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开舅舅的秘信,吴三桂极为认真地阅读起来。
抛开舅甥私人关系不说,大明关外仅剩的两座危城,祖大寿镇守锦州城,吴三桂坐镇宁远卫,在这危机四伏的关键时刻,两人不能不互通消息,同舟共济,齐撑危局。
何况,舅舅祖大寿对外甥吴三桂有极大的提携之恩,而外甥吴三桂对舅舅祖大寿永远心怀感激之情。
这是舅舅给他的第六封私信了。前五封信,舅舅同他讨论眼下辽东时局,心情很是悲凉。似有再次降淸之意。
舅舅祖大寿已经投降过一次大清了。
明崇祯初年,祖大寿因镇守宁远卫,打败皇太极指挥的清军,获得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派驻守锦州,自此,一直作为最高指挥官,负责锦州防务。
后来,祖大寿随蓟辽督师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当崇祯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的时候,祖大寿害怕受到牵连,落得与袁崇焕相同的下场,怀着悲愤之情,星夜率军攻破山海关,逃向辽东地界。
随后,崇祯命狱中的袁崇焕写信招抚其旧部,祖大寿这才回归明朝,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
在他修了不到半个月时间,城墙雉堞还没修完之时,皇太极大军便兵临城下,将大凌河城团团包围。
站在城墙之上,望着蜂拥而来的清军,祖大寿只得摇头叹息,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关闭城门,仓促应战。
皇太极骑在青骢马上,手持马鞭,遥指大凌河城,狂笑数声,随即,吩咐多尔衮豪格等人,率兵将大凌河团团围住,欲做长久围困,迫使祖大寿投降。
城中粮草仅够几天之用,受困不久,城中就断粮断草了。明军将士无不惊恐万状,面对如此困局,祖大寿只得组织明军突围。
秋天深夜的大凌河,寒气紧紧笼罩着四野,祖大寿站在明军突击队前,神色严峻,借着昏暗不明的火光,大声说:“弟兄们,清军已经从四面包围了大凌河,欲将我军围困致死,局势已经到了无可挽救的地步。”
数千明军将士目含决死之心,紧紧盯着祖大寿,他们明白,在这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之下,只有拼死突围,杀出一条血路,才能挽救自己。
祖大寿双眼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紧紧巡视将士们一遍,继续大声说:“今夜,我们将进行一场决死突围,打败城外的清军,冲向锦州,只有回到锦州,我们就有救了。”
将士们高举闪烁着寒光的刀枪,齐声怒吼道:“突破围困,杀回锦州。”
“对,突破围困,杀回锦州。”祖大寿高举右臂,高声喊道,“弟兄们,现在随我出城,杀败清军。”
说完,祖大寿一马当先,挥舞大刀,冲出大凌河城,率领敢死队,如同平地刮起一股旋风,呼啸着,冲向清军大营。
对于明军的突围,皇太极早已做好了准备,多尔衮指挥清军坚守阵地,箭矢如雨,纷纷射向冲锋而来的明军。
祖大寿冒着箭矢,催动胯下战马,冲锋在前,久经沙场的他明白,只有一鼓作气,撕开清军的防线,才能冲破围困,杀出一条血路。
多尔衮站在山岗高处,冷冷地看着呼啸而来的明军,暗道,想从老子这儿突围出去,想得太美了,我要让你祖大寿有来无回。
明军迎着如雨的箭矢,踏着不断倒下的尸体,潮水般地涌向清军阵地,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波猛于一波的箭矢,可没有人不退缩,依旧奋不顾身地冲向前。
不时,明军就冲到阵地之前,与清军进行面对面地格斗。祖大寿大声怒吼着,鼓励士兵厮杀,手中的大刀如同高速旋转的飞轮,砍杀了一个又一个的清军士兵。
多尔衮冷笑数声,冲中军主将耳语几声,不久,又有大批的清军从四面凶狠地杀进来,将突围的明军紧紧包裹起来。
冲杀一时,祖大寿见手下明军死伤过半,而清军越来越多,越战越勇,自己如同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被狂风巨浪吞没的危险。
此刻,一名清军将领趁祖大寿分神之机,催动坐骑,挥动长枪,一记丹凤朝阳,狠狠地刺向祖大寿前胸。
祖大寿赶紧举刀相迎,拨草寻蛇,隔开来枪,随后,万顷江田一鹭飞,锋利的大刀恶狠狠地砍在对方右肩,将其身躯一劈为二。
多尔衮见祖大寿如此英雄了得,不由得大怒,方欲喝令弓箭手放箭,就听耳边传来一声厉喝:“不可鲁莽。”
回过头,多尔衮见是全身披挂的皇太极,赶紧躬身施礼,说:“不知皇兄大驾光临,迎接来迟,还请皇兄宽恕。”
皇太极微微一笑,极其和蔼地说:“皇弟不必多礼,这是战场,又不是朝堂,何必计较这些繁文缛节呢?”
随即,皇太极指着奋勇力战的祖大寿,不无赞许地说:“皇弟,这祖大寿乃明朝一员骁将,武艺高强,深通谋略,若能为我大清所用,必定作用不小。”
闻听这句赞赏之语,多尔衮已经明白皇太极的心思,说:“据皇弟所知,这祖大寿一门,世代镇守辽东边关,其父其弟诸人,皆为明朝统兵将领,若能招降其人,我大清占据辽东诸城,易如反掌。”
皇太极对多尔衮如此缜密精细的心思,心中赞叹不已,说:“这祖大寿十分尊重拥戴袁崇焕,如今崇祯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关进死牢,秋后问斩,可这祖大寿依旧替明朝镇守边关,如此忠诚之心,实属难得。”
多尔衮不无嘲讽地说:“崇祯自诩聪明精明,可依皇弟看来,乃十足的糊涂虫一个,竟然不能识破我们的反间小计,做出了自毁干城之事。”
皇太极哈哈大笑起来,得意地说:“朕就需要他的糊涂,正是这种糊涂,成就了我大清,否则,我大清只能偏安一隅,仰他人鼻息。”
多尔衮不由得点点头,心中十分认同皇太极的话,如果崇祯不将袁崇焕抓进大牢,那么,清军面对坚若磐石的宁锦防线,只能徒呼无奈。
少顷,皇太极见妄图突围的明军被清军斩杀的越来越多,祖大寿仍旧在清军包围圈中做困兽之斗,冷冷地说:“放祖大寿一马,让其返回大凌河,朕要写信招降他。”
当祖大寿见突围无望时,便趁着清军撤退之机,带领剩余的残兵败将,迅速而狼狈地返回大凌河,突围受阻,只好坐困愁城,盼着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