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48200000002

第2章 进士之路

香河田氏明洪武年由陕西米脂迁移于此。史书记载元末明初,战乱频仍,生灵涂炭,米脂当时饿殍遍野,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十户不居其一,人们只好离乡背井,四处求生。田氏远祖名奉家,亦属逃难之列。一日行经此地,见山水俱佳、民风淳朴、土地饶广,便择居而处,肇基于此。经过几代人的休养生息,艰苦耕作,到田宿这代人终于有了改观,家境渐渐有所好转,粮食也有了富余。因出粟赈灾,被旌为尚义良民;其子田崇良,也因出粟赈灾,被旌为尚义千户。俗话说,仓廪实而后知礼义,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经济上的充裕,使父子二人有能力开始延聘塾师,教子孙读书。天遂人愿,终于有了第一代邑庠生即秀才田鑛,算是第一个穿长袍的读书人。然而仅仅博得一个秀才名衔,只能算是有识阶级的最底层。而田鑛的儿子田有井是这个家族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他大约生活在明万历年间,县志记载他为一贡生,做过一任小官——省祭官,相当于现在地方上的监察官员。但他却是才品兼优,长于决讼。公务之余,闲暇之时,常常与子弟讲经论道。言语间常常慨叹道:“吾家读书久不效,后世子孙当努力为学,方不坠吾家风”。又言:昔齐田氏五世而昌九世而王,安知我香河田氏无有一二人物,光前裕后,济世安民。于是约定家规,诫子孙以圣贤为法。此后香河田氏允忠允孝,耕读传家,渐至清中期而成为邑望族。子弟中有读书致仕,入幕做官的;也有威望日隆,学养醇厚的耆宾、介宾、大宾;有在别处当训导教谕的,有开馆授徒,声布四方的饱学之士;也有坐镇京津、贸易淮扬、经商辽东的富商大贾和商界精英。然而人才泛泛,却没有一个正途出身。中举人、考进士、点翰林是多少人多少代梦寐以求之事,只有这匹千里马——田雨公的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局面,也让这个家族大放光彩,至今村中父老乡亲都以此为荣,一谈到田雨公便有说不完的话题,怎样会读书,怎样会断案,文官如何下轿、武官如何下马等等,坊间种种的传闻,听来令人啧啧称叹。现在香河村后人为了感念先贤田雨公和他的儿子田国俊(咸丰九年的进士,后入翰林院,做到贵州按察使)懿德风貌,特尊称本村为翰林故里。既是怀念曾有的辉煌过去,同时也是对后辈的一种无言激励。

当谈到某个人时,往往要谈到他的祖父、父亲。追根溯源,盖童稚之时,受祖父、父亲言传身教的熏陶,潜移默化,自是养成一种禀性习气。心性的浸染也决定了其成人后的认识观和世界观。田雨公的祖父田士蔚、父亲田生蕙无疑对他影响是至深的。

田士蔚字豹文,太学生,生于乾隆十九年二月二十日卒于嘉庆二十五年正月二十一日,享年六十有七。他是这个家族中很有威望的一个人。少小读书常能见文中大意而又多与先贤暗合。后因生计困顿,遂放弃读书转而去安徽、扬州等地做茶盐生意。平常在家的时候,孝顺父母,友爱弟兄,治家认真严肃,从没有一点迁就敷衍,也不俯仰于世,立心坦白,遇事敢言;与人相处又介而有容;古道热肠,常常急公好义。他教育子弟又常常以祖训为法,“至今经学文章科名日盛皆公之教也”。后来,田雨公通籍翰林后,为其祖父勒刻墓表,以彰扬他的恩泽深长。墓表由当时的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贾桢撰写,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寿阳祁隽藻书丹。墓表中特别提到咸丰五年一家叔、侄(田雨时、田雨人、田国俊)同时考中举人,成为当时街头热议。二人不得不感叹道:“公之遗泽孔长,公固有以知之矣,岂待三槐之植而后可卜哉”,对此敬慕不已。

田雨公的父亲田生蕙字崑圃,道光、咸丰年间研习性理之学,被时人目为大儒,尝讲“儒业宜师法程朱,以诚意正心为务,圣贤之道惟躬行而有得焉”。这与同时期的理学大师倭仁所主张的理学观念有惊人的一致。倭仁被时人称为“孔孟程朱之真传”,是“程朱之正脉”。倭仁理学思想的特色是躬行践履,主张排斥王(阳明)学,纯正道统。无疑田生蕙是道咸时期程朱理学的服膺者和布道者。

俗语谓非常人必有非常之事。田生蕙少时便与众不同,“自幼不喜与群儿嬉”,常常一个人手书口诵,几乎到发痴的程度,人过其身,竟不之觉。一日读书错过了吃饭时间,索性继续读下去,其父质问,他回答道:“儿读书充饥,不觉饿”。长大后又刻苦励学,“绝征逐之交”。当许多年轻人沉迷于声色犬马间,他却三更灯火五更鸣,废寝忘食地读书自娱。然而文章憎命达,每次试则优等的好学生,却在乡试中屡屡受挫,使人不由得想到“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这条读书人无法回避的魔咒,只得在道光庚寅年由学使考贡成均,被推荐为国学生。

乡试的失败,使他不再留恋依靠科举求取功名,转而开馆授徒。然而这一干竟达五十年之久。执教期间,生蕙悉心训迪,“虽一饭之顷而口讲指画不少辍”,学生中捷南宫、登仕版者不可枚举。这之中就有他的三个儿子:雨公、雨时、雨人和他的孙子国俊、朝俊、邦俊,还有本县的举人吴树人、南娄张景星、进士石寅恭、还有少年名士石寅衷,生蕙特意把田雨公之女许配与他。而当他的两个儿子田雨时、田雨人和孙子田国俊同时中举,却“悚然畏惧于天道之恶盈”,不汲汲于功名至此立见。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当别人处在艰难险危之中,总是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地帮助,而后又不求回报,这样的人常常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爱戴。时盂县姓康的县令,解职以后,在太原病逝,妻子、儿子均先他而去,只有一个小孙子才刚刚几岁,还需别人照顾。生蕙主动操持此事,慷慨解囊并号召同人捐款,助其亲人扶榇携孙回到故土。本县一位诸生在北京授徒讲学,暴病而亡,将要被人葬在义园,生蕙写信告知在京做官的儿子雨公,让他资助其灵柩返乡,不使其客死他乡,岁岁少了亲人祭祀。有一人逾墙进来偷盗,被佃户和家人抓住,意欲送官治罪,田生蕙知道后,就说:“这个人平素不是此种人,必是不得已才行此下策。”问之,原来其家几天都无米下锅,家中妻儿老小实在饥饿难耐,被逼无奈,想窃些麦子回家,不料被发现。生蕙听后,不假思索道:“救人如是救己”,遂取家中余麦送与他,嘱咐其好生做人,不能行此苟且事。

盂县县令听到田生蕙的人品和学识后,特聘为秀水书院讲席。县令“倡举节孝”,田生蕙命儿孙辈力为赞襄,先后采访得节妇五百余人,孝子四人,次第请旌建牌坊以彰潜德。

田生蕙德行道艺久为一县所矜式,道光甲辰年被举为乡饮大宾,同治元年诏举孝廉方正,“官绅咸以应其选”。

田士蔚、田生蕙父子二人学养深厚,品行卓著。田雨公身受其教,浸润恩泽,更是加重砥砺修养。所以说经过几代人的沉淀,到田雨公时厚积薄发,困极而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雨公小的时候特别聪明,五岁开蒙,父亲教其读《三字经》、《千字文》、《朱子格言》。雨公过目成诵,居然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让他的父亲欣喜不已。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孩子天性聪颖,身无旁骛,看来是可造就之材。小的时候,生蕙经常给雨公讲那些直言敢谏,不畏权势,为民请命的历史人物,雨公听后,对他父亲讲:“大丈夫本该如此,儿应向这些先辈们学习”。后来,雨公在他父亲的教授下学习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春秋》、《诗经》及诸子百家。从后来的诗文当中看出他特别喜欢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的《文选》,终身成为案头之物。稍长即研习制艺(八股文),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十八岁那年院试,“成为邑庠第一名”,被时人“目为国器”(光绪县志)。当然少不了个人的寒窗苦读,焚膏继晷,以及父师的严格督导。

有时在想,我们生活当中常常有一种人,好像天生就是为着读书而来。从最初的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直至上到大学,一直都是名列前茅,春风得意。虽然也不乏方仲永之流,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但是造化弄人,偏偏就有传说中的这种人。

田雨公少年聪隽、性质温美、学问优长,渐渐为当时士大夫所赏识。时任山西学政杜受田磨勘留档试卷时,更是推崇备至,激赏不已,“洵佳士也”。道光十五(1835)年,雨公来到省城太原应举人考试。这一年主考官是翰林院编修邓瀛,字介槎,福建上杭人,善于制艺。

这一次乡试考题为:“盍徵招角,是也”,语出《孟子》梁惠王;其次做诗,题目为“长风万里送秋雁,得‘秋’字”五言八韵。其实闻道有先后,却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人的文学才华不仅在于学富五车、淹通古今,而在于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年苏轼作“刑赏忠厚论”内引用尧帝一典,欧阳修盛赞苏轼其文本自天成,并说“此子文章将独步天下”。所谓锦绣文章,非但言语华丽、气象万千,而且浑然天成,不见雕琢之痕。考卷交上去后,被定为亚魁,也就是举人第二名,这无疑是对田雨公学识的极大肯定。之后,田雨公拜访了老师邓瀛(清朝有一规定,这一科是谁负责主考的,学生都要执弟子礼),邓瀛大赞其才,并延为自己的座上宾。并嘱咐他要百尺竿头,更上一层。田雨公又向老师请教了学习制艺的方法、要领。老师毕竟是过来人,遂将多年来的考试心法一一讲与雨公听。最后老师要求多研习明人制艺及定期进行练习,并与雨公相约在京城见面,雨公拜谢而去。这一次的考试成功跟老师的提携栽培有关,更提振了雨公信心和勇气,等待他的将是三年以后的会试考试。

闲云潭影,物换星移。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马上就迎来戊戌年也就是道光十八(1838)年的会试考试。一日,田雨公在父亲和族中长老的带领下,来到田氏祠堂,祭拜历代先人。他是香河田氏族人中第一位举人,这给他们带来无上的荣耀和会心的满足。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已是十几代人,世世代代的期盼,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告慰历代先祖在天之灵。封建社会下的这种家天下教育,只有读书出仕,才是全天下老百姓的唯一出路。只有站在这个制度的上层才能治国安邦,才能为民请命,才能光宗耀祖,才能封妻荫子。毋庸置疑,这是封建时代每个家族梦寐以求的事情。虽然也有,财可敌国的富商巨贾,却常以无功名为憾,总要想方设法捐一个红顶来充门面,以致晚清买官卖官成风,官场加速度地腐败,终致亡灭。后又选一吉利日子,带上果品糕点,香纸蜡台,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祖坟地——东院坟地烧香祭祖,算是一种告别仪式。说到东院坟,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传说田雨公六世祖田大亨,一生行善积德,常常周济生活窘困人家,有大善人之称。一日救助一老者,老者深通堪舆之说,为了答谢田大亨,遂留下一句隐语——“村之南、河之西,旁可置百家,后有贵人出”,作为田大亨百年后的窀穸之地。据村里老人们回忆说,东面的山像一座太师椅,而对面山势平坦就像一个书桌。好像是有人坐着太师椅看书办案,只是在日本人侵略期间欲修一条通往西南方向的路,被人建议取道东院坟,才破坏了它的风水,至今遗迹仍在。这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只能当做故事听。但无论如何,田雨公的出现算是应验了这个谶语。

初春二月,田雨公辞别父母兄弟,踏上了去京城的道路。出娘子关、经获鹿、过保定,这条几百年来,无数举子走过的路,现在就在田雨公的脚下。对这个刚过而立之年,将来位列九卿的中年人来说,当时心境又该是怎样的呢?

这一年的大总裁是大学士穆彰阿,兵部尚书朱士彦,礼部侍郎吴文镕,工部侍郎廖鸿荃。十八同考官内有季芝昌等人。田雨公自是不负众望,被录取为二甲四十五名,这在清代盂县的进士考试中,只有田嵩年一人稍居其于前(田嵩年为二甲第五名)。这应该是不错的成绩,首次出山,便马到成功,成为令人羡慕的联捷进士。所谓联捷是指,在中举之后,又连续考中进士,又叫两榜进士。古来多少读书人蹭蹬科场几十年,幸而得一举人,却又止步于进士面前,真是情何以堪。以致吴敬梓满腹孤愤,只好写小说来排遣。蒲松龄写鬼画狐,瓜棚豆架之下做起了隐士。他二人若不靠了这两本书,岂不也是汲汲无闻?后世人又怎能知道他们也是科举制度下的失意文人?所以说田雨公是很幸运的,要知道清代科举在取士过程中很多的随意性。比如:在光绪十三年的考试中,翁同和就这样记述:“一等柏森(写作净),二等荣林(字好)海昆(字劣),三等世续(倒写一字)锡锐(空格未填)”,以字好坏来作评判的一部分。同一年考取进士的曾国藩就因为字写得不好,被定为三甲同进士,成了曾国藩一生引以为恨的憾事。清末的梁士诒本被选为一等第一名,就因为是广东人,慈禧听信谣言,认为他与康祖诒、梁启超有关系,就把他降到第四名。现在看来科举选拔中应有偶然成分在里面的。但是个人实力却更是他们一举成名的法宝。清末著名大儒王闿运,论才学、灵气,那都是人中之凤。可就是在咸丰九年会试考试中,考试题目为“高车高梱”,本出自《史记》循吏列传孙叔敖一节,可是他却误以为出自《孟子》,风马不相及,结局可想而知,科名更在孙山后。更可叹的是他的朋友,肃顺的心腹幕僚高心夔居然两次败在同一问题上。咸丰九年(1859),高心夔应会试,肃顺任收卷大臣,一心想把状元帽子给高心夔戴上。又怕有才华超过心夔的,便想了个办法,限定下午四时必须交卷,不料还不到四时便有一人交了上来。肃顺气得一把塞在朝靴筒内,直到回家脱靴才发现,不觉吓了一跳,急忙派快骑将试卷送到阅卷大臣处,阅卷大臣以为这个卷子肯定是头等重要的,乃作为第一名呈给皇上。高心夔也在前10名之列,及到殿试,肃顺还是暗中为心夔争状元。然而,鬼使神差,心夔在作命题律诗的时候,诗题限押“文”韵,而误入“元”韵,遂不与三甲之列。状元衔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次年会试,肃顺再次轻身犯险为高心夔“助拳”。这年恩科会试,心夔入了二甲,参加殿试。肃顺神通广大,考前一日探听到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字”,出处为唐人孙逖的《夜宿云门寺》。立即把心夔叫来,嘱咐他连夜赶做。第二日入场,果然是这个题目,场中三百多人,几乎没有知道此题出处的。心夔大喜,自命不作第二人想。匆匆写就,出来就找肃顺报喜。肃顺接过诗稿一看,顿足捶胸,大叫“完蛋!完蛋!”原来,高心夔记错了韵部,押韵的八个字除了“门”字外,都押到了“十一真”韵,而“门”字在韵部却属于“十三元”。考试出韵,内容再好也要被淘汰,榜下,心夔又列四等。同时落选的王闿运幸灾乐祸,送他一副对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看来古代士子非得穿凿经史,熟读百家,搜罗百代,蕴藉宏博,或许才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其他如龚定庵、张穆等,怀才不可谓不富,声名不可谓不响,但均铩羽而归,科场不能得意。可见在过去中个进士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田雨公经过一系列复试、殿试、朝考,由道光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而这科也被称为得士最盛,原因是清代考试有响榜和哑榜之称(清代中举、中进士都要张榜公布)。同一年中有曾国藩、晏端书、钱振伦、毛鸿宾、田雨公、何桂珍、陈雨沛、宝鋆等人,有的成了封疆大吏,有的入主军机,所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响榜。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求生之路

    三国之求生之路

    借借电视剧三国的流行风……看看主人翁回到三国是个什么情况……嘿嘿……俗话说的好: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古往今来真正的英雄尽在三国之中……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武昌起义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武昌起义

    1911年,是清廷的多事之秋。这个腐败、专制、卖国的政权正一步步走向倾覆。这一年的6月,四川爆发了反对清政府把铁路专利权出卖给洋人的“保路运动”。为镇压这次运动,清政府命令端方自湖北领兵进入四川,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时隔不久,湖北省城武昌却爆发了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说起来,清政府对武汉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因为武汉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革命党人活动的重点地区。但它没有想到的是,革命党人在新式陆军中正大量地做着革命工作,新军中正酝酿着反清的武装起义。
  •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大宋之有种职业叫造反

    穿越到了大宋,穷困潦倒怎么办,好办,造反呀!这是一个现代江湖大佬,穿越到北宋末年造反的故事,原本是想靠造反谋生,把造反当成一种职业,却没有料到造反过头了,把大宋给造没了,面对南下的金军,只能继续造反,由反大宋,变成了反大金。粉丝群154601760,有兴趣的可以进群聊!
  • 洛城烟云

    洛城烟云

    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时候简单才是最大的幸福洛城终不闭,城中好天气。烟花宜落日,云物开千里
  • 唐朝时

    唐朝时

    一场车祸引发的灵魂穿越,变成一名婴儿。而这名婴儿天赋异禀八岁便被一名老者看上,带到深山学习,传他毕生所学,武功,兵法,书法!下山之后少年只想平凡生活!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其父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是一名字政治家。政治家会的就是谋算,所以主角不会这么好过!这里是大唐,但也是一个平行世界。本文属于架空历史,只为写的爽看的爽!
热门推荐
  • 时空集结令

    时空集结令

    蓝骐出身星际的大家族的,在和平而又安详的时代,一股不明的黑暗势力对蓝骐的家族进行追杀,蓝骐的父亲是族长,但由于毫无防备,蓝家族人几乎没有活着的,刚要有一个月的蓝骐便在几位亲卫的保护下,由蓝骐的父亲带领着所剩的族人抵挡敌人的追杀,逃到了遥远的星球,消失在人海中,而蓝家被灭却成了一个沉海的谜团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十年后,长大的蓝骐得知自己身上父亲临死给自己的玉佩是可以穿越时空召集奇人异士的集结令牌,而自己的家族世世代代守护时空的安宁。但平静了没多久的星际在一股神秘的势力下开始变得动荡,宇宙间充满了火药的味道,而时空之中也有一股神秘势力蠢蠢欲动。蓝骐为了履行家族的职责守护时空的稳定和宇宙的和平,开始了自己的时空旅行,在旅行的路上稳定了一个个时空,召集了一个个能人,结交了一个个伙伴,解开了一个个谜团,维护了宇宙的和平,同时他还得到了亲人活着的消息……
  • 明日边界之终焉的轮回

    明日边界之终焉的轮回

    《明日边界》第六次大战,世界最大油田干枯。受到能源危机与战争的双重影响,经济开始下行更大的局势冲突爆发,局部战争变为全面战争。由共济会掌控的塔耳塔洛斯公司与日本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启埃里尼斯计划,计划的目标是制作出终极人间兵器。世界大战僵持了两年的时候,战场上出现一些异能士兵。核污染地区出现变异,出现了一种黑色不明迷雾.黑色迷雾扩展出想跟地域,开始向东京城区扩展,且速度极快,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同时出现了不明生物。迷雾扩散极为迅速,伊伦娜带领的小分队开始了对迷雾的巡查,而这次任务却让她们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 祸国妖后有点撩

    祸国妖后有点撩

    流言南月国云家七小姐祸国殃民,不知羞耻,灾星降世却又偏生了副绝色容颜传说北月国俊美无双的妖帝以苍云大陆为聘娶了云家七小姐明明是天之骄子竟然看上了被称为“灾星”的云家独女?一时间流言四起面对流言蜚语云倾月表示:骂我可以,敢骂我男人,我定要你生不如死华夏片段——“顾瑾离,你真好看”“顾瑾离,我饿了”“顾瑾离,你去哪里”“顾瑾离……”异世片段——“云陌,你去做饭”“云陌,我好喜欢你”“云陌,我跟你一起”“云陌,我爱你”……
  • 霸心总裁:嗜爱成瘾

    霸心总裁:嗜爱成瘾

    她,美艳性感,却是一枚大龄剩女,他,英俊非凡,却是人人皆知的花心二少。当一场荒唐的赌约,将两人结合,一场爱情的游戏战,也即将拉开……PS:“你放开我,我生理期来了。”她有些心虚的别开眼。“正好,我生理需求也来了,一并解决。”他一把推倒她。她咬了咬牙,“我需要休息!”他邪笑一声,直接把她抱到了床上。“到床上休息会更好...”(注:绝对的宠文哟……)
  • 神笼记

    神笼记

    百万年前,东胜神州四大苍穹神界之一的灵台神界,忽然湮灭于神域之中,被称为万古不灭的灵台山化作亿万颗粒,震惊诸天万界,诸天灵台修士,亦是在之后的百年内销声匿迹,自此灵台神界沦为诸天禁忌。百万年后,一名为秦漠的少年,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战圣

    至尊战圣

    中国成为修炼大陆,主角不仅是天才运气也爆表,过五关斩六将,拯救战魂世界
  • 我与狠人是同乡

    我与狠人是同乡

    无限流,半无敌流,作者萌新一个,炼笔之作,前面十几张都是抄袭,我和狠人大帝是同乡,但是设定和后面第二个世界完全不同,世界顺序:遮天,西游,盘龙,星辰变,可能还会写斗破,斗罗,圣墟,无限恐怖,大主宰,吞噬星空,雪鹰领主,神墓,偷星九月天,莽荒纪,一世之尊,完美世界,九鼎记,古剑奇谭,型月,圣斗士,假面骑士铠武,全职法师,我的天劫女友,终极一班等等
  • 生死相许:道不尽的痴男怨女

    生死相许:道不尽的痴男怨女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譬如:董永与七仙女、孟姜女与万喜良、白娘子与许仙、牛郎与织女、王宝钏与薛平贵、李靖与红拂、樊梨花与薛丁山、穆桂英与杨宗保、苏小妹与秦观、崔莺莺与张生、贾宝玉与林黛玉等。遗憾的是,这些感天动地的爱情佳话都出现在各种演义作品、戏剧作品、小说作品、诗歌作品里,基本上可以定性为民间传说。也许这些人、这些事在中国古代从来就未曾出现过,大多是后人的杜撰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很长的一瞬间

    很长的一瞬间

    不知道那些娃会不会同意,我将他们的高中生活作为这本小说的素材,改编成,或许他们会认为我矫情的文章,当然,前提是他们看到这本小说。在这本小说里,大家或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高中时代的校园,为了学业大家一起拼搏,为了喜欢的TA的一句话脸红心跳,为了老师的鼓励或责备跟自己较劲儿,为了朋友的误会吵红了脸,为了同在一个校园却不熟识的同学的问候而暖心……哪个是属于你的瞬间?这里讲述的,是我们的高中时代,属于我们的,很长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