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92600000052

第52章 李嘉诚(4)

正如一场暴风雨,来得猛,也去得快。年底,随入谷底的恒指开始回攀。银行调低贷款利率,地产市况渐旺。“地扯股市”,纯地产建筑股占全港总市值的31%,地旺股旺,股市淡友皆以大好友的面目活跃于市场。

农历大年刚过,收购置地的传言再次此起彼落,华南虎再度出山。

事后报章披露,1988年二三月间,李嘉诚等华商翘楚,多次会晤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

一直善于等待、捕捉时机的李超人,缘何不借大股灾中怡置系扑火自然、焦头烂额之际趁火打劫呢?股灾中,置地股摔落到6.65港元的最低点,就以双倍的价格收购,也不过13港元多仍远低于李嘉诚在股灾前的17港元的开价。

原来,根据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不能低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人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10月股灾前,华资大户所吸纳的置地股票,部分是超过10港元的(每笔交易的内容全部储存于联交所电脑)。这就是说,假设以往的平均收购价是10港元,现在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10港元的水平——6个月的,则不受此限。

4月中旬,正是股灾发生的整6个月。这一时期,置地股从6.65港元的最低点回升后,几乎胶在8港元的水平线上徘徊,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对收购方有利。

4月初,李嘉诚以广生行董事的身份出席该公司股东年会,他首次向舆论披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是作长期投资,并无意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

“天机泄漏”,华南虎吞并老狮子的现代寓言充斥市场,愈发甚嚣尘上,4月底,以超人为首的华资新财团草拟函件致置地,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的议案。华资新财团已捏有王牌——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

市场沸沸扬扬,置地股价如同被阳光直射的温度计,猛地一跳,急窜到8.9港元。这是股灾之后,置地股日升幅最大的一天。

凯瑟克岂会束手就禽?他与包伟士急谋对策,布置反收购。4月28日,怡和策略与所控的文华东方发布联合声明,由文华东方按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发行10%新股予怡策,使怡策所持文华东方股权,由略低于35%增至41%,对华商众豪来说,这不啻当头一棒。精明的李嘉诚亦意识到事态的严峻,怡策与文华东方股权的变化,虽与置地无直接关系,却是怡和抛出的反扑信号,其后,怡和将会随机抛出一系列的反收购措施。

月底月初的几天间,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以及香港中信集团的荣智健,数次晤面,商讨对策。为防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必须趁另一反收购举措未出笼前,向怡和摊牌。

这似乎在凯瑟克预料之中。素有耐心的李嘉诚不得不先出一招,再伺机还招。

5月4日傍晚,股市收市后。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赴怡和大厦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

虽是短兵相接,双方仍彬彬有礼。李嘉诚开门见山,说明本财团收购置地的诚意,提出以12港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所持的25.3%置地股权。

凯瑟克亦单刀直入,坦率且坚决地表明否定意见:“不成,必须每股17港元,这是去年大股灾前你郑重其事开的价格。李先生素以信用为重,不可出尔反尔。置地只是市值下降,实际资产并未损半点,如何就从17港元跌到12港元呢?”

李嘉诚平静地说道:“凯瑟克先生,如果你未得健忘症的话,一定还记得,这17港元并非双方敲定的成交价,都表示继续谈判重新议价。你我都在商场呆过这么多年,我想你一定不会陌生‘市价’是一切价格的依据这一商场规则。现在置地的市价才8港元多一点,我们以高出市价近4成的价格收购,怎么能说收购价下跌了呢?”

双方绵里藏针,话含揶揄之意。气氛凝聚着浓烈的火药味,素有“沙胆彤”之称的郑裕彤,以咄咄逼人的口气挑起新一轮较量:

“既然和谈不拢,那只好市场上见。我们四大集团将宣布以每股12港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按证券交易惯例,收购方的出价高出市价两成以上,便可在市场生效,置地的公众股东会站在我们一边!”

包伟士以牙还牙,说:“我们将奉陪到底——只要你们不怕摊薄手中的股权的话,置地不是九龙仓,更不是港灯,置地就是置地!是怡和手中和置地!”

包伟士半含半露,无疑又把杀手锏抛出来。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以下结局:

1988年5月6日,怡和控股、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间公司宣布停牌。同日,怡策宣布以每股8.95港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分,合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

这样,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由略过25%增至33%多,控股权已相当牢固。怡和“更胜一筹”是协议中有个附带条款,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间上市公司的股份。

喧闹数年之久的置地收购战,就以这种结果降下大幕。看好这场收购的证券界舆论界均大失所望。一些华文报刊在报道结局时,称这是“一场不成功的收购”。有些英文报刊则称这次战役是“华商滑铁卢”。

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市民甚感纳闷。

事后,传媒不断披露材料,使人们能窥其内幕之一斑。现综述如下:

包伟士抛出的杀手锏,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炮制。文华东方按4.15港元股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强怡策的控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港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约6港元),文华东方少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文华东方可保万无一失,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的绝对控股量。

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被动的局面。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8.95港元/股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港元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沽价为约223亿港元,以8.5港元左右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略多的绝对控股权,得耗资100亿港元以上。

事实上,怡和不会坐守待毙,在收购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抬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华资四财团是否能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限期内,筹措这么多现金,尚是个未知数。

怡和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

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香港和海外企业,仍是香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的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资产在李嘉诚之上。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非民族斗士(虽然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他必须权衡商业,而不会将其撇在一边决一死战,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穷追不舍——况且,对方仍是一头老狮子,虽垂暮,余威尚在。

华资财团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干将——中信的荣智健。这使得新财团带有中资背景。内地读者,甚至中资机构的部分成员,都认为急剧膨胀的中资(1000多家),将要在1997年后取代英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中国政府有关官员多次强调:未来的特区政府将对各种资本(自然包括英资中资)一视同仁,在港中资必须按香港的经济法则参与公平竞争,而不是抢香港人饭碗(包括不同国籍的香港居民);中国政府希望英资集团继续留在香港,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作用……

须知,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是华资、英资以及所有国籍的香港居民共同创造的。香港在本世纪初还是个落后的转口商埠。

因此,荣智健的参与,新财团并不像某种舆论所说“向苟延残喘的英殖民经济势力发起总决战”。收购置地,只是商业行为,进与退,都是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那么,新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成为交换“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

市场曾有种种揣测,种种揣测都不足以令人信服,故笔者不想再妄加揣测。

现在,7年内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大限”已过,未见有哪家财团发起收购攻势。1988年6月收购战落幕之后,证券界透露的怡和系股权结构显示如下: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各控有对方45%和30%股权;怡和控股控50%怡富,以及其他各种业务;怡和策略控33%置地、35%牛奶国际、41%文华东方。

母公司控子公司股权均为30%以上,能攻能守,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可趁之机委实太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在香港的上市地位,股票不再在香港股市挂牌买卖。怡和系虽仍在香港经营,却不再是香港企业。这为外强收购增加很大的难度。

10年之间,李嘉诚主持和参与4次大规模收购,有成功,亦有失利。笔者试对李嘉诚的收购艺术作一些小结。

李嘉诚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

他收购对方的企业,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不会强人所难。

李嘉诚富有心计,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典型莫过于收购港灯,他从萌发念头到控其到手,先后历经几年,倒是西门·凯瑟克沉不住气,落入李氏“圈套”,以相当优惠的折让价出售港灯股权。他收购和黄,心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10多倍的庞然大物。

他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把被收购企业当作古董孤品非买不可的心理。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昂的代价。他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会不带遗憾地放弃,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能使对方心悦诚服。如成,他不会像许多新进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与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尽可能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股权重组等大事,必征得股东会议通过。他收购未遂,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

李嘉诚为首的财团退出收购,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售价(8.95港元)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新财团先后购入置地股票,相信比8.95港元的出售价低不了多少。新财团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约在1亿港元。这对四家大财团来说,先后耗费一年精力之所得,实在是微不足道。

李嘉诚保住了不做狙击手的清誉。对他来说,良好的信誉,本身就是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吴晓波.首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商精.亿万富翁的非常手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3.斯默尔.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斯默尔.跟全球顶尖销售大师学销售.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5.吕叔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6.贾新玉.千万富翁的思维方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7.梁星.商业大师的成功智慧.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8.肖卫.最伟大的管理典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

9.黄哲.气度.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10.乔江涛.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11.张剑.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12.李现曾.比尔·盖茨创造财富的96个基本功.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2

13.于成龙.比尔·盖茨全传.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14.方军.李嘉诚掌控商道的3张底牌.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15.王金岭,韩柏.能成为CEO的13种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同类推荐
  • 小投资大回报

    小投资大回报

    本书以一个规模不大的商场为场景,以12个自我创业者为主角,向人们讲述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创业的艰辛、创业的痛苦、创业的成功、创业的快乐。书中的创业者每人独立成篇,他们各自的情况不尽相同,但是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

    栾振芳编著的《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讲述了:与其空喊口号不做事,不如先干出成绩,基层群众的一句赞扬比任何口号都来得响亮。基层干部要为基层群众一心谋事,一心干事,要“干”字当头,千万别“吹”字当先。作为基层干部,尤其要讲究实打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只有通过埋头苦干,科学实干,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基层工作上,才能真正干出干部的人生价值,才能早日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做最实干的基层干部》是基层干部的培训教材。
  •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

    作为时下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吸引了互联网领域、金融领域以及相关领域人士的热烈关注。本书汇集了杨凯生、盛松成、万建华、杨再平、王鸿嫔、杨青丽、唐宁、江南愤青、李明顺等多位金融业界大佬和财经类专业评论人员的文章,观点权威,视角全面,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参考,既适合金融专业人员,也可供对金融热点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参考。
  • 线上广告十五问

    线上广告十五问

    这本书更像是一篇随笔,我提出了关于线上广告没人敢问的十五个问题。直接来说:线上广告有用吗?更确切地说:线上广告到底对谁有用?通栏广告——我们曾经所谓的互动式广告现在所称的陈列广告,因为没人会点击它们,更不用说跟它们“互动”了——对发布者有用吗?它们对广告商有用吗?或者它们只对以硅谷为基础的媒介有用呢?
  •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

    《销售的智慧与禁忌》就是要告诉你,如何远离那些说话的禁忌,用正确的方法获得更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时代的四川产业发展战略

    本书借助低碳转型的强大压力和动力,探讨了新形势下四川的产业发展战略。本书共分8章,其中第一章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四川产业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思考,第三章四川能源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四章四川农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五章四川制造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六章四川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七章四川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第八章四川交通的低碳发展战略。
  • 所有的相遇皆因你而起

    所有的相遇皆因你而起

    10岁那年的徐温然见到了12岁李晨怿便喜欢上了他上了他,从那之后李晨就是徐温然的人生目标。李晨怿就是徐温然的光,徐温然就是李晨怿的影子备注1V1甜宠
  • 当你重生的世界充满恶意

    当你重生的世界充满恶意

    一朝重生,她来到了妖与神的世界,成为了一场妖神宴会上作为菜肴的材料。不愿认命,她与龙神搏命相赌苟活下来,成为最低等的人奴。这个世界何其变态,残忍嗜血的妖、冷酷无情的神,以及——在他们眼中弱小如蝼蚁的人族。如果死去的人无法复活,那么她就踩着他们的鲜血和累累白骨,成为那人族之皇,来与这个世界所有的恶意抗衡。
  • 何处笙歌落

    何处笙歌落

    她忘记了悲伤的十五岁和卧病的十六岁,只剩间或发作的头疾。十七岁,她已是重生之人,肆意地成长。她与他一见钟情,却不知彼此的身份隔着国仇家恨。他是华国风流倜傥的三皇子,她是陵阳国洒脱不羁的二公主,爱情的长卷刚刚展开,却在长姐的逼迫下匆匆收场。漫天的大雪,满目的血色,她与他天人永隔。出宫多年,面上虽是看淡,心里却裂了一道伤痕,夜夜都是蚀骨的痛。她终于明白,渗到骨子里的痛,是说不出来的。
  • 仙子在异界
  • 天域神尊

    天域神尊

    顿悟七年,开启无上道魂,灭皇城,踏天才,为寻茫茫大道。战远古六族,为红颜,一人一剑,傲战群雄。
  •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传世名著百部(第5卷):盐铁论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上个厕所居然穿越成东吴大帝的第三子孙和了?!我是皇太子啊,称霸怎能少了我?称霸之路不过是一场游戏罢了!只要完成任务,我就能不断升级,从此踏上人生的巅峰!什么宫斗、官斗、大乱斗?诺,这是你的忠诚药剂,以后跟我混!什么刀兵、枪兵、弓箭手?瞧,这是我的海陆空三栖作战特种部队!美人儿,要不要丝袜啊?嘿嘿!美人随我去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如何?这天下太落后了,系统,你说怎么建设呢?……哇靠。那是啥,外星飞碟吗?来人把我的宇宙战舰开出来......
  • 上古世纪之诺伊之死

    上古世纪之诺伊之死

    一个死去的女神对曾经覆灭的回顾,蕴含诸神之死背后的的惊天秘密,本书是上古世纪之魔剑放荡录游戏竞技小说前传,讲述一个成神的平凡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