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49500000007

第7章 中山靖王刘胜墓之谜(2)

剑是中国古代常用的兼具防身和攻击功能的武器,传说中的春秋战国时的“干将”、“莫邪”、“鱼肠”、“太阿”等青铜或钢的宝剑都能“随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则斩”。作为刘胜的陪葬品的这两把铁剑与以往的铁剑有什么不同之处,换句话说,这两把剑是否比春秋战国的那些名剑更胜一筹呢?现代科技鉴定结果显示,这两把剑的锋利程度远远超过了这些传说中有名的宝剑。这就奇怪了,它们之间相隔的时间不算太久远,可为什么刘胜所处的那个时代就能造出如此锋利的剑呢?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当时刘胜的中山国已经将百炼钢技术提升到了很高的水平。于是问题接踵而来:这个百炼钢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也许每个人都知道中国有一句成语叫“百炼成钢”,意思是说,要使铁经受熊熊的烈火,千锤百炼,才能把它变成质良性优的钢。钢和铁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的不同。一般说,钢的含碳范围为0.02~2%。含碳量超过2%的叫生铁,纯铁或含碳量极低的叫熟铁。因此用熟铁渗碳或生铁脱碳的办法都能得到钢。百炼钢则是将钢反复多次加热锻打成组织均匀、夹杂物细小的高质量产品。那么刘胜墓中的那两把剑是如何百炼成钢剑的呢?其中有多少是超越了古人的智慧的?这些都是接触过这两把剑的人急需要知道的答案。

查阅有关史籍可以知道,刘胜佩剑原来是这样制作出来的:以在较低温度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的办法取得的块炼铁(亦称海绵铁)为原料,反复在木炭中加热渗碳,折叠锻打。加热的温度愈高,渗碳愈快;反复锻打的次数愈多,碳的分布愈均匀,夹杂物愈少而小,钢的质量得到逐步提高,使得剑脊具有较好的韧性,使剑不易折断,而作为剑的外层的剑刃则因最后渗碳坚而锋利,有利于杀伤。刘胜的钢剑,夹杂物分散,内部高碳区和低碳区的分层不太明显。这些都说明剑的反复锻打次数是很多的,质量是较高的,是我国早期正在发展中的百炼钢工艺的产品,也可以说是百炼钢的雏形。

刘胜墓中的这两把剑的锋利程度是无与伦比的,这其中就有诸多疑点。第一,这种锋利的剑是如何铸造出来的?第二,这种铸造技术在当时是很普遍的事情吗?经过研究发现,刘胜的佩剑是经表面渗碳和刃部淬火锻打出来的。淬火是一种热处理技术,即把加热的钢放入水或油中迅速冷却,以提高钢铁的强度和硬度。刘胜佩剑仅是刃部淬火,因此剑刃刚硬、锋利,而脊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取得刚柔结合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工匠们的智慧和才能。这种刃部淬火的技术在战国时已开始出现,到了汉代已经被广泛运用了。

刘胜墓中除上述的佩剑外,还有一些武器,如刀、戟、短剑等,也都具有较高的质量。其中有一把削竹、木简用的错金书刀,其制作工艺尤为精湛。这把书刀长42.4厘米,环首,刀身微曲,除刃部外,其他部分都用细如毫毛的金丝镶嵌出美观的云雷纹图案。它的冶炼过程和刘胜佩剑相似,只是刀身用含碳较低的钢锻成,硬度较低,易于刻槽,以便将金丝镶嵌进去,而刃部则渗碳淬火,使刀刃坚硬而锋利。

这座王陵中竟然还埋藏了大量铁器,大多属于灰口铁的生铁铸件。它们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灰口铁铸件。那么什么叫灰口铁呢?简单地说,生铁中一部分碳成为片状石墨在凝固时析出、断口呈灰色的就叫灰口铁,它具有硬度比白口铁低、脆性较小、耐磨和润滑性能良好等特点。墓中的一些锄范、锻范和车上的轴承(锏),就是用灰口铁铸造的。灰口铁在冶炼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温度、较低的冷却速度,它的出现标志着冶铁工艺的新发展。除了灰口铁外,这批铁器中还有熟铁、白口铁、可锻铸铁和麻口铁的制品。生铁中含硅量较低而不含有石墨、断口光亮的叫白口铁,白口铁经加热柔化处理产生成团石墨的,称为可锻铸铁,也称展性铸铁。灰口铁和白口铁的混合组织是麻口铁。熟铁、白口铁、可锻铸铁、麻口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出现和应用的,在西汉时都有所发展和提高。

“百炼钢”的兴起,灰口铁的出现,可锻铸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使西汉时期冶铁手工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这些都是我们从这座两千年前的王陵中得到的收获。

医针和漏壶中的机关

随着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们意外地发现了9枚针,其中4枚是金针,5枚是银针。针细长,长度为6.5~6.9厘米不等,上端做成方柱形的柄,宽0.2厘米,比针身略粗,柄上有一小孔。针尖有的尖锐,有的稍钝,有的呈圆卵状,有的为三棱形,这些针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一时让考古工作者犯难了,他们四处寻找答案,最后在一本关于汉代的医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就是汉代医生使用的医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西汉时期的医生是如何使用这些医针的呢?大家也许都看过现在中医们经常利用针灸来治病,其实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就在用了,名医扁鹊就很擅长于针术。我国古代医学名著《内经》中就有好几篇文章谈到了九针(因医针有9种,所以称为九针),详细、系统地叙述了它们的形状、用法和主治的病症,是我们研究医针的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文献中所说的这几种针,有的能治疗各种病痛,有的能促进血液循环,主治气血两亏的病症,有的能主治肌肉间的病痛。

从这些记载可以发现不同的针有不同的用法和疗效。十分巧合的是,刘胜墓中出土的也是9枚医针,这就应证了《内经》的说法。其实《内经》中所记载的九针,后世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并不断地加以改进,为人们解除病痛,救死扶伤,深受劳动人民的欢迎。

伴随着医针还出土了一件奇怪的盆子。这是一件口径为27.6厘米的铜盆,盆口和盆底有两处曾经加以修补,可见这盆使用时间是很长的了。考古工作者最初的印象是这是墓主人或者其仆人日常生活用的盆子,但后来的研究表明他们的第一感觉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发现盆沿和盆身刻有“医工”字样,可见这是医生专用的器皿。为了便于识别,考古工作者将这个盆子叫做“医工”盆。它是“医工”专用的盆,具体用于洗涤中草药。在古代,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属“百工”之一,所以通称为“医工”或“医匠”。《说文解字》解释“医”字说:“医,治病工也。”汉代的启蒙读物《急就篇》中也说,有病就去找“医匠”。西汉末、东汉初的名医涪翁,精于针术,并著有《针经》、《诊脉法》等医书,但他却是以钓鱼为生,到了后来甚至还沿街乞讨,生活异常悲苦。可见当时的“医工”多是生活在群众之中,热心为群众治病的。与之相反,当时的皇帝和诸侯王都设置了主管医务的官吏——“医工长”,来专门为他们治病。这些“医工长”手下领导着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医工”。医工的地位最低下,而且生活经常没有保障。不过刘胜无论准备多少医工,都无法挽救自己因为荒淫无度而日渐虚弱的生命,他活了不到60岁便一命呜呼了。

如果说刘胜墓中出土的医针和医工盆让人们大惑不解,那么后来出土了一个更加奇怪的东西。这是一件高22.5厘米的带盖的圆筒形铜器,上有提梁,下有三个足,圆筒的近底部处伸出一个小管,壶盖中央开一长方形小孔,与提梁中段所开的长方形小孔恰好对直。有人戏称它为漏壶,可是它到底仅仅是盛水的工具,还是有着别的用途呢?解决这个疑难问题还颇费了一番周折。首先按照古代盛东西的器皿来查找,结果一无所获。正在大家烦躁的时候,不知谁说了一句:它是不是像张衡的地动仪一样有科学的用途呢?这真是柳暗花明的点拨啊!于是大家从水利、天文、地理等诸多方面入手查阅,终于在古代天文的记载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它是古代的计时仪器,其作用和今天的时钟相同。那么这种漏壶又是如何来表示一天的时间的呢?别小看了这个漏壶,它里面的机关还真是不少。上面说到的壶盖上和提梁上的长方形小孔,是用来安插标示时间的“刻箭”的,“刻箭”则是用木片或竹片制成。“刻箭”做成长条形,上面刻有度数,漏壶中盛水,水上浮一木片,称为“舟”,把“刻箭”通过提梁和盖上的长方形孔,插入壶内而立于“舟”上。壶内的水由壶底的小管往外滴漏,“刻箭”就随壶内水的减少而下降,从而指示出不同的时刻。“刻箭”上所刻的度数一般是一百刻,表示一昼夜。当时的人们已经观察到四季昼夜长短的不同,因此他们以太阳出没的时间为标准,划分昼夜的长短;由于昼夜长短不同,经常要调整刻箭上的刻度,全年共备41枝刻箭,以便更换使用。举例来说:冬至那一天昼短夜长,就分昼为40刻,夜为60刻;夏至那一天,昼长夜短,就分昼为60刻,夜为40刻;春分和秋分日,昼夜长短相同,昼夜刻数也相等,各为50刻。由于冬至和夏至相隔182天或183天,昼夜漏刻相差20刻,因此规定从冬至(或夏至)起每隔9天就换一根刻箭,昼漏增(或减)一刻,夜漏减(或增)一刻。这种制度沿用到西汉晚期,后来就改为依实测天象的数字来增减漏刻,使它更为精确。

漏壶其实不是汉代的专利品,那么它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说起漏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的军队里就已经使用了一种原始的漏壶。当有军务时,哨兵根据漏壶所示,来打更报时。而且,当时已经知道由于水的冷热不同,漏壶的流滴速度也不同,所以冬天要把水烧热以后才灌入壶内。到了春秋战国时候,漏壶的使用已经比较广泛了,例如春秋时期齐国的司马穰苴就是利用漏壶计时来等待大将庄贾的。

看来刘胜墓中出土的漏壶解决了我国天文史上的一桩悬案。多少年来。人们只知道中国很早就有了用以计时的漏壶,但却从未见过实物。尤其是春秋战国以前的原始的漏壶实物,这次漏壶的出现让所有的人都惊呼:原来漏壶是这样的啊!

博山炉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刘胜墓还出土了64种共419件铜器,都是实用器物,这些器物造型优美、精雕细琢、纹饰华丽,其中错金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壶、镏金银蟠龙纹壶和镏金银镶嵌乳丁纹壶等是最为突出的几件。很多东西现在的人们是从未看过的,尤其是那件错金博山炉更是西汉时期能工巧匠的杰出作品,其制作工艺之精湛是举世罕见的。那博山炉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博山炉,是一种熏炉,也就是香炉,是古代豪门贵族的奢侈用品。使用时把香料放在炉中点燃,香烟通过炉盖的许多小孔袅袅上升,弥漫房中。炉盖高而尖,往往铸成山峦重叠的形状,以象征海中仙山的“博山”,所以叫做“博山炉”。它含有当时王侯向往仙境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香烟中,死后就可以去往蓬莱仙境成仙。刘胜墓中出土的这件错金博山炉则是精品中的精品,它高达26厘米,通体用金丝错出流畅、精致的纹饰,所用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毫发。炉座铸出透雕的纹样,为三条蚊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海面状,龙的头托住炉盘。炉盘上的错金花纹,犹如随风飘荡的流云。整个炉盖和炉盘上部铸出“博山”,山势峻峭,峰回峦转,层层起伏。炉盖上的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蹲坐在峦峰高处或骑在兽背上嬉笑玩耍;猎人们出现在山间,有的肩负弓弩,有的正在追捕逃窜的野猪。工匠们用他们巧夺天工的双手惟妙惟肖地塑造出了一幅秀丽的自然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由于在人物、动物、树木、山峰上用金丝错出细部,起到了进一步刻画和渲染的作用,使塑造出来的景色显得更生机盎然。这不仅体现了铸工方面的高超技能,也说明了金工细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博山炉既然如此神奇,它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这样神奇的含义吗?诸多迷雾让好奇者不断探询其中的奥妙。有一种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西周镐京有一位巧匠名叫博恪,他擅长制作各种装饰品,其产品华丽美观。他曾制作出“七轮扇”,这种器物由一人运转它,它的扇页不断翻转,就能使满屋生风。在他80岁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可以放置在被褥间的香炉,内设机关,任你怎样翻转,香炉内盛放香料的部分却能始终保持平稳。在此基础上他制作出最原始的“博山香炉”,上面透雕出很多怪兽,都很自然生动。可惜的是,除了文献偶有记载这类事情外,我们已经无从复制出这些珍品。但是,博恪的名字和他的业绩却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并成为劳动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相关链接

1.在刘胜金缕玉衣的周围放了60多个金豆,郭沫若认为每一颗金豆就代表刘胜的一岁,这样算来可以判断刘胜大概活了60多岁,即他生于公元前170年前后。

2.刘胜所在1号陵墓旁边的2号墓葬出土了一盏宫灯,灯座底部刻有“长信尚浴,今内者卧”的铭文,“长信”指的是长信宫。经过考古研究断定这是皇后窦绾的墓葬。

同类推荐
  •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下

    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下

    敦煌作为以佛教为主的寺院,文书的内容自然也以佛教文献为多,此外还有道教、摩尼教等宗教典籍和有关祆教的记录;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书;文学作品如诗、词、曲、赋以及变文等;图经、方志、医药、历书、社会经济资料等也是应有尽有。
  • 狄更斯的梦

    狄更斯的梦

    序曲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时代,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狄更斯初言:当你的想法和我的思想越是接近,就越能深度的欣赏这部作品,然后……就能以我的视角在这个世界中自由穿梭。
  • 密十三

    密十三

    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
  •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传:鉴湖越台名士乡》是大型书系“丝路百城传”之一。作者以严谨的态度,用文学的笔触,赋予了绍兴历史文化以鲜活的人文色彩,并通过对绍兴历史文化脉络进行重新梳理和回顾,对鉴湖越台先贤名士杰出代表和他们的事迹进行重新评价和传颂,对江南水乡民俗风情与戏曲之乡进行重新阐述和描摹,对丝路名城绍兴丰富物产进行重新挖掘和展示,在还原绍兴历史文化来龙去脉的同时,对绍兴大地的前世今生、风物地貌、人文掌故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解读。在这本书里,绍兴已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存在和文学叙事的空间,而是一个为世人诠释绍兴整座城市精神、气质、品格的壮阔而高远的平台。
  • 大靖长风录

    大靖长风录

    银行小职员穿越成为大靖皇孙,一开始他只想着allmoneygomyhome,却没料到,随着他的探案历险之旅,他已不知不觉卷入了风云诡谲的内外斗争中,长风经济金融系统应运而生,由他带来的变革正在徐徐展开……讨论群:682844795,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入群。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主的亿万新娘:擒住重生妻

    金主的亿万新娘:擒住重生妻

    一场空难,顾希希死后居然重生为娱乐界号称“票房毒药”的三流明星顾兮兮,而且,这女人还都是靠潜规则上位的!!!天啦,鱼龙混杂的娱乐圈,让她这个乖巧本分的小翻译怎么办啦?那个谁,左式集团的BOSS大人左辰安,你说啥?居然想玩潜规则?sorry,本小姐没兴趣!什么,我说了不算?你你你,有种来单挑啊……
  • 吾家王妃初长成

    吾家王妃初长成

    一场盛世婚礼,她沦为众人笑柄。她是人尽皆知的颜家三小姐,貌丑无盐,无才无德。他是家喻户晓的南疆战神王爷,一袭月色长袍将俊颜诠释到底。她与他一夜邂逅,余下一子。她拜得天下第一凌宗宗主为干娘,习得一身绝世武功回来找那沐王报仇!她道“那夜的男子,即使百草折地,飞羽流声,我也要找到你!”桃花树下,他们一吻定终生,碎情涯前,他们再次面临分离,但最终又能否修的正果?某女“王爷,他们说我是黄脸婆”某王“他们嫉妒你”某女“王爷,他们说你娶了个黄脸婆”某王“他们嫉妒我”某女“王爷,他们说你和颜家三小姐,沐王王妃有一腿!”某王悠悠道“你现在就光着身子躺在我怀里,多少腿都有了”且看她如何逆袭,携手霸道美男策马江湖!
  • 南有潇湘

    南有潇湘

    颜柒月本以为自己出了车祸就已经够离谱的了,没想到更离谱的是一睁眼不是在病床上,穿越了!她慢慢接受现实,不就是穿越吗,虐渣渣,惩奸除恶可是她的强项,可没想到的是这怎么和她想的不一样!“先生你哪位啊?”“你未来的夫君。”
  • 修仙界打工仔

    修仙界打工仔

    地球上的叶欢遭遇车祸之后,灵魂穿越到异界一个同名叶欢的身上,发现那是一个修仙世界。但是那个世界却好像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偏了,与修仙有关的功法,法术,神通等等都平平无奇。倒是在科技发展上比较发达,电气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等,凡是地球上有的那里都有,地球上没有的,那里也有。叶欢发现自己一个地球人来到这里没啥优势啊,要不自己学会驾驭飞剑以后去送外卖好了,咻咻送一份,咻咻又送一份,只要勤劳一点,或许也能够实现白手起家的梦想啊。
  • 凤羽令

    凤羽令

    (含芳儿小说;仙侠系列)凤羽令,因为优秀,打破了这个世界的平衡,也因此,她犹如一片孤舟,被人防备,被人拉拢,被人联合攻击。但她仍然善良,可爱,感性,待人真诚。在求学的成长道路上,她豁达的胸襟,坚韧的心灵,善良的品格也深深的吸引了她的命中注定,公叔蔚在与凤羽令的初初相遇,被她的可爱灵动吸引,逐渐关注,是为之她的性格人品沉沦,一心倾慕,是她懵懂少女的成长引他同喜同悲,决心相守,是她的善解人意让他动容。他默默对着她说:你想要的一切都会在路上,美好都会与你不期而遇。
  • 爱情中的心理学

    爱情中的心理学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恋爱、婚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从而帮助读者提高对爱情的正确认识,获得完美幸福的爱情和婚姻。
  • 穿越之天地法则的化身

    穿越之天地法则的化身

    他们三人是天地法则的化身,有着人人羡慕的长生不老,更是掌管着三千世界。他执掌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他执掌着三千大道,她执掌之生命轮回。但在他们化身时,他们的地府法宝却因为一些意外,变成了一个个碎片,散落到各个世界,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