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2400000060

第60章 孤帆远影(6)

盛宣怀说:“即便如此,贵公司也该知会厦门道,以便地方官有所备案。”

“很抱歉。这是我们的疏忽。”劳伦斯摊了摊双手,虽然认错,却还想强词夺理,“可事实上,贵国的津沪电报线要求的工期很短,我们绝大多数工程和技术人员都在为了帮助贵国抢工期,所以,才没来得及告诉厦门的地方官备案。”

“我对贵公司在敷设津沪电报线过程中的履约精神表示由衷的赞叹。”郑观应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由此可见贵公司是一家诚实的公司。我们先抛开趸船的事不谈,我想请问劳伦斯先生,1870年的《合约》中明明规定,贵公司的海线不得上岸,可贵公司为什么还将海线牵引进贵国的领事馆里,难道说贵国的领事馆不在岸上吗?”

“郑先生,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违约。”劳伦斯轻描淡写地一笑,“只能说我们在对同一概念的认知上存在差异。”

郑观应把身体正了正,靠在椅背上:“我没明白您的意思。”

“正像您刚才所说,我们在厦门的线端是经由海滨岸边的地下进入屋内……”劳伦斯把双手交叉在一起,颇为自信地说,“请听清楚,是‘地下’……”

郑观应和盛宣怀警觉地对视了一眼,便听劳伦斯继续说:“什么是海线?严格地说,只要电线敷设在海平面以下,都叫做海线。我们挖的那条地沟很深,它完全低于海平面,所以说,我们在厦门的电线并不存在违约。”

郑观应和盛宣怀怎么也想不到,对方居然会这样强词夺理。

恒宁生此时也哈哈一笑,他先是颇为赞许地望了一眼劳伦斯,继而说:“劳伦斯说的没错。只有低于海平面的电报线才叫做海线,高于海平面的就是旱线。所以,在吴淞的电线的确违约,因为架设电线的线杆高于海平面。但厦门的电线却完全履行了《合约》。首先,这条电线在海平面以下,它本身就是地地道道的一条海线;其次,它是从地沟深处接入到岸上,自然也就在海岸线以下,既然在海岸线以下,也就不存在海线上岸的问题。”

盛宣怀听罢,从桌上重又拿起那份《合约》,仔细翻看起来。郑观应也紧皱着双眉思考着如何回答。

“盛大人,我们既然是老朋友了,今天就不能让两位白跑一趟。更何况,大北是一家诚实守约的公司。”恒宁生的脸上泛起胜利的笑容,“我完全同意拆除吴淞口的旱线。”

“那我们就一言为定。”盛宣怀见对方兴奋之余,居然主动提出,就赶忙抓住这个机会封住对方的后路。他知道:争回一分就是一分。至于厦门电线的事,一会儿再寻找机会。

“当然。”恒宁生答了一句,或许是太得意了,他不由把身体舒适地靠在椅背上,悠然地跷起了二郎腿。因为整个谈判,居然莫名其妙地转向了他和劳伦斯曾经预设的计划:以退为进——弃吴淞线,保厦门线。

这其中的玄机在于:大北的吴淞旱线建设年代最早,虽然仍是干线,可质量却大不如前,维护费用高,利润却不成比例,俨然已成鸡肋。而厦门沿海则是一片极有开发价值的空白点,倘若他们能在那里率先开拓疆土,就不愁赚不到钱。

郑观应紧锁着眉头,虽然明知对方是在强词夺理,可要是找不到合理的言词来反驳,整个谈判就会处在劣势。焦急之下,他的眼睛下意识地在屋里扫视起来……当他的目光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幅世界地图时,不禁蓦然一亮。

“这个叶廷眷,怎么走得如此仓皇,险些跟我撞了个满怀。”就在刘坤一紧锁眉头,默然沉思的时候,施理卿匆匆走了进来。

梁肇煌略带几许惋惜地说:“是大人把他放走了。”

“他不承认曾跟王祭酒说过那些话?”施理卿皱了皱眉。

“不错。”刘坤一点点头。

施理卿想想说:“明哲保身。叶廷眷是不想卷入我们跟北洋的纷争之中。”

“本督既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屈打成招。”刘坤一轻挥了一下手,“索性就随他去吧。”

施理卿也觉得有些可惜,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法子,他略作沉吟,便从袖子里取出两封书信,“大人,左大帅回信了。”

“都说些什么?”刘坤一倏地站了起来。

“左大帅已应诏入京,任军机大臣,主理兵部事务……”施理卿答道。

“好!左帅既然入值军机,我们在内廷中枢也就有了驰援之力。”刘坤一喜道,“如此一来,就不怕李鸿章闹到天上。”

“大人。”施理卿并没有同刘坤一一样喜出望外,而是脸上蒙了一层深深的忧虑,“王祭酒也已复函……”

“益吾说什么?”刘坤一笑望着施理卿。

施理卿略作沉吟:“王祭酒说,他与朝中清流已势同水火,且近来李鸿章跟清流的走动又颇为紧密……恐怕对大人有所不利,王祭酒让大人多加提防。”

梁肇煌一听,惴惴不安之情溢于言表:“清流一党虽没有什么实权,却以争相上谏为能事,以弹劾权臣为标榜。朝廷为钳制地方督抚,又有意纵容,可以说是凌厉无前,烜赫一时。大人,王祭酒说得对,咱们不能不防啊?”

刘坤一点点头,又问道:“翁师傅那边可有回音?”

“没有任何消息。”施理卿摇了摇头。

刘坤一颇有些失望地坐了下去,梁肇煌看了一眼施理卿,复又对刘坤一说:“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刘坤一想了想:“刘瑞芬这次核查招商局,可有什么新发现?”

梁肇煌失望地摇了摇头。

施理卿又上前一步说:“大人,从目前的情形来看,王祭酒对招商局的奏报,已属不实之词;而两次核查又均没有找到盛宣怀收受中金的证据;诓瞒沈葆桢之说更是口说无凭。招商局一案,对我们已十分不利。晚生以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人这时不如退让在先——主动和李鸿章妥协,提出对招商局一案不予追究,让他单衔复奏了结此案。”

“你是说……这件事就这么算了?”刘坤一颇不甘心。

“大人,施先生说得有理。”梁肇煌也劝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和李鸿章示好,并不见得是咱怕了他。只是眼下我们处于劣势,这也是权宜之计。待以后时机成熟,我们定然还是要出这口恶气。”

刘坤一皱着眉头,沉思片刻:“不行。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功亏一篑。”

“大人……三思啊。”梁肇煌、施理卿对视了一眼,齐声劝道。

“你们二人方才说的那些……反倒提醒了我。”刘坤一豁然一笑,“可以和李鸿章示好,不过……这只是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梁肇煌、施理卿又对视了一眼,蓦然之间,他们都明白了刘坤一的言外之意。

“二位先生,请稍等一下。”郑观应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地图前,停下脚步。

恒宁生和劳伦斯被郑观应这个举动弄得有点蒙住了,他们不知道对方到底要干什么。

“劳伦斯先生,请您过来一下。”郑观应彬彬有礼地对劳伦斯说。

劳伦斯无奈地对着恒宁生耸了耸肩,便也起身来到了地图前。

“请问劳伦斯先生,这里是哪个国家?”郑观应略作辨认,把手指按在了地图上的一处。

“是……荷兰王国。”劳伦斯稍作辨认,不由狐疑地答道。

郑观应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麻烦您告诉我,荷兰王国的全称是什么?”

“是尼德兰王国……”劳伦斯说到这不禁一怔,他好像突然明白了郑观应意图。

“非常正确。”郑观应笑了笑,把头转向恒宁生,继续轻描淡写地问,“那能不能请恒宁生先生告诉我,‘尼德兰’在日耳曼语中是什么意思?”

“这……”恒宁生听郑观应这么一问,一直洋洋得意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

“恒宁生先生既然不愿意说,那就由我来告诉各位吧。”郑观应稍停了一下,“‘荷兰’在日耳曼语中叫尼德兰,翻译过来就是‘低地之国’。只因其国土全境皆为低地,并有三分之二的国土均低于海平面。要是按照二位刚才的理论,在荷兰境内的电报线,岂不是都是海线,根本就毫无旱线可言?”

“这听着可倒是新鲜。”盛宣怀的嘴角也浮现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二位若说荷兰境内皆是海线,那我可就要去荷兰领事馆问一问了。”

恒宁生和劳伦斯的脸色一时变得有些难看,他们没想到郑观应会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从而让他们自己作茧自缚。

盛宣怀望了一眼他们二人:“贵公司在厦门设线与吴淞旱线尚有分别,但线端已然牵引上岸。无论怎么说,都违反了《合约》之中海线不得上岸的规定,理应与吴淞旱线一并拆除。”

“老朋友,我承认你说的这些完全正确。可在中国,通常是‘情理’二字相连。”既然在理上处于下风,恒宁生便决定采取另一种策略,“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礼仪之邦,就在于许多事不仅要讲理,还要讲情。”

“郑先生……”劳伦斯对郑观应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两人重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贵国有一句话——‘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北自从进入中国以来,对贵国发展自己的电报事业虽谈不上功劳,却也多多少少贡献过自己的力量。您要是拆除了吴淞和厦门的电线,我们就再也没有收发电报的收入,这就等于砸了我们的饭碗。作为老朋友而言,您忍心看着我忍饥挨饿流落街头吗?”

盛宣怀和郑观应对视了一眼,对恒宁生说:“恒宁生先生,您到底想怎么样呢?”

“盛大人,我看是不是这样,我现在脑子很乱,请给我点时间……”恒宁生恳求道,“至少我们应该有了新的合作意向之后,我们再拆除上述的电报线。您总不能让我一无所有吧?我非常希望你们的电报局能赚大钱,但无论如何总要留给我一口汤喝。作为中国电报事业的老朋友,我想,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盛宣怀略作思忖:“三天之后,请你准备一份新的合作意向书,到时候我们再另行商议。”

“老朋友,你怎么变得这么吝啬,三天的时间太短了。”恒宁生耸了耸肩,“我看就以一个星期为限吧。”

盛宣怀淡淡一笑:“好。一言为定。”

唐廷枢、丁寿昌带领着开平矿务局的矿工和在当地雇用的河工,头顶着似火的骄阳,在修筑开平至芦台间的运河。

“唐观察,丁观察,干活的河工说,前面的河道恐怕要开不成了。”马三气喘吁吁地从前面跑过来。

“走!过去看看。”唐廷枢、丁寿昌跟在马三的后头匆匆奔向前方的施工现场。

工人们已经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一位极富经验的老河工跑过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二位大人,恕小人直言,这运河恐怕要修不成了。”

唐廷枢皱了皱眉:“到底怎么回事?”

老河工指了一下前方凿开的那段河道说:“大人,您看,前面的地势越来越高,我们费了个把月的时间才开了不足十几丈。如果照这样下去,费时耗银不说,即便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也凿不出这条河,就更别提与苏运河相接了。”

唐廷枢向前走了几步,仔细看着被凿开的一段河道,一旁的丁寿昌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法子?”

老河工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开工之前,我就说过,这里的地势过高,要想开凿运河,恐怕不容易,可您二位非要干了再说。今天二位也看到了,小人就斗胆说句实话,地势既然这样,小人也实在没什么法子。”

唐廷枢望向丁寿昌,丁寿昌也同样愁眉不展。

“二位大人,好在我们开工时间不长,花费也不多,还是及早收工,想别的法子吧。”老河工在一旁继续劝道。

唐廷枢想了想:“老人家,多谢你了。那就让大伙先别干了,你带大伙先回吧。”

老河工答应了一声,收拾好各自的工具,领着众河工先行离去。

“三哥,你也带着兄弟们先回去。”唐廷枢随即又嘱咐马三。

“好。那我们就先回矿上了。”马三也带着众人离开了。

唐廷枢、丁寿昌见众人离开,便重又回到自己休息的那处树阴下面,地上摆着一只茶壶,两只装水的空碗。

两人坐在地上,唐廷枢拿起茶壶,往两只碗中倒满水。

丁寿昌端起碗喝了一大口:“铁路修不成,水路也走不了,这可如何是好?”

唐廷枢擦了擦脸上汗,也喝了一大口水,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半晌,唐廷枢说:“实在不行,还得想法子再修铁路。”

“都知道铁路是最佳之选,中堂为此也费尽心机,可朝廷就是不允,我们总不能强行修筑吧?”丁寿昌叹道。

唐廷枢缓缓地说:“既然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便只好再寻一个变通之法。”

“如何变通?”

“乐山兄,你看……”唐廷枢从身旁捡起一段枯枝,在地上边画边说,“这是唐山,这是胥各庄,只要这两地之间能筑起一条铁路,我们的煤就不愁运不出去。”

丁寿昌闻言,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从唐山到开平这一段用铁路运送,从胥各庄到芦台再走官道?”

“不错。”唐廷枢点点头,“我们需再禀明中堂,专折上奏朝廷,修筑一条轻便铁路。事先声明,专为运送开平所产之煤,不搭载其他客货。为了能让朝廷恩准,只有先修筑一小段,从唐山通往胥各庄,然后从胥各庄到芦台暂用骡马车驮运。只要这一段不足10英里长的铁路能够建成,就可让开平的煤,贩至天津、上海。”

丁寿昌凝神在地上瞅了半晌:“只能如此了。虽然多费了不少周折,也总好过坐以待毙。”

“两杯咖啡,一杯不加糖。”一家西式酒吧里,恒宁生和劳伦斯正在商量着如何应付中国电报局。

“好的,先生。”侍者答应了一声,彬彬有礼地退了下去。

恒宁生用力揉了几下自己的太阳穴:“天气虽然有点热,可我还是觉得需要有一杯咖啡来提提神。”

劳伦斯说:“这的确是一种神奇的饮品。”

须臾,侍者端上两杯咖啡:“请问,哪位先生的不加糖?”

“是我的。”恒宁生示意放在他那边。

侍者会意后,放下两杯咖啡再次退了下去。

劳伦斯略作迟疑:“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想问您。”

“噢?”

“您喝咖啡为什么不喜欢加糖?”

恒宁生端起咖啡,轻啜了一口:“事物的本来面目虽然不容易被人们接受,但也要尝试着去接受。”

劳伦斯拿起拌勺,一边轻轻搅动着咖啡,一边试着说:“您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有可能无法阻止中国电报局拆除我们的电线?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又会回到最初的状态?”

“我们要尽力去避免这个结果,可还是要准备去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恒宁生又极尽畅快地喝了一大口。

“我明白了。”劳伦斯也端起拌好的咖啡喝了一口,“可是,我们要怎么做才有可能保住现有的这一切呢?”

恒宁生说:“我认为,只能试着与大东公司共同分享这一果实,才有可能避免被拆除吴淞和厦门的电报线。”

劳伦斯放下杯子,聚精会神地望着恒宁生。

恒宁生继续说:“我为什么要把限期延长至一周?这不仅是一个缓兵之计那么简单。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利用大东急于在吴淞和厦门架设电报线的心理,去促使他们尽快达成这一目的。如果中国政府阻止不了大东的行为,那就没有理由来拆除我们的电报线。只要大东能步我们之后,成功敷设电线,我们就有一万个理由拒绝盛宣怀。这就叫做‘法不责众’。”

“这个办法简直妙极了。”劳伦斯的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之色,“一旦大东的行为既成事实,他们就没有理由再来干涉我们。”

“即使大东失败了,我们也要在这段时间与盛宣怀达成一项新的合作意向。”恒宁生端起杯子,一口喝光了剩下的咖啡,“它的核心是:大北要在某些方面享有一种独占性权利。只有垄断,才能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劳伦斯的目光中充满了赞叹的神色:“用中国人的话来说,这应该就叫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好好干吧年轻人!”恒宁生得意地站起身,拍了一下劳伦斯地肩膀,“大北在中国的未来将会充满光明。”

紫禁城。朝房外。

李鸿藻正在同众清流人士商议如何弹劾刘坤一。

“刘坤一曾屡次申言:联日抗俄。待琉球被日本所据,又极力赞同日本提出的分地而治的荒谬要求。此等不明事理,奸猾无用之徒,又怎能担负两江总督之职?”张之洞言之凿凿地陈述。

同类推荐
  • 亚森·罗宾探案集2

    亚森·罗宾探案集2

    《亚森·罗宾探案集》是一部风靡世界的侦探小说,她以其丰满的人物性格,广阔的社会背景,曲折多变、富于悬念的故事情节,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兴趣。
  • 天鹅之死

    天鹅之死

    汪曾祺老先生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美文。本书收录了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数十篇短篇小说,包括《受戒》《大淖记事》《故里三陈》等名篇。汪曾祺老先生的文字有烟火气,其小说作品始终离不开升斗小民。他以自然纯粹的笔触,写尽平凡人的浮世悲欢,充满生活的雅趣与情调,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让作品超越了时代,散发出永恒的人文之美。
  • 野火春风斗古城

    野火春风斗古城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起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斗争有正面战场上同敌人的较量,也有地下工作者在敌占区里同敌人的较量。《野火春风斗古城》的故事属于后一种,它通过我党地下工作者杨晓冬、金环、银环等同敌人的周旋和一系列的斗争,反映了在抗日战争的另一条战线上的斗争的复杂、紧张和尖锐,以及这一斗争在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等你一辈子

    等你一辈子

    90后闺蜜与60后闺蜜的爱情、婚姻观引发冲突而产生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倪艳艳和兰晓雪是90后,人力资源管理硕士,是无话不谈的闺蜜。
  •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由作家毕淑敏创作的短篇小说《藏红花》是惟一一篇获得《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大奖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具有同类作品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和讴歌了边防军人的战友情和爱情,准确地把握了边防军人独特的感情世界,因为准确,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情难断

    花千骨之情难断

    花千骨死后,白子画被世尊逼着吃了绝情丹,忘记了花千骨。花千骨接管了神界,为帮助白子画恢复记忆而发生的故事~求收藏,求推荐(全文大改革!章节清空重新开始!内容不变!)
  • 曾幻想过的风花雪月

    曾幻想过的风花雪月

    并不都是一见钟情,也不都是日久生情,但在后来的后来,都应两情相悦……(因为这个都是短篇故事,所以吧……有了灵感才会写,怎么说也得四五十个才能完结吧)
  • 偷渡成神

    偷渡成神

    刚过而立之年的程序员林星,在一次地狱式加班后,离奇穿越至一个崭新的世界。偶然得到了一枚能够偷渡到神界的戒指的他,又将谱写怎样的故事呢?
  • 重生之农妇娇医

    重生之农妇娇医

    穿越成为秦王府不待见的王妃,是幸还是悲?王爷很有钱,她使出妙计骗的休书一封,带着他的银票和地契华丽闪人,没有料到半路腹痛,她怀孕了,孩子是谁的?十月怀胎,生下两只小包子,取名为青山和绿水,只因她带着两包子隐居清水绿水之间,懒得想好听一点的名字而已。为了养两包子,她开始带着村民修路,开展种植业,畜牧业,把个黑土村发展成大兴王朝第一个旅游胜地,好吧,她发财了,麻烦带着烂桃花接踵而至……
  • 镜中的世界

    镜中的世界

    当一个君主成为了一面镜子,落入到了现代。他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变化呢?想知道不一样的世界的吗?请来到这里。
  •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嫡女猖狂:麻辣世子妃

    前世,楚飞烟痴心错付,死于非命。今生,楚飞烟桀骜不驯,逮谁撕谁。伪善姨娘?撕!恶毒闺蜜?撕!骄傲皇子?撕!纨绔世子?撕……好吧,这个人脸皮太厚撕不动。楚飞烟眼中的世子轩辕皓:“腹黑奸诈惹人烦,她只想离他远远的!”世子轩辕皓眼中的楚飞烟:“心狠手辣算计多,可爱可爱实在可爱!他要把她娶回家,啦啦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离婚的妻子

    不离婚的妻子

    男人和小三涉嫌非法集资,为了还钱设计绑架自己的儿子让妻子拿钱,后钱被抢走,妻子得知真相,非但没离婚,还帮忙把钱追回,让男人拿去还钱。妻子这么做,究竟为何?
  • 小受来自现代

    小受来自现代

    为了救爱人一命,一份和恶魔的交易,一个全新的身份。从此世上少了一位剑客上官弘,多了一位逍遥王——弘肖。恶魔说:“当天下平定时你们便可相见。”他,一个拥有异能力的穿越者,或许是磁场的相互吸引才造成的穿越,他和某人长相一样,为了吃饱穿暖,决定先无耻的顶用某人的身份装失忆。
  • 当商人的世界之主

    当商人的世界之主

    意外得到了一个小世界,李飞表示倒很懵逼,看着眼前这个荒芜世界和自己眼前这个小光球,李飞感觉很心累(开心^_^),总之先把这个世界填充起来吧(^_^)
  • 前程有你才能前程似锦

    前程有你才能前程似锦

    从小暗恋顾程的言瑾却意外遇见了外表花心玩世不恭的林妄,她总认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应该在一起,可事情总是事与愿违,而林妄轻佻的背后又有着何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