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7310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可以说不(5)

为反对而反对——奥运政治化闹剧源于偏见与谎言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使西方对中国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把北京奥运会政治化就是这种不确定感的集中体现。西方某些人希望通过奥运政治化向中国施压,从而促成他们所需要的中国国内的“政治变革”,希望中国走上他们所认为是“正确的道路”。为了达到抹黑中国、妖魔化北京奥运的目的,甚至不惜伪造事端,编制谎言,歪曲真相,作为攻击中国的把柄。

达尔富尔问题真相

从2003年开始,为了争夺自然资源和土地,达尔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相继组成“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平等运动”,他们以苏丹政府未能保护他们的权益为由,要求实行地区自治,并展开反政府武装活动。部族冲突导致百万人流离失所。2004年,达尔富尔地区被联合国称为是世界上人道主义危机最严重的地区。

中国虽然同达尔富尔冲突的发生、发展毫无关系,但中国政府为了帮助缓解危机和解决问题作出了各种外交努力,努力促进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解决,积极参与联合国和非盟主导的达尔富尔混合维和行动,向达尔富尔地区提供了巨大的人道主义援助,并致力于达尔富尔地区的恢复重建工作。

因为中国同苏丹政府有非常好的政治、经济的合作关系,西方把苏丹当成中国的“势力范围”,认为中国没有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没有向苏丹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对解决达尔富尔问题没有尽到责任。

拉萨事件真相

2008年3月14日,拉萨等地出现多起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犯罪分子纵火300余处,18名无辜群众被烧死或砍死,受伤群众达382人。有证据显示,这起严重的暴力犯罪事件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的,是由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更为恶劣的是,一向以新闻自由、新闻公正标兵和导师自居的某些西方媒体无中生有,甚至歪曲伪造事实,进行虚假报道,极尽丑化中国政治和道德形象之能事。某些政客也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为这股势力推波助澜,叫嚣要抵制北京奥运会。

但阴谋不可能得逞,中国政府迅速依法采取行动,维护拉萨等地的社会稳定。3月19日,暴乱基本平息,160名参与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的不法分子投案自首,拉萨市区全面恢复平静。与此同时,国际舆论开始更多地报道拉萨事件的真相,达赖集团提供的一些假情况、假数据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质疑,达赖集团的行为遭到中国人民和世界公正舆论的谴责。

关于北京奥运的十大流言

流言一、强行迁移125万人?

2007年6月,一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非政府组织“住房权利和驱逐住客问题中心”将“2008年破坏住房权利奖”颁给了中国,声称“为了举办奥运会,(从申奥成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中国在北京强行迁移125万人”。不久,这一组织的声明被西方媒体竞相报道,一时间成为国外舆论抨击中国奥运的焦点。

2007年6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声明,自2002年到当日,北京奥运场馆建设拆迁6037户,拆迁居民均得到了现金补偿和妥善安置,没有一户被迫迁出北京。2008年2月19日,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家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声明,北京奥运场馆建设共涉及居民6037户、14901人。

流言二、秘密养“奥运猪”?

2007年8月6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中国将秘密为奥运养猪》一文说,“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官方猪肉供应商将在秘密地点以有机方式饲养生猪,为运动员提供安全猪肉”。11月初,北京奥组委对“奥运猪”一事进行了辟谣:“什么‘秘密养殖基地’、‘锻炼’等等,全是不实之词。”

2008年初又有媒体报道说,美国奥委会安排赞助商将为美国代表团运送2.5万磅瘦肉,因为担心“中国肉类中含有兽药成分”。美国奥委会赶紧出面辟谣。其实,北京奥组委3年前就全面部署了各项准备工作。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奥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流言三、“奥运泡沫”就要破?

2007年8月,美国《商业周刊》发表文章,预言“2008年8月25日,北京奥运结束后一天,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将退回2007年之初的水平”,“奥运热潮在消退,投资者抽身的速度和他们扎进来的速度一样快,市场在瓦解”。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认为,奥运会结束后会对北京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衰退。

美国格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说:“‘泡沫破灭说’是不了解中国国情的论点。奥运不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经济发展源于巨大的内需和出口,以及十几亿人口的创富动力。”

流言四、制定外国记者“黑名单”?

2007年11月,境外媒体炒作“中国建立来华外国记者数据库”的传言。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进行了严正的澄清,“(中国)没有这个数据库,我也没有听说有建立这个数据库的计划。”

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媒体服务处处长李京波表示,在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之前总要就记者的基本个人信息进行登记,这在服务指南中有明确的规定,也是国际通例。

流言五、礼仪小姐选拔只重外貌?

2007年11月2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北京奥运需要数百名年轻女子担任颁奖司仪,但奥运策划者们表示,只有那些个子高、美丽、身材好的女子才合适。”“中国招聘广告频频提出身高、年龄要求,是对《劳动法》中有关禁止歧视的条款‘执行不力’”。

上海公布的奥运礼仪小姐选拔标准包括: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无偿为奥运服务;出生日期在1983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之间;身高1.68到1.78米之间,容貌姣好、五官端正,举止端庄,具有亲和力。

其实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各类体育盛事,素来都十分注重服务者的形象。北京向世界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似乎无可非议。

流言六、《圣经》禁止带入奥运村?

2007年底,美国天主教新闻社报道说,北京奥组委公布了一份禁止带入奥运村的物品清单,“《圣经》竟然在被禁物品之列”。

“《圣经》‘禁令’纯属无中生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

北京奥组委委员、高级顾问魏纪中也表示,“在奥运村里面,还专门设立了行使宗教仪式的地方。怎么会连《圣经》都不让带呢?”

流言七、禁止过半机动车出行?

2008年初,《纽约时报》等美国几家主流报刊直接打出“北京奥运期间将禁止过半机动车出行”的标题。据了解,北京奥运期间预计要控制100万到120万辆的机车,尚不到北京机动车总量的1/3。同时,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交通,北京市的道路正紧锣密鼓地建设;地铁无缝转乘、交通信息建设也是规划的重中之重。

在对历届奥运会的评价中,“奥运会影响大众的正常生活”饱受诟病,而筹备北京奥运所带来的方方面面影响却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北京人,如果北京奥运真能借奥运之机使奥运交通得到明显改善,这将成为奥运留给北京的一份宝贵遗产。

流言八、奥运期间“劝返”农民工?

2008年1月9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其网站上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加强劳工管理政策”的文章。该文说,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中国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中国的民工们今后在注册居住许可时将必须表明自己的政治从属关系”。该文援引人权组织“人权观察”观察员尼古拉斯的话说,“中国这么做的动机非常明显,那就是在奥运会前将北京不希望看到的人清理出首都”。

北京市从2008年1月至5月在全市开展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基础调查工作。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和奥运期间的安全稳定,而与所谓清理“不希望看到的人”完全不搭界。

流言九、空气质量令人担心?

2008年1月24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担心北京的天气问题,美国的长跑运动员已经开始尝试使用面具。另外,已有至少20个国家准备在日本和韩国进行赛前训练。

实际上,2007年北京市完成了245个蓝天的指标。参加“好运北京”2008中国游泳公开赛的德国运动员安特耶·布施舒尔特表示,她曾听到很多有关北京空气质量糟糕的传言,但在亲身体验后,她觉得在北京比赛没有任何问题。

流言十、罗格联署政治信件向中国施压?

2008年2月14日,英国《独立报》刊出一封声称由8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0人签名的信件,借着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对北京奥运说三道四,要求中国向苏丹施压。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2月14日公开称,他没有签署过任何要求中国改变对苏丹政策的信件,罗格的发言人默里亚则毫不客气地指出罗格为信件签名完全是捏造的。

“奥运政治化”不得人心

——全球主流力量力挺北京奥运会

1894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会议通过了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宪章》确立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正是因为奥运会的独特作用,国际奥委会前主席布伦戴奇曾明确表示“体育与政治无关”。

但事实上,体育与政治一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和国内政治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都会在体育运动中有所反映。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以来,几乎每一届奥运会都没有避免当时国际政治形势和政治斗争的影响。西方某些人似乎忘记了,奥运政治化曾经是一个令他们多么头痛的问题: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上,埃及、伊拉克和黎巴嫩因为英、法出兵苏伊士运河拒绝参赛,瑞士、西班牙和荷兰则以苏联出兵匈牙利为由拒绝参赛。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黑人运动协会发表联合抵制奥运会声明,多名著名黑人运动员宣布罢赛,最引人注目的举动则是美国黑人运动员史密斯和卡洛斯在领奖台举起他们的黑手套。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政治化达到顶峰:因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带头对这届奥运会进行抵制,而4年后洛杉矶奥运会时,苏联则率领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抵制,奥运会成为冷战的延伸战场。

虽然抵制奥运会早有先例,但像这次北京奥运会这样,还没有开幕就遭到规模和强度都超过以往的政治化干扰,可以说是冷战之后的第一次。一旦类似的政治抗议在北京奥运会上被“合法化”、“习惯化”,今后的历届奥运会将逐渐变成“政治大派对”,奥林匹克这块人类的净土将永无宁日。利用奥运达成其政治目的有违奥运精神,不仅违背了中国人的期望,也不符合国际社会的利益。所以,尽管外部干扰很多,但国际主流社会对北京奥运会一直保持积极和支持的态度,反对将北京奥运会与政治挂钩的做法。

2008年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表示,他把北京奥运会视为一次体育盛事,而不是一个公开批评中国政府的场合。

2月15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表示,国际奥委会是体育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不应由它来扮演政治角色解决全球问题。他也不担心北京奥运会遭到抵制,“因为抵制行动只会让抵制者受到惩罚”。

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说,他反对“怀着政治目的”利用奥运会的做法。他说,国际奥委会不是一个政治性组织,各国有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和副主席克利莫夫表示,奥运会应该超越于政治之外,对那些企图抵制北京奥运会的人应予以坚决反击。

印度下议院议长查特吉说,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应与政治问题挂钩。

国际奥协主席拉涅亚4月5日表示,任何政治性的、与奥林匹克运动无关的问题都不应该和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一切抵制奥运会的行为都有悖奥林匹克精神……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享有言论自由,但前提是遵守《奥林匹克宪章》。

英国首相布朗表示英方坚决反对抵制奥运会,期待北京奥运会成为本世纪最成功的运动会。

荷兰首相巴尔克嫩德批评目前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讨论过于集中在奥运会上。他还重申将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法国社会党左翼参议员让-吕克·梅朗雄日前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批评所谓“抵制北京奥运会”的鼓噪和某些媒体的“反华宣传”……

西方媒体也不是个个都像CNN、《独立报》那样喜欢歪曲事实跟风炒作:

2008年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题为《请别在中国问题上哗众取宠》的评论文章,建议英国政府不应效仿斯皮尔伯格的举动。因为“政府抵制只会适得其反”。

3月19日,英国《泰晤士报》的一篇文章被全球媒体争相转载,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外国旅游者目击拉萨“3·14”事件,他们的描述足以颠覆某些西方媒体之前对中国政府的无端指责。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18日也发表了类似的报道,《芝加哥论坛报》还引用一名从事餐旅业的藏人的话说:“我是一个藏民,我认为在拉萨发生的一切是非常可怕的。我相信90%的普通藏民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暴乱。”他还说:“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越来越好。每个国家都有少数人想回到过去,那是很无知的。有些人处于劣势是因为他们不会表达自己,容易被人利用。”

4月14日,德国权威媒体《金融时报》以“德国人反对抵制奥运”为题公布了其民调结果:62%的德国人表示反对抵制奥运,而赞成抵制的只有27%。报道还说,在过去一周,共有205个奥运委员会承诺参加北京奥运会,表示反对抵制奥运……

面对误解与敌意——中国选择做负责任的大国

北京奥运会是展现当代中国进步和文明的难得的舞台,中国选择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迎接世界,也向世界展示着现代的、进步的中国。对于个别势力出于政治目的炒作一些“奥运”议题诋毁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向中国施压的恶劣行径,中国政府和人民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沉着应对,在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问题上,决不作任何的妥协和让步;对于个别人的哗众取宠和习惯性表演,及时揭露真相,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努力把外部对奥运会的干扰减少到最低程度。更重要的是,中国面对误解、质疑甚至敌意,一心一意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2008年,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中国在内政、外交、经济、文化和社会等等领域,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同类推荐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导读》系我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中的一种,第一辑10种出版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青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写的关于中国社会矛盾和革命对象、任务、动力及性质的政治著作。本书以原著为蓝本,对原著的写作背景与出版过程、主要内容、主要概念、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进行系统解读,对中国社会古今发展历程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全面介绍,从而帮助读者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曾国藩官学

    曾国藩官学

    本书围绕曾国藩为官处世之道,从立志、提升自我、交友、发现人才、治军、行事、保全退让等方面。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法·遵纪守法》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许你一世繁华,倾心

    许你一世繁华,倾心

    前世缘,今生定。他是她的快乐,他是她的温暖。一见倾心,与君并肩。前世的承诺,就用今生的一辈子来偿还。
  • 圣天计划

    圣天计划

    源自未来人类的救世计划,沉睡万年苏醒的死灵之魂,超越自然规律的神秘“超能”,都悄然降临到这个平凡的世间。拥有着“超能”能力的人们都将被未来势力征召,千万年前的死灵都将携着“超能”突变成邪恶的鬼灵,一场属于人类与鬼灵们的圣战一触即发。暗流涌动的世间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源自未来的力量是否能战胜沉睡万年的鬼灵?承载着未来与远古的现世将要面临一场怎样的浩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带家具出租的房子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带家具出租的房子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悠闲家族

    悠闲家族

    刚读完博士,路遇小姑凉落水,好心主角奋勇救人,可是悲催的主角不会游泳,所以就只能“呵呵”了,结果主角竟然感动了阎王殿,让他重生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富豪家族中,是幸运?!还是倒霉的开始!?(小皓弱弱的建了一个群∶1.3.7.2.9.3.5.1.9,欢迎各位支持小皓的道友们,开群里扯哟!)
  • 悦君兮一生无悔愿君归

    悦君兮一生无悔愿君归

    她因一次偶然车祸,昏迷不醒,在睡梦中穿越到古代。成了丞相之女。她是丞相之女心怡一个书生,因门不当户不对,他去参加科举,因太子陷害未被选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能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 无品猪修

    无品猪修

    哼哼!作者君也是活腻味了!自从我朱某人积德行善却被投了猪胎之后,我便发誓谁敢提那个字谁便菊花不保,满天神佛都不敢犯禁,那成仙作祖的都不知被废了几个了,作者君你可洗干净了?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主要通过原是军人的大富豪盖茨比与初恋姑娘黛西多年后的重逢,以及后来发生的悲剧,描绘“爵士时代”社会的种种腐败,反映美国传统新年的沦丧以及“美国梦”的破灭。
  • 清鲤舟

    清鲤舟

    “远赴人间惊鸿宴,谈笑风生不动情。”/当时年少春衫薄。执伞倚斜桥,细雪落眉梢。少年带着唐时烟雨,宋时记忆,穿过一整个氤氲素梅芬芳的雪季。也曾梦回故里,也曾云散萍聚。到最后,不过终是一场淡淡的别离。/从此春秋两不沾,风月不相关。“终有弱水替沧海,再无相思寄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