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05700000016

第16章 乐书(2)

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比类以成其行,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废礼不接于心术,惰慢邪辟之气不设于身体,使耳目鼻口心知百体皆由顺正,以行其义。然后发以声音,文以琴瑟,动以干戚,饰以羽旄,从以箫管,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终始象四时,周旋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数而有常;小大相成,终始相生,倡和清浊,代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矣。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是故先鼓以警戒,三步以见方,再始以著往,复乱以饬归,奋疾而不拔也,极幽而不隐。独乐其志,不厌其道;备举其道,不私其欲。是以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君子以好善,小人以息过。故曰“生民之道,乐为大焉”。

君子曰“礼乐不可以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者也。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民莫不承顺,故曰“知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

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谦,乐主其盈。礼谦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谦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合以成文。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则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铁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故先王之喜怒皆得其齐矣。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子夏答曰:“今夫古乐,进旅而退旅,和正以广,弦匏笙簧合守拊鼓,始奏以文,止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君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此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犹杂子女,不知父子。乐终不可以语,不可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夫乐之与音,相近而不同。”

文侯曰:“敢问如何?”子夏答曰:“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民有德而五谷昌,疾疢不作而无祅祥,此之谓大当。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诗》曰:‘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摩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此之谓也。今君之所好者,其溺音与?”

文侯曰:“敢问溺音者何从出也?”子夏答曰:“郑音好溢淫志,宋音燕女溺志,卫音趣数烦志,齐音骜辟骄志。四者皆淫于色而害于德,是以祭祀不用也。《诗》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为人君者,谨其所好恶而已矣。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诗》曰‘诱民孔易’,此之谓也。然后圣人作为鞉鼓椌榻埙篪。此六者,德音之音也。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此所以祭先王之庙也,所以献酬酳酢也,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宜也,此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序也。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师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何也?”

答曰:“病不得其众也。”

“永叹之,淫液之,何也?”

答曰:“恐不逮事也。”

“发扬蹈厉之已早,何也?”

答曰:“及时事也。”

“《武》,坐致右宪左,何也?”

答曰:“非《武》坐也?”

“声淫及《商》,何也?”

答曰:“非《武》音也。”

子曰:“若非《武》音,则何音也?”

答曰:“有司失其传也。如非有司失其传,则武王之志荒矣。”

子曰:“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

宾牟贾起,免席而请曰:“夫《武》之备戒之已久,则既闻命矣。敢问迟之迟而又久,何也?”

子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陕,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振威于中国也。分夹而进,事早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且夫女独未闻牧野之语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庶民弛政,庶士倍禄。济河而西,马散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散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弢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苞之以虎皮;将率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散军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驺虞》,而贯革之射息也;裨冕挜笏,而虎贲之士税剑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觐,然后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后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若此,则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则夫《武》之迟久,不亦宜乎?”

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清廉而谦者,宜歌《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者,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志之,故谓之《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志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诗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也。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居中矩,句中钩,累累乎殷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子贡问乐》。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听。”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涓鼓而终之。

平公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平公曰:“可得闻乎?”师旷曰:“君德义薄,不可以听之。”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反坐,问曰:“音无此最悲乎?”师旷曰:“有。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平公曰:“寡人老矣,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听者或吉或凶。夫乐不可妄兴也。

太史公曰: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也。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乐所以内辅正心而外异贵贱也;上以事宗庙,下以变化黎庶也。琴长八尺一寸,正度也。弦大者为宫,而居中央,君也。商张右傍,其余大小相次,不失其次序,则君臣之位正矣。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君子不可须臾离礼,须臾离礼则暴慢之行穷外;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奸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辟无由入也。

同类推荐
  • 血弥长空之胜在三国

    血弥长空之胜在三国

    商纣修正果,乱世出铁血。东方逞天道,汉末见杀神。甘胜绰号“天收”,亚洲第一杀手!一场生死决斗,一场水龙卷!让他回到了梦想中的三国年代!斩胡狼,灭华雄,战吕布,收美妻,名扬天下!战徐州,傲东瀛,叱咤风云!问世间英雄谁属,独推血色杀神!■■■■■■■■■■■■■■■■■■■■滴血每天早出晚归上班(早七点至晚七点),所以白天基本不能更新了,加上现在二期工程很紧张,又有考试,所以更新会缓慢,以后将在每周更新10000-15000字,请喜欢看本书的人继续支持滴血,谢谢了!■■■■■■■■■■■■■■■■■■■■起点新作互助盟作品强烈推荐:狂色天下《网游之梦Online》无垠草《拐带天才
  • 穿越时空当武神

    穿越时空当武神

    特种兵为执行任务闯入了一个和地球非常类似的星球,只不过时代一下回到了几百年前。那里有一个高手云集的江湖,有能征善战的武将和纵横捭阖的文臣,当然也有倾国倾城的佳丽,在这个世界,我们的主角即将展开冒险,从而实现他在地球未能实现的梦想。
  • 无名氏通读

    无名氏通读

    《老子》言:民之生,生而动,动之皆为死地焉。
  • 至尊神战将

    至尊神战将

    青龙白虎朱雀玄冥四大神战将?二十八星宿战将?周天三百六十五星战将?刚醒来的苏三愣住了,这是什么情况?战将是什么东西?单人匹马可以一剑断山凿穿万人部队瞬间破城,这怎么看似乎都不科学吧?这是那里?神话吗?苏三唤出自己觉醒的战将,尼马居然是一个破石鼎,这算战将吗?一鼎在手,天下我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让我为炎族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出来。
  • 南氏春秋

    南氏春秋

    本想出门吃个火锅,却意外穿越回古代,得到系统,成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二十二个朝代穿越完毕,获得奖励······】
热门推荐
  • 擒获黑马不求人

    擒获黑马不求人

    无论你做长线价值投资,还是做短线炒作投机,只要你进入股市,目的肯定是为了赚钱!而要想在股市中赚大钱,关键在于能否擒获黑马股,能否把握好黑马股的最佳买卖时机。
  • 不渺小

    不渺小

    年龄,性格,三观,社会阅历……造就了一个不和谐的三室同堂的家庭;吵架,冷战……已不足为奇,一个家庭最终是和睦还是破碎……人生还在继续,小说持续跟新
  • 丫鬟上位

    丫鬟上位

    木筱然绝望的看着街上穿着奇装异服的人!天知晓她才打了个盹起来就穿越到不知名的古代,好不容易接受了穿越的事实却要面临饿死的现实,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有遇到一个动不动就要扣工资的老板,现在还要她配刚才被她打破的家传玉佩,赔偿品是她要陪他一生一世。木筱然绝望,又幸福的看着得逞的将军,“将军,你不要太过份了。”
  • 七界神女临天下

    七界神女临天下

    六界中人都说顺天命者为凡人,可逆天命者为修炼者一行。平凡少女云媱在遇见惊世骇俗的一幕后,打开了认识与人界共存的六界之门,牵扯出扑朔迷离的身世疑云…成神修炼是一条不归路,仁慈、不忍之心只能将自己推入死路,只有对敌人狠心,才有生存的能力。当她以绝对天赋同修六界功法,御万物之灵,锋芒毕露时,她踏上了莫测的六界之旅。自此,命运开启了一段属于她的传奇。
  • 遮天之其实我是个好人

    遮天之其实我是个好人

    这只是一个主角穿越遮天,一直变强的故事。(简介已改)
  • 星海1北冥有余

    星海1北冥有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顾微第一次见到余烨,明白一个道理,那两年的武侠剧里说的不是假的。越好看的女孩越是骗子而他……最讨厌骗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讲述了公文写作方面的一些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
  • 迁程

    迁程

    撕碎的树叶纷飞,墨迹模糊的记忆里不知是谁在说这是锦瑟迁徙,物转星移的路程。
  • 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

    本书收录太宰治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人间失格》《斜阳》以及文学随笔《如是我闻》。《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一部完结之作,日本“私小说”的金字塔。以告白的形式,挖掘内心深处的懦弱,探讨为人的资格,直指灵魂,令人无法逃避。《斜阳》写的是日本战后没落贵族的痛苦与救赎,“斜阳族”成为没落之人的代名词,太宰治的纪念馆也被命名为“斜阳馆”。《如是我闻》是太宰治针对文坛上其他作家对他的批判作出的回应,其中既有对当时文坛上一些“老大家”的批判,也有为自己的辩白,更申明了自己对于写作的看法和姿态,亦可看作太宰治的“独立宣言”,发表时震惊文坛。
  • 修行之路魔与佛

    修行之路魔与佛

    修行就像是攀山,所有人的起点都是在山脚处,攀山的人永远都是络绎不绝,有些人在山脚处有些人在山腰处有些人在山巅,身在不同的地方便能欣赏不同的风景。在山脚处人是最多的也是最混乱的但总有人从此处出发,他们或心怀大志,或背负仇怨,或心中向往,或是想要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由,但他们踏上的都是同一条路,那便是修行之路。山腰处之人便是在攀爬之中,在他们中向往的便是山巅,那是他们仰望的地方,亦是他们追求的方向。而在山巅处这里的人便少了许多,只有寥寥数人,他们俯视着山下之人,却又仰视着天,他们达到了山的巅峰,天之下,以无路他们如何走,难道无路便不走了吗?不无路可走便自己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山之巅绝对不是修行之巅,路从来都是人走出来的。修行大道世人皆可入,从生灵诞生时起便有修行存在历经无数时代,万古更迭。有无数大能人物证道,经历时间洗礼,世界演化出无数大道界域,其中至强界域便有三千,在这三千道域之中亦有强弱之别,分为至尊、上等、中等、下等四大类,而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座中等界域,名曰荒古界域。故事便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