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7300000025

第25章

其实,老同事的看法自有一番道理。故乡地处赣粤闽三省交界的边远山区,山多地少。“文革”后全县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工业企业。“小小定南县,三间豆腐店,城内磨豆腐,城外听得见。”这是我读书时常听老人念叨的一首顺口溜。新中国成立初期,定南偏僻、闭塞。外地进定南,唯一的一条公路是用砂石铺成的不上等级的公路。到赣州的班车,隔三岔五开一趟,进出非常困难。定南是全省最边远的一个小县,我老家又是全县最边远的一个小山村。老家到县城没有通公路,我就挑着书包和行囊跋山涉水到30多公里外的县城读中学。读了6年中学就这样走了6年路,练就了一双“铁脚板”。1961年9月,我到南昌大学(江西大学)读书。从定南到南昌交通极不方便。当时,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省内汽车线。县城乘车到赣州,而且不是天天有班车。赣州中转到南昌,这段路途更远,中途要住一宿,第二天继续乘车,才能到达南昌;另一条是跨省绕大圈。从县城乘汽车到龙南,龙南中转到广东省韶关。韶关坐火车,经湖南省株州,然后又回到江西省,到达南昌。我第一次到南昌,走的就是第二条跨省绕大圈路线。当时故乡发洪水,定南到龙南的班车停开,家兄廖平金挑着行李跋山涉水送我到龙南,这段路就花去了一整天时间。从老家出发到南昌,日夜兼程,风尘仆仆,足足花了一个星期才到达,我平生第一次体验了“长征”的艰辛。在南昌读了4年书,寒暑假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一是交通不便,二是路费拮据,很想回家的我就是回不了家,只好留在学校度过寂寞而漫长的寒暑假。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故乡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唱响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大路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故乡交通面貌大变样。通往山村的羊肠小道已被宽阔的灰色公路所代替。我老家通了公路,车子可以开到家门口,从今后不再受那跋山涉水之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等国家级的交通主干线先后修到了故乡。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定龙公路、小定公路、安定公路、定广公路、赣粤高速、京九铁路为主干线的陆路交通网。老乡们出行方便快捷了。从县城到赣州走高速公路只要两个多小时,每天10个班次(高速公路建成前需6个多小时);从赣州到南昌,走高速公路5个多小时,每小时一个班次(高速公路建成前需要13个小时,有的班次还要在吉安住一晚)。从县城乘火车到赣州,2个小时左右,每天9个车次;从县城乘火车到南昌,7个多小时,每天5个车次。现在,故乡离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等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昔日的交通“难通”,如今变成了四通八达的“江西南大门”。“小小定南县,六条主干线,南来北往客,人人看得见”一首新民谣取代了“三间豆腐店”的顺口溜。定南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

“秃山”变青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这个游子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虽然匆匆一瞥,但我却感到非常痛心。不为别的,就为故乡的山林遭到了严重破坏。我看到山上的竹木都被砍光了,茂密的山林变成了“和尚头”、“秃子山”,山间的小溪干涸了,大河的水变浅了。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都变成了“穷山恶水”,老百姓没有了依靠,这日子可怎么过?我连夜给在南昌大学读书的侄儿廖春光写了一封信,如实谈了回乡的所见所闻,“希望好好读书”,“出来实在不易,学成之后,就在外头找一份工作,不要回乡,不能回乡。”信都写到这份上了,就该马上打住,可我唯恐份量不够,又追加了一句:“此事事关重大,务必要在意,就算是为自己,就算是为家里。”云云。故乡母亲用五谷杂粮、用甜美的乳汁哺育了我,本来我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热爱故乡,但我还是未能控制自己一时的冲动,写了这封不该写的信。

2007年春天,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故乡。这次回乡和20多年前的那次回乡感受完全不一样,变化实在太大了。一走进故土左拔村,一股撩人心肺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客家围屋掩映在绿树丛中,分外妖娆;一条新建的公路犹如一条金色的飘带,飘浮在青山绿水间,消失在望不见的远方;一条弯弯的小河,从村中缓缓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游鱼厉厉可数。小河两岸以前是荒滩,如今栽种着一簇簇黄竹,倒影在水中,为蓝色的小河镶上了一条翠绿的丝带,美不胜收。逶迤不绝的群山,到处郁郁葱葱,杉木、松树、毛竹在这里疯长。枝蔓纷披的大树,叫不出来的蕨类拥护在一起,却又怡然。这里到处是绿、绿、绿,好像呼吸的空气也是绿色的。绿化好,各种鸟儿也来共享。斑鸠、画眉等飞禽在树梢林间嬉戏欢叫,构成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美景图。来到这里,真以为到了世外桃源,任何烦恼和忧愁,都被抛到脑后去了。我在这里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在起伏不平的山峦里,种植了梨、李、桃、橘等果树。那漫山遍野四季常青的脐橙林,更是故乡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脐橙因果顶有“脐”而得名。它属果中珍品,素有“柑橘之王”的美称。世界上以美国“新奇士”脐橙最为著名,而赣南脐橙则可与“新奇士”相媲美,它果大皮薄,色泽鲜雅,肉质脆嫩,汁多无渣,甜酸适度,散发出诱人的清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大力发展脐橙生产,使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如今乡中水更美了,故乡人更亲了。据行家介绍,栽种一颗树就可以含吸住一吨水。树多必然水多,山青必然水秀。故乡群山叠翠,溪河纵横,自然落差大,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可发电。左拔铁山坎门离我家祖祖辈辈居住的上村廖屋只有一箭之遥。来到这里我触景生情,引起我甜蜜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到这里掏鸟窝、采野果、游泳和放牛。到处留下了我们的足迹。前几年,老乡们在这里拦坝修水库,办起了小水电站,既发电又养鱼,一举两得。像这样的小水电,全县有磜头、羊陂、长滩等一大批,经济效益极佳。能源供应一直紧张的定南县,如今变成了“余电县”。

乡亲们变富了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定南的山山水水,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奋起直追,经济建设步伐大大加快。这些年来,全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的区位、交通优势,加大产业对接力度,经济建设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好势头。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62%,增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44个百分点,达到59%。一年多来,新上的68个项目中,有51个来自粤港澳地区。全县抓住有利契机,建设了良富、城北、竹园、富田、太湖五个工业小区。定南正成为江西对接粤港澳的第一门户;林业建设成绩显著,木材、竹材、竹木制品、山货土特产,随着南来北往的汽车、火车,源源不断运往广东,运往沿海;被称为“赣粤闽边界的一颗明珠”的定南县,正以它山青水秀的姿色,客家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一批批游人;以前“背负青天,面朝黄土”的老乡,如今生活有了很大改变。昔日低矮的农舍,如今被宽敞明亮的钢筋水泥、砖瓦房所代替。新架设的高压输电线,使老乡们再也不用篾骨(毛竹劈成的薄片)照明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户用上了彩电、电话、手机和摩托车,有些农户还购买了小汽车。过去因为贫穷,老乡们一年四季打赤脚,而今随着生活的改善,这种现象大为改观,人人都穿上了鞋袜。老乡的衣着跟城里人没有多大差别。素有“小香港”之称的岿美山镇,领导全县时装新潮流,个个穿得漂漂亮亮。“走出大山,到外面旅游去!”这是故乡继“建房热”之后出现的又一番新气象。祖祖辈辈与旅游无缘的老乡,如今常到祖国各地寻古探胜,享受山水风光大自然之美。更为可喜的是,富裕了的老乡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追求精神文明。一些先富起来的老乡不忘帮助生活困难的老乡,富的和穷的,大家携手并肩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进。先富起来的老乡说得好:“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老乡们的生活提高了,社会风气也改变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紧靠老家的三亨村洋前坝新开河道,因为没有架桥,要到彼岸干农活等就要脱掉鞋袜蹚水过河,老乡们的生产和生活诸多不便,群众呼声很高。村党支部正筹划组织发动全村集资架设桥梁,勤劳致富的村民陈永常得知这一情况后,就找到党支书说:“这项任务就交给我吧!”于是他慷慨解囊,建造了一座牢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老乡们十分感谢他做的善事,就在桥上醒目地镌刻了他的名字,真是“造桥人不忘过桥人,过桥人不忘造桥人”。陈永常还扶贫济困,连续几年资助村中的一些特困户。

谈起故乡的大变样,许多老乡都高兴地说:“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我们农民。过去每家要缴数百元的提留款,现在连公粮都不要缴了,还给我们各种农业补贴,这样的好事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未有过啊!”又说:“党的方针政策大得人心!”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衷心祝愿故乡的路更好,山更绿,水更清,父老乡亲的生活更甜美!

同类推荐
  • 晋江民间风俗录

    晋江民间风俗录

    本书采用词条形式,对晋江民间的主要风俗进行挖掘、记录和整理,按内容分类成书。
  • 秋风吹不尽

    秋风吹不尽

    本书是萧默作为建筑艺术专业之外的一个文章选集,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如常书鸿、高尔泰等著名人物)的真实记录。1963年,作者由梁思成先生促成到敦煌莫高窟从事建筑历史研究,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十五年。敦煌不仅赐予作者成为一位有影响的建筑艺术历史与理论学者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也给了他难以忘怀的人生历练。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饮食文化

    本书从饮食探源、饮食思想、饮食礼仪、饮食器具、饮食流派、饮食典故、饮食典籍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呈现出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全貌。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庆典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热门推荐
  • 你虽温柔却有力量

    你虽温柔却有力量

    懵懂无知的学霸,经历了“社会毒打”的学渣,二人兜兜转转,跌跌宕宕成为了夫妻,二人是如何在父母朋友的反对下走到一起的呢?
  • 天玄仙录

    天玄仙录

    在一个凌驾于大陆五大国的势力生活了十八载寒暑之后,已为少年郎的姜鹏煊却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虚假的,包括自己生活的大陆。经过多方协助之后终于回到家乡后,却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了变异生物的乐土。被同为‘地球人’的大叔救下之后,姜鹏煊却成为了幽灵骑士团这抵御外星侵略者的中坚力量中的一员。最终少年脚下的路将通向何方?如果是地狱那就将其秩序敲碎,之后以我姜鹏煊的方式重建!如果是天堂那就将其秩序扰乱,之后以我姜鹏煊的方式改变!入我仙录者得永生,不如我仙录者永世不得超生!
  • 恃宠而婚:总裁大人,别放肆

    恃宠而婚:总裁大人,别放肆

    大婚当日前男友找上门,她被堵到墙角,“送你一份新婚礼物。”时瑾兮万没想到,因外有‘小三’而分手的前男友竟化身现任老公的小叔。她扶墙怒了,“我不玩了!”男人勾唇而笑,“角色不好玩?换一个!总裁与助理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给我一百次青春

    给我一百次青春

    有三个女主和三个男主,一开始一直在较劲,互相讨厌对方,渐渐感情升温,从对手到男女朋友关系。
  • 少神成魔录

    少神成魔录

    万年前神魔大战,上神沉舟陷入沉睡,梧山少君落华一战名扬六界。六界皆道,梧山落华生来命好,一出生便是神体,并继承母神大半生修为,一举成为少神,并拜上神沉舟为师傅。光华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寂寞。后来的后来,落华看着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想起了长央殿那十里雪梅,还要那个曾经强势闯入自己生活的男子。央措:落华,我不在乎你是神还是魔,我只在乎你。
  • 爱到悬崖

    爱到悬崖

    人若有情苦相守,爱到悬崖不悔久。人若无缘藏心间,天长地久世难见。本可以不相爱,本可以不相守。却为何要相爱,却为何不厮守。缘浅缘深,缘起缘灭。世俗之态,何谈神圣。水非露,物朝暮。人非物,露贵乎?
  • 悠闲重生路

    悠闲重生路

    重生后,他本来只想悠闲于世,做一个无忧无虑的重生者,可是他注定是要走上巅峰的男人!
  • 离异女之婚介所相亲记

    离异女之婚介所相亲记

    一个经历过闪婚闪离的女人在经历过两年的避世生活后,因为一通电话踏进婚介所征婚,与各式各样的男人发生各种精彩的相亲故事。她是否能走出谷底,是否能演绎一场离婚女人华丽逆袭的好戏,是否最终能在婚介所里觅得真爱?
  • 轮回者们

    轮回者们

    如果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轮回亦也如此。七个人的轮回亦是七个人的挣扎,或者是说七个人的反抗。已然过了六次轮回,早已经被玩坏,坚持的只是他们的信念。轮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玄乎东西,它只是如同生老病死一般,自是这世界的规格,而他们的轮回纠缠的也并不是什么爱恨情仇。这只是一个在轮回中寻找自我的一个故事,一个简单的故事。
  • 艾维亚学院的三公主

    艾维亚学院的三公主

    她,高傲冷漠。她,可爱温柔。她,孤傲优雅。她小时候遭人陷害,被慕容家收留,去了恶魔岛进行了9年的训练,9年后,她回来复仇了,还有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哥哥,她们来到了艾维亚学院,遇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