚固的磐石,变成了一座动人的雕像。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作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刘禹锡《望夫山》

时光如一条静静的河流,轻轻地流淌在她的身边,但是相思之情已经令她完全忘记了自然界的更迭。她遥遥地望了几千年,却和当年刚刚站立的时候一样深情,这份苦苦的相思让她的爱情在人们心中化为永恒的磐石。

当然,世界上的爱情千差万别,人间的相思也有许多种。有的如望夫女,苦苦地守候丈夫的归程;也有人愿意把浓浓的相思寄托在定情信物上,任凭山河斗转,心中情怀依旧。每当翻阅往事,总会历历如新,找到当年恋爱时的感觉。这种相思,就显得颇为甜蜜。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王维说红豆是生长在南国的,不知道春天来了,又生出了多少枝?希望你可以多多地采摘,留着它,这个红豆最能惹人相思。有的人说,这首诗里的相思,并不是爱情,是王维和彼时正处在南国的朋友间的情义。但不管作何解释,有一点始终不变:“相思”是红豆永远的主题。

红豆有着大自然赐予的天性:它色红如血,坚硬如钻,从外形看,也像一颗红心。它不腐不蛀,鲜红亮丽而永不退色,正恰恰象征了爱情的坚贞与恒久。而红豆的故事也和望夫山一样悠久,讲的是南国的女子因为思念丈夫,便终日流泪。泪水流尽了,再流出来的便是滴滴鲜红的血水。血滴落地,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结了满树的红豆。因为这是思念的结晶,所以人们把红豆称为相思豆。南方人常常用红豆来做各种饰品,做成手链和项链,挂在身上,以示相思。

无论是望夫山还是红豆,都是表达相思的一种媒介。中国人向来含蓄,表达感情也极少奔放。尤其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更别提表情达意了。但爱情毕竟是人类生活的主题,沟通越有障碍,人们越是想方设法建立起彼此的联系。

红娘传书,月老牵线,私订终身的事也都屡禁不止。而王维的诗也同样有这种妙处,虽然句句写的是红豆,却可以读出背后无尽的相思。而青年男女的爱也便在各种信物的传递中滋生出更加浓浓的真情。

冯梦龙的《山歌》中有这样一首:“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丝”和“思”是谐音,借用真丝素帕,实际表达的是自己“横竖都是相思”的感情。更有情深如李商隐者,乃“春蚕到死丝方尽”,唯有生命停止,才能令自己忘却此情。读罢,不禁令人感动,也充满淡淡的感伤。这句“至死方休”的誓言,在无情之人看来,也许只是无稽之谈;而在深情之人看来,却是重若千金的承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艺术世界里,执著的爱情始终令人神往。

在那座伦敦著名的滑铁卢桥上,曾经有一对倾心相爱的情人。他们决定去结婚的前一天,男子被部队调走去了前线,很快他的名字就出现在阵亡的名单里。女子悲痛欲绝,迫于生计,只能沦为娼妓。战争结束后,他们竟然在车站意外重逢,而且幸福地发现他们依然相爱。不幸的是,女主角竟然有了如此不光彩的一段经历,她为了不给心爱的人蒙羞,在他们曾经相遇的桥上自杀身亡。二十年后,罗伊再次来到这里,思念起自己曾经心爱的姑娘玛拉,泪如雨下。二十年,可以令年轻人失去青春的激情与冲动,却不足以抹去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著名作家张洁说:“爱,是不能忘记的。”这句话似乎成了《魂断蓝桥》中罗伊和玛拉凄美爱情的最佳诠释。

似乎不仅仅只有罗伊和玛拉,杨过和小龙女也曾经一别数年。当年的龙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纵身跃下绝情谷,为丈夫杨过留书一行,相约十六年后在此团聚。从此,平息江湖风波,化解世间恩怨成了杨过的主要任务。但是,这一切都只是他排遣相思的手段。在他的心里,生活可以有很多内容,却只能有一个主题:那便是黯然销魂的思念。

但杨过比罗伊幸运,他终于等回了小龙女,从此过上了童话般的幸福生活。但这只是世俗的看法,也许在罗伊的眼中,爱情并没有因生命而中止,绵绵的思念可以随着不老的爱情贯穿整个人生。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线段,那么生与死便是两边固定的端点,这其中有限的距离就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

台湾作家三毛说,“人,空空的来,空空的去,尘世间所拥有的一切,都不过转眼成空。我们所能带走的,留下的,除了爱之外,还有什么呢?”对于望夫山上的女子、泣血成红豆的姑娘、苦等十六年的杨过、至死不渝的罗伊来说,生命是有限的,但爱却是无限的。

而相思,恰如这生命线段的延长线,它并不因为一方生命的结束而中止,它会随着另一方的爱而绵延下去。在很多人眼中,虽然这只是一段虚线,但在当世者的眼中,午夜梦回,多少个辗转难眠的日子依然会涌上心头。有些人希望可以有一种叫做“忘情水”的东西,喝下去,前世今生便什么都不记得了。然而,奈何桥边,亲手接过那碗孟婆茶,还是会有人想起望夫山、绝情谷,想起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岁月,以及拴在岁月门廊上的爱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秋风词》

“长相思,摧心肝”,通达明澈如李白这样的人,都终究放不下一个“情”字。正如一首歌中唱到,“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为你牵肠挂肚”。正因为有了这许多的不舍,有了尘世中这放不下的爱,人们才对生命无比眷恋,不忍离去。然而,天上人间永别之时,幸好还有相思这剂良药,虽不能根治,但总可以熨帖无数孤独行走在尘世的心灵。

情书见证苦乐与共的光阴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里曾经有一组非常优美的镜头:在一个灿烂的午后,女主人公因收拾旧物,发现了父母生前珍藏的盒子。她怀着好奇心打开,竟然是父母年轻时满满的一箱情书。风从窗口吹来,情书像纸片一样四散飞去,随之弥散在女儿生活中的就是醉人的爱情。因着这些情书的指引,她洞悉了父母的故事,也体会着当年的况味,因缘巧合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部电影中,情书成了两代人精神交流的寄托,当然也是爱情的信物。其实,世界上任何角落里的情书,因情而生,都是爱的佐证。只是有时候,因为爱的初浅与深沉、矜持与放纵、炙热与冷艳,令情书显示出迥然的差异。

卡夫卡的情书、里尔克的《三诗人书简》等堪称世界情书史上的典范。而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从文家书》,王小波与李银河的《爱你就像爱生命》也是中国现代情书史上的佳作。可能是职业的原因,这些作家的情书,读来不但有时代特色,也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落笔虽从容洒脱,但同样可以读出字里行间的真情。所以,著名学者李辉曾这样评价情书:“虽然是私人间的交流,但它都流露一个‘情’字,有了情就有了文学性”。

而中国古代的情书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柳永、秦少游等风流才子,在寻欢作乐后写给青楼歌妓们的宋词,风花雪月逢场作戏。另一种便是唐代著名诗人们写给妻子的情书,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关于这首诗的争论始终没有平息,有人说这是写给朋友的信,因为李商隐的妻子在他写作此诗的时候已经去世了。也有人说这首诗是写给妻子的,在《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为《夜雨寄内》,而“内”在古代自然是内人、妻子的代称。放下这些纷乱的争论,只看这首诗的内容,的确像是写给妻子的。

“你问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我也说不清楚。我这里巴山的夜雨已经涨满了秋池,我的愁绪和巴山夜雨一样,淅淅沥沥,凝结着我思家想你的愁绪。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家呢?和你一起剪烛西窗,到那个时候再和你共话这巴山夜雨的故事。”短短的四句诗,第一句回答了妻子的追问,第二句写出了雨夜的景致,第三句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最后一句暗示了如今的孤单。四句话,简而有序,层层铺垫,写出了羁旅的孤单与苦闷,也勾画了未来重逢时的蓝图,甚至把连绵细雨也写进笔底波澜,堪称最为简短而又全面的情书。一波三折,含蓄深婉地衬托了与妻子隔山望水的深情。

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古代的情书,会发现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征:回忆共同岁月。而外国的情书多是一种想象,借以描摹主人公内心的跳动。比如诗人茨维塔耶娃写给里尔克的情书,“读完这封信后,你所抚摸的第一只狗,那就是我。请你留意她的眼神。”这样的句子写得生动有趣,一个活泼女子的形象立刻映入眼帘。

而中国的情书大都不是勾勒妻子的状貌或心理,而是对同甘共苦岁月的某种追忆和珍惜。

白发方兴叹,青娥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

暗澹屏帏故,凄凉枕席秋。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

白居易《赠内子》

“白发苍苍的我刚刚叹息,我的妻子也陪着我发愁。深夜已至,妻子还要挑灯为我缝补衣裳,只见小女儿无忧无虑地在床头玩耍,她哪里能够明白父母的困苦。屋里的屏风已经破旧不堪,望望床上,我们只有枕头和席子。”这将是怎样一个凄凉的秋天啊!诗作结尾,忽而转入对妻子的安慰,“虽然贫穷,但嫁给我比嫁给更穷的黔娄还是要强些的”。黔娄乃春秋时期的贤士,家贫如洗,死的时候席子放正了都无法遮盖全身。白居易用黔娄自比,既暗示了自己“不戚戚于贫贱”的志向,也安慰了善解人意的贤妻。

虽然这只是写给妻子的赠诗,但也可以看作是一封动人的情书。白居易因诗闻名,也因那些讽喻时政的诗歌而被贬官。宦海沉浮,能够有妻子同喜同忧,快乐可以加倍,愁苦可以分担,人生还有什么更多的奢求呢。正如小说《牵手》的结尾留给人们的那句话,“共同岁月之于婚姻,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当光武帝刘秀有意把姐姐湖阳公主嫁给贤臣宋弘时,宋弘谢绝了富贵的垂青,选择坚守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并留下“糟糠之妻不下堂”这句感人之言。

在宋弘、白居易等人的眼中,那些甘苦与共的岁月、相濡以沫的支撑,是人世沧桑中最宝贵的一份真情。

贺铸有词云:“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贫贱夫妻百事哀,如果能够得到妻子的理解与陪伴,对仕途上常常遭遇挫折、并时常颠沛流离的文人来说,实在是一种难得的精神安慰。明晓了这层涵义,便不难理解古人的情书了。写给青楼歌妓的多为浓艳香软之词,而写给妻子的情书,虽然平实、质朴,但却深切感人。正如世间无数个平白如水的日子,虽然没有咖啡的浓烈、可乐的刺激,但却细水长流、不可或缺。

当然,有的诗人天性洒脱,写出来的情书自然也情趣盎然。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李白《赠内》

一年三百六十日,李太白日日醉酒。五柳先生说“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李白和他也差不多;只要一喝便要尽兴,而且希望自己能够喝醉。但是喝醉了睡着了总还是要苏醒的,睁开尘世的双眼,李白就觉得对不起妻子了。整天烂醉如泥,害妻子担惊受怕,觉得非常不好意思。所以,给妻子写情书,怜惜她嫁给李白也没什么好日子过,整天在收拾饭局。如此活泼的笔法,实在看不出太多的歉意,而更多的是一种撒娇和淘气;很像做了错事向家长检讨的孩子,让人又气又爱。这份甜蜜、默契与无奈,源于李白为人的活泼洒脱,也源于他为文的情趣、乐观。

无论是李商隐巴山夜雨的相思,白居易荣辱与共的流年,还是李太白酒后猛醒的倾诉,这些情书都深刻地记录了相濡以沫、与子偕老的深情,也见证了他们苦乐与共的婚姻。有人说:“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不管曾经沧海如何激情澎湃,回到日常生活,一粥一饭总关情,只有踏实的生活才是淳朴、美丽的。

沧海皆圆月,巫山只晴空

席慕容曾经写诗说,在年轻的时候,如果爱上一个人,不管相爱时间长短,一定要温柔相待,所有的时刻都十分珍惜,这样就会生出一种无瑕的美丽。假如不得不分离,也好好再见,将这份情谊和记忆深藏心底。等长大了就会知道,“在蓦然回首的刹那,没有怨恨的青春才会了无遗憾,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那些流年似水的日子,也因为这份爱而终生怀念。茫茫人海,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好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爱的人;这一生,繁花似锦,便再也入不得眼,进不得心。这既是对爱情的坚贞,也是对往事的怀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

这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一首诗。诗里说,曾经体验过沧海的波澜壮阔,别的水便无法再吸引我,曾经深味过巫山的云蒸霞蔚,别处的风景也便不能再令我陶醉。即使我从百花丛中穿行而过,也不会留恋任何一朵,更别说回头张望。这一半是因为修道的原因,另一半就是因为你的缘故。“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人说,“观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山山水水总能留人愁绪,抒怀解忧。但是,在元稹看来,这一切似乎都毫无意义。他经历过最美的巫山云雨,体味过动人心魄的沧海波澜,世间任何的景物也不能打动他了。这就犹如大千世界,自亡妻别后,便再也没有爱情可言。全诗写的虽然是景致,不著半个“情”字,却烘托出了无限的爱意,也点出了“我只在乎你”的主旨。韦丛在天有灵,读到此诗应该也会颇感欣慰吧。

人的一生也许会爱很多次,但总有一次是刻骨铭心,矢志不渝的。如果这份爱能够在对方的心里深深扎根,就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任时光匆匆年轮变换,也带不去心底的这份执著。能有如此爱情,生而为人,也算不枉此生。世上痴男怨女的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不舍、不忍、不放下,才显得弥足珍贵。

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所说,“说好了一辈子的,差一年,差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而伟大的爱情,也似乎正是因为这份“非你不可”的执拗而显得不容错过。

也许在他人眼中,韦丛并不是完美的女人;但在元稹心里,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完美得无可挑剔。“情人眼里出西施”,爱的光芒照耀着人的内心,一切都是那样美满。假如心爱的人不幸离世,或两人被迫分开,那么留在心里的也一定是最美的回忆与惆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代表,也是历来爱诗者最喜吟诵的诗篇。宋元之后,对此诗的解读更是众说纷纭。周汝昌先生认为以“锦瑟”开端,实则暗示了“无题”之意,是李商隐爱情诗中最难理解的一首。但不管怎么理解,人们都能读出一种无处释放的愁绪。

在锦瑟一音一节的弹奏中,李商隐似乎也看到了曾经逝去的流年。庄生迷梦,理想转眼成空;望帝啼鹃,生活化为悲鸣;明珠有泪,泣血而成;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及。四句诗,四个典故,四种意象,每一种都悲辛无限。锦瑟年华,如玉如珠,却只能换来一片怅惘。而这一份怅然若失,又正是人们在面对感情时的共鸣。

那些曾经欢乐与共的时光,如心头烈焰难以熄灭;并常常在某个日子不断涌起。或许因为年少轻狂,或许因为情深缘浅,总之是错过了、失去了,但却没能真的忘记。如窗前的一束月光,心口的一粒朱砂,令人深深铭记,不愿抹去。就像《东邪西毒》中的欧阳锋曾说,“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李商隐做到了。

他细数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爱情,并追忆那些流年似水的日子,那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时光。

通常意义上,人们都觉得李商隐的爱情诗比较晦涩,分不清他在写的是不是真的只有爱情,也不知道他真正是写给谁的?只是知道他爱着,并深深地爱着,却从来看不到女主角的身影。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选摘

读李商隐的情诗,很容易就看出他恋爱了,而且爱得死去活来。他相思了,而且思念得魂牵梦绕。但除此之外,没有花前月下、山盟海誓,他的心上人家住何方、姓甚名谁,一概无从考证。在他的心里,这份爱煎熬着他,令他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炙热的爱情;但碍于身份、地位和婚姻,他又只能吞吞吐吐、含含糊糊地诉衷肠,并不能明确地告诉大家他的恋人究竟是谁。

有人说,如此模糊的诗义是李商隐诗歌的缺陷,影响了对他的解读。但实际上,这却恰恰扣紧了爱情的隐秘。两个人的爱情常常是秘而不宣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眉目传情,秋波流转,别人看不到的情意,恋爱中的人却可以独得其味。而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本也十分含蓄,他们不会互相高喊“老公老婆我爱你”,他们只是默默的,用一生的行动去诠释、捍卫自己的爱情。而这份含蓄常常才是历久弥新、永不退色的记忆。

金岳霖在林徽因辞世后,送上的挽联所写,“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虽然另嫁他人,在金岳霖的心中,她永远如春天般美好、娇艳,是美的天使、爱的精灵。也因为这份不可替代的感情,金岳霖终身未娶。虽然他从未高喊“老鼠爱大米”,却以自己的选择向世界、未来和心上人证明了自己无尽的爱。

此情可待,所有真挚的爱,最后都只能化为一段愁绪,因为生离,也因为死别。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如果心中常存最爱,便会任由花团锦簇、美女如云,也只爱自己心里的那一个。在她的身上,沧海碧波永远朗月高悬,巫山云雨永远晴空如洗。这份爱,就是万古常存的爱意,人间多情的四月。

同类推荐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文学精华

    本书精挑细选了五千年来文学发展成就的典范,并配以插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
  • 智慧锦囊

    智慧锦囊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智慧锦囊》分册,收录了《他们要学狗叫》、《医院需要病人》等故事。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

    《梦与智的旅程》为《山无棱》《我最深爱的人》《寻常风月》等二十七篇短篇文字的合集,细腻展现了一位历尽情感和岁月洗礼的女性对生活、生命和人性的感悟。其中包涵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学体裁形式,细致呈现出了“文学与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立体感。
  • 那些年,这些事

    那些年,这些事

    自古至今,爱情都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有人说,爱情是花,清香诱人;也有人说,爱情是酒,让人沉醉。我要说,爱情是书,常读常新。精选了聂鑫森、刘国芳、叶文福、王十月、姜宗福、邹当荣、郑小琼、王荻、江东璞玉、吴琼数十位知名作家的经典之作,且看他们又是如何来演绎爱情这部人生大戏的。
热门推荐
  • 上仙人

    上仙人

    青雨潇潇暮色改,繁花落尽子规啼。一入红尘终不破,几缘因由人错落。铮铮琴音,潇潇牧笛,我本心在天地,芊芊素手,札札机杼,我意有佳人尔。这是个苏铭与南宫的故事。
  • 六界的异能者之伊始

    六界的异能者之伊始

    如果给你你想要的超能力,你希望干什么?我的第一梦想是拯救世界!
  • 阴阳巫师:我和神仙有个约会

    阴阳巫师:我和神仙有个约会

    一夜之间,她成为了北宫家最后的阴阳巫师,一无所有,除了血海深仇,灭族之恨。按照策划者的剧本,她本应该从此一蹶不振,等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到尽头的时候便好了。可是她却偏偏不想在逃,即便一无所有,去还是回来了。没钱,自己挣。没家,自己过。没人,自己睡。等等——说好的三无人员从哪里撩了一只有钱有房有车有长腿的神仙拐回了家呢?放开那只神仙,让我来。
  • 逆时针魅影

    逆时针魅影

    从杀手集团逃离的欧阳露可不仅要对抗杀手集团的威胁,还要照顾小自己10岁的妹妹。哪怕更多强劲对手频频出现,她也不得不去应对,哪怕失去再多。而最终她也将会得到另一种形式的回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呆萌小萝莉贺少快接住

    呆萌小萝莉贺少快接住

    她是他的依诺妹妹。他是她的言哥哥。一场阴谋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从此变得冷漠无情,阴沉不定让人惧怕。直到某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了一个软萌软萌的小萝莉,从此被她偷走了心。她是他的小宝贝,是他用生命去宠的宝贝。他不准任何人欺负她,伤害她。“爷,夫人和别人打起来啦!”“走,带上军队去给夫人助威...”“爷,有人对夫人说...您对她只是图个新鲜罢了...。”“去告诉夫人往死里打,天塌下来有我给她顶着。”“.........”
  • 直播虐渣夫人狠专业

    直播虐渣夫人狠专业

    顶级美食主播被渣男贱女联手暗害坠落神坛,重生归来,她带着满级的意识练起了新手小号,头号大事就是找到一条金大腿抱一抱!方妍熙:“我们假结婚,各取所需,我绝不会让你失望的。”金大腿本腿顾司凛:“你不爱我就已经让我失望了。”方妍熙:???说好的交易在相处中渐渐变的暧昧起来,纵使方妍熙不停告诉自己要守住自己的心,可在金大腿周幽王似的花式宠妻下,她还是妥协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顾太太。
  • 世子接驾十里红妆

    世子接驾十里红妆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火树银花,响彻云霄。一朝传奇战神得以“殒落重生”,在这盛世争峰之下,谁人又知,将本红妆!不再是战斗的机器,而是像人一样,拥有七情六欲,享受人间百态的活着! 【ps:非全职】 求收藏,求推荐,求温柔,求评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晶码战士之新的征程

    晶码战士之新的征程

    【咳咳,因为透的某些原因,本文由可能要……断更或者……弃坑……咳咳,话说不管怎样,以后透一定会抽空把他完结的,只是最近……咳咳,比较忙,恐怕没什么时间……总之,希望……各位读者见谅】原本比较平淡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但是,but,我们是晶码战士,怎么会怕这些呢?新的征程,魔法,圣武器,平凡而又独特的力量……这都什么啊!不过,这样才算冒险。穿越过去,揭开那层层面纱,原来……对不起,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顺便说明一下,本文会稍稍融合一下透的另一部小说《幻域大陆之游离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