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90800000018

第18章 阳货第十七

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

性相近,习相远。

为何要学诗?

独脚人。

学当及时。

17.1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词汇——

归:通“馈”,馈赠。

豚:乳猪。

涂:通“途”,道路。

宝:本领。

亟:屡次。

成长与感悟——

自《论语·卫灵公》《论语·季氏》到本篇,卫灵公、季氏、阳货分属不同的阶层——诸侯、卿大夫、家臣,但失其正,僭越本分的性质实属相同。

怀其宝而迷其邦,非仁;好从事而亟失时,非智。

孔子非非仁,非非智,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是谓至德。

人物——

阳货:阳虎,鲁国季孙氏的家臣。

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成长与感悟——

性相近,在于人皆有所好有所恶,且“好好色,恶恶臭”,此性相近。

习相远,人各自好什么,恶什么多有不同,受环境的熏陶,各有彰显。

习可变性,即为纠偏,教人返人道之正,此为先贤圣哲施教的根本。

17.3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成长与感悟——

“上知”与“下愚”是一对。一般情况与个别情况是一对。

一般情况下,习可变性。个别情况为:上知与下愚不移。

上知:生而知之者。下愚:困而不学者。

17.4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成长与感悟——

君子学道各有所得,和而不同,终成体系,一以贯之。

17.5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词汇——

费:地名,季孙氏的封邑,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北。

说:通“悦”。

徒:空。

成长与感悟——

孔子渴盼兴周道于东方。在孔子看来,周道即礼乐文明之道,系王道精神。

王道精神超越阶层,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价值永恒。

人物——

公山弗扰:《左传》作公山不狃。他和阳虎曾一度共任季氏家臣,也曾经深得季桓子的信任,担任季氏的私邑——费邑的邑宰。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成长与感悟——

周道可以理解为礼乐文明,也可以理解为本章所言的“行仁于天下”。

具体路径:恭、宽、信、敏、惠。

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词汇——

中牟:地名,位于晋国北部边境,非今河南中牟。

磷:薄。

涅而不缁:指染而不黑。涅,黑色染料。缁,黑色。

匏瓜:葫芦的一种。味苦,人们不食。可以做瓢或掏空系于腰间用于渡水。

成长与感悟——

周道、王道、礼乐文明、行仁于天下,不在言谈,贵在身行。

真正坚的东西,磨不薄;真正白的东西,染不黑。

良禽择木而栖。

人物——

佛肸:晋国大夫赵简子攻打范中行,佛肸是范中行的家臣,为中牟的县长,因此依据中牟来抗拒赵简子。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曰:“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词汇——

蔽:同“弊”,弊病,害处。

贼:伤害。

绞:尖刻。

成长与感悟——

在物体中,不可能只有作用而没有反作用。

“愚、荡、贼、绞、乱、狂”,就是“仁、智、信、直、勇、刚”的反面。

对于事物的反面,贵在觉知,纠偏,校正,学习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词汇——

兴:感发志意。

观:考见得失。

群:和而不流。

怨:怨而不怒。

迩:近。

成长与感悟——

上章言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一名以“修己安人”为使命的君子来讲,首要是学诗。

诗教的效用尽在本章所言。

17.10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词汇——

《周南》《召南》:《诗经》中“十五国风”的前两部分。

成长与感悟——

孔子之教尽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周南》《召南》,正道之始,王化之基。

生命若没有方向,即便至近之地,也无物可见,寸步难行。

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成长与感悟——

前两章讲《诗》教,本章言礼乐之教。

礼乐之教贵在把握礼乐文明的本质。

恭俭庄敬,礼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17.12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词汇——

荏:软弱。

穿窬:挖洞。

成长与感悟——

圣人教人,总是从正与反、上与下、内与外反复叮咛。

只重一端,轻了另一端,就如独脚人,站不稳。

外表严厉但内心软弱,如钻洞爬墙的盗贼一般。

17.13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成长与感悟——

对什么都“是是是”“好好好”,无原则,无是非,是为德之贼。

17.14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成长与感悟——

道听途说的人,与“德之贼”是同一类人。

17.15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词汇——

鄙夫:卑鄙恶劣的小人。

成长与感悟——

独脚人,站不稳,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词汇——

疾:病。缺点、毛病。

狂:志愿太高。

肆:不拘小节。

荡:放荡无礼。

矜:持守太严。

廉:品行方正而有威仪。

忿戾:蛮横无理。

直:直率。

诈:欺诈。

成长与感悟——

古者之疾,具有内敛的特征,为自我心智的弱化,并不伤害他人。

今人之疾,具有外张的趋向,为心智的强势,触犯他人,完全走向反面。

17.17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成长与感悟——

巧言无实,令色无质,是心性外张趋向的突出表现。

17.18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成长与感悟——

牢固地立足本,树立正,恶其不正。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则无邪慝矣。

17.19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成长与感悟——

天道贵无言默成,厚德敦化。

真正学道,以心不以辩,以行不以言。

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成长与感悟——

无言,并非不表达意志,不彰明是非。

不屑之教,为深教之。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词汇——

钻燧改火:古时的取火方法。燧,上古时取火的器具。

成长与感悟——

仁,礼乐之根;孝悌,仁之本。

打着维护礼乐的旗号,却动摇了礼乐最坚实的根基,适得其反,哀哉!

凡行事,要问是否心安。

论述“三年之丧”的道理,告诫人们重视孝道。

17.22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词汇——

博:古代的一种棋局游戏。

弈:下棋。

成长与感悟——

心,运动不息,无用于正,必生邪。

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成长与感悟——

勇是力量,义是方向。

失去了方向,力量就是祸患。大勇大患,小勇小患。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词汇——

讪:诽谤。

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徼:抄袭。

讦:揭别人隐私。

成长与感悟——

君子有所好,亦有所恶。好恶均居其正。

17.25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词汇——

小人:小民。

养:相处。

孙:通“逊”。

成长与感悟——

因为难保,应唯事唯敬,敬德保民。

近远之间有个中,即为度。

17.26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成长与感悟——

四十,不惑之时,成德之年,仍见其恶,终也。

勉人迁善改过当及时。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
  •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龙文化中国玉文化(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非洲民间故事

    非洲民间故事

    本书译自African Folktales&Sculpture(Paul Radin,1952),包含了80篇非洲黑人民间故事。原著是最早介绍非洲黑人民间故事的经典之一,是珍贵的文学和民俗遗产。保罗·拉丁是20世纪美国颇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家,他的著作融合历史与文化,探讨了诸多非洲和印第安的文化现象和民俗他从黑非洲(包括豪萨、班图、阿善堤、布须曼、祖鲁等)的口述传统经典中精选和编译了这80篇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主题多样,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宇宙及其起源、动物及其世界、人的世界以及人与他的命运,表现了非洲黑人民族的生活经验、社会风俗、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故事情节曲折、通俗易懂,语言保留了非洲方言在语音、节奏等方面的特色,富于音乐性和趣味性,读者面广且具有很强的文学和文化价值。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五千年美德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华五千年美德

    本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华五千年美德。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墨与神斗

    墨与神斗

    万年前天道崩溃到底又是为何?如今虽无灵气,却有与法则相沟通的各大奇能异士!这里有异能武士,有剑魂之族,诡异术士……古往今来,恩怨未了,一个个神秘家族又有怎样的渊源?听说你不服?你还是个普通人?对不起,我是一个神!不要和神较劲!知道嘛?当天空出现一道耀眼的星光,一个个普通人也有了超自然的能力,又会发生怎样啼笑皆非的事情呢!不过这一切又好像被掌握了一般,到底是谁?!ps:主人公在普通人的世界里,算一个神一般的存在了!简介体现了小说的三大剧情方向噢!
  • 兔猪猪到底在想什么

    兔猪猪到底在想什么

    我是一个兔子,颜色像三花猫,首任主人不想养我了,把我给了她母亲大人,然后第二任主人不要我了,把我给了一位大叔……
  • ANN VERONICA

    ANN VERONIC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戮之道

    杀戮之道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且看我杀戮之道,杀出一片天地。杀!杀!杀!
  • 无良痞妞,帅哥哪里跑

    无良痞妞,帅哥哪里跑

    她风情万种,热情如火;他刻板,正经,严肃,没情趣。一次意外的邂逅,她缠上了他。他在她的攻势下,节节败退,终是完全溃败,臣服女王膝下,有情人修成正果……
  • 花都极品魔尊

    花都极品魔尊

    五岳之首,泰山巅峰。????怒雷狂啸,撞破虚空湮灭了上仙庙,赤日当空,惊雷回荡,加之砸碎了古老遗建,引起了一时的热潮。????前往济城到泰州的动车上,一名俊朗的青年忽然睁开双眸,鹰锐般的眼珠带着迷茫,却掩盖不住一股沧桑之意,气魄非凡。????“这是……地球?我重生了?”
  • 低吟莫叹忘江湖

    低吟莫叹忘江湖

    小阁绿瓦不谈昔时风云,庙堂豪伐不说当下江湖。低吟莫叹忘江湖,人去楼空望城中。
  • 属于九零后的童年故事

    属于九零后的童年故事

    玻璃珠、弹弓、小溪捉鱼虾、烤鱼、捉小鸟养、上课迟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多少呢?还记得童年的那首歌吗?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叽叽喳喳叫着夏天...过去的点点滴滴,就让我们再次回忆吧,不管你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也好,一个踏踏实实的普通人也好,我们的童年是不会改变的,唯一会改变的,只有我们的相貌。让我们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吧,一起回忆我们的童年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路见不平一声吼:呆萌小王妃

    路见不平一声吼:呆萌小王妃

    一出生嘴里叼块玉,够不够拽?就跳了一支舞就被封为郡主,够不够拽?传闻中,生人勿近的六皇子却却将她捧在心尖——“不好了六皇子,苏小姐把贡品给劫了。””无妨,只是玩玩。”“不好了六皇子,苏小姐火烧皇宫了。””无妨,明日送点珠宝给皇上。””不好了六皇子,苏小姐又看着美男流口水了。”某男淡定道“给她带回来。”“不好了六皇子,苏小姐招揽一堆美男,说是要纳他们为妾。”某男顿时忍不住“召集所有的兵马,看她嫁不嫁!”于是乎,某女与某男展开了一场欢喜冤家的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