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09600000019

第19章 “湖西儒将”和他的抗日诗稿

咏湖西抗日起义兼送文盛同志东归

芦沟炮火接平型,

血染徐淮草木腥。

只学陈王能奋挺,

漫言文士不知兵。

旗传义勇联苏鲁,

军号人民薄死生。

湖上渔翁勤结网,

伫看指日锁长鲸。

1938年5月,台儿庄决战后,徐州沦陷。日军便向徐州四周农村进行疯狂的“扫荡”,所到之处,尸骨遍野,血染焦土,真可谓“血染徐淮草木腥”。当时,鲁西南“南四湖”(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微山湖)以西、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的广大地区被日军占领。一时间出现了敌、伪、顽、匪、会(会道门)“五鬼”闹湖西的严竣局面。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于是,湖西地区的共产党人发动群众,纷纷组织游击队举行抗日起义。同年6月,早于1935年入党并以中学教师职业作掩护从事革命活动的郭影秋,只身离开徐州,辗转到陇海路南皖北萧县的王白楼,拉起一支抗日游击队,并与路北的党组织和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取得联系。6月底,路北路南的20多支抗日游击队,于徐州西北丰县华山会师,组成了党领导下的湖西地区统一的抗日武装——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全队约5000人,郭影秋担任中共湖西特委委员和二总队政委。

8月,在同日寇打了三个胜仗后,二总队队部驻华山镇。当时年仅21岁的共产党员张文盛,也于同年7月在徐州东南山区拉起一支抗日游击武装,但缺少干部。为此,他穿过日军封锁线,只身来到华山,找他的入党介绍人和老师郭影秋求援。师生彻夜交谈了“脱下长衫,投笔从戎”的斗争体会。当张文盛东归分手前,郭影秋写下这首七律相赠。诗中的“旗传义勇联苏鲁,军号人民薄死生”两句,对湖西抗日武装二总队名称的定义作出精辟的表述。诗的三、四两句,表达了文人学士投笔从戎、誓死抗敌报国的壮志。其中第三句系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揭竿而起。诗中最后两句是勉励他的学生像微山湖渔翁那样“勤结网”,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坚定其必胜的信心。在老师的激励下,张文盛于1938年底率所部游击队,在徐州东的邳县与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会合,遂参加了开辟苏皖边邳睢铜抗日根据地的事业,并成为根据地的党和部队的主要领寻人之一,直到1945年2月不幸逝世。

重过王白楼

一年容易又中秋,

勒马重过王白楼。

满目疮痍迷归迹,

弥天烽火触新愁。

挥戈誓达男儿志,

报国犹存壮士头。

昨夜腥风吹急雨,

僖王山下鬼语啾。

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豫支队(简称“苏支”)在支队长彭明治将军率领下,由山西临汾挺进到湖西丰县北,摧垮了汉奸“王歪鼻子”的反动武装,奠定了湖西根据地的基础。此时,郭影秋代表湖西特委和地方抗日部队前去同苏支首长接头。不久,湖西人民抗日义勇队二总队被编入苏支第四大队(团),郭影秋任大队政委。

1939年2月初,郭影秋奉中共湖西特委和苏支首长委派,带上两名警卫员深入虎穴,来到微山湖南部的土匪老巢,同大土匪头子籍兴科进行了彻夜谈判,在阴森恐怖的气氛中,表现出郭影秋的大智大勇,终于把籍某说服。三天之后籍某提着日军小队长的人头,带上他的两千多人马,向我八路军弃暗投明,跻身抗日行列,遂被改编为苏支独立大队,籍当大队长,郭任大队政委,承担起改造这支土匪部队的艰巨任务。3月底,郭率独立大队随苏支主力挺进津浦路两侧的广大农村,开辟湖西抗日根据地新区。五、六月间,独立大队配合苏支主力部队,在粉碎日军的多路“合围”后,随主力进入萧县永城之间的芒砀山区(因古时刘邦在此斩蛇起义,自称僖王,故也称僖王山)。7月初,一一五师代师长陈光来到苏支支队部驻地,将其整编为4个团主力后,扩为旅的建制。独立大队和其他部队合编为苏支三大队,郭影秋担任政委。

在这半年时间内,郭影秋用党的人民军队建军思想,对这支土匪习气很重的独立大队进行了成功的改造,使之转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人民抗日武装。因而,郭影秋在湖西享有很高的威望。1939年5月他于缺席中被选为中共湖西区党委委员。

苏支整编后,郭影秋率三大队挺进豫皖边,消灭了当地伪军和伪组织,建立起夏邑县抗日民主政府。中秋节前夕,他又指挥三大队在僖王山下英勇拼杀,歼灭日军骑兵200多人,伪军300余人。战斗结束后,时逢中秋节,他重返拉游击队的旧地王白楼,目睹被日寇践踏的土地,烽烟弥天,满目疮痍,更加激发了誓死杀敌报国的壮志,便在马背上吟出了《重过王白楼》这首七律。

夜宿山城集——倒叠《重过王白接》原韵

落木荒坟鬼语啾,

南来几见月当头。

山城布满星星火,

金柝击残漫漫愁。

敌骑骄横喜把剑,

民生凋敝怯登楼。

湖西鼙鼓声声急,

忍听寒蛩又送秋。

1939年9月上旬,郭影秋率部驻王白楼期间,不断从根据地中心区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从这年8月起,由混进党内的王须人所发难的“肃托事件”,发展到勾结留守中心区的苏支四大队政委野心家王凤鸣,在苏支首长远离中心区之际,以肃清湖西党内“托匪”为幌子滥捕滥杀革命干部。在3个月中竟有600多名党和部队的干部被捕,其中300多名被杀害。9月中旬“肃托”升级,区党委书记白子明为了保全自身而丧失党的原则立场,竟伙同“二王”,出面主持对被捕的区党委其他委员的审讯,甚至亲自动手用酷刑折磨他们。更有甚者,他们竟盗用党中央名义召开“公审大会”,将湖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王文彬、张如杀害。

这些被捕被杀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都是郭影秋的老战友。他闻讯后心急如焚,便去山城集苏支首长驻地向彭明治将军报告。他在此逗留期间,想到根据地中心区的战友们罹难而夜不能寐,便写下《夜宿山城集》这首七律。诗人用“湖西鼙鼓声声急,忍听寒蛩又送秋”来描写和表达心中的忧愤与焦急。

彭明治将军听过郭影秋的汇报后,遂急率苏支主力一部(郭也随行)于10月初抵达湖西中心区。“肃托”事件的罪魁“二王”获悉郭影秋到来,便立即将他逮捕,单独关押在区党委驻地鱼台县谷亭镇,对他进行轮番审讯,并动用压杠子、坐老虎凳等酷刑,将他折磨昏死多次。白子明甚至用假造的“中共山东分局电报”逼郭承认是“托匪”。当被严词拒绝后,他们又妄图杀害郭影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奉命前来解决湖西“肃托”问题的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于11月初赶到湖西中心区的现场,将原“主审者”排除而由他亲目审问。当郭影秋向罗荣桓揭发白子明以“山东分局电报”逼其承认是“托匪”时,罗荣桓便立即明白了这场“肃托”的阴谋真相,气得他拍案大吼“岂有此理!”他当即揭穿所谓的“山东分局电报”纯属捏造,马上下令松绑,并说:“影秋同志,你被冤枉了!”从而制止了“肃托”事件的发展,扭转了湖西根据地的险恶局面,挽救了郭影秋及湖西抗战大业和广大干部。

大汉之歌(末段)

“深深的秋意掩映着远山,四面的黄叶铺满了林园。长空的浮云作离奇的幻变,在炮声中总结了我支队东进胜利的一年。一年的时光是屈指一弹,一年的战果实在无法计算。消灭了敌伪顽一万以上,缴获的轻重武器数以盈千。谁说我们“游而不击”“只会筹粮筹款”?铁的事实打破了汉奸匪徒挑拨的谰言。一年的血花巩固了边区的统一战线,胜利的信心提高在每个人民的心间”。

他这首新诗,写于1939年冬“肃托”事件结束后不久。作为当时湖西区党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和统战部长的郭影秋,带着满身被折磨的伤痕,怀着对死难战友们的悲痛,继续投入粉碎日寇“扫荡”和国民党顽军进攻的战斗。同时,他又千方百计地做工作,以挽回“肃托”给根据地造成的严重影响,整顿、重建湖西党的各级组织,恢复被破坏了的抗日统一战线。接着,苏支首长利用战斗后的一段间隙,总结部队东进一年来的辉煌战果,以鼓舞士气。于是,郭影秋彻夜不眠,写出这首92行的新诗《大汉之歌》,配合了部队的战斗总结。这首易上口的诗歌,曾被当时部队文工团编成山东快书,传遍湖西根据地,并发表在1940年苏支政治部办的《英勇战斗的一年》专刊上。

军过鹿楼吊张含广同学

手无寸铁与搀枪,

放眼全空楚霸王,

微子湖畔霞似火,

歌风台上月如霜。

三通慷慨挝曹鼓,

一笑锒铛过市场。

莫道生涯寥落甚,

旧俦血溅满天香。

1939年夏秋之间,湖西抗日部队在微山湖西的鹿楼村同日军打了一场阻击战。郭影秋的学生,年仅17岁的共产党员张含广在这场激战中英勇牺牲。年底郭影秋路过鹿楼,怀念起他心爱的学生,产生了悲痛和愤慨之情,于是在马背上吟出这首诗悼念,也抒发了他的革命豪情。诗的头两句描写了革命战士身陷敌围、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三、四两句反映了当时湖西战斗的激烈以及敌人造成的白色恐怖。其中“歌风台”,乃后人在沛县故城为汉刘邦建的《大风歌》碑台。五、六两句,借用古代楚汉相争的历史典故,形象地表现了革命烈士被捕时的豪气。最末一句,追悼烈士以其鲜血换来馨香的新世界。

中秋

微湖西畔乱云稠,

战罢归来霜白头。

夹道有人馈梨枣,

始知昨夜是中秋。

1940年,湖西根据地处境艰难。郭影秋参与组织和率领湖西抗日军民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击退了地方顽军掀起的反共高潮。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战斗频繁、激烈,以致战士们忘记了中秋佳节。“战罢归来霜白头”,形象地描写了抗日战士日夜连续作战的艰苦。“夹道有人馈梨枣”,真实反映了当地人民对抗日子弟兵的拥戴。

“九·一八”前夕夜宿鲍楼

桐影萧疏又一秋,

半亭萝月宿鲍楼。

马嘶野戎频惊梦,

露压新篁未锁愁。

几度西风埋战骨,

九年血恨横心头。

残星没灭天将曙,

哪怕荒坟鬼语啾。

1940年国耻日“九·一八”前夕,郭影秋随中共湖西区党委机关移驻湖西金乡县鲍楼村。夜深,远处传来战马嘶叫声,令诗人回想起9年以来中华民族对日寇的血海深仇以及中华儿女作出的巨大牺牲。“马嘶野戎频惊梦,露压新篁未锁愁”,描写了当时湖西战斗环境的紧张,表达了抗日青年战士不畏艰难困苦的斗争精神。“残星没灭天将曙,哪怕荒坟鬼语啾”,表达了诗人对“黑暗过去就是光明”的坚定信念和为了夺取最后胜利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决心。

秋夜

微湖秋色黯千家,

怕有客来问岁华。

顾影寒蛩惊落木,

无声冷露湿平沙。

任情危似脱缰马,

吐骨输于吞象蛇。

独步中庭浑忘夜,

遥看海上出云霞。

1941年至1943年是湖西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岁月。日寇连续多次的“扫荡”和“蚕食”,以及国民党地方顽军的夹击,使根据地大大缩小,又加上天灾,根据地军民生活发生了严重的困难。其时,郭影秋身兼湖西地委副书记、专员、军分区司令员等职,日理万机,作战频繁,因而写诗不多。进入1944年,根据地开始打开局面。到1945年8月,湖西军民迎来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长期紧张的战斗生活和繁重的党、政、军领导工作,使这时的郭影秋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经上级领导特批,他得以暂时休息。当时,他写有两首七律,其中一首就是《秋夜》。艰苦岁月催人苍老,“顾影寒蛩惊落木”,“怕有客来问岁华”,真实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心情。“无声冷露湿平沙”更具有出神入化的意境。诗人用“吐骨输于吞象蛇”的隐喻句,显示了中华民族力量的强大和对日寇侵略者的蔑视。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喜悦于抗战胜利、憧憬祖国美好未来而夜不能寐的情态。

谒湖西抗日烈士陵墓

琴台遗址犹高耸,

在望丰碑泪湿襟。

凭墓痛如失手足,

捧花思己入风云。

荒丘埋骨知谁似,

壮士悲歌若耳闻。

倚马邦辞诸父老,

多人掩面更伤神。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为了永久纪念湖西地区的抗日烈士,经郭影秋等人提议,中共湖西地委作出决定,在根据地中心区内单县的著名琴台古迹旧址上,兴建湖西抗日烈士陵园,收葬抗日战争以来湖西死难的烈士。其中有在“肃托”中惨遭杀害的湖西根据地创始人王文彬、张如、马宵鹏、赵万庆等郭影秋的亲密战友,当年他们曾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1946年夏,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任命郭影秋为刚解放的山东济宁市委书记。他于赴任之前,怀着对湖西土地的依恋心情,催马前往拜谒湖西抗日烈士陵墓,寄托自己的哀思,归来后写下这首七律。

“在望丰碑泪湿襟”,表现了诗人在马背上远远瞥见陵前的纪念碑就禁不住热泪滚滚。诗的三、四两句描写诗人捧花哀思亲如手足的战友,思绪又回到了那叱咤风云的战斗岁月。第四、五两句表现了英烈们死得悲壮,功高无量。诗的最后两句描写了一个非常动人的场景:将军诗人倚马同当地人民依依惜别时,人们捂面哭泣,表达了湖西人民对这位抗日英雄留恋不舍的深情。

同类推荐
  •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文墨生香泪成诗:卓文君传

    《卓文君(文墨生香泪成诗)》是流芳百世的浪漫传说。一代才女卓文君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用自 己的坚毅、勇敢褪下华服,冲破世俗,奔向自己的爱 人。人们透过纸张感受心灵的温热,惊叹共鸣。若爱 情是场赌局,她险些血本无归。当他洗尽铅华,回头 找寻自己心爱的人时,她已泪流满面。一场圆满的倾 世爱情,迷倒了后世太多的痴情怨女。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华人十大科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李四光》由王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李四光》记述了李四光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革命先烈的故事之二

    本文主要内容为朱少连的故事、钟竹筠的故事、吴光浩的故事、詹谷堂的故事、袁文才和王佐的故事等。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9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热门推荐
  • Karry校草:她不乖我宠的

    Karry校草:她不乖我宠的

    “小凯,你是什么时候爱上我的”“第一眼吧”“小凯,你真的好帅”“才发现吗?你老公我一直很帅”苏酥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穿书后女配懒癌犯了

    白墨:女配就一定要喜欢男主吗?我偏不,哎,那个小哥哥邪气挺重啊,过来我渡化你~卫楼冥:邪气重,也是因为你,别跑……
  • 心走丢的那天

    心走丢的那天

    火车上那浸沐在夕阳里的若有若无的笑容,扣动着小菲的心弦,仅有的一问一答撞醒了小菲的冬眠的心,缘分起于此,终于何处?
  • 红颜倾城:皇后先嫁后爱

    红颜倾城:皇后先嫁后爱

    一道懿旨,沈涵清踏入宫廷。在权力纠葛的朝堂后宫之中她潇洒自如。与那男人的朝夕相伴,斗智斗勇,最终化为了扯不开的爱的和羁绊!
  • 明朝改良家

    明朝改良家

    天启六年(1626)年十月,那一年袁崇焕来到沈阳,而此时的山东有名的晋商沈家小儿子沈苏御疯疯癫癫跑出青楼。“老爹,我要考科举,做大官。”“御儿,你……你不是那块料。”与九千岁魏忠贤周旋,顺利扶持崇祯帝上位,本想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可惜,遭崇祯帝猜忌,被贬台湾省。断了大明脉,废了大清,进军琉球……开辟新航线。(PS:本书是架空历史类型的,故事背景设在明朝末期。无系统,无后宫,智商在线,放心食用。)
  •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故事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故事

    讲述的是三位公主的复仇计划,最后报了仇,也和男主角好上了。
  • 重生九零俏时光

    重生九零俏时光

    大院的奇葩一枝花重生回到九零年,夏槐花仰天长啸:老娘要翻身!从此,大院的老苏家再也没了安宁日子,继而牵连到隔壁老凌家!为啥?因为隔壁老凌家的花盆里,缺了一棵奇葩花!凌肃:爱在心头口难开,半夜翻墙来卖乖!夏槐花:院墙当成猪圈爬,半夜投食为了啥?靠,难不成有毒!?(本文甜宠不虐)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此寻越山海

    此寻越山海

    其实世界上最动人的相遇,往往源自一句【跨越山海来追寻你】……其实世界上最动情的相识,往往不过一句【我认识你的眼睛】……在宇宙还是一片混沌,山海初生,三千世界才将开始的时候,我就遇见了你,从此烙下以灵魂追寻的印记。齐喻/岳零/乔熙妍/罗小墨/伊筱/周羽歆……春日有她清风漫漫,夏日有她如风清爽,秋日有她温如暖阳,冬日有她恰似暖茶……往后追寻的百转千回里皆是她……世界上所有遇见的偶然,都是某个人追寻的必然……而在这必然里,每个人都将邂逅或重逢曾经追寻过的ta,这些必然,让曾经的平行线交织……余生的每一次追寻,都将携手前行……故事,从此刻开始。
  • Wolfville

    Wolfvil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