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963900000109

第109章 二次北伐终得胜,马武朱佑始劝进

河内军报传于安次之时,刘秀激动之情难以言表。数日前,有不少谣言先后自河内传来,或言朱鮪大军渡河而战,已连克温、怀,甚至有人言河内郡已失其半,而冯异生死不明,寇恂节节败退。虽说刘秀也不大相信这些道听途说,可经几番谣言轮番传来之后,刘秀心中还是有些七上八下。河内的重要对刘秀不言而喻,可若真被朱鮪夺取,那自己根基松动大祸不远。更何况在涿郡已与尤来、五校诸部熬了数月之久,皆靠寇恂自河内转运粮草补给,否则如何支应得起十万大军数月消耗?眼见尤来、五校近日渐有颓败之相,若河内出事,怕涿郡战事首先便要付诸东流,就更莫说对于天下走势的影响了。

刘秀不禁打起了退堂鼓,有心引军南下平定河内之乱,而这尤来、五校只好暂且放过,容日后再缓缓图之。可刘秀实在是不甘心。尤来、五校其兵广、其性坚,此时衰败至极旦夕可亡,然而一但轻易放过,容其缓过劲儿来,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剿灭。刘秀左右权衡数日,实在是对河内放心不下,毕竟贼事虽急,可未必没有机会,然河内若失,则大业难成。正欲下令全军集结南归,便传来了寇恂、冯异两将表奏文书。

得知寇恂首当其冲牵制苏茂,而冯异分兵破敌,共败朱鮪,阵斩敌军大将贾彊,更将绿林赶回洛阳,逼得朱鮪闭门不出之事后,刘秀大笑道:“本王就知寇子翼可任,冯公孙必胜也,果不负我所望!”

河内稳固如初,刘秀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这时游袭在外的陈俊遣使归报:“尤来、五校尽舍营地不顾,往渔阳逃散!”

刘秀大喜,数月苦熬总算等到今日,怎会容战机失之交臂,当即命吴汉率耿弇、景丹、盖延、王霸、臧宫、傅俊、杜茂等十二将尽起营中之兵,仅留千余老弱守护营盘,并与陈俊一道向渔阳追去。

尤来、五校在涿郡苦留数月,汉兵坚壁清野,诸部毫无所得,断粮许久,荒郊中野菜野果又能供三十万张吃饭之口用度多久?再耗下去怕只有吃草了。诸部不敢继续游荡于涿郡,稍加商议,便匆匆往渔阳逃去。

三十万饥肠辘辘的尤来、五校兵将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精勇气息,除了少许渠帅尚有座骑,其余马匹早已充饥果腹。面有菜色的兵将行于天地之间,与逃荒难民无二。众人饿得乏力,兵刃都拿不稳当,倒拖在地上,留下漫长的印记。落到这种地步,行军能有多快?于是说是奔逃,倒不如说是爬行一般,日行不过二十余里,怎能跑得过吴汉众将马蹄?终于,汉军追尤来、五校四部于潞东。

四部贼兵本是强作精神行军,忽闻汉军追至,心中慌乱,尤来险将萧王逼上绝路,只恐不为刘秀所容,有心迎击却连集结的号角都吹不响了,尤来各部久不见主将将令,一时愣在原地。大抢、五幡早已吓破了胆,还未待汉军冲杀,便已憋着最后一股劲道玩儿命逃将起来。五校素来见势不妙率先逃窜,今日见情势危急,倒有心与尤来共战一场,可尤来不进不退,倒让五校一头雾水,眼见五幡、大抢渐逃渐远,五校再也不敢迟疑,一并撒丫子逃了起来。

尤来虽勇,可也不傻。四部人马逃了大半,面对着杀气腾腾的汉军追兵,如何还敢上前迎战?只能一并逃命而去。

吴汉众将先锋虽不过四五万兵马,可面对漫山遍野逃得失魂落魄的败兵有何可惧?只恐为贼军主力逃脱,毫不迟疑便催动大军追杀过来。

几部贼兵听闻身后喊杀之身,逃得愈发急迫,汉军为沿途散落无力奔逃而瘫倒在地的贼兵所阻,倒也减慢了速度。吴汉毕竟在渔阳数载,对山水路途了然于胸,避开投降的败军士卒不顾,催马绕道继续追击,终于在平谷,再次追上了四部贼军。

贼兵奔逃数十里,早已脱力,当初铜马败逃之时,好歹有些吃食,哪似尤来几部饿了数月,经这一番折腾,早已是头晕眼花气喘如牛。尤来各部渠帅以为必死无疑,吆喝士兵咬牙结阵,可饿得两腿发软的士卒松松垮垮的阵型,不但丝毫瞧不出凶劲儿来,反倒看起来有一丝滑稽。吴汉众将追奔许久终有今日之局,毫不客气杀入贼兵之中,轻轻松松冲破尤来兵阵,随性杀戮起来。

此战毫无悬念,自一开始便是一边倒的局势。尤来士卒饥困疲乏,只是惧死之念而拼命抵抗罢了,怎是养精蓄锐数月之久的汉军精锐敌手?几乎未能造成多少汉军伤亡,便已然死伤过半。待刘秀中军赶来平谷之时,战场已为鲜血浸成一片血泽,刺鼻的血腥气息令久经沙场的将帅都颇有些不适。尤来贼军见刘秀亲领兵马袭来,心如死灰,哭号之中瘫倒在地,再也不去厮杀,是死是活也不再挂念。吴汉众将杀得眼红,不少放弃抵抗却未跪倒乞降的士卒亦难脱杀身之祸,枉死在落日的余辉当中。

许久之后,刘秀将令终于传遍各部,众将方才止住杀戮,将所剩无几的败兵押送于一处,轻伤之人尚有人顾及,重伤士卒哪还有人管他死活。称雄一时的尤来大军彻底败落,五幡更是消亡殆尽,只是五校、大抢趁着尤来死斗之际,弃了友军不顾自行逃亡。大抢不足万人逃亡卢奴旧巢,五校尚有近二十万兵卒西去上谷。交战数月,多是尤来领着大抢、五幡冲锋在前,五校人多势众,多不听尤来之命而藏于身后,有利可图便来一抢战机,见势不妙早早远遁一旁,以致到了今日,尚能保大军不失。

虽说五校军中多是流民老弱,可战之兵聊聊数万,然而二十万之数仍不可放任不管。刘秀命各部收拢尤来败兵,休整数日,便欲乘胜追击,一举消灭五校,去除心头大患。可未及大军西征,上谷便传来捷报。

上谷太守耿况探得五校贼兵入寇上谷四处掳掠袭扰诸县,为护境安民,也不等萧王兵至,亲领次子耿舒统帅新军五千,迎击贼寇。

五校本就已是惊弓之鸟,妄称二十万大军,实则外强中干。耿况、耿舒以五千新军痛击贼寇,引得各县百姓乡勇争相出力,吓得贼兵一溃千里,阵亡近万余人马,投降败卒更是无以计数。耿况留老弱伤残收归本郡充为屯民以增人丁,又挑选青壮,亲自押送刘秀军中。而五校残部四散而逃再也难以为祸。

刘秀喜出望外,人言虎父无犬子,难怪耿弇、耿舒兄弟英勇善战,其父有此才德,自然生出这几个好儿子。刘秀亲迎耿况入营,对这位助自己良多却久未谋面的贤才礼敬有加奉为上宾,大摆庆功宴席为耿况洗尘,命全军诸将一并作陪。

这时,渔阳太守彭宠听闻萧王平定尤来,近在咫尺的他自然也来****,彭宠乃是吴汉、王梁、盖延故主,遣兵送将与上谷合军共助刘秀平定河北,又转输粮草不绝,功绩显著,刘秀亦亲身迎入大营,与耿况一左一右陪在身侧。

耿况其人奉行老子,对富贵权禄并无多少欲望,可萧王盛情难却,也只好客随主便,虚身陪坐于主位,可对刘秀封拜赏赐却连辞不受,只愿继续为官上谷,守护一方百姓。耿况处这乱世之中能有如此德行,令刘秀感动不已,亲领众将依次为耿况敬酒把盏。而彭宠就决然不同了,这渔阳太守自认为有功于萧王,刘秀如此亲近理所当然,毫不避讳,畅言己功,甚至与刘秀称兄道弟当真骄纵无比,引得众将甚是不满。可萧王一脸笑意毫不在意,众将也不好发作,只能视而不见,对耿况连连敬酒不绝。

马武有席不入,陪侍于刘秀案前,随时斟酒送食。也难为一个彪悍猛将折得下脸面行此仆役之事。虽说马武于此次北伐之中数有功绩,顺水死战数陷绝境,拼得三千多士卒性命护得刘秀周全,安次强攻贼阵,平谷火速追击,都不乏其身影。可每逢宴席,马武便如此时一般侍奉驾前,颇令众将有些不齿其行。刘秀心知马武乃是自觉绿林出身,投入自己麾下甚晚,故而常有生分畏惧之意,这才不顾身份甘操粗役,刘秀也不好婉拒,只是顺其心意,也好安稳马武惴惴之心。丛台一叙,自己为笼络马武,诈言愿以幽州突骑属其统御,待攻破邺城,马武恐惧归降,自己就再也未提过此事。而马武降将身份颇为尴尬,更是提也不敢提此非分之想,刘秀自觉有愧,且又因马武之功,乃以幽州精兵补足其折损人马,又准其独自领军,不再归属盖延统辖,也算是对其一点弥补了,容日后得建新功再行封赏也便是了。

刘秀正想着心事,马武忽然转身拜道:“殿下在上,今众将齐备,末将有一言相谏,还请殿下参详。”

马武素来以勇著称,忽要谏言,倒真让刘秀有些意外,笑道:“子张但说无妨。”

马武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下无主。若此时别有他贤捷足先登自命天下,纵殿下有仲尼为相,孙子为将,亦恐难争天命,覆水难收后悔不及。殿下虽谦恭退让,奈社稷宗庙何地?不若就近还于蓟县,上即尊位,再议征伐。到那时还有何贼敢与殿下争锋?”

此言一出,方才还闹哄哄的大帐中忽然静了下来,马武本一武夫,此时忽谏此言,众将还以为是刘秀授意,所有人各怀心事,只是看着刘秀作何反应。

刘秀心中翻江倒海一般难以平静,虽说随着自己兵马日益强盛,领地愈发广阔,也是生出了独霸一方的豪情,然而对即位之事却总觉遥不可及不敢奢望。今日马武忽于众目睽睽之下提出此事,当真令刘秀有些手足无措。对马武之谏言,刘秀只是心中稍稍一动旋即冷静了下来。天下纷乱不堪,局势错综迷离,虽说此时自己也算有些实力,可多靠诸将拼尽全力生死扶持才有今日,尤其是河北士族更是出力良多,而诸将对自己这般相护,很重要一点便是冲着自己的品性而来,刘玄故然荒淫无道,可毕竟是自己恩主,虽对兄长刘縯有失公道,却对自己本人封赏颇厚,更何况在遵从儒家之道的诸多士族眼中,身为臣子,当是忠义为先。当初自己得封王爵,抗旨不尊留于河北,也是打着诸贼祸乱,要为皇帝讨平河北为由才得众将力挺。今故主尚在,自己便登基称帝,与那刘林王朗叛逆何异?一旦冒然即位,招致士族反感离弃,自己必将落得王朗一般众叛亲离。有了这样的顾虑,刘秀怎敢从马武之言?看着宴上众将紧紧盯着自己,刘秀浑身都觉不自在,惊喝道:“子张何敢妄言?当斩也!”

马武慌忙跪倒在地:“非是末将胡言乱语,全军上下皆作此想,还请殿下息怒!”

刘秀只不过以此言消除河北士族疑虑罢了,怎会真舍得取马武性命,听马武如此一说,心中狐疑,怎知其言真假,况就算有人支持马武之事,可仅马武这般空口一说,怎能从之,骂道:“休要胡言,今汉帝坐阵长安,何言无主?如此犯上之言,着实该罚。护卫何在!将马将军送去禁足反省,今日后再有妄言此事者,定斩不赦!”

众将肃然,一场庆功宴席就这般不欢而散。耿况忧心上谷防务,稍作停留便拜别萧王回守昌平。刘秀休整数日,遣偏将军坚谭领军五千别击卢奴,彻底剿灭大抢那点残兵隐患,自己引军过蓟县,徐徐南行。

一路众将无话,心中却早已为马武之言而各自考虑。朱佑尤为之动容。刘縯故去之后,朱佑无时无刻不怀复仇之愿,好不容易助刘秀在河北闯出这片天地,若能自统社稷,与长安分庭抗争,何愁大仇不报?且刘秀前些日除去李轶,也算为刘縯报了一箭之仇,实令朱佑对刘秀愈发推崇。而当初自己随刘縯起兵角逐南阳,就为有朝一日统御八荒,辅助伯升君临天下。今伯升半路崩卒,助文叔登基也算对伯升一点慰藉吧!

待入中山,有喜讯自邯郸传来,郭夫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诞下一男婴,快马加鞭报知刘秀。刘秀听闻狂喜不已,年过三旬,征战数年颠沛流离,今日初为人父,香火得以延续,怎能不激动万分?遂招众将宴饮,既为喜得长子而庆贺,又借此良机缓和数日来的沉闷,也顺便商讨下步军政之计。在众将吆喝之下,刘秀思量一阵,今来河北已有多半年光景,征战许久,得河北之地,又恰逢平定尤来诸贼,境内初现平稳局势,有此疆土正是建功立业之时,遂为长子起名刘彊,也算心中对未来的一份期许。

众人赞叹不已,趁着刘秀高兴,朱佑上前冒险谏言:“长安政乱,殿下有日角之相,此天命归于殿下,还请殿下早即大位!”

朱佑与刘秀感情非同一般,有他带头,众将皆壮着胆子上前劝道:“大汉传承二百年,遭王莽祸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百姓涂炭。殿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此基业窃居帝位,不思奉承大统以为天下,反而败乱纲纪,祸国殃民。登基三年,盗贼日多,国器危蹙。殿下初定昆阳,王莽崩溃;后拔邯郸,北州弥定;今天下十有其二,跨州据土,拥甲百万。言武力则无人敢抗,论文德则无人并论。臣等闻帝王不可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愿殿下以社稷为计,以万民为重,早成帝位,也成天下之愿!”

刘秀见众将争相上前,与朱佑旧事重提,仍觉欠妥,佯作怒意:“刺奸将军何在?”

祭遵上前听命,就听刘秀申饬道:“护军朱佑大逆不道,妖言惑众,国法难容,即刻收斩,以儆效尤!”

同类推荐
  • 晋乱风云

    晋乱风云

    公元266年,司马炎登基,建立了西晋。当时,内政昏暗,各地战乱纷飞,百姓苦而不言。各路英雄豪杰不忍看到朝廷如此昏暗,都决意推翻朝廷,建立新的政权。一场大混战,即将爆发……
  • 北宋振兴攻略

    北宋振兴攻略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武田的幕府

    武田的幕府

    新书《明末夺天下》已发,希望大家支持!人品保证,肯定不会烂尾!
  • 炼明

    炼明

    如梦令炼明昨日末微独处,梦醉富家锦树。祖辈具英才,文武为国擎柱。纨绔?纨绔!就该炼明归途。官三代?富二代?都是,还是“穿三代”!且看现代小公务员如何将变了样的大明朝炼制成理想国!读者群以开通,有想法的朋友可以来看看群号:438445012
  • 穿越之三国世传

    穿越之三国世传

    一名叫星辉的宅男在家里碎觉的时候,一个雷从天而降一下子劈中电线导致主人公穿越到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
热门推荐
  • 南浦研究所

    南浦研究所

    南浦研究所作为一个修复历朝历代历史的研究实践机构,背负着天下万物的命运,纵然历史变迁,时光荏苒,物华不在,每个人都在历尽千辛万苦的努力追求那个曾经不忘初心的自我,然而最终还是徒劳...
  • 我和十一月的雨

    我和十一月的雨

    关于一个旅行与相遇的故事,关于陈默和欧阳夏天,妙溪古镇,酒吧里的各色人等,关于我们,想要对青春说的话。
  • 我前面桃花

    我前面桃花

    粉红粉红的桃花,无边无际地在我的周围蔓延开来。这是青川本土作家李先钺关于地震题材的最新长篇《我前面桃花开放》一书的引题,也是阅读者进入该书的一个切口。随着桃花的牵引,一道山梁上的两个村庄在我们眼前次第铺展,两个民间手艺人在不停地丈量着他们脚下的土地时,也活色生香地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故事……
  • 康熙的故事

    康熙的故事

    康熙皇帝即爱新觉罗·玄烨,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个皇帝,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具有雄才大略与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在位六十一年,建树颇多,对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巩固,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佼佼者之一。终康熙一朝,清朝政治一直向上发展,清朝统治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康熙皇帝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历史人物及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本书主要讲述了康熙皇帝的人生故事。
  • 神游狂少

    神游狂少

    墨家狂少神游天下一身武功走江湖都市地下暗流涌动保护校花身负重任
  • 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

    此世间有八大寒林:东方暴虐寒林、南方骨锁寒林、西方金刚焰寒林、北方密丛寒林、东南吉祥寒林、西南幽暗寒林、西北啾啾寒林、东北狂笑寒林。所有寒林都为弃尸之所,野兽妖魔啖尸饮血,尽享口腹之欲。“一生补处”的宦门之子王寂惺离家出走,卷入义军起事,被迫流放东北狂笑寒林。在寒林九死一生,王寂惺踏上回家的路,一路上饱尝乱世之苦,见证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偶遇许许多多有缘之人,探寻人生的价值,苦觅世界的终极……
  • 快穿之璎珞赋

    快穿之璎珞赋

    璎珞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又要去哪里。她能听见那些死去人的愿望,也有穿越时间和空间去实现他们愿望的能力。她能做的只有这样,奋斗吧,璎珞!女主成长
  • 玄天阴阳录

    玄天阴阳录

    三千年前,道、魔之战,造成生灵涂炭,人间妖魔横行。后鸿钧老祖出手,方才将此劫难平定。道家祖师清玄真人和魔界始祖混元真君的元神被封于上古玄石之内,后化为两仪。三千年后,两仪内至阴和至阳两股元神破出,投落人间。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只身投身江湖,却被发现乃是魔君转世。每人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出身却给自己带来了偏见。孤独少年受尽世人冷落,道、魔嘲讽。莫笑少年志,可乘扶摇入青云。历经诸般劫难,自可驾鹤浮云,笑傲诸天。可谓:策马江湖人间事,驾鹤浮云灵台间。诸天不谙凌云志,笑看追空三千年。
  • 魅血妖姬之恶灵印记

    魅血妖姬之恶灵印记

    到底要如何的诀别才让我不再期待,当悲伤浓到绝顶之时就会化作一道血泪从天际划过。从与你相遇的开始,便注定了我走不出你你目光无边的大海。在风吹雨打中,我沉浸在屡屡的伤痛之中,你与我的相遇从开始便注定了没有结局。我不明白究竟是谁是谁的过客。花开花落,当岁月匆匆的脚步走过无数的个短暂的寒夜时,从花落又到了花开。从结局又到了开始。
  • 眉心掠影

    眉心掠影

    眉女警是一枚苦逼的二胎妈妈,猝死后穿越成丞相府独女。what,还自带了凤族圣女灵魂。上演一代凤族圣女与兽族白狼皇的三生三世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