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组,即差中差。第二组中相对来说基础最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观念淡薄,纪律涣散,无上进心。上课时不听不练,对学习抱无所谓态度,行为上表现为随便,我行我素。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第二课堂,可以密切师生关系,沟通情感,培养他们好的学习品质,减缓课堂教学的压力,淡化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
D组,第二组余下的学生。基础相对差一点,但是适当给点鼓励,成绩会有所提高。把学生分成四大组,对于每一组的学生的要求有所不同,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训练成绩,确实卓有成效。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有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教育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因材施教”除了要强调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还要启动学生的心智,诱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二
为了鼓舞全体高三同学的士气、进行最后阶段的复习冲刺,我校决定在距高考百日当天举行全体高三同学迎接高考“百日誓师”大会,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全国高考。年段长要我在班上举荐一位同学在“百日誓师”大会上代表全体高三同学进行誓师发言。
选谁呢?我琢磨着:要是平时,A女同学应该是最佳人选。因为该同学曾多次主持过学校的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而且该同学从高一以来就非常遵守纪律,学习很有上进心,学习成绩从年段200多名一直在不断进步,高二以来均能保持班上前三名、年段前十名,是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A同学最近表现非常令我和全体师生惊讶与担心!她居然公开跟班上一个学习目标不明确、纪律表现极为不好的男同学天天出双入对,谈起他们所谓的“恋爱”来,形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我经过多次找她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提醒她权衡利弊,先专心应对高考,A当面流泪并痛下决心,但仍在私下偷偷交往,平时学习小测成绩呈下降趋势,找其沟通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A并没有从主观上分析原因,老是找客观原因,思想还是没有彻底醒悟,让她去吗?表示老师还是相信她,让她继续保持自我感觉良好,还有其他同学会怎么看?是应该好好敲醒她了!
B女同学是个孤儿,是她的老奶奶和她的袁姐等亲戚帮助她。我也经常关心她并让她从学校那里得到尽可能的帮助,经过多方面努力的思想教育工作,B高三以来一直非常努力刻苦,一改以前自暴自弃和反复无常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也从班级后面窜上来,偶尔成绩考本三还是有希望,应该是个考本科的“临界生”吧!该生也爱好文学,参加过县里的演讲比赛,虽然只拿了“鼓励奖”,(据说当时话筒没调整好),誓师演讲应该没问题。该生最近找我谈心,哭着说自己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文综基础差,成绩一直难以提高,自己非常痛苦,对自己的信心又产生了动摇,现在是应该好好再对她鼓鼓劲的时候了。经过反复斟酌,我最终决定让B同学去。
当我在班上宣布这件事情决定时,我注意到A同学的面部表情很复杂,心里肯定有一种触动和失落让她好好反省。B同学课后问我:“老师,为什么不叫A去了?我行吗?”我说:“不让A去的理由高考之后告诉你,你是今年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同学,是其他学习后进同学的最好榜样,而且你曾经在县里参加过演讲比赛了,老师相信你能行,你好好准备一下吧!”(我不断为她打气)她使劲地点了两下头。当副段长(我班的地理科任教师)和其他科任教师向我问起与B同学相同的问题时,我陈述了上述的理由,年段长也尊重了我的决定。
当然“百日誓师”大会如期举行,高考的总复习也是紧锣密鼓地进行。高考结束了,成绩出来了,录取通知书到了,我们学校再一次取得了高考好成绩,获得市里两项荣誉奖励。我们班上也取得好成绩,本二、本三以上上线率及其他指标在年段文理科综合也能排第二,更让我兴奋的是A与B同学都考上了本二学校,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专业。A同学超过本二线三十几分,还获得了我校的奖学金,正常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和水平。B同学超水平发挥,超过本二线十几分。在夸年大家都觉得文综科很难的情况下,她考了全班第一名—216分,确实给人惊喜。她表姐和她为了表达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向学校送了一个题为“育人典范,师恩难忘”的感恩匾。
后来,两位同学到我家里看望我的时候,B同学问起那件事情,我很坦然地告诉了她们。B同学回忆说:自从那次誓师大会之后,作为一个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突出的同学在大会上代表全体同学誓师发言,既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又给了自己无穷的动力和信心,从而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和痛苦,特别是在考场上也非常有信心,考文综科时头脑也非常清醒。A同学也回忆说:当时确实心里感到失落。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关键的是后来上课和学习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起来,效率提高了。同时她们最终也明白和理解了我那次决定的深意。我想她们不仅仅体验到了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更重要是感悟到了要伴随她们一生的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个案例中,教师把因材施教原则运用得恰到好处。在新课改正轰轰烈烈向全国推进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用我们的热情和爱心去引导我们的每一位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成长,这更需要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可教育的契机,大胆地、艺术地进行教育实践。只要我们有真诚的爱心、足够的耐心、坚定的信念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习惯8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较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打开自主探究之门的钥匙,从而迈向创新与成功之路。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或蕴含着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提示了文章的中心,若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探索课文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探求知识。
案例一
在教学《将相和》这一课时,我首先从题目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引语:“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或有什么疑问?”
话音刚落,便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纷纷迫不及待地举手提出疑问:“将”是谁?“相”是谁?他们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矛盾,又是怎样和好的?
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很快,学生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人物,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下一步深入探究课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教师必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善于质疑。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或很高的思考价值。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抓住紧扣文章中心的关键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案例二
《将相和》中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中讲到:“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这里有个贯穿全文、体现蔺相如优秀品质的关键词:“勇敢机智”。
学生在找到这个词语之后,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课文中哪些地方能具体体现出蔺相如勇敢机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读自究,找到课文中相关句子,小组讨论后,学生纷纷交流:
“当秦王拿到和氏璧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的时候,他借口指看璧上的毛病拿回和氏璧,表现出他的机智。”
“他理直气壮地说秦王强逼,他将撞碎脑袋和璧,表现了他的勇敢。”
“蔺相如想出举行授壁典礼的主意,赢得送壁回国的时间,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以性命相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再一次体现他勇敢机智。”
学生通过抓住“勇敢机智”这一关键词进行质疑探究,一个深明大义、视国家尊严比自己的生命还重,面对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形象就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也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空白”,引导学生质疑想象。
案例三
课堂上,一学生问:“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他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驰骋: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
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
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一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做好抵御秦兵的准备,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缶,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
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们好好合作,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一段入情入境的生动对话,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迸发出灿烂的创新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植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基础,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大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用独特的视角,从看似无疑处起疑,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习惯8
时刻保持耐心
耐心是一种态度,不急躁、不厌烦;耐心又是一种性格,能耐烦,能坚持。面对成长中的孩子,面对繁琐的工作,教师必须养成耐心的工作态度,形成耐心的性格,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案例一
去年暑假,我刚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听原来的班主任介绍,这个班有个叫汪飞的同学,成绩一般,但作业基本上不交,任凭你怎么催,效果甚微。问起来,要么忘了,要么说不会,逼急了就交给你空本子。于是,我就找他谈话,刚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答应了,可他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此时,我的心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冷静下来想想,作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而放弃,必须面对现实,我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记得一次我亲自去收作业,意外地发现里面就有他的本子。我想:难得交上来,趁这个机会,表扬一下,或许有效果。于是,我特地表扬了他。可当我到办公室打开一看,竟然是全白的。我非常生气,拿起作业本往教室走去。我走进教室看见他那喜洋洋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刚刚表扬他,现在又因同一件事当全班的面批评他,可能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那以后就不好办了。
于是,我和蔼地说:“汪飞,到办公室帮老师做点事好吗?”他蹦蹦跳跳地跟着我来到办公室。当我把作业本往他面前一放时,他顿时笑容消失了,脸上充满了恐惧。我把笔递给他,和悦地说:“我们一起来完成作业,好吗?”他迟疑了一下,接过笔开始做了起来。在我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做好了。我当面批改作业,给他打两个大大的五角星,就叫他回去了。
自修课时,我端着作业来到教室,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有几个同学作业做的不错,你们猜是谁?”同学们猜来猜去,就没有他的名字。这时,我高高举起了他的作业本,大声说:“还有汪飞同学。”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就议论起来。我抓住机会,把他的作业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送出了热烈的掌声。汪飞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会主动找我问有哪些作业。可有时也会忘记写。为了能让他乔成习惯,我找到他身边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的玩伴晓盼。事前,我先对这位同学进行一番谈话:你和他是好朋友,他有缺点应该多多去帮助他。以后每天做作业时,一起叫他,有什么事来告诉我。刚开始,他经常来告状说汪飞不听。一方面,我鼓励他继续努力帮汪飞,另一方面借一切机会表扬鼓励汪飞。有一天,晓盼突然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昨天作业我自己差点忘记了,还是汪飞提醒我的。”听了后,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他的作业得到了任课教师的一致赞扬,还出现在全校的作业展示厅里。他不仅自己做到了。而且还经常提醒别的同学。我相信只要继续努力,他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好学生。
这件事充分说明了教育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被动的和反复的过程,急功近利不可取。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变成一名经常写的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偶尔写作业是进步,一段时间经常写作业就是质的飞跃。这个变化的过程应该是反复波动的。而促使这个飞跃实现的,却是我们教师的耐心,是耐心使得教师持之以恒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有了如此的进步。
世界知名教育专家兰本达多次指出,耐心是一种品德,是取得教学成功的理所当然的必备条件。在平时的教学,为了教学的进度,也为了使整个课堂能不节外生枝,教师不知对学生说过多少次“坐下”,扼杀了多少学生的灵性。如果尽可能地走近学生,心为学生敞开,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流,去耐心倾听,也许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在后头。
案例二
对于课堂上大胆提问的学生,我常常对学生这样说:“请继续说!”“接着往下说,老师不作评价。”“你还有话要说吗?”“大家都在倾听呢,接着说吧!”在课堂上努力让自己注意倾听发言学生的话。让他把话说完。在一次次的耐心等待后,给予我的竟是意外的惊喜。如在教学《古井》一课时,针对“为什么把古井比作母亲?”这一疑问展开了激烈地讨论:
生:就拿我的母亲来说,她每天早出晚归,工作非常辛苦。
师.最头表示赞同。
生:我的母亲也这样,她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我们。
师:说得好,说得对。那你觉得我们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