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56400000005

第5章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孤独

“经典故事”

陈丽的孤独

5年前,陈丽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做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对朋友哭诉,“我将住到何处?我将怎样度过一个人孤独的日子?”

朋友安慰她说,她的孤独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之中,才50多岁便失去了自己生活的伴侣,自然令人悲痛异常。但时间一久,这些伤痛和孤独,便会慢慢减缓消失,她也会开始新的生活——从痛苦的灰烬之中建立起自己新的幸福。

“不!”她绝望地说道,“我不相信自己还会有什么幸福的日子。我已不再年轻,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孑然一身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抱着这种孤独陈丽得了严重的自怜症,而且不知道该如何治疗。好几年过去了,她的心情一直都没有好转。

有一次,朋友忍不住对她说:“我想,你并不是要特别引起别人的同情或怜悯。无论如何,你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新生活,结交新的朋友,培养新的兴趣,千万不要沉溺在旧的回忆里。”她没有把朋友的话听进去,因为她还在为自己的孤独自怨自叹。后来,她觉得孩子们应该为她的幸福负责,因此便搬去与一个结了婚的女儿同住。

但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意,由于她的孤僻,使她和女儿都面临一种痛苦的经历,甚至恶化到母女反目成仇。陈丽后来又搬去与儿子同住,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后来,孩子们只好共同买了一间公寓让她独住,但这更加重了她的孤独。

她对朋友哭诉道,所有家人都弃她而去,没有人要她这个老妈妈了。陈丽的确一直都没有再享有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认为全世界都在孤立她。她实在是既可怜,又可悲,虽然已过半百了,但情绪还是像小孩一样没有成熟。

“心理解惑”

为什么世界抛弃了我

孤独本来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是极度的孤独或者长期的孤独,使自己与世隔绝,就成为一种心理障碍了。

造成孤独心理的原因大约在三种:

一是由于目空一切,非常自傲,认为别人都是低微平庸的,如果与这些人交往,就会掉“身价”,从而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二是由于妄自菲薄,非常自卑,认为别人会因为自己的某些短处或缺陷而看不起自己,因此筑起“围城”自我封闭,与别人“断交”或尽可能少往来。

三是由于愤世嫉俗,追求完美的“理想世界”,而这种“理想世界”又无法与现实相容,因此其所作所为常常不被多数人理解,从而造成孤独心理。

“心理调节”

别让自己与世隔绝

如何才能战胜孤独,并走出孤独的阴影呢?不妨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要战胜自卑,因为总觉得跟别人不一样,所以就不敢跟别人接触,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种孤独状态。这就跟作茧自缚一样,要冲出这层包围着自己的黑暗,必须先咬破自卑心理组成的茧。

其实,大可不必为了自己跟别人一样而忧心忡忡,人与人是既一样又不一样的。只要你自信一点,钻出自织的“茧”,你就会发现跟别人交往并不是一件难事。要学会与外界交流,独立生活不意味着与世隔绝。

当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翻一翻你的通讯录,也许你可以给某位久未见面的朋友写封信;或者给哪位朋友打一个电话,约他去看一场周末上映的电影;或者是请几位朋友来吃一顿饭,你亲自下厨,炒上几个香喷喷的菜,都别有一番情趣。

其次,要随时跟朋友们保持联系,不应该只是在你感觉到孤独的时候才想起他们。要知道,别人也都跟你一样,能够体会到友谊的温暖,或者为别人做点什么。跟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跟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你无法跟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你也无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你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之中那种热烈的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被冷落。

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唯有“忘我”。想一想你能够为人家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

再次,适度地离开熙熙攘攘的尘嚣世界,接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乐趣,也是排遣孤独的良好方式。只不过忙碌于名利和生计的人们,早已没有恬适的心情去品味自然的美妙之处。

最后,你可以通过确立人生目标的方式来起到驱逐孤独感的作用。也许因为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过惯了群居生活,所以现代社会才有了“孤独”这样一种世纪病。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样,害怕被别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时候孤立无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总之内心有一种恐慌,似乎人类的心灵越来越脆弱了。

要想从根本上克服内心的脆弱,莫过于给自己确立一些目标,培养某种爱好。一个懂得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的人,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同样,一个活着而有所爱、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同类推荐
  • 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

    生活习惯与人体健康

    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要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建立一个科学的生活习惯是我们的身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本书共分六大部分叙述了有关习惯决定健康的问题,即习惯对健康的意义,生活好习惯是健康长寿之基,培养好习惯重在坚持“十戒”,认清和清除不良习惯是祛病健身的关键,改造不良习惯培养好习惯途径和方略,长寿老人和长寿乡好习惯集锦。其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启迪性与适应性强,适合广大读者参考,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参考。
  • 吃对食物不生病

    吃对食物不生病

    本书是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健康饮食工具书。《吃对食物不生病》中详细介绍了家庭健康饮食常识和保障家人健康的饮食指导方案,具体包括:日常饮食必知的健康细节、传统药膳秘方、四季饮食养秘诀、家庭最佳饮食方案等,是一本让全家人远离疾病、越吃越健康的家庭饮食宝典。
  • 吃好不吃药

    吃好不吃药

    本书是洪教授健康教育的最新力作,也是作者自己数十年健康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从健康观念到健康生活方式为中老年朋友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健康饮食方案,形式轻松活泼,内容针对性强,让大家一读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
  • 杨力解读黄帝内经法时养生

    杨力解读黄帝内经法时养生

    本书上篇以十二时辰养生理论为基础,将人体十二经络、五脏六腑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提供了全天候身体健康调理法,还介绍了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和方法;下篇结合二十四节气不同的气候特点,提出每年二十四节气中需要注意的养生要点和养生方法,再从天气变化、人体反应、养生原则、当令节气食补和药补方案、日常起居养生、经络调养等方面总结了该节气的养生方法。
  • 轻轻松松降血脂

    轻轻松松降血脂

    本书在介绍高脂血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着重从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介绍了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血脂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降血脂食疗方,让患者做到轻轻松松降血脂。
热门推荐
  • 九州绝迹

    九州绝迹

    局中局,命中命,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悠悠万古,谁主沉浮,纵然是百世不灭的神魔也难逃沦为弃子的命运!鬼哭魔啸的荒古鬼域究竟隐藏着怎样可怕的存在?罕为人知的苗疆蛊术又是如何的神秘莫测呢?终年大雾的东方沼泽里能够在梦中杀人的生物会是什么?异人区里那些千奇百怪的人类种族又是谁的试验产物?一代天魔甘若轮回百世也要逃避的劫难会是什么?天难葬地难灭的绝世人物又为何纷纷陨落?当天地开始动荡时,一个本为他人棋子的少年却不甘心的开始了逆天改命的旅程……他常说:“命运是不能选择的,若是不甘心,那便要与天争,与命斗,与那冥冥中所谓的天意抗争到底,然后逆天改命!”
  • 从我的世界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从我的世界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林伟佳睡了一觉,穿越了,来到了Minecraft俗称我的世界之中,在一片方块之中,他建立自己的王国,那是一个浩瀚无边、波澜壮阔的国度,他作为唯一的王,生活倒是怡然自乐。最起码,在那个坠毁在他家房顶上面的那头龙出现之前,是这样的。
  • 太阴伏天记

    太阴伏天记

    我叫林开,双木非林的林,开天灭世的开。在这个世界之中,求仙道巅峰?可笑。求功名利禄?俗气 。 求金银财宝?身外之物也。那求什么?我只求我心中之物,此刻所想,或真或幻,或实或虚,百无定味,活在当下。
  • 苍狼可汗

    苍狼可汗

    这是我的第二本书了,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谢谢!苍狼王身死,狼族暴乱,小苍狼托于非命,为了追寻父亲的死因,苏尘毅然踏上迷路,却发现,这一切的背后,都与神的死因有关!逆天改命,必创辉煌!!!
  • 一路温馨

    一路温馨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界的超界法师

    异世界的超界法师

    一个没有志向放弃生活自杀的人,却转生到了异世界,并且获得了前任超界法师的传承,这是一本法师混异界的书。
  • 末世狼血

    末世狼血

    一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儿,在末世间接感染了嗜血病毒,独自求生路走成了挽救终生之道!恩怨、情仇、嗜血、战火……一步步接近病毒真相!我不是传奇,我只书写传奇!
  • 吾乃创造之主

    吾乃创造之主

    我,莫羽,是一个穿越者,穿越到了和前世地球极其相似的蓝星上,但又不同于地球,这里每个人到十八岁都会觉醒自己的异能,而在我觉醒时似乎觉醒了一个了一个了不得的异能……(佛系作者,随缘更新,前期等级划分:一星——九星,九星之上为君阶,再往上为王阶。)
  • 纤纤女配修仙记

    纤纤女配修仙记

    人生多意外,一朝魂穿女主修仙文,成为恶毒妖娆女配。本想守着母亲,改变自己惨死结局。哪知天道不允,既然天道不允,那便斗个你死我活。“我和她谁更重要。”“自然是你重要。”话语刚落,那个她传来惨叫声,刚刚还说着你最重要的人转眼就飞了过去。果然……ps:成长型女主,无男主,文笔可能欠佳,可以指出,不喜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