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74200000012

第12章 我的大学自我徜徉(2)

张伟是一名从三线城市来到西安读书的新生,刚到西安的那天,用张伟的话说,出了西安火车站,有一种找不到北的感觉,在接站同学的带领下,张伟来到学校。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让张伟很兴奋,可是兴奋之余却产生了一丝忧虑,他生长的那个城市,只有西安的四分之一大,早已习惯了那种小城市的生活节奏。而西安使他产生了一种无安全感,以至于生活了一个星期,他还是没有任何方位感,甚至觉得出了校门,就会迷路。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给新生安排了“变化中的大西安”的讲座,用很多图片和照片来充分地介绍西安,讲座结束后,给在座的同学每人发了个小册子,里面有从学校去中心区,去附近医院,去各个名胜古迹以及地方特色小吃的交通线路图,还有学校准确的方位等,这让张伟心里有了底。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宿舍的王磊很热心地带着张伟游览了久负盛名的钟鼓楼、碑林、大雁塔等地方,还带他去了商业中心添置了一些衣服和生活用品。过了两周,张伟在一次次的出行之后,终于对西安有了新的了解,彻底打消了刚来西安时候的顾虑,现在他可以自己坐着公交去市中心溜达,慢慢地也成了这个城市的主人。

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出门,千里迢迢地来到一个新的城市求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多少有些孤独无援的感觉,因此要尽快熟悉城市,可以让学校辅导员引导,也可以和本地学生结伴出游,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新城市的美丽,特别是农村来的同学,应该及时调整自己,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每个人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有长有短,正确地认识这种转变,及早地适应这种转变,就能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为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既然我们了解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是要解决如何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适应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青年大学生应客观全面认识自我。从古代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发出的“认识你自己”到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谆谆告诫“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无不在向人们说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己。入学之初,由于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一的以学习成绩评价人,变成了以学习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这就对过去一些只埋头读书而没有其他兴趣特长的同学形成了挑战。因此,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就成为环境适应中的关键一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只有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才能心平气和地悦纳自我,以树立对自己的信心,找准前进的基点和努力的方向。

新生陈晨在高三的时候,每天都在忙碌地备考,把自己淹没在练习册中,偶尔学得累了,就会想象一下未来大学的模样,是背靠大海还是依山傍水;是宽敞的图书馆还是先进的实验室,是简洁时尚的餐厅还是温馨的宿舍。可是当高考结束,陈晨并没有发挥出平时的水平,结果只能报一所很普通的二本大学,当她和妈妈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地来到属于自己的大学时发现,学校竟然没有自己从前那所省级重点高中大,住宿条件并不是想象中的拥有独立卫生间的公寓,四层的图书馆,拥挤的食堂等现实,使陈晨之前所有的想象瞬间破灭,她抱着妈妈在校门口失声恸哭,而妈妈也心如刀绞。

对于陈晨的这种情况,在现今的大学生中并不少见,很多省属大学由于经费不到位,学校的基建设施陈旧。可是既来之则安之,如何使新生尽快地消除心理落差成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自身必须面对的问题。

面对新环境,养成学习生活中良好的习惯,有助于今后四年的学习和生活。

人际环境的适应

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后,面对和父母的分离,和曾经寒窗苦读的高中同学的分离,会有茫然无助的感觉,特别是在大学这样一个多种民族、多种风俗习惯相融合的环境里,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家庭背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情况下,往往在人际关系上会发生冲突。

那么在大学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塑造形象,增魅力

社会交往中,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涵养直接影响着交往的效果,良好的个人形象应从点滴开始,从善如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优化个人的社交形象。

提升心理素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思想、能力、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这些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应该说,每个个体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社交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在校的大学生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

增进交往,善智巧

换位思考。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一切就会变得简单多了。一般而言,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与朋友相处时应存大同,求小异。

善用赞扬和批评。心理学家认为,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赞扬能使羸弱的身体变得强壮,能给恐怖的内心以平静与依赖,能让受伤的神经得到休息和力量,能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务求成功的决心。有报载,一位欧洲妇女出门旅行,她学会了用数国语言讲“谢谢你”“你真好”“你真是太棒了!”等,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示你对别人的赞扬,赞扬要对人也对事,这样才能增进彼此的吸引力。

我们经常认为特别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谢,太小的事不需要说谢,我们在生活中不太愿意直接表达我们的感谢,而是愿意记在心中。事实上,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批评时应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一个人产生全盘否定,这样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应就现在的一件事而不是将以前的事重新翻出来,措辞与态度应是友好的、真诚的。

主动交往。每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里帮助与被帮助、同情与被同情、爱与被爱、共享欢乐与痛苦。在社会交往中,那些主动去交往,主动去接纳别人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较为自信。而不主动交往的人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自信,担心遭到拒绝,担心别人不会像自己期望的那样理解、应答,从而使自己处于窘迫的局面,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二是人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有许多误解,如先同别人打招呼,在别人看来低人一等,“那些善于交往的人左右逢源,都有些世故,有些圆滑”,“我如此麻烦别人,别人会认为我无能,会讨厌我”等。大学生的主动交往很重要,特别是当面临人际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移情。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联系与沟通,情感的沟通越充分,双方共同拥有的心理领域就越大,人际关系就越亲密。移情不是同情,而是交往双方内心情感的共通与同一。人是经验主义者,对别人理解高度依赖于自己的直接经验,因此,自我经验的丰富,是理解与移情的必要前提。

帮助别人。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日常生活中的患难之交正说明这点。

由此看来,大学新生在踏进学校伊始,要努力调整心态,以平常心、平等心和周围的同学相处。在这个基础上,一方面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见解,另一方面也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态度。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和成长的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学习方式的适应

无论是在刚刚过去的中学时代,还是即将到来的大学时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永远都是第一要务。然而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生活需要自理、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需要自己安排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学会学习”是时代的要求

当同学们架起求知的航船,准备向知识的海洋进发的时候,首先应该问一下自己:我们对这漫无边际的“大海”有所了解吗?在被称做“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的今天,如果不了解今日世界知识发展的趋势,就很可能在茫茫学海中迷失方向。

纵观今日之知识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学科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互相渗透;既高度中和,又纵横交错的态势。一方面,是知识的剧增,另一方面,知识的更新又日益加快。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科技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力量。知识经济引起的革命性变化要求我们要学会学习,同时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挑战。

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会学习。有人分析,在科技不发达的时代,人的知识80%是在学校获得的,10%~20%是在工作中获得的;而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只占10%~20%。知识的剧增和陈旧加快告诉我们,单纯传授现有的知识或仅仅依靠在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于是,作为现代教育特征之一的“终身教育”被提了出来。如果说在古代,一个人读了几年书就可受用一辈子,那么,在今天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面临着需要不断学习和重新学习的问题。“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今天比任何时候更应该成为至理名言,否则任何人都有可能被时代淘汰。所以,埃德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西方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大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会如何学习知识,掌握有关技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学习什么(学习的内容),显得更为重要。美国有句俗语:“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积淀和影响,部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认为是为分数、为父母、为学校的升学率、为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而学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问题。进入高校后,如何走出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改变过去多年形成的对待学习方面的思维定式,树立为社会、为自己的成才、为自己的兴趣而学习,是每一个同学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认清大学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是“学会学习”的前提从中学进入大学,不仅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有“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理念上,在学习的内容、手段和方法上都应有更自觉的把握和“质”的飞跃。大学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从“喂”到“觅”的转化。

大学学习的规律更集中体现在学会做人与做事、吸收知识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与提高素质、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新的发现与发明的统一。掌握大学学习的规律,必须要搞清五个关系。

公共课、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统一。上述三种类型的课程互相渗透、互为前提,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能力的形成和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知识。但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力,能力的形成还需要很多条件,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是否真正开启了人的智慧和心灵,是否为学习者所理解,并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而转化为能力。

素质是人的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人承担社会责任所具备的内在条件。素质是素养加品质,精神境界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层指标,知识需要经过内化才能成为素质,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三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掌握知识是前提,培养能力是关键,提高素质是目标。

广博与专深的统一。广博是横向的知识,专深是纵向的知识,广博与专深的统一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特征。

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没有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就不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创新的前提是继承,继承的目的是创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同类推荐
  • 百姓读易

    百姓读易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易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自它产生的那天起,它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准则。无论是在我们的显意识里还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都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已经像空气一样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空间与角落。
  •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国学大书院)

    《反经》是一本实用性韬略奇书,由唐代赵蕤所著。它以唐以前的汉族历史为论证素材,集诸子百家学说于一体,融合儒、道、兵、法、阴阳、农等诸家思想,所讲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等各种领域,并且还能自成一家,形成一部逻辑体系严密、涵盖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为历代有政绩的帝王将相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是丰富、深厚的汉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每天一句尼采的咒语

    本书精选尼采经典话语,这些“咒语”体现了尼采的深邃思想或精彩见解,反映了尼采的风格和个性,从各方面探讨了世界、人生与心灵的诸多问题。翻开《每天1句尼采的咒语》,每一句尼采“咒语”都能让你有所顿悟。
  •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系统思考之“道”:探索东方哲学与系统思考之共性

    老子在2500年以前写下的《道德经》和今天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而日益受到重视的“系统思考”之间,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本书将引领我们去思考有关“系统思考”的永恒的智慧,并在我们试图解决未来的许多难题面临诸多挑战时,指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理念是,我们在当今世界的状况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当我们对于我们个体及人类这个物种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以后,我们又能如何改变或改善。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你还在未来等我吗

    人家穿越穿到古代,她倒好穿到到大跃进刚闹完饥荒天灾但是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女主:安雪韩倩(冉韵漠)男主: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安雪:穿越明朝,用嘴巴改变了自己的历史。回到现代…以男主为偶像韩倩:安雪最好的朋友,贵族千金以男主为偶像上官千儿、墨凯辰、夜沐源:小时出道,现在已红遍全球上官千儿:全亚洲首富为了那一个不存在的约定
  • 小雅如薰

    小雅如薰

    巨大的紫水晶中躺着一个绝色少女,有着世间所有形容词都无法形容的美。只着一层薄薄的轻纱,美妙的身体,呼吸均匀有致,脸上的表情忽而狡黠,忽而微笑,忽而可怜,忽而柔弱,忽而刚强,忽而淡漠,忽而迷茫……紫水晶的四周连接着无数条紫色的细线,当然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这些细线分成白和灰两种颜色,白色只有淡淡几根,而黑色则数而不清。所有的光线都被水晶中的少女吸收了,慢慢温养着……
  • 独孤漂流

    独孤漂流

    原码,原代码,衍生码,码到成功!密码,二维码,行藏码,码上有奖!非人类万古流漂到一个扫码战斗的敕勒川世界,在吞噬了三个半人的人格和能力记忆后睁开了眼睛。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独孤漂流”旅行游戏。九大世界,八大修炼模式,漫漫征途。神魔游历,挑战一切世俗、偏见恶意!而他真正站在世人面前却是以一个“英年早逝”的喷嚏开始的。
  • 法神

    法神

    【VIP读者免费抢鲜,10月01日截止】一个名叫徐强的小人物,在一次意外后竟穿越到了另个世界。这是一个以魔法师文明于世的世界,这里的人五岁之后就要进行资质测算,以判断这人是否适合做魔法师。。。。。。可是徐强是一位另类魔法的代表人物,那就是死灵法师,让我们看看一位死灵法师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当ZH武学于与死灵魔法相结合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异。。一切一切尽在本书之中。本书设定魔法师分为:学徒,初级,中级,高级,魔导士,魔导师,大魔导师,魔法神师。几个阶段。而死灵魔法却是异类,他的分类并不是十分严格,只要你有足够的法力,强壮的身体就足以克服这些难题。。。足够的法力只能通过冥想来解决,可是强壮的身体却不是很简单就能拥有的,可是徐强有。。。。呵呵。。当徐强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峰,成为法神后,才发现所谓的法神在别人的眼中一文不值。。。。。
  • 配角的悲惨故事

    配角的悲惨故事

    主角打败配角,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 龙王塔

    龙王塔

    少年天生力大无穷,拜入龙虎门探索武学,因为自身武道血脉异常,身体无法像常人一样炼出真气,受到门内师兄弟排挤,但在一场后山狩猎中,他遭到未知人士攻击,意外激发潜能,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血脉力量,从此声名鹊起,如一颗耀眼的星辰,闪亮整个世界。
  • 末世之人类巅峰

    末世之人类巅峰

    病毒刚刚爆发,人类不以为然,随着被病毒感染的人群开始无意识地攻击人类,被感染的人群越来越多,人类才发现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这样过了半年,不到5%的人类幸存了下来。人类不仅要面临着数量庞大的活死人——丧尸,还要面临着食物、水等威胁。为了争夺现有的食物及水源,人类之间展开了杀戮。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是否还存在?能否继续存活在地球上?人类将何去何从?
  • 风的甜度

    风的甜度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是生活藏起来的一块糖。
  • 有剑名魂
  • 吾家有妻闲若贤

    吾家有妻闲若贤

    闲若贤在三征高考失败之后,终于愿意呆在家里帮助父母诚心看守水果摊了。在一次进货的途中,她邂逅了青年才俊盛慜彧,从此闲若贤的人生便像打了鸡血似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斗小姑子小叔子,勇斗前女友前男友,还要斡旋在婆婆的狗血人生里。在一番历练之后,闲若贤终将成为专属盛慜彧的“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