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豫兮若冬涉川。“豫”是有所预备的意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不管什么事,都有其存在的条件,你要知道未来发生什么事,对自己有利的,就要积极为其创造条件,对自己不利的,就要破坏其存在的条件。比如,你知道稍后办公室要来一个人,如果你想让他坐,就先摆放一把椅子;如果你不想让他坐,就不要摆放椅子。“若冬涉川”是比喻做事很谨慎的样子,就如孔子说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是教导人们处事须要小心谨慎。所谓的艺高人胆大,正是由于长期的勤苦修炼,从来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从来是思密周详,所以才不会出错而致前功尽弃。
犹兮若畏四邻。这句话各种版本解释也不一样,但我认为南怀瑾先生解释的比较好理解一些。他说:“犹”是猴子之类的一种小动物,和狐狸一样。它在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人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四周常潜藏着许多看不见的危险,所以,人生在世一定要像“犹”那样的小心。
俨兮其若容。“俨”是庄重的意思,是说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待人处事很恭谨,随时随地都不马虎。即便是一个人独处,也要像面对祖宗、面对神灵那样虔诚,不使行为荒唐离谱,做出不合情理之事。
涣兮若冰之将释。“涣”是消散的意思。一个人除了有严肃的一面,更应有洒脱自在、怡然自得的一面。你不能老是拉着个脸,使别人敬而远之。但也不能老是嘻嘻哈哈,到了紧要关头,别人也不把你的话当一回事,那会耽误事的。孔子的学生形容孔子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意思是开始看见这个人可敬可怕,一接触却和蔼可亲。这和老子的“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是一个意思。一个人只有把这两个方面很好地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才能使别人对你既敬又畏。
敦兮其若朴。“敦”是形容有道之人特别诚恳和忠厚。“朴”是朴实不夸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一个有道之人,常是内守精神,外表木讷,不为一般人所识。就像一块石头,里面虽然藏着宝玉,但在敲开之前,人们都不晓得里面藏着无价之宝。就像电影里面的济公,外表上整天疯疯癫癫,实际上却是一个急公好义帮人解难的神仙人物。
旷兮其若谷。“旷”是形容宽大。“谷”是形容空虚。为什么有的人对事物反应那么灵敏?是因为他的心境经常保持在虚远空灵之中。心境不空的人,便如庄子所说:“夫子犹有篷之心也夫”,“有篷之心”便是整个心境都被蓬茅堵死了。平时观察人做事就会发现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一种人是心内有一种想法后,会讲给不同的人听,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整个情况了然于胸之后,才付诸行动,用众人的智慧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另一种人是内心有想法后,虽然也听取别人意见,但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想法,直到事情做坏了,才发现别人说的是对的。再一种人是内心有想法后,只怕别人知道后指指点点,所以就根本不会说给别人听。
浑兮其若浊。是说有道的人是不容易看出来的。表面上看起来浑浑噩噩,好像什么都不懂。因为真正有道之士,用不着刻意表示自己有道,在别人面前不会装模作样,反而是表现的混混浊浊。
依老子的看法,一个修道有成的人,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去界定他的。勉强形容的话,只好拿山谷、朴玉、释冰等意象来象征他的境界,但那也只是外形的描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