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67200000007

第7章 起步于黄帝陵前(3)

艺谋本名叫“怡谋”,小学时常被老师喊错,“台谋”?“恬谋”?好笑!他自己改为“艺谋”,免得无人识姓名。一字之改,心田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为艺谋,不为稻粱谋!搬运工张艺谋梦想着有一台照相机,却不知到哪里去弄这一笔当时视为天文数字的钱。家境凄凉,两袖清风,他所富有的惟有一腔热血。为此,他卖了血,用血换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疯了?人们觉得荒唐,可他极坦然,我以我血……是不犯法的。未婚妻萧华用劳动布为“海鸥”做了一个套,紧紧地护着这个宝贝。“海鸥”上贴着两颗心。这台“海鸥”后来一直伴随着他,诞生出许多作品。他不相信“海鸥”拍出来的照片就一定比名牌洋货不如,艺术的优劣,最重要的分野不在相机的牌子。他的摄影作品后来果然被世人瞩目,见诸报端,颇获好评。其中竟有一位女郎,因艺谋所摄她的头像刊于《中国青年报》而被人们发现了其美貌,被选拔为空中小姐,一时传为美谈,近于演义。这是后话。

1978年,当陈凯歌与万千考生在电影学院展开争夺战时,咸阳棉纺厂的搬运工张艺谋也心驰神往,拿了几幅用心血显影的作品去见来西安招生的主考官,竟连人场权也未取得。理由是极简单的:招生年限在二十四岁,张艺谋是年二十六了,已“廉颇老矣”!

人还在,心不死。他又在师友的指点下,只身人京,为投考另一所院校而奔走。奔走又无望,艺谋仰天长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那时候,还不相识的陈凯歌金榜题名,正是踌躇满志。命运让他等着艺谋。

穷途末路的张艺谋无计可施,最后想起了李太白上书韩荆州的故伎,斗胆给当时的文化部长黄镇写了一封言辞真切的长信,并附去了自己报名时未被收下的作品。他不认识黄镇,知道此举比红叶题诗还要渺茫,并不存任何幻想,孤注一掷便返回西安了。

不久,一封赫然盖有“北京电影学院”大印的公函寄到咸阳棉纺厂党委,内容像一则谜语:“你厂职工张艺谋有意进我院学习,接信后望速来京面谈。”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公函!是录取通知书!还是调令?都不像,措词婉转,弦外有音,颇费思量!厂党委为此专门开会讨论,十一名委员做出决定如下:

一、着张艺谋立即去北京,往返路费予以报销;

二、在此期间按因公出差,工资及一切福利待遇照发;

三、此去北京,何时将事情办好,何时归来。

进厂七年,张艺谋第一次得到厂领导给予的这般温暖,他有些不知所措了,总怀疑自己被错当成什么“衙内”了似的。

电影学院也把他当“衙内”接待,好几个人和他谈话,态度是极诚恳的:黄部长已经交代了,你的事情就这样吧!我们当初认为你不适合报考本院,主要是因为年龄关系。如果你自己也这样认为,我们可以帮助你安排到新闻单位去做摄影工作;如果你仍然希望来我院上学……

“我要读书!”张艺谋的回答重复的是高玉宝的词儿。

“那好吧!”接待者递给他一封早已封好了的信,公事办完了。

这封信上写的是:“你厂职工张艺谋表示愿意来我院学习,经研究,同意其要求……”并据XX号文件,说明工龄如何算,工资怎样发,等等。这毕竟不是正式录取通知书,结果厂里出证明给他办了户口、粮油等等复杂的关系。这些东西,可以一辈子把一个人栓在脚下的土地上,要想挪动一下是难于上青天的,而张艺谋的此次远走高飞似乎容易得出奇了。

他毕竟如愿以偿了,靠“海鸥”起飞的土摄影家终于踏进了电影学院摄影系的课堂!

人学以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张艺谋想到街上走走,等公共汽车的时候,碰见新同学某君,好心告诉他:“大家都知道你有‘来头’,有人不服气,要贴大字报。他们说:既然超龄两岁的人不经考试便可以录取,还要那些招生的教师何用?——你要有个思想准备!”张艺谋很震惊,他心里明白自己毫无“来头”,如果折腾起来,他是经不起折腾的。那年头,高考制度刚刚恢复,积攒了十余年的考生急红了眼,侥幸考中的人是天之骄子,也是众矢之的,不断听说有主考官徇私舞弊事发而受处分的,有走“后门”上大学而被取消学籍的。他当然并无这些劣迹,但人家攻击他的两条却不是诬陷!对此,他毫无招架之力,更谈不到还手之功,他不知道命运将要如何摆布他。

三天后,大字报贴出来了,在大饭厅的人口处,人人可以看见。上面虽未点他的名,但“摄影系的XXX”绝不会指第二个人,看了大字报的人都要向他扫过来一眼,使他的脊背发凉。他采取了家传的对策:沉默、忍耐。

这样的大字报重复出现了多次,他始终一言不发,如坐针毡地攻读随时都可能中止的学业,自我感觉竟然有些像王若飞在狱中学外语,抢在死刑执行之前往头脑中灌输知识。如此熬了两年,四年的学业已达二分之一,学校领导终于找他谈话:“你入学的时候,黄部长有话:年龄大,可以提前毕业嘛!——现在,你已经到了正常考生毕业的年龄,如果愿意提前毕业,我们可以帮助你联系工作。但不能发毕业证,只能算肄业。你写个材料吧,我们再研究处理意见。”

“死刑”的期限果然到了,张艺谋愣愣地退出来,不知该写点什么?这类似“绝命诗”的东西即便写了还有什么作用?那时,力荐他人学的黄镇已经离开了文化部长的位置,他的申诉将由谁受理呢?

他还是写了,一如既往,恳切陈词:我要读书!

三年级开学时,他心情忐忑地去教导处报到,得到的却是一个极为意外的暗示:你的事儿差不多了!这意味着那一段公案就此了结,意味着他可以留下来!他此刻的兴奋,绝不亚于被破格录取的当时。他当然不知道在他的背后,那些掌握他的命运的人是怎样“研究”他的,但他知道了,当今的中国,“伯乐”并不止黄镇一个!

1982年,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毕业证书。他急急地赶回故里,慈爱的双亲在盼着他,痴情的萧华姑娘在等着他,从初识算起,她已等了他十几年!十几个春秋,她往返奔波于娘家、“婆家”和劳动岗位之间,在咸阳古道上目送着雁去雁来。洞房花烛之夜,这一对“大男大女”互相抹拭着脸上的泪花,抚慰着心中的伤痕,默默无语,紧紧拥抱!一年之后,萧华生下了爱女张末——他们爱情的信物。这孩子有一双“沉默与思考”的眼睛,一如其父张艺谋。

《黄土地》开拍之前,张艺谋忙里偷闲,取道西安看了一眼太少温暖的家。已满周岁的张末却不认识这个又黑又瘦的男人,她难得见到他。“叫啊,叫爸爸!”萧华提示女儿,张末于是怯生生地叫了声:“爸爸!”张艺谋眼中滚落男儿泪。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他,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所付出的又太少了。

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他告别一家老小,偕陈凯歌踏上了黄土地。

对于80年代的青年,人们看到的往往是:牛仔裤,迪斯科,和轻率得如同儿戏的婚姻、爱情。陈凯歌和张艺谋以及和他们同辈的不算太少数的人,已用行动对此做出了回答。他们不愿意解释自我,陈述不幸。他们经历了苦难,但小看那个苦难,而且早早地比别人(父母、兄长)超越了那个苦难。“曲折的经历使我们更成熟,更懂得生活。”陈凯歌说。

由是,人们也就不会把他们的心声以为故作深沉而漠然听之。

我要表现天之髙远,地之深厚;

我要表现人之劳作,黄河之东流到海去不回!……

地上本没有路

高天,厚土,朔风,晓月,一次次地交相叠化,千山万壑起伏的曲线在无声地沉浮,身穿灰布军服的采风者顾青走来了,行行重行行,脚踏着黄土地。

无声源的音乐——“信天游”响起来,在他耳畔盘旋,在黄土地上回荡。

顾青驻足倾听,举目仰望着唱歌的黄土。

黄土,黄土,占满了画面,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在苍茫中伫立山梁,它的脚下,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白色小路……

这山,这树,这路,独特的“这一个”,却遍寻无着,只存在导演和摄影师的心中。最后,他们选定了无路的山,但有树——株孤零零的杜梨树。无路,那就踩他一条路出来!

摄制组全体出动,从下午二时开始,用卓别林的步伐,鱼贯而上,朝着那株树。只留张艺谋在对面山梁的机位处指挥、观察。四小时后,夜幕降临,始告成功。这条路既白且平,不露脚印痕迹,极像往年踩成的。凯歌与艺谋相对报以会心的微笑。这使人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们就这样在黄土高原上迈开了自己的第一步,踏上了自己踩出的路。

他们把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都倾注于黄土地。这里的山山峁峁,犹如人的体态,起伏而舒缓,很少刀砍斧劈的痕迹。土层虽然瘠薄,却透着一种温厚的感觉。这一点特别像我们的民族。表面看来没有棱角,却有一种内在的深厚力量。凯歌与艺谋及美术师何群共同研究,确定了影片造型的基调:画面构图以黄土地为主,要把她作为一个“人”的形象——中华民族的母亲的形象占据银幕,要拍得博大、雄浑而又温暖、深厚。

而黄土地本身的色彩却是灰灰的近乎白色,为了取得饱和的、温暖的土黄色,他们于是借助于天的神力,请太阳帮忙。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高原被金黄色的阳光所笼罩,才现出它生命的光辉,浓郁,含蓄,蕴藉,流淌着无法言传的情感。而这动人的时刻却只有短短的一瞬,太阳跃出或没人地平线时的一瞬!他们追着光速,追着太阳,执著地追捕这美妙的瞬间,犹如夸父之追日。每天四时半出发,晚九时方归,往返数十公里,回到住处还要谈上半夜。凯歌在生活中待人豪爽而宽厚,在艺术上却执拗得不可通融。他要求艺谋和何群:构图的完整和现象上的平淡无奇,应是本片大部分镜头追求的目标之一;不搞民俗学方面的展览,又要在所有场景的细部真实上足以服人。他要求演员:重内功,重联系,重变化,重整体。不以形夺人,而神夺于形外。别怕自己没戏,也别怕别人说你不会演戏,不要试图去“表演”人物的美或丑。无论是善良或愚昧,欢乐或痛苦,在他们都是正常生活,不需要格外加以表现,尤其不能够单独加以表现。要在小幅度的动作和表情中,产生一种微妙的效果。

剧中翠巧家的窑洞是在选好外景地请当地农民帮助打的,再由美术师何群装修、作“旧”,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一进去,黑得看不清人脸。导演强调:拍得要像当年的窑洞,不要很亮。因为一孔窑要住好几代人,常年烟熏火燎,里面是非常黑的。除了小门小窗之外,没有任何光源。如果点上个小油灯,会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假如打很多灯,拍得很亮,就不真实了,会让人出戏。这正是与艺谋不谋而合。艺谋偏爱自然光,坚信“用灯最少的摄影师是最好的摄影师”。在拍摄时,他在窑洞内只用了少量的散射光和柔光照明,同时又给小油灯加了一点点暖色,希望让观众看到窑洞是很暗的,但又是比较温暖的,从顾青来到老汉家,到最后离别,窑洞里始终弥漫着一种温暖的人情。

由谭托扮演的“翠巧爹”在窑洞里复活了,坐在羊皮背心上,袖着手,泥塑般呆呆地坐着,目光浑浊,举止迟缓。他显得那样的愚昧和呆滞,和顾青没有寒暄客套,只是简短地一问一答。说起邻村小女子的出嫁,那样的冷漠、平静:“啥小?他爹说,出六月就十四啦。”作为慈父,他疼爱两个从小失去母亲的女儿,心里和她们一样苦,却从不对人表露。是命运逼迫他走着一成不变的老路,把幼小的翠巧也像牲口一样卖出去:“为这事爹打过你……可谁家的女子不是这条路?……爹盼着你比你姐命好……再说,你订的是娃娃亲,订钱,一半发送了你娘,一半凑数给你兄弟订婆姨了……”

直到顾青离开前的那天晚上,麻木不仁的老汉才流露出一丝惆怅的离情,他担心顾青“搜不到酸曲儿,公家还不撤了你的差”,竟情不自禁地用老迈、苍凉的嗓音,把深埋在心中的对女子们命运的同情倾诉出来:

正月里来就正月正,

大光眼眼就两盏灯,

弯弯眉毛就两张弓,

你看心疼就不心疼!

十三上定下就十四上迎,

十五上守寡就到如今。

高哭三声就人人听,

低哭三声就跳苦井!

机位久久不动,镜头睁大眼睛,久久地、定定地看着这位父亲。张艺谋突然觉得自己正面对着他下乡插队时那些待他如父子的乡亲。他返城的时候,乡亲们相跟着送了一程又一程,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默默地跟着他,直到他上了车,回头一看,乡亲们仍旧揣着手站在那里,目送他远去。艺谋在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又去看望他们,他们的日子好了,家家用鸡蛋、红枣招待艺谋。一位老汉脸红红地说:“钱还没还后生哩,钱还没还后生哩……”十多年前,老汉曾借用艺谋的钱,至今不忘。其实,感到愧疚的倒是艺谋:衣食父母和公家人,到底谁欠了谁的债啊?我们又该怎样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啊!

……

一到了峁上,四十七岁的“老汉”就判若两人。他精神抖擞地扶犁扬鞭,不但动作敏捷,而且还不断粗鲁而亲热地吆着牛,像是跟牲灵在说话,对于这个辛苦一生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生命,整个身心都托付于脚下的热土。对于未来,他有着微弱而又模糊的希望,听顾青讲起延安女子的新生活,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你说南边的女子们能念书,当真?”这句将信将疑的话,透出了他对改变命运的向往。然而,他不懂得穷人受苦的原因,也不知道要靠自己的力量救自己,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不可知的“命”上。在峁上吃饭时,他以一个农民面对上苍的虔诚,用筷子头挑了点糊糊,甩上天去,嘴里念念有词:“……五谷发芽,早降雨水。”见顾青笑他,就谆谆地开导说:“后生家不懂,这点粮食爱惜不得。”接着又拍着身边的土地:“就说这老黄土,让你这么一脚一脚地踩,一犁一犁地翻,换上你,行?——你不敬它!”

此时,在剧中人顾青的心中,在《黄土地》的创作者们心中,泛起了温暖的理解和爱,以及深深的悲凉。

镜头切换成大全景:一个小小的行列在高高的峁顶上缓缓移动,第一个是犁田的老汉,第二个是点种的顾青,第三个是撒粪的憨憨。他们缓缓地移动着,就像我们民族走过的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吆牛声和胡笳般的管乐,在天空和土地之间回荡,悠长而悲怆。

这组镜头,反复拍了四次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高原上风大,又下着小雨,天很冷。老演员谭托患有气管炎,冻得发抖,气喘不止,一说话嗓子里就带有“咝咝”的痰音。他已与剧中人“翠巧爹”合为一体,真假难分,达到惟妙惟肖的艺术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

    中国诗词名篇名句赏析(下)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录诗词500余首。由《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命题专家组组长李定广教授编选、评注、赏析,所选诗词基本覆盖《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命题范围,以及备选但实际未播出的诗词若干首。作者吸收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确保注释准确无误,赏析深入浅出,活泼平易,引导读者进入诗意的美的殿堂。本书旨在向社会提供一种可靠的诗词读本,适合中学生、大学生以及不同层次的广大诗词爱好者阅读。
  •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第九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演讲全集(现代文学经典文库)

    鲁迅的演讲是鲁迅向社会发出的更直接的呐喊,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社会、关于历史、关于人的更为急切的诉求。今结集出版,不仅让读者获得教益,亦可从字里行间追怀伟人在讲台上的音容笑貌,甚而生平风采。这是迄今第一部鲁迅演讲专集,收录了能发现的鲁迅先生的所有演讲。
热门推荐
  • 怪盗基德传奇

    怪盗基德传奇

    这是一本悬疑侦探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柯南与怪盗基德之间的故事……连载慢,请读者耐心等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回复我,给我一些提议!求收藏求推荐若有雷同,作者不是(愿如青鸟)的话,纯属抄袭,请勿抄袭,谢谢!
  • 一转身,我遇到了你

    一转身,我遇到了你

    林小冉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她不过就是替二哥承烨递了一封情书嘛,为什么会招惹到一个那么难缠的人物?更加可怕的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对她的抱怨那么不以为然,觉得她是得了便宜还要卖乖!林小冉欲哭无泪——这日子怎么没法过了!
  • 许我一世周全

    许我一世周全

    高中快毕业了,想开一个新坑继续写文,坚持不断更,就像谈天一样说说自己的高中生涯期待的事儿,回想一下逝去的十八岁的花样年华,笑过,闹过,哭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青春。十六岁那年陈漪觉得上天对她格外的偏心,中考失利,和曾经要好的朋友分道扬镳,父母亲的不理解,老师的唠叨与失望,她都认为没有谁比她更惨的。十七岁的夏天,她遇到了她人生中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朋友,可惜只有短暂的一个月的友谊……十八岁她终于从别人眼中的孤僻少女变得开朗与活泼,可是她觉得不真实。那一场烟花,陈漪明白了,兜兜转转,至少在现在,只有她自己……
  • 你们陪我走过青春

    你们陪我走过青春

    我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却常常听故事到哭.我听过很多让我感慨让我哭的故事.我没有想象力,也没有出人的文采,写不出天马行空的文字,也编不出波澜壮阔的指点江山.我只是在想说出我看见的事,说出我想说出的话
  • 横刀夺仙尊:江天一色无纤尘

    横刀夺仙尊:江天一色无纤尘

    曾经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那是穿越洪荒之力超越仙凡之界的爱情故事。一位地位很高很高的仙君与一位他很爱很爱的神女订了亲。可惜神女竟然背着他偷汉子,跟另一个仙君私奔。仙君大怒,试要杀死两个狗男女,可是见到自己喜欢的女人那幸福的笑脸,仙君妥协了。他成全了两人的幸福,为了解除自己的相思之苦,他打造了九天炫境,只为了偷窥狗男女的亲亲我我。“怎么这么狗血,这就完事了?”“还没有,接着往下看吧。”
  • 我的23岁美女同事

    我的23岁美女同事

    【免费新书-职场励志】职路难,难于上青天,小职员楚随风,被别有用心的妖媚美女同事灌醉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更和冷艳霸道的美女上司产生了暧昧不清的交际,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且看职场男神如何炼成……
  • 快穿之大佬今天翻车了嘛

    快穿之大佬今天翻车了嘛

    清冷仙君:“不是要为师抱?还不过来。”腹黑竹马:“(紧紧抱住)她是我的。”风流帝王:“(危)朕倒不知朕的爱妃什么时候成你的了。”高冷上将:“(举枪对准)放开。”......“喂喂喂!你们够了!跟自己吃个什么醋!?”统统扶额。始作俑者正在津津有味的围观,看热闹不嫌事大,就差拍手叫好了!【1v1】男强女强
  • EXO生如夏花

    EXO生如夏花

    她叫李恩路,一次车祸让她的家支离破碎,同样也是一次车祸让她重生到明星鹿凉的身体里,从此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也遇见了他们。朴灿烈:你可不可以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可不可以……需要一下我。鹿晗:你要是在这娱乐圈待不下去了,,就退了吧。我养你。吴亦凡:我自认为我算很了解你,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那不过只是皮毛而已……吴世勋:这就是你吗?说着爱我然后和别的男人纠缠不清?!!
  • 仇池笔记

    仇池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世家的打工仔

    超级世家的打工仔

    死后穿越,得到外挂,走上巅峰?混吃等死,靠爹靠娘,欺男霸女?纵横异界,装逼打脸,左拥右抱?在左胤得知自己那BUG般的能力后,这些幻想全部破灭了…“我特么凭什么拼死拼活帮这个咸鱼作者打工啊!!!”左胤含着泪,像是一个柔弱的小媳妇。灭门,合作,合纵连横。威逼,利诱,只手遮天。坐在世界最高点的左胤只觉得索然无味。“打工仔,最后不也是一无所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