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2800000007

第7章 秦汉军事思想史(1)

一、秦汉军事思想主要特色及发展概貌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指秦、西汉、东汉长达400余年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并得到逐步巩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封建制度确立并不断发展;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也都出现了规模后世的发展和变化。体现在军事思想的发展上,主要有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战争观;集中统一的建军观;长治久安的国防观;度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这些思想是秦汉时期我国封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不断发展,历史实现空前大统一的时代产物,是秦汉时期多次大规模统一战争、大规模民族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实践经验的集中反映,是先秦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继承和发展。这些思想是为秦汉大统一时代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服务的,从理论上回答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如何维护统一、建设军队、巩固国防、克敌制胜的许多重大问题,因而是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与先秦时期相比较,有一个带根本性的区别,就是开创了我国历史空前大统一的新纪元。在全面确立郡县制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统一法律和军队,统一货币、赋税、关市和度、量、衡,统一文字和思想文化,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从而结束了先秦时期那种诸侯纷争、各自为政、思想混乱、莫衷一是的局面,真正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汉大统一时代,自始至终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并多次引发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全部秦汉军事思想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大规模统一战争、大规模民族战争和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的理论问题而展开的。同时它又是在秦汉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条件的支配和制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秦代是它的奠基时期,西汉是它的全面发展时期,东汉是它走向成熟和终结时期。

秦代首尾不过15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的一瞬。但是,它开创了历史大统一的新纪元,创建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各项基本制度并为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因此,后人评价说:“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秦也者,古今之界也。”秦代军事思想主要体现于对军事活动的谋划、指导和军队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之中。由于奉行焚书坑儒的政策,这一时期根本没有兵书理论问世,但它却通过军事实践和军事制度,给秦汉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继秦之后第一个长期稳定、统一、富强的封建王朝。尤其到西汉中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全面强化中央集权,大力扩建骑兵,展开大举反击匈奴的战争及对周边其他地区开疆拓土的战争。对匈奴的战争持续将近百年,最终取得胜利,实现了规模远比秦代更为宏大的统一。

西汉时期经历了极其丰富的战争实践,先后涌现出刘邦、项羽、冒顿单于、萧何、张良、韩信、晁错、周亚夫、刘彻、李广、卫青、霍去病、赵充国等众多雄主、谋臣、名将。创立了大规模骑兵集团远程奔袭和荒原、山林、沙漠、江海作战等新战法;发展了筑城守边。屯田戍边、徙民实边等举措,建设起强大而巩固的国防。更加重视军事理论的研究,先后三次校理兵书,提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的四分法理论,对每一种兵书的特点和价值,都做出了西汉人自己的总结和评价。西汉自身的军事思想载体也很丰盛,有著名兵书《黄石公三略》、《淮南子·兵略训》;有著名军事论述晁错《言兵事疏》、赵充国《屯田制羌疏》、侯应《备塞论》以及《盐铁论》中的一些军事专篇;还有帝王将相的诸多用兵谋议和文人学士的大量谈兵之论。从而把秦汉军事思想推进到一个全面发展的鼎盛阶段。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长期稳定统一的封建王朝。它是在农民大起义推翻王莽政权后天下动乱之中建立起来的,从一开始就坚持用儒家的“柔道”安辑天下,用兵家的“诡道”克敌制胜,很快即削平群雄,争得周边众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内附,重现清平治世的繁荣。不久,联合内附的少数民族,一举击败北匈奴,实现了与西汉相似的大统一。

东汉一代崇儒抑武,首创文吏典军之制,没有兵书存世。其军事思想主要体现于光武帝刘秀的战争指导和经国制军的举措,邓禹、寇恂、冯异、马援、吴汉、耿弁、班超等众多名将的用兵谋略,以及史学家班固、政论家王符等文人学士的有关著述之中。由于开国之初成功地实现了兵儒结合,从而把秦汉军事思想的发展推进到更为成熟的阶段。

二、大一统的战争观

先秦时期由于政治不统一,政治思想百家争鸣,所以战争观亦多种多样,言人人殊,各树一帜。秦汉时期则不同,大统一的历史时代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战争观必然定位于大一统的思想。但由于秦汉各个王朝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奉行的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思想不同,具体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条件也不同,因而大一统战争观的表现也各有不同特色。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

(一)秦代:富国强兵,一统天下的战争观

秦代战争观来源于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彻底推行法家思想路线,直到秦朝灭亡。因此,秦代战争观自始至终都是富国强兵,一统天下。这一点西汉政论家贾谊有过十分精彩而深刻的论述。他在《过秦论》上篇中说。“秦孝公据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字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是秦代战争观的由来及其实践,完全是法家思想的产物。

十分明显,秦代战争观的实质就是以实力为基础,以统一为目的。先秦百家关于战争性质、目的、手段、动机的各种争论,在秦代都被大一统的目标统一起来,只要合乎这个目标.一切手段和动机都是合理的,并被赋予正义的美名。所以当李斯提出“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建议时,秦始皇欣然“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史记·李斯列传》)。吞灭关东六国后,秦始皇说:“异日韩玉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部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优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纳服人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明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也附和着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同上)这就是秦代统治者心目中的统一战争,把大“统视为战争的性质、目的、意义、功能的根本,视为历史的空前壮举,为大,统而战就是“义兵”,反之则为“残贼”。因此,秦始皇四次东巡,令人反复刻石颂德说:“皇帝之德,存定四极”,“并一海内,以为郡县一天下和平”,“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强。武威旁畅,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步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皇帝奋威,德并诸俟,初一泰平”,“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修长”,“六王专倍……数动甲兵……遂起祸殃。义威殊之,珍熄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同上)。所有这些都表明,对大一统的歌颂无以复加,大一统是秦代战争观的灵魂。

秦代战争观虽然充满霸道与暴力的色彩,但在当时却适应了历史大统一的客观需要。大统一是当时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战国七雄各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其统治皆根深蒂固,彼此间不可能和平统一,只有实力和战争才能解决问题。正如《孙膑兵法》所言:“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见威王》)“将欲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以禁争夺。此尧舜非弗欲也。不可得,故举兵绳之。”(同上)。

(二)西汉:权谋制胜,“霸王道杂之”的战争观

西汉的开国条件与秦代大不相同,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布衣天子,没有秦始皇那样国富兵强的基础,在战争中长期处于弱小的劣势地位,因而特别重视兵家的权谋诡道,并将王道与霸道的两手策略结合运用,从而形成了权谋制胜、“霸王道杂之”的战争观。所谓权谋,本指权宜之计的谋略,但在西汉人的眼中,它是“以正守国,以奇用兵”(《汉书·艺文志》),也就是在政治上要开明,在军事上可以施展阴谋诡计。所谓霸道,本指运用法、术、势的策略手段,但在西汉人的眼中,它又是“制土以权,结土以信,使土以赏”的权谋,以便达到“任贤擒敌”(《三略·中略》)、平定天下的目的。所谓王道,本指以仁义礼教治天下,但在西汉人的眼中,它更是“大一统”观念的依据和本源,正如董仲舒所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汉书·董仲舒传》)由此可知,西汉战争观与秦代战争观在本质上并无一致,其最高目标都是追求国家统一、天下一统,只是手段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秦代偏重于实力,西汉偏重于权谋。

在西汉214年的统治期间及其以后的15年新莽时期,其战争观共经历5个发展阶段。

1.奠基阶段。自公元前206至公元前202年,是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时期,是西汉王朝的建国时期,也是西汉战争观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对西汉战争观做出巨大的贡献有三人,即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张良是历史上杰出的谋略家,他向刘邦传授《太公兵法》,兴起了权谋之道,在鸿门宴上用假屈服骗过项羽,使刘邦逃过火顶之灾;在刘邦的56万大军被歼彭城之后,他建议重用韩信、策反英布、资助彭越,最终战胜了项羽;当刘邦屡屡受挫,企图重新册立六国之后时,他借著巧陈八策,坚定了刘邦把统一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所以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于房。”(《史记·高祖本纪》)萧何是历史上著名的贤相,他在灭秦时不顾金帛财物,抢先收藏了秦代的全部图书典籍;他第一个建议刘邦先就封于汉中,然后还定三秦、争夺天下;他连夜追回弃汉而走的韩信,并力荐韩信出任大将;他经营了关中根据地,每当刘邦惨败时即给予决定性的人力物力支援;他还创建了汉初的基本制度和法律。他是“权谋者,以正守国”的典范,所以刘邦说:“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史记·高祖本纪》)韩信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在《汉中对》中提出了权谋制胜的理论依据,即正义之师、人心所向、重赏厚封、英贤归附,便可以战胜貌似强大而失天下心、恃匹夫之勇而行妇人之仁的项羽;他从还定三秦到破魏、下代、灭赵、降燕、平齐直至垓下决战,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奇迹,是权谋者“以奇用兵”的典范。所以刘邦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同上)并做出结论说,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同上)。刘邦重用这三人的行为及对他们的评价,体现了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战争观思想,奠定了西汉战争观的基础。

2.发展阶段。自公元前201至公元前141年,是西汉王朝的前期,处于相对和平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西汉战争观最大的发展,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强化了富国强兵的思想。到汉高祖刘邦去世时,在政治上,对匈奴的屈辱和亲换来了相对的和平,但国内经济残破,民不聊生,故汉政府开始推行黄老无为政治和与民休息的方针。与此同时,诸子百家的思想也都在秦火之余得以复苏,相互交汇,演成一个思想大融合的时代。不久,杰出的法家人物晁错走上历史舞台,力主富国强兵。他引证神农之教说:“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亡粟,弗能守也。”(《汉书·食发志》)因而倡导‘重农”“贵粟”,“薄赋敛,广畜积”(同上),用“赐爵?和“除罪”的手段鼓励农民发展生产,输粮人官,备战备荒;待蓄积充足之后,就经常减轻或免除田租,更好地促进国富民康。晁错还引证古兵法说:“器械不利,以其卒子敌也淬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于敌也。”(《汉书·晁错传》)因而倡导在富国的基础上建设将良、兵精、器利的强大军队。所有这些都被汉文帝采纳施行,从而把西汉王朝前期的与民休息引人富国强兵之途,促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有效地外抗匈奴进犯,内平吴楚七国之乱,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同类推荐
  • 枪口的倒计时

    枪口的倒计时

    正,与不正,在心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或者,只有自己做出的选择,才是属于自己的正确的方向。
  • 幽灵部队:起源

    幽灵部队:起源

    幽灵部队既不是一支隶属于任何国家的官方部队,也不是一支雇佣军团,更不是一支因为单纯的金钱和利益就能为任何一方效力的武装部队。与其说它是单方面军火走私性质掩盖下而存在的武装押运部队,不如说它其实是一位如幽冥般以及如传奇一般存在的另类爱国者所拥有的一把为了惩恶扬善和伸张正义的利剑。
  • 模拟战争系统

    模拟战争系统

    战争学院,是一个使用叫做“模拟战争系统”的军事学院,这个学院在世界各地都有校区。“模拟战争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模拟战争的系统。这是一个在五十年前研发出一个利用超高科技制作出来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可以制作出虚拟的战斗场地,让人们进行模拟战斗,军种包括:空军、海军、陆军,甚至是???,在系统中可以使用虚拟的武器进行战斗。
  • 战争骑士录

    战争骑士录

    1.永不暴怒和谋杀2.永不背叛3.决不残忍,给予请求宽恕者以宽恕4.总是给予女士以援助5.永不胁迫女士6.永不因为爱或言辞之利卷入争吵而战斗
  • 神级警官

    神级警官

    这是一个关于国宝——七十二清明上月珠被盗所发生的故事。楚妙然作为刑警中的高手,被称为“神级”,自然而然就被委以重任,于是不远万里出国夺宝,且看楚妙然如何夺回国宝。一切精彩尽在神级警官!
热门推荐
  • 沐扬之心

    沐扬之心

    因为男友婚礼的事,苏沐扬回到离开十五年的城市,在见过两位新人的那一刻,毅然选择离开,却不想遇到她这一生都不想在见的人。“扬扬,你不想要爸爸留下的东西。”“待在我身边,一年之内,好好做个助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苏沐扬回复:“杨总诚心邀约,以后就请多多指教!”一切的一切就从这一刻开始。在亲情、友情、爱情中,苏沐扬始终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一路迷茫,跌跌撞撞,终看清自己的内心。
  • 灭绝的人类进化史

    灭绝的人类进化史

    人类把自已逼进绝路,如果可以重来,人类还会这样吗,让穿越到从前,违背定律的事见鬼去吧,记住你只能到未来,不能回去,所以没有如果,永远没有。
  • 创业时代的六堂必修课

    创业时代的六堂必修课

    本书共六章,内容包括创业者的人生观、如何看待成功、成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经营事业的智慧等。
  • 超神学院中的星际争霸

    超神学院中的星际争霸

    推荐一本书超神学院与星际争霸全新的体验,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姑娘,掀桌摔杯怒求修仙

    你去问问,但凡是有一点仙缘的人哪有不知道紫晖清君的。想本君如此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每日照镜子都能深深的把自己迷住,连自家仙侍都迫不及待想与本君,咳咳(自家仙侍面无表情:清君你想多了),你难道对本君就没有什么想法?再者说了,你若修仙修成了,跟着本君不但能吃香喝辣还能调戏各路美男,你意下如何?姑娘,本君看你骨骼清奇,法力颇高,虽然长的丑了些,但是看在本君又不是要跟你滚床单的份上,修个仙如何?某姑娘看着某清君的仙侍认真道:你难道不想揍他一顿?某清君仙侍认真点头:不如一起?
  • 斗数少年

    斗数少年

    本是没落山村的屌丝少年,自幼随姥爷学习。突发的事件,姥爷的离去。我被迫走上了追寻的道路,在努力活下去并追求真相的过程中,帮助他人,收获朋友;运用斗气,斩妖除魔。伴随着伙伴邱胖子、黄毛小道的加入,一步步的接近真相,却又遭遇更多的险恶。艰难中,意外获得真视之眼,可见他人之生辰,并进一步推演运势。险恶中,收服神宠吃四方,忠心护主吞噬一切,弄巧成拙无尽欢乐。
  • 别样末世

    别样末世

    整个世界凶杀案件爆发,元小方在经历一场凶杀案后偶然存活下来,然后就发现了这世界正发生的一些可怕的改变。
  • 祈祷吧圣徒大人

    祈祷吧圣徒大人

    灵潮来袭,超凡显圣的水星土地上,来自异世的白离降临了。昏暗冥域,死气缠绕,磨刀霍霍的阴兵,听命于古代王侯的尊旨,向丰饶多彩的现世列阵前进。万丈龙渊,妖气滔天,跃跃欲试的妖魔,等待着殿上神皇的苏醒,幻想着昔日妖魔神庭的辉煌。寻常街巷,神秘复苏,不知来源的鬼怪,遵循着匪夷所思的机制,以恐惧将繁华的都市所渲染。论外空间,血腥仪式,不可名状的邪神,注目思维被扭曲的信徒,疯狂混乱是它给世界的礼物。世外桃源,迷雾弥漫,遗失年代的修士,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宗门,誓要重回那仙门至上的年代。文明的冲突与挑战,迷茫的心灵急切地寻找归属。“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轨迹不可逆,违者注定如尘土般消散。”飞翔于天的白离,浩瀚光翼于背后展开,无上神光映照世间。背负着文明的期盼,与此世超凡一同前行,镇守四方,溃灭魑魅魍魉。(无金手指,主角与官方合作,一直是顶级强者)
  • 聪明女人的口才艺术与魅力修养

    聪明女人的口才艺术与魅力修养

    本书就是专为此一目的所编写的,书中所选取的例证典型、集中、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易学、易掌握,相信广大女性朋友手头有这样一本书,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人时,都能应对自如,处变不惊,让你成为一个会说话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