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0000000023

第23章 大月养刀术(下)

祝各位书友圣诞快乐!!

……………………………………………………………………………………………………………………

返回客栈的路上,徐墨止不住的心潮澎湃,对于起步的艰难他早有体会,但在这个世界又尤其困难:他几乎花了三年的时间才找到机会,花了半条命才艰险的摆脱了奴隶般的生活,刚来到大广朝,以为能过上正常的生活,结果又因为不小心的看了一眼而差点丧命,然后痛下决心要走上习武之路,但留给他的除了一本功法、一页秘图、一瓶药,就只剩下被伤的千疮百孔的身体,又因为身体的原因,他无法进入门派学习……

没有师承,没有家世,没有朋友,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现在经过近一年的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一本可以弥补他的短处的功法,他如何能不激动?

所以,一回到客栈,他马上关好门窗拿出《大月养刀术》认真读了起来。

在当铺里因为开篇之语引动了思绪,当时只是粗略看了一部分,现在仔细研读,才发现这本刀法特别的别出心裁,它不讲招式,更重意与势,全书的核心就在“以心养刀,以刀印月,随月而变”十二个字之中。

所谓“以心养刀”,功法中解释为“化手中有形之刀入心”、“以心中无形之刀,养手中有形之刀”,这是本功法的基础;

“以刀印月”,是指手中刀与天上月相合,月初无月,修炼时则蓄势不动,随后天月出现,每天变化,并逐渐完整,手中刀也就随之提势加力,待到满月,力量与气势也同时提升至顶点,到时,融月于刀,出刀如明月坠地,那种气势,仅是想想就夺人心魄!

尤其巧妙的是,《大月养刀术》只要上手,练上半个月,基本上就能发挥出自身最强大的力量,这一点对他来说尤为重要。

同时,《大月养刀术》的这个特性也意味着,月初很小的增加,到了月中就会累积出很大的提升,就是说,在没达到瓶颈前,它在修炼速度上应该会很快!

这同样是优点。

当然,它的这种练法对于自身力量的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反过来说,也会加强对自身力量的控制——练武既要练力,也要练“细”,即练细微处,他的《混元劲》是练力,修炼这本刀法正好弥补了没有练细的缺点。

总之,从种种方面来看,这本《大月养刀术》绝对是一本超值的刀法秘籍,如果仅是这样,它不应该只卖五十两银子才对——这不是数量多就能解释得了的。

他又往下看。

过了月中,月相继续变化,不过是由圆转缺再到消失,让他猜中了,正如核心中诀中的“随月而变”,功法中这一部分,讲的则是如何让气势和力量下降……

功法中言道:“刚不可久,势满则伤,伤则弱,弱则亡”,所以,要“随月而动”、“势落养神”、“力归养体”、“血下养元”。

在《大月养刀术》中,将整个过程总结为“隐、现、升、耀、倾、落、寂”七个字。

徐墨品砸这七个字,发现它们含义深远,既是讲月相变化,又讲刀理,再进一步思考,似乎还有可能蕴含着七种不同的招式……

然后他再次梳理这本《大月养刀术》,对于它的修炼方法,从道理上他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关键是“随月而变”这一点,再加上“以刀印月”,如果在应用中也要和天月相应,这就意味着一个月中只有一两天才能发挥最强的攻势,其它大部分时间就只有部分的实力……

如果真是这样,上半月还稍好些,毕竟是处于上升状态,但到了下半月,气势和力量下滑,就像气球,吹满过程中气球的强度和扎破泄气后的强度完全不一样,同样的,即便是力量一样,势衰时能发挥出来的实力恐怕连势盛时的一半都不到!

虽然因为还没有正式修炼,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但两世的经验告诉他,他的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那么,能不能去掉月亮的限制呢?

他很快就否定了这部分的猜测,如果真能这样,还会只卖五十两银子,还会留给他吗?早被那些大势力抢光了!

况且,“以刀印月”、“随月而动”可是这本功法的核心,去掉后还是它吗?

想到离开当铺时中年男子的话,他终于明白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这时,他突然想到远古时期存在于这个世界里的一个曾经强大无比的氏族:拜月族——为了了解这个世界,他搜罗阅读了大量的史书,此时想起这个氏族,却是因为这个氏族在远古时期只是小部落,但有段时期却突然崛起,大败当时最为强盛的归阳、双河、黄山等族群,席卷天下,一时辉煌无比!

史书记载,拜月族“擅夜战”、“月夜勇猛无匹”,戴月而战,可以“以百抵千”、“满千破万”、“满万无敌”!

《大月养刀术》和拜月族有什么关联吗?

这个氏族只强盛了百年不到,很快又衰败下去,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果他们当时使用的正是《大月养刀术》,而这本刀法又有着这样的缺陷,被对手找到规律灭掉,好像也能说得过去……

不过他很快又自失一笑,一个部族的强大与衰落,政治才是重点,武力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况且,拜月族离现在足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不说期间文字的变迁,单从纸张上看,手上的秘籍怎么看也不像超过百年的样子。

微微叹了一口气,五十两银子买到的功法,确实不该有太多期待,但他也不会就此放弃,即便他的猜测的功法上的缺点都是对的,但不提这本功法有可能让他在蜃境的研究上提供帮助,只是修炼这本刀法,一个月中也总会有几天能发挥出大体的实力,如果时间得当,碰巧是满月前后几天,它更是能成为强大的底牌和对敌手段!

不过,他也决定到明天再去一趟江湖当铺,再去挑选一本适合他的功法,这次,他肯定会更加用心的!

刚才研读功法太过用心,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他合衣躺下,感觉刚闭上眼没一会儿天就明了,然后小二带着一个少女来到了他的房间。

同类推荐
  • 魔道妖王

    魔道妖王

    不小心穿越了,结果还是头牛,幸好这世界是可以修仙化形,但却又不幸的是妖道并不好修啊。田钧抱着自己的大斧头,长叹妖生多艰难啊。
  • 西湖传奇

    西湖传奇

    取自于杭州西湖的民间传说,讲述一段青年人从初相识,到热相恋,最后永相守的爱情故事
  • 仙道牧云生

    仙道牧云生

    掉进时空隧道,直抵修行世界。从一个考试作弊的学渣,一跃成为名门正派的弟子。前尘历历在目,然而归途难觅,前途风云难测,必当崭露头角。仙道浮沉白骨祭,道左魔右牧云生。
  • 修行拾闻录

    修行拾闻录

    因莫须有的淫戒之罪,承受两年半的非人折磨后被逐出山门,五年后他在一座城市里开了一家小面馆,一天莫名其妙地收到一个邮递包裹,便开始遇到魅,狐仙,和尚,道士。晚了七年修炼的他,不知是否还能追赶上其他天才的步伐。
  • 今朝有道今朝求

    今朝有道今朝求

    人间万道,只要身正心正,哪条都能成道。出身牧灵人村落的李今朝十五岁独身一人历练,开始自己的求道长生之路
热门推荐
  • 头号猎物:首席老公深夜来

    头号猎物:首席老公深夜来

    结婚后,我才知道自己有“病”,怀着对丈夫徐哲的愧疚心,我答应了他去声色场所卧底,却不知口口声声说爱我的丈夫,为了跟小三的幸福生活,使计将我卖了。徐哲讥笑着说:“乔木,我跟你的婚姻,有名无实,你不让我好过,就别怪我心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某大学生的异界生活

    某大学生的异界生活

    震惊,某大学生竟然刚穿越就死了,然后又活了!这种标题党般的事感觉不该做啊……虽说差不多是这样。在下罗马,一名穿越异界的大学狗,三观正常,性格正常,家中有父有母,没有桃花劫加持,活的平和,却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剧情向异世界生(苦)活(逼)小说,努力开发脑洞给你一个正常大学生在异界最真实的生活体验。额……当然,像在下这么苦逼应该很少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俏皮小农女

    俏皮小农女

    她,大学毕业四处找工作投简历,却不想一场意外一朝穿越。再次挣开双眼,发现自己置身破草屋中,承前主记忆,得随身空间,携幼童小弟,且看她如何发家快致富,欢脱奔小康路,找个男人高冷傲娇有男人范儿。
  • 伟大的海贼开普敦斯派罗船长

    伟大的海贼开普敦斯派罗船长

    海贼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正义的代名词,狡猾、卑劣、背叛、残忍,你所能想到的一切邪恶的形容词用来形容海贼都不为过。但是海贼也是人,如果丧失了做人的底线,那就只是克拉肯那种吓人的畜生罢了。
  • 慕云逃跑计划

    慕云逃跑计划

    女主慕云,聪明机智,一身医术,行走都市,遇到薛文,亦正亦邪,经历风雨,爱恨纠葛,婚姻殿堂,落荒而逃,肝肠寸断,忘乎所以,灰飞烟灭,何去何从。。。
  • 聊会儿

    聊会儿

    时下这世界,要说难混真难混,要说好混也好混。像我这等满头高粱花子的“半介书生”,凭着八年学历所识得的那几个字,好歹也混了大半辈子。虽未混出大名堂,倒也衣食无忧。有时候,还能狐假虎威的装装蒜。运气好那阵儿,也曾张狂过几年。你说到哪儿去说这理儿?因少时学业被那场“大革命”所废,故尔常对文化人怀有一种深深地仰慕和敬畏。
  • TFBOYS我浩轩你

    TFBOYS我浩轩你

    幻冰瞳和她的两个闺蜜夏翎曦、叶雨萱来到重庆,又转到重庆八中去读书,三位女主和三只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哦,写不好,大家不要嫌弃哦。
  •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记录的历史

    新闻总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着历史。昨天的新闻就是今天的历史。在这本书中,作者用自己三十年来的主要新闻作品向人们讲述了烟台1982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景”、“当年那些事儿”和“干这些事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