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2800000021

第21章 宋辽金元军事思想史(3)

与此同时,金、蒙古和元面对南宋强大的水平,也本着“夺彼所长”思想,日益重视水军建设。公元1160元,金海陵王曾命将率领新组建不久的水军从海道攻打临安;蒙古国在忽必烈即位后,曾“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得练卒七万”(《元史》卷161《刘整传》),以备渡江攻宋之用。

炮兵在宋辽金元时期是个新兴的兵种,除金朝在其末年将少量的炮兵加以单独建置外,其他各政权的炮兵均混合编人各军中。两宋虽然没有单独的炮兵建置,但其发展较早。而辽、西夏,特别是金、蒙古和元,由于受到宋的影响和攻宋战争需要,对炮兵建设也逐步重视起来。金军曾使用过的名日“震天雷”的火炮,“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以上;火点著甲铁皆透”(《金史》卷113赤盏合喜传》),这些武器在攻城作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御军思想

为了防止自唐中叶至五代时期出现的将帅专权、拥兵自重的历史重演,赵匡胤在其建宋伊始,便把军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作为其御军的指导思想、其主要思想原则是:在中央与地方军人员素质的安排上,遵循“强干弱枝”原则;在统兵机构设置上,依照“互相维制”原则;在军队调动和屯戍上,实行“将不得专其兵”(《文献通考》卷15)原则,等等。辽、金、元统治者同样强调军队要有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辽朝早在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就本着中央集权的统兵思想,取消“兴兵合议”的旧习俗,组建直接听命于自己的宫帐军;到辽世宗时,又将军事大权集中于皇帝直接领导下的北、南枢密院。金统治者主张“兵权贵一”,让“兵柄归其内族”(《金史》卷44)。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不久,就创建了以汉人为主的侍卫亲军,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蒙古宗王势力的影响,并按照集中兵权的宗旨建立枢密院、行枢密院统领全国各级军队。

(四)治军思想

宋辽金元时期,各政权的统治者都很重视对军队的治理,其思想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精兵强将思想、严于治军和以法治军思想。重视教育训练及忠君与人和思想。

1.精兵强将思想。宋朝统治者在建军和御军上所贯彻的中央集权思想,对于巩固政权,防止武夫犯上作乱,保持社会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同时由于对将帅防范过甚,也给军队建设带来了诸如冗兵耗食、将帅权轻、兵将分离等损害军队战斗力的消极影响。对此,两宋的一些军事家、思想家有针对地提出一些精兵强将思想。关于精兵,他们认为“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何博士备论·汉光武帝论》),因为“兵以多为累而至于弱”,“兵以少而后强”(《水心别集》卷10、12)。关于锻炼培养强将,他们主张要予将帅以机断处置之权.呼吁君主要信任将领,对其要“举无所疑”,使之敢于决断;提出将要系兵,反对“将无专主”、“士无专统”。辽金无尽管精兵问题不突出,但一些有识之士仍认为“军官数多”,“多则难择,少则易精”;“兵贵精不贵多”,以往“凡战多败,非由兵少,正以其多而不分健懦”所致(《金史》卷109《陈规传》)。同时,辽金元的最高统治者,信任将帅,予将帅以机断之权,让将帅“便宜从事”的思想也是相当明确的。

2.重视教育训练思想。北宋经同辽、西夏战争的多次失败,从来仁宗开始,更加重视对军队的教育和训练。他们从以往的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用兵欲其便……士卒欲其教”(《武经总要》前集卷2)的道理,要求“凡欲兴师,必先教战”(《百战奇法·教战》)。为了提高官兵的军事素养,宋仁宗、神宗两朝相继开设武学、任命武学“教喻”,由官方出面编修《武经总要》、校定《武经七书》,还设置了专职的训练官等等。并提出训练要循序渐进,要纳人“法制”轨道的主张,同时采取了“分等”训练和奖优罚劣等具体措施。

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教育训练同样受到各政权统治者的足够重视。成吉思汗主张,官兵训练的目标应使军队能够“不感到远征之苦,不知饥渴”,“在平时像牛犊般地驯服,战时投入战斗像扑向野禽的饿鹰”(《史集》第二编)。适应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特点,辽、金、蒙古还大都采用以围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的做法。即通过平时与兽斗(进行狩猎训练),战时与人斗(通过实践进行训练),来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元朝在世祖忽必烈时期,受中原的影响和作战的需要,改变了蒙古国时“寓兵于猎”的传统训练方式,规定水陆之师都要训练。

此外,西夏和元朝统治者,还把忠君及人和思想作为教育将士的重要内容。西夏要求军队必须“忠实为先”(《西夏记事》卷6),即忠于最高统治者;元朝统治者,除了强调蒙古大汗代表天的意志行事,全军要绝对服从外,还在军队中大力提倡人和思想。为了使军队上下一心,具有高度的凝聚力,统治者要求将帅体察和关心部属,做到“知己之疲,知己之饥渴”(《史集》第二编),使军队内部既相识相闻,又互为承责,以维护内部的团结一致。

3.严格治军和以法治军思想。严格治军和以法治军是宋辽金元时期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的普遍共识。他们从历史的、现实的经验教训中看到,管理军队必须要有严格的法纪。这是因为,“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何博士备论·李广论》)。据此,他们指出,“若不行法,何以使人”(《金史》卷2《太祖纪》),强调“军中固当严纪律,而恩德不可偏废”(《元史》卷127《伯颜传》)。他们还认为,要严明军纪军法,就要“赏罚明信”;只有“赏罚公而滥”,才能“号令出而惟行”(王浑《进呈纪皇帝实录表》)。为此,提出以赏“感悦士心,使为国尽力”;用罚以“制其奢糜,禁其饮酒”(《金史》卷44)。为了严肃法纪,他们主张不论职位高低、关系亲疏,都要坚持有功者必赏,有过者必罚。要求“凡诸临敌不用命者,虽贵必诛”(《蒙鞑备录·军政》)。对于那些临阵脱逃、不执行号令者,他们主张必须严惩。有人认为,“凡战,使士卒遇敌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百战奇法·罚战》)。有的则说,“遇战时号令其下,骑者骑,步者步,回顾者斩,所以每战必胜也”(《大金国志》卷27《粘罕传》)。

基于上述严格治军、以法治军思想,有关的军事法规应时而生。例如,北宋初期的《阶级之法》,仁宗时《武经总要》中的《赏格》、《罚条》,《宋刑统》中的《擅兴律》及南宋建炎初年的《新法》等等,都是有关军事问题的法规条文。再如,蒙古国时期颁布的“训言”和“大札撒”(札撒,意为法令、号令);元朝《大元通制》中有关军事方面的各项条款,也都是形成了文字的军律、军法。宋和元的军事法规内容广泛而详尽。既有上下关系、军民关系之规定,又有平时和战时的行为规范;既有违犯法纪的各种处罚规定,又有立功受奖的条件及其按功行赏的具体标准。充分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军队治理已开始向“法制化”发展的趋向。

四、战争与作战指导思想

(一)贵谋和先备思想

贵谋与先备的战争和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普遍受到重视,成为军事家和思想家们的共识。

首先,当时的兵书战策和著名军政人物都认为谋略非常重要,指出“经武之略,在于贵谋”(《册府元龟》卷421),认为“兵不在多,能以计胜尔”(《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46),说“谋者胜负之机也,故为将之道不患其无勇,而患无谋”(《金陀续编》卷23)。

其次,强调未战之前要先谋、先备。认为“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宋史》卷365岳飞传》);“惟预备乃为无患”,而“兵不预谋不可以制胜”。因此,要求“欲谋用兵”,先谋安民,先谋通粮,先谋地利,先谋人和,先谋赏罚(参见《虎铃经》卷3);指出“未战之时,先料将之愚贤,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断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百战奇法·计战》)。还主张,“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武经总要》前集卷12);教育军队平时必须“其备至严”。

再次,为了作好谋划和充分的准备,主张定谋要以“知彼知己”为基础,发挥“谋夫策上”的作用,众议为先,集思广益,使人人献策,以便“择取其长”而从之。

(二)不拘泥于古兵法,灵活用兵思想

宋王朝从其北宋初年起,统治者为了防范武夫们犯上作乱,实行了“将从中御”的政策。为约束将帅的军事指挥,甚至战前要由皇帝赐予阵图,战中要按阵图行事,不给将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机断行事的余地。宋仁宗之后,赐图之风虽已止息,但将从中御的思想和政策并未发生改变,直至影响有宋一代。针对这种弊端,当时许多军事著作都十分强调不拘泥于古兵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用兵之术,知变为大”(《虎铃经》卷1);指出,“凡用兵之法,要在应变”(《百战奇法·变战》)。由于古今情况不同,一些军事著作还提出,对古兵法只能采取“或因或革,便于施用而已”(《武经总要》前集卷4)的态度,因为“自古圣人之法,未尝有一定之制,可则因,否则革”(《守城录》卷1)。鉴于“古今异宜,夷险异地”,主张对兵法要“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何博士备论·霍去病论》);提出“阵而后战,兵之常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卷365《岳飞传》)。

辽夏金元的军队以弓马见长。适应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他们亦把灵活用兵作为指导作战的基本思想。辽军攻城时,强调可攻则攻,不可攻则“引兵过之”;西夏提出了作战要或“多立虚砦”,或“坚壁清野”,或“纵其深人”,或“遣轻骑抄绝其馈”的灵活用兵主张;金朝统治者则明确指出,“兵法一定之法,难以应变”(《金史》卷44《兵制》),要求作战时奇正互用,“临敌制变”,不可固守一定模式;而元世祖忽必烈则要求将领指挥作战,应“事当从宜,毋拘常制”(《元史》卷126《廉希宪传》),要“以奇取胜”,积极主动地根据战势发展而临机审图,夺取胜利。

此外,“恃骑战之利”的辽金元统治者,在骑战方面制定了许多利于发挥骑兵优势的战略战术,其主要指导思想是:提倡快速机动,坚持远程奔袭,强调集中兵力,主张野战歼敌。

(三)“专力防守”与“守中有攻”的防御思想

未辽金元时期,在南北军事对峙中,总体上看南方的宋处于守势,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处于攻势。因此“专力防守”和“守中有攻”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防御思想主要体现在宋王朝统治集团中。

同类推荐
  •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法家眼中的三十六计

    从法家的观点来解读三十六计。法家是一门传承千年的学问,但很多人对法家思想与法家人物混为一谈。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使人们对法家思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 穿越的元帅

    穿越的元帅

    两名青年现在的军事迷,两人出身军事世家,从小一起在部队长大,两人亲如兄弟,都是青年军事上的精通者,在两人毕业进入了部队,那年正好南海挑拨时间爆发,两人也参加了这次的战争.
  •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抗日之不死传说

    抢车、抢粮,还抢毒气弹!这是要干啥?土匪李景说:“抗日!”前世是特种兵的他被变异细菌附身,意外穿越,成就不死之体!不想被管制,他毅然决然的成为了一名抗日土匪。拉山头、攻要塞,屠敌如屠狗!战火!硝烟!侵略!面对破碎的河山,李景发誓:“侵略者,我定要你们有来无回!”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初周英雄传

    初周英雄传

    赵原是在大周云州边境驻守的一名普通士兵,这一天,大名鼎鼎的大将军宇文显来到了他们的卫营视察,并且在去扬州的时候带走了他和其余的十几个人,接下来的事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 光环芯纪元

    光环芯纪元

    蝴蝶效应积累到一定时间则会发生量变某个同时空的地球一次特殊的天灾引发地质连锁反应,导致海啸和山地袭击整个地球,人们失去了所谓的国家和政府支援,各地混乱求生;而在灾难发生之前,中华大陆的战舰在外派救援撤侨,随后发生惨烈军事冲突,蓝的父亲和战舰成员牺牲;事故后的第十年,蓝再次被外派前往故地搜索求助人员,作为“支援志愿军”,他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集结回到地下城,重新回到中华大陆政府的保护下,重组国家秩序和国家重建。这一年,外星人已经出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已经开始享受和人类来往,而人类失去了太多的资源土地,所以蓝只能依靠自己来寻找当年自己想要的真相!
热门推荐
  •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祝酒词: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酒桌礼仪与说话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接待技巧,又介绍了酒桌禁忌、应急手段以及东西方的酒文化,中国南北地区的敬酒差异,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酒文化。同时精选出各种场合的祝酒词,题材丰富,实用性强。
  • 乾武至尊

    乾武至尊

    这是一个以武至上的世界,在这个叫做乾武大陆的大陆上,强者为尊,武道至尊。一个落魄的家族少年无意中得到一部无上法诀,从而走上修武之路,剑舞苍穹,俯瞰天下,终成一代武道至尊。
  • 元气论

    元气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霸天帝神

    霸天帝神

    方俊遭情敌陷害,却大难不死,巧得神秘石人入体。从此练就龙魂武道,天下功法融会贯通!诛仇敌,斩妖魔,踏上一条大帝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沉默者联盟

    沉默者联盟

    我对光明的理解,来源于我对黑暗的认知!你如果能留住一阵风,就能理解我这部小说的真正意义!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并)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精灵王的崛起

    精灵王的崛起

    洪古拉斯大陆之上,精灵齐聚精灵之城,人族创建奇迹与荣誉之城,兽人盘踞在绿芒之森,中央森林中魔兽横行,当奥斯丁转世夺舍精灵母树——生命之树后,一切才刚刚开始,未知的危机,不可抗拒的力量,还有这世界之外更广袤的天空。奥义与力量组合,恶魔与真名的统一,会将奥斯丁带向何方......
  • GT终结梦幻

    GT终结梦幻

    这是一个来自远古的神话故事,2514年,当地球的人类因为战争而引起临近灭亡阶段,有一部分的人为了得到大自然奇异的力量,所以迈向艰苦的修炼道路,直到地球要灭亡的一瞬间,主角法玛因通过修炼入定,基本可以看清人世间的轮回现象,他深深知道人类死了之后还会来到其它世界继续生存,因为坚定不变的意念推动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从此,宇宙各个善神将与他并肩作战对付地狱魔界之众。
  • 厌男症之EXO

    厌男症之EXO

    逗比女主安然震撼全场,跟男主鹿晗擦出火花,青梅竹马的他们会怎么样呢?一起来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