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2800000029

第29章 清代前期军事思想史(3)

清朝的军事领导体制经历了一个由分权制向集权制转变的过程。后金时期,满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与之相适应的军事领导体制带有分权制的特点,由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凡军政大事皆由旗主共议集体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最高决策机构。清定鼎北京后,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对旧的政治体制和军事体制进行改革,以加强皇权。随着王权的不断被削弱,有名无实的议政王大臣会议终被取消。雍正年间设立的军机处,虽然总揽了军、政二方面的大权,但它只不过是一个秉承皇帝旨意办事的秘书班子,实际上大权完全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康、雍、乾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皇帝“乾纲独断”。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东华录》康熙朝卷91)与此相适应,在王权不断削弱过程中,原为各旗旗主私属的八旗兵逐渐变为国家亦即皇帝的军队,军权由分散趋向集中,皇帝把军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中。康熙帝曾说:“部院诸事,朕尚与诸巨商酌之,惟军旅之事,皆出自一心筹画。”为了达到兵权归一的目的,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如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兵部,并无实权,“不过稽核额籍,考察弁员而已”,一切军务皆由秉承皇帝旨意的军机处办理。为了防止武将擅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清王朝一是实行以文督武的方针,即地方军权分寄予总督、巡抚,以文臣总督、巡抚节制武将提督、总兵,法律明确规定:“国家军旅之事,专任武臣,其在直省者以文臣监督,日总督,日巡抚。”(《康熙大清会典》卷93)作为各省绿营的高级将领的提督、总兵,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督、抚在管区内虽有调兵权,但也要同时奏报皇帝认可。二是不准武将久任一地。康熙帝从吴三桂叛乱的教训中总结出兵权不可令武将久擅的思想,他说:“边疆提镇,久据兵权,殊非美事。兵权久握,心意骄纵,故每致生乱……即此观之,兵权不可令久擅也。”他还说:“武官久任非善事。在昔唐朝藩镇骄蹇跋扈,皆由久典兵权之故耳。”

(三)兵农相分,专于为兵

八旗兵是满族社会特有的军事组织,皇太极在谈到八旗兵制时曾把它与明朝兵役制度进行对比,说“南朝规矩兵民为二,民有常业;兵有常粮;我国兵民为一,出则备战,人则为农,兼以收拾兵器”(《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敕谕副将高鸿中稿》)。八旗兵役制度的特点是兵民合一、耕战结合,这是由当时满族人口少、生产力低下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入关之后,八旗兵逐渐失去生产职能,不再从事生产,成为常备兵。这种变化,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是历史的进步,然而它又很不彻底,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保留了兵民合一的传统,当兵披甲局限于旗人狭小的圈子里,成为一种特权,给八旗兵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统治者对此视而不见,相反却对兵民合一的传统大唱赞歌,说:“设兵之制,历代因革损益,虽互有不同,而其实不甚相远,其出于特创而无所因袭者,则我朝八旗之制是也……其制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盖几隶于旗者皆可以为兵,非如前代有签派招募充补之烦而后收兵之用也。”(《清朝文献通考》卷179,《兵》一)相反,不少官员和学者充分认识到八旗兵民合一的弊端,以评论寓兵于农为幌子,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1619~1692)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条件,“三代寓兵于农,封建之天下相承然也”,后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兵民分为两途,农出粟以养兵,兵用命以卫农,“固分途而各靖”。腐儒不懂得“因时而利用”的道理,称说寓兵于农而不绝,其愚足以祸天下。“农之不可兵也,厉农而以弱其国也;兵之不可农也,弱兵而只以芜其土也”(《读通鉴论》卷17,《简文帝》)。陆世仪(1611~1672)也指出,兵民合与分,要视情况而定,“人习战斗,法令森严之时,宜于兵民合;太平日久,人不知兵之时,宜于兵民分”(《论兵制》,《清经世文编》卷71)。顾栋高(1679~1759)认为,兵民为一,行之愈力,危害愈甚。王昶(1724~1806)认为,治国者不应当承袭寓兵于农的迂谈,而应任良将,驭精兵。乾嘉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姚鼐(1732~1815)则指出:兵民相分是历史的必然,“虽有圣人不能使之复合者,势也”;后世由于战争规模巨大,参战兵力众多,而战争的胜负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决出,这就要求士兵必须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军队应以强军为本,“士卒知战斗而已”,兵农无法兼顾;否则,“兵农两为,战则速败,而田野为芜莱,国何赖此哉”(《议兵》,《清经世文编》卷70)。清统治者中也有人认识到军队只有专于为兵,精于训练,才能有战斗力。然而这一思想并没有真正贯彻到军队建设中去。

(四)骑射为本,振奋精神

对于满族人来说,骑射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种基本的生产技能,又是重要的军事活动。清王朝马上得天下,所以统治者历来都十分崇尚骑射,认为骑射“乃满洲之根本,旗人之要务”(《清朝文献通考》卷192,《兵》十四)。他们重视骑射,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八旗兵建设的重要内容,乾隆帝曾说,“满洲素习,原以演习弓马骑射为要”,“武备尤以弓矢为要务”。另一方面,骑射还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品格,这在和平时期尤为重要。也更为统治者所重视。满族本来有尚武的传统,在长期行师围猎中形成了不怕劳苦、勇敢强悍、锐意进取的精神。但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特权以及和平安定的生活,严重地腐蚀着满洲贵族和八旗官兵,统治阶级日益腐败,武备逐步废弛,“八旗人民怠于武事,遂至军旅隳败,不及曩时”。政府官员和军队官兵中滋长着养尊处优、贪图享乐的坏风气。统治者对此十分忧虑,为改变这种情况,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一再谕令八旗官兵要勤习骑射,并特别强调军队建设中的精神因素。雍正帝告诫八旗官兵,要“以柔弱怯懦为耻,以安逸华丽为戒”。乾隆帝则指出:“行围出猎,既以操演技艺,练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志气,乃满洲等应行勇往之事”。他特别强调这种精神因素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说:“若惟事偷安,不知愧耻;则积习相沿,实于国势之隆替,甚有关系。”他还一再强调,八旗官兵应为戒贪图安逸、怯懦畏敌、不求上进的坏风气,培养耐受劳苦、不尚浮华、敦崇淳朴、勇往直前等优良的精神品格,以振奋清军的士气。

三、先弱后强、各个击破、集中兵力、

速战速决的战略战术思想

(一)攻取强敌,如伐大木

清太祖努尔哈赤初起兵时,力量十分弱小,他之所以能够佐强敌如林中迅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采取了正确的战略。他曾把自己的战略思想作了非常形象的说明:“欲伐大木,岂能骤折?必以斧斤伐之,渐至微细,然后能折。相等之国,欲一举取之,岂能尽灭乎?且将所属城郭尽削平之,独存其都城。如此,则无仆何以为主?无民何以为君?”其核心是以各种方法不断打击、削弱敌人,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由量变到质变,改变强弱形势,待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之后,再集中力量一举消灭敌人。皇太极继承发展了“伐大木”的战略思想,在对明战争中他五次派兵绕道人关袭扰明朝,其目的就是不断削弱明朝的实力,为最后夺取明朝政权作准备。当群臣提出直攻明都的建议时,他解释说:“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伐大木”的战略思想在清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集兵要害,以众击寡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是清军的传统战法和一贯的作战思想。努尔哈赤在古勒山之战中,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提出“我兵是少,并力一战,可必胜矣”的思想。在著名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兵分四路,分进合击,围剿后金军;努尔哈赤则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幸存录》卷卞《东彝大略》)的方针,集中实力打敌二路,在局部上形成优势,取胜之后再转移兵力迎击敌另一路,最终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康熙帝也主张集中兵力。平定三藩叛乱时,他把兵力集中在主要战略方向湖南战场上,特别是在岳州(今岳阳)和长沙,更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在其他战场,他也要求集中兵力,反对分兵。康熙十七年六月,吴三桂派大将马宝率兵进犯湖南永兴,清扬威大将军喇布部作战失利。康熙帝指出,吴三桂以大队来犯,而清军却所在遣防,兵势太分,这是清军失利的主要原因。因此,康熙帝要求将军穆占和喇布等将领,迅速将可缓之地的所有防兵,撤回要害之地,会合群力,给敌以痛击。他指授用兵方略说:“凡摧寇破贼,必审量己力,可击则击之;如贼众我寡,即宜调集诸路,合为一军,壮其声势,以图攻剿。倘株守新复城池,以已经驻镇,惮于旋师,迟留疑畏,于大事殊无所济。”不久,康熙帝又谕将军穆占:“满兵之势贵聚,聚则处处攻战,始克有济”。如果分兵驻守于无用之空城,用于进攻的兵力必然单薄,就会造成无谓的牺牲。所以,“宜合全力以破贼众。若徒分守恢复之空城,似乎不可”。在康熙帝的指导下,清军集中兵力,终于顶住了吴三桂的进攻。在收复雅克萨、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等战争中,康熙帝也都贯彻了集中兵力的思想。

同类推荐
  • 帝国铁甲

    帝国铁甲

    炮声隆隆,铁甲铮铮。死战沙场,血染征袍。从碧海波涛,到千里冰封。从日出之地,到黄沙北疆。虽强敌环伺,但我们寸土必争。QQ书友群:658579546目前里面就作者一人
  • 共和国战记

    共和国战记

    本书写的不是穿越者的故事,而是帝国后来争霸世界的故事。一群穿越者灵魂穿越回宋朝,慢慢的试图建立工业帝国,几十年内穿越者相继死去,但是帝国的基础已经打下了;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华夏帝国最终首先爆发工业革命。
  • 老兵魂

    老兵魂

    一发枪弹,一声吼。一群老兵,一起走。翻大山,抗击倭寇显身手。渡江河,追得老蒋台湾走。唱着歌,揍得美帝直摇手。喝点酒,打得白象犯了愁。走啊走,走啊走,莫回首。解下戎装,看着子孙上山打猴儿报血仇!一封烟云,一封尘;一段故事,老兵魂!
  • 东疆军魂1

    东疆军魂1

    我一直对自己的思想存有怀疑,希望读者们帮忙指正!本书为作者为某部作品准备的五篇先行篇中的第二部,若有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可参考作者数月前在同平台发表的《赫莉女帝》。适时作者文笔仍嫌生疏,望海涵!
  • 皇帝的旨意

    皇帝的旨意

    这本书和三国完全没有关系,划重点。只是我想写一场战争,没有真正的主角你所认为是主角的,那就是主角,没有真正的主角。
热门推荐
  • 我心无惧

    我心无惧

    本书是作者亚瑟·本森探讨人性和内心恐惧的一部随笔集。纬度上以人一生中的几个重要年龄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恐惧感及其成因,经度上引经据典阐述内心恐惧产生的根源,彻底让人们直面恐惧。最后,经纬结合处给出人们战胜恐惧的各种方式和获得宁静的启示。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哲学随笔。
  • 斗罗之从蛇开始进化成龙

    斗罗之从蛇开始进化成龙

    重生成蛇在斗罗进化成龙,同时古月娜提前苏醒,战唐昊,在史莱克学院当老师。
  • 魔气凛神

    魔气凛神

    在一个夜黑风高,小雨淅沥,四下无人的晚上……“哪来的姑娘,胆儿这么肥!”“你就不怕……”……半夜捡了一个美眉,平凡碌碌的他,从此走马观花,一骑绝尘!这是一个邪气凌人的彪悍成长史!
  • TFBOYS之你是一抹少年蓝

    TFBOYS之你是一抹少年蓝

    在校园里结识了王俊凯和易烊千玺,王源是茜的哥哥,有两个和茜很好的闺蜜,而其中一个曦,竟然将她抓了起来,真想浮出水面,源不是她哥哥……
  • 如娇似妻:首席抱紧点

    如娇似妻:首席抱紧点

    她以纯洁之身嫁进豪门,本想委身邪魅总裁,做好枕边甜妻,谁知他竟嫌她没经验,要跟别的女人实战演练,让她参观学习?!好!他既无情让她守空房,她就半夜开门不设防!谁知帅哥没引到,这饿狼总裁反而闻着味儿就进了门,还恬着脸说要检测她的“学习成果”……
  • 蒙元大陆闯游记

    蒙元大陆闯游记

    宇宙飞船进入黑洞,利用黑洞引力加速重回地球,时光倒流,飞船失事,仅吕文耀幸存,这时已是宋朝末年。吕文耀在钦察南部建山寨,当大王。斗官府,灭蒙面狼团东归途中被新辽皇帝封为首相,开疆拓土叱诧风云。吕文耀救一名天山道场的道士,道士为吕文耀炼制能长睡百年的仙寿丹,助吕文耀回到他所在的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太正经的英雄

    不太正经的英雄

    这是一场喜剧,也是秦夏的悲剧。……灵气复苏,异能者频频出现。千年前一直守护秦家的桃花仙子也在这个时代有了使命,她赐予秦家后辈传承,使她们拥有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只是,当桃花之灵融入到传承者的身体里面的时候,传承这就会长出一对小翅膀,穿上粉红色的桃花甲……也正这种在外的变化,桃花仙子的传承只传女不传男。所以,秦夏真的是悲剧了。因为,身为健身狂魔的猛男的他,阴差阳错下得到了桃花仙子的传承。
  • 家有尸妻

    家有尸妻

    十岁时为了活命,爷爷让我借尸续命,让我与一具古尸成婚,这成为了我不愿去提起的秘密。十多年后,我卷入一场异样的漩涡,变故横生。鸳鸯扣,美人出棺,与尸同瞑。
  • 一周恋爱

    一周恋爱

    当生命只剩下七天,你们会怎么做?放下以前的一切,好好的谈一周恋爱也未尝不可,我只要你一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