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1200000002

第2章 做孩子兴趣的导师

1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箴言

如果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就会学得很快;如果不感兴趣,你就是怎么教也收效甚微。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课。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的人,就把注意力倾向于绘画,在言谈话语中也会表现出心驰神往的情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的时间也许很长,但他丝毫不觉得苦,反倒像是在游戏。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1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此为苦。“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

达尔文在其自传中曾说:“就我记得的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产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趣味,沉溺于我感兴趣的事物,喜欢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世界上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因斯坦四五岁时,就对指南针产生了兴趣,他长时间摆弄它,心想那小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方向。他还能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搭积木,直到把又高又尖的“钟楼”搭好为止。正是这种浓烈的兴趣和伴之而来的思索、追求,使他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

莱特兄弟孩提时期就对宇宙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常爬到树上,踮起脚尖去摸月亮,结果呢?好几次都被重重地摔了下来。他们的父亲知道后,非但没有因为两兄弟幼稚可笑的举动责怪他们,相反却启发、鼓励他们。神话般的奇想和浓厚的兴趣引导着兄弟俩走上了研究航空的道路,1903年,莱特兄弟真的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翱翔于万里碧空。从莱特兄弟的故事可以看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道路上的“助跑器”,是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它会帮助我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持之以恒地去探求。它使我们积极热情地去投入,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发掘创新的潜能。

兴趣是智力活动的巨大动力,是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心理因素。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孩子学习,强烈而稳定的兴趣是从事活动、发展才能的重要保证。兴趣是能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孩子各种基本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无论是学习、运动,还是绘画、音乐。

孩子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他们最珍贵的感觉之一。失去了好奇心的孩子不但失去了小孩子的特性,更不能健康成长。而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到生命充溢着欢乐和激情。每个孩子的脑海中都有着无数个不断变化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在孩子感兴趣时,几分钟就可以教会,而孩子毫无兴趣时,往往几个小时甚至几天也教不会。

孩子有了兴趣的事就很容易学会了。作为父母要懂得做到恰到好处,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称职的父母还要给孩子不断的蓄电充电,孩子看见他们时仿佛看见一座大山,浑身充满力量。这时,父母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时机就到了。

2

积极引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

父母箴言

孩子只要智力正常,就非常容易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父母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从小开始积极引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

最开始引起孩子兴趣的往往是与他的生存有关的,能够在生理、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的事物,如可口的食物,适度的光亮,宜人的温度,对皮肤轻柔和抚摩等,这些能够直接使人愉悦的外界刺激,都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随着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孩子会对一些与愉悦刺激有关的事物或经验,以及能引起他联想的事物产生兴趣。如:孩子喜欢玩玩具,当他知道有些玩具是可以用手工制作的,他便会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

孩子对具体事物或经验的兴趣,可能会随着孩子知识的丰富,能力的增强而发展成对某类事物或经验的兴趣。比如: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会对于听故事有兴趣,后来逐步发展到对故事书产生兴趣,进而将兴趣扩展到其他文学作品的阅读乃至文学创作方面的。

那么,作为父母,该怎样积极引发、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呢?

1.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

人与人之间的兴趣是有差异的,父母要善于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稳定性上做些工作,要从繁忙的工作和家务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交流、玩耍、学习,成为他的伙伴和朋友,“蹲下来”与之交谈。

2.及时加以引导

当发现了这种潜在的兴趣亮点时,父母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对于爱拆拼的孩子,父母应多买些拆拼玩具,如积塑、插片、变形金刚等,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最好去学琴学画,对数字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和他玩数学游戏,如利用扑克牌比大小、排序、加减的游戏。

3.在实践中诱发兴趣

生活中的很多日常活动和游戏都能让孩子学到不少知识,实践出真知。如:与孩子一起玩扑克牌,进行数字游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新闻,培养其关心国家大事的兴趣;一同收看气象节目,培养他对天文学的兴趣;带孩子观看道路施工、架设桥梁了解工程问题等;和孩子一同种花,了解植物、阳光、空气的关系,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这样孩子的兴趣广泛了,知识面扩大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为今后的学习不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提高了他的学习热情,形成了学习动力,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需要。

4.创造自由广阔的空间

给孩子创造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更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限制,要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留一些时间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把孩子的课外时间排得满满的,从而扼杀了孩子的兴趣。

5.培养自身兴趣,成为孩子的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并伴随孩子一生。因此,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父母自身也要有一定的兴趣,以身示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6.营造爱的家庭氛围

没有爱就是没有教育,没有爱,就培养不出孩子的兴趣。在一个充满温馨、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的心情是愉快的,心灵是纯净的,性格是开朗的。在这样的氛围里,父母无限的关心与尊重、理解,会给予孩子创设出无限的兴趣发展空间,在他们的快乐世界里,展开自由的翅膀去探索世界,发现奥秘,在无限的乐趣中快乐成长。

7.强化巩固孩子的兴趣

培养一项兴趣不易,巩固一项兴趣,使之长久,更不易。孩子的注意力短暂,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是常有的现象,这时父母就要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方式,创造多种环境,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比如,数学是很枯燥的,可以玩比赛豆子游戏来数数,利用散步时间即兴出几道简单加减应用题让他做,用积木学几何形状等等。生活中的教育方式随处可见,关键是父母要做一个有心人。

3

兴趣是培养天才的起点

父母箴言

很多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天才,于是,他们就开始对自己的孩子实施天才教育。实际上,许多天才的产生都是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开始的。所以,培养一个天才的起点,就是要激发出他的兴趣。

日本著名的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以顺利发展,就会成为天才。”遗憾的是,许多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在孩子的许多兴趣刚刚萌芽时便将它无情地扼杀了。

事实研究表明,孩子童年时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浓厚兴趣,往往会成为他在该方面取得成功的向导。

父母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

1.为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条件

孩子的兴趣往往是在广泛的探索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父母要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泳、参观,带孩子观看各种竞技表演和比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让孩子广泛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生活,为孩子接触各种事物提供机会,以此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2.发展孩子已有的兴趣

父母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注意发现孩子已有的兴趣,并采取有效措施去引导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学习,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给孩子提供有关的知识信息,耐心地回答孩子的提问等。例如,父母发现孩子对风、云、雨、雪等自然现象发生时表现出兴趣,就可以给孩子讲有关的神话传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孩子理解,让孩子闻其未闻、见其未见,激发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去注意其他自然现象,教他新的自然科学知识,使其兴趣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

3.培养孩子的基本兴趣

对于父母来说,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书籍促进人从野蛮到文明,从庸俗到崇高。古人曾云:“开卷有益。”事实正是这样,读书愈多,愈富于睿智,愈具有眼光。

首先,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读书气氛的家庭环境。例如:父母以身作则,在劳动之余、闲暇之时看书阅读,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进而对书籍产生兴趣。

其次,为孩子提供各种阅读材料,如:图画书、童话故事书、儿歌等书籍杂志,内容可以丰富一些,范围可以广一些。另外,路标、店名、广告标语、简单的玩具说明书都可以作为孩子的阅读材料。

最后,从孩子稍能听懂母亲说话时,父母就要开始给孩子读故事书、念儿歌,接着就让孩子试着跟读。经过多次练习,孩子就能背出故事,并能将背出的故事与图书上的文字对应起来。慢慢地,孩子发现自己能读书了,他就会对读书产生兴趣。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孩子就能自己阅读那些有趣的图画书了。

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很多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内容而拿着书向父母请教。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耐心解答孩子的提问,对孩子不懂就问的行为加以表扬,千万不可以用不耐烦的态度去应付孩子或是拒绝孩子的要求,以防打消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小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看到一些事物,他常会天真地问:“小鸡娃有妈妈和爸爸吗?”“月亮有家吗?”“为什么大树冬天要落叶子?”,等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这些事物产生了兴趣,父母如果认真给予回答,孩子的兴趣就能得到保护。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要及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提问,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及能力,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孩子思考,慢慢地诱导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

另外,为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父母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材料,如木块、条形磁铁、小瓶、小石头、各种纸等,让孩子经常摆弄,逐渐认识它们。

如果有时间,父母还可以同孩子一起做些小实验,诱导孩子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比如,孩子将乒乓球表面弄凹下去了,你可以教孩子把凹下去的一面放在开水里面烫,让它重新鼓起……以此吸引孩子的兴趣点,从而鼓励他们去探索“未知世界”。

4.留意并培养孩子的特殊兴趣与爱好

除了培养孩子的基本兴趣外,父母还要注意孩子的特殊兴趣,如音乐、绘画、体育、棋类等。孩子的特殊才能往往存在于孩子的特殊兴趣之中,特殊兴趣很有可能是孩子某种天赋的表现。父母要注意留心观察孩子还处于萌芽状态的特殊兴趣爱好,并加以爱护和培养,使之不断发展成熟。

事实上,尽管很多孩子的特殊兴趣会随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年龄增长而逐渐消退或减弱,只有极少数人在后天努力下能够出类拔萃,甚至成为一代名家。但是发展孩子的特殊兴趣能培养孩子和谐自由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潜在能力,可以为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乐趣,为孩子日后的生活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多的娱乐方式。因此,父母还是应该用心培养孩子的特殊爱好和兴趣。

5.要重视孩子的提问

提问表明孩子对这一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正是兴趣的先导。但是有些父母漠视孩子问的“为什么”,有的甚至加以阻止,“怎么这么多事,真烦”。其实,父母不仅可以从孩子的提问中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可发现其兴趣所在。

6.及时鼓励

发现孩子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哪怕一点点兴趣,父母都要及时鼓励,让其充满信心地学习。成就感的大小和兴趣的浓厚成正比,在不断的肯定中,孩子会有充足的马力去主动学习。

4

鼓励孩子对事物产生好奇心

父母箴言

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好奇的时候,或是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父母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打击孩子的好奇心,也不要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远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思考“为什么”来得重要。

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是神奇的,他们在面对好奇的事情时总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其实,好奇心是孩子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了好奇心,就会觉得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正常的,一切的事物都是平淡而麻木的,不管对什么样的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让孩子提高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就会对生命充满激情。

好奇心是一个人先天就有的一种对世界客观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实际上就是人类积极探究新奇事物的一种特有的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求知的本能。

随着哇哇的哭啼声和呀呀的学语声,孩子在贪婪地汲取乳汁的同时,还渐渐具有了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对周围事情的关注和好奇。最开始他们喜欢问的是:“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慢慢地,随着心智的发育,“是什么”已不能满足他们了,于是,“为什么”便常常从他们的嘴里脱口而出,不绝于耳。

其实,成年人对自己从未见闻过或并不知晓的事物,也会产生好奇的心态,只不过有许多东西我们已“见多而不奇”罢了。而对于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第一次接触,又怎么能不产生好奇心呢。对于孩子的这种兴之所至的学习,我们不应该漠视,不应该心烦,倒是应该满怀欣喜。

要知道,正是这些带着问号的简单词语,牵引出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把握住孩子的心理,及时给予解答和引导,不让这种宝贵的好奇心减弱或消失掉。

其实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多学一点知识,希望他们能博学多才,但是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都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往往会不自觉地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大家可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种场景。

下班后的父亲疲倦地躲在床上;母亲正在厨房里烧菜做饭,忙个不停。这时孩子跑过来,缠着父亲不停地追问:“爸爸,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不耐烦地说:“我很累,让我好好休息一会儿,你去问妈妈吧。”

于是孩子又跑到妈妈身边认真地问:“妈妈,你看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母亲也忙得不亦乐乎,哪有工夫管他:“你没看我在忙嘛,赶快走开!”

就这样,父母因为自身的原因破坏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他们有空过问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兴趣早就没了。

很多家长在拼命地教育孩子多学一点知识,希望他们博学多才的同时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往往会在不自觉间去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悲哀。然而,很多父母在不自觉地做过这些蠢事之后,还不断地叹息:“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

如果孩子们拥有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父母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培养出他们对知识的兴趣。那么,父母要怎么做才能让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父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正确的方法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不能敷衍,不能斥责,应该耐心而及时。虽然这是一种看似简单的做法,但却是非常有必要的。

玛丽的女儿在小时候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当她第一次看了船之后回到家里仍然非常兴奋,竟然把玛丽准备招待客人的菜当成船在玩,结果桌子上是一塌糊涂。眼看客人马上就到了,玛丽心里无比焦急。但是玛丽并没有责骂她,而是一边和女儿一起划起“船”,一边教她认识数字:“一只,两只,三只……”

女儿渐渐长大了,她热衷于整日缠着玛丽讲故事,或者提出一些稀奇古怪、意想不到的问题,简直让玛丽难以应对。女儿总是抬起可爱的小脸不断地追问玛丽,眼睛还紧盯着她,期待玛丽的回答能让自己满意。女儿的问题如此之多,以至于玛丽有时都难以回答上来,但她从来不会忘记一点,就是从不伤害或打击女儿的好奇心。

孩子们拥有了解世界的强烈愿望,所以父母不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很容易地培养出他们对知识的兴趣。

有这样两位母亲,她们起初都对自己孩子的牙牙学语感到欣喜有趣,但不久之后,面对孩子那没完没了的问题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位母亲每当听到孩子提问就心烦:“别吵了,哪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或干脆置之不理。

久而久之,她的孩子确实变“乖”了,不再问大人任何问题,但同时也发现他失去了孩童应有的活泼天真,对周围事物表情冷淡,反应迟钝。后来,母亲想教他认字学算术,他也毫无兴趣,进步缓慢。

另一位母亲则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热情耐心地解答,回答不了的,就当着孩子的面向别人请教,或者和孩子一起到书籍中寻找答案。久而久之,她的孩子求知欲强烈,对事物的反应敏捷,接受能力也明显要比前一个孩子强,会自己去发现、去学习。大家都说这孩子悟性高,今后读书成绩一定差不了。

我们父母应看重孩子所问的每一个“为什么”,尽力满足他们的想要“吞下去”的“食欲”,让孩子的智慧之树因营养充分而茁壮成长,开出艳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总而言之,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一次次地追问中完成的。推动孩子不断成长的方式就是启发孩子不断地追问。

5

从孩子的行为中寻找孩子的兴趣

父母箴言

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思维方法进行教育,激发孩子的兴趣,切不可抹杀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兴趣是从他的行为中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某些在父母看来是“不听话”的行为,可能恰恰就是孩子某些兴趣或品质的反映,父母应当从孩子的某些行为中去寻找孩子的兴趣。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些父母的行为,或者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就不难发现,一些被视为教育子女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抹杀孩子兴趣的行为。

一个5岁的孩子把妈妈花了一上午时间收拾得整洁的房间,不到5分钟就被搞得乱七八糟;新买来的玩具不到几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只要带着他出门,他便挣脱了母亲的手,放着平坦的路不走,却要去走那七高八低的羊肠小道,或者去走那几寸宽的路沿。

孩子的这些行为便引起了母亲的不满,便对孩子进行了教育。那么,这时候母亲是怎样教育孩子呢?

当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的时候,母亲会教育孩子要爱护母亲的劳动成果;当孩子拆玩具的时候,母亲会呵斥孩子的破坏;当孩子在崎岖的羊肠小道或是在马路边的路沿上东倒西歪的撒欢时,母亲会把孩子揽在怀里,教育孩子要在平坦的大路上走。

这些行为真的是为孩子好吗?真的是在教育孩子吗?

实际上,那些面对玩具而不想搞清楚玩具里秘密的孩子,才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换句话说,拆卸玩具的孩子是在对陌生事物进行探索;把母亲收拾整洁的房间当做开火车、摆积木的场所,甚至把沙发垫子拆下来盖房子的孩子,是在发挥他们幼小心灵的才智;孩子认为在平坦的大路上行走单调乏味,那富于变化的小道、能够满足自己冒险尝试的很窄的路沿石,才使他产生兴趣,从而发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试探自己那被大人不屑一顾的能力,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并有一种快慰感。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雄鸡为自己和它的母鸡们找食物。有一次,它找到了一块宝玉,它对那块宝玉说:“如果不是我,而是主人找到你,他会把你捡起来,非常珍贵地收藏起来;但是我找到了你,却是一点益处也没有,对我来说,与其得到世间的宝玉,还不如一颗荞麦粒来得好!”是的,荞麦粒才是雄鸡感兴趣的东西。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行为,从这些不同的行为中就可以发现孩子不同的兴趣。父母也可以从孩子那些不同的行为中找出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再加以培养,这样才会有效果。如果父母只会对孩子的行为提出批评的话,那么父母就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对那些原本有兴趣的事情变得不再感兴趣。

教育孩子成为人才是每个父母都很重视的问题,只要父母的教育方法得当,把培养孩子兴趣的行为也视为一种教育,这样父母便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

孩子的兴趣是需要诱导的

父母箴言

兴趣是孩子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而善于诱导孩子的兴趣则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方法。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兴趣时,他将来往往就会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所以,父母要善于诱导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中去获得新的知识和有益的习惯。

兴趣是孩子对事物的主动选择,诱导则是促使和加强孩子的这种主动性,使兴趣变得持久、有目的。也许孩子们的兴趣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这种天然的兴趣是不会改变的,除非在这方面遇到来自父母、老师等外部环境极大的压制或厌恶。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他们会在没有任何督促和要求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然而,即使让孩子花上一两年时间去这样与蚂蚁玩,也并不能从中获得多少知识,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父母的诱导。

一位父亲第一次发现儿子对屋后花园里的蚂蚁感兴趣时,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儿子一起去观察小蚂蚁。

第一天,仅仅是看,是玩,看它们怎样把一粒面包屑搬回家,怎样跑回去报信,带来更多的蚂蚁……

第二天,他同儿子共同商讨了一份关于蚂蚁的“研究”计划:

在“自然笔记”里开设蚂蚁的专栏。

读有关蚂蚁知识的书,并做读书笔记。

了解蚂蚁的生理特点:吃什么?用什么走路?用什么工作?

了解蚂蚁群的生存特点:蚂蚁群有没有王?怎样分工?怎样培育小蚂蚁?

有了目标,儿子的兴趣更浓了。如果说开始他只是觉得好玩,那么现在他还觉得有意义了。这项研究持续了几乎一个夏天。在这项研究中,儿子不但学到了如何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而且锻炼了他达到目的的毅力。

父母在这种事上“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会使孩子获得肯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孩子觉察出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要不然,有的孩子会兴趣大减的。

然而,现在有些父母们会按照社会或学校既定的模式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并企图把孩子的兴趣与这些模式联系起来,所以他们就会按照他们的想法把“有用”的兴趣留下,把“无用”的兴趣删掉。实际上,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很难用“有用”或“没用”去区别他们的兴趣。

回过头来看,成人世界有目的和有意义的研究,最开始也是起源于兴趣,之后才是需要。在一种有意义的诱导下,孩子自然而然地把这种事当成了最大的乐趣。

每一个孩子都会对不同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孩子隐藏的某种潜能和特长的前兆,所以要父母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进行诱导和培养。

父母该如何去诱导孩子的兴趣来开启和培养孩子的智力呢?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当孩子对某件事物表现出兴趣时,不要因自己的主观认定孩子的某种兴趣是“无用”的而加以指责和否定。

诱导孩子通过自己查阅和请教别人的方式来获得与自己的兴趣相关的知识。

引导孩子养成记录知识的习惯。

如果孩子还不具备文字记录的能力,父母也要给他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题目写下来,让他口述。

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一项“任务”或“作业”。

7

对于孩子的兴趣要尊重

父母箴言

一般说来,都是父母在决定孩子要学什么,不要学什么,而对于孩子自己的意愿,父母从来不会问孩子太多。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父母都不会关心,他们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怎么样。这样一来,孩子会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一旦失去了兴趣,成绩当然就不会理想。

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每天都要背一大堆的琴书,然后苦着一张脸,坐在钢琴旁边练琴。面对这种情况,孩子的父母也许会说:“我们现在有能力送他来学,现在的孩子多幸福,想要什么有什么,我们小时候……”确实是这样,社会发展了,家庭经济条件也好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但是,无论怎样的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

要知道,人的兴趣本来就是单方面的,对于一件事情,也许孩子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感兴趣。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引导、鼓励他们,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会去接触和学习这件事情,就可以培养出孩子的兴趣来。不过,在这之前,父母必须对孩子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其他方面的条件都要做再三的考虑。

再说了,孩子的兴趣本来就是随着成长而改变的,有个孩子小时候喜欢玩棒球,还曾经把当棒球手当成自己的理想,但是,他长大了之后却成为了一个研究天文方面的科学家。其实,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就会有不同的兴趣,所以,不要太早就给孩子指出一条路让孩子去走。

尊重孩子的兴趣不是光说说就可以的,必须要有实际的行动。有的父母会尊重自己孩子的兴趣,但是当他们失去耐心的时候,孩子往往会成为他们的出气筒。但是,有的父母却不这样做,他们知道,那样对孩子的伤害会有多深。

例如:在结构游戏中,向来非常听话的汤姆一直站在旁边,不管爸爸怎么鼓励、劝说,甚至责备也不肯参与游戏,爸爸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耐心,更没有生气地对汤姆大声喊,而是问他:“你不想搭公园,那你想玩什么?”汤姆说:“想搭一架飞机。”“我批准了你的想法。”爸爸当即说。汤姆高兴地玩去了。其实,对于父母来说,搭公园和搭飞机差不多,关键在于孩子本身是否感兴趣。对于有兴趣的东西,孩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在学习中产生—种满足感、愉悦感。但是,有许多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像大人那样坐着,聚精会神地看书,对孩子感到十分好奇的东西却不准他摸,甚至不准问。这样一来,孩子没有兴趣,他便无法发挥主动性,根本就学不好,久而久之,孩子是会产生压抑、厌恶、叛逆心理的。

当孩子对某些事情不感兴趣或是对某件事情不屑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硬和孩子对立。而是要诱导孩子。

比如,一个孩子跟母亲在看现代油画,他持批评态度。这时,母亲不是反驳他,而是对他加以引导。

母亲:“这种抽象派的画你不喜欢?”

孩子:“嗯!我觉得难看。”

母亲:“那写实派的画你喜欢吗?”

孩子:“写实派的画又是怎样的?”

母亲:“写实派的画就是画个人就像个人,画朵花就像朵花,画间亭子像间亭子。”

孩子:“噢!那我喜欢那种画,现在我才知道我喜欢写实派的画。”

还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

一个13岁的孩子在画廊看到那些抽象派的画时,对父亲说:“这些画没意思。”父亲说:“不懂少多嘴,你对这方面又不了解,最好搞清楚了再发表意见。”

孩子很不服气,大声地说:“我还是认为这些画没什么好的。”

这种对话有什么效果呢?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既增长不了他对艺术的认识,也不能增进他对父亲的敬爱,他甚至会找机会回敬父亲一句:“你对这种画又知道多少?”这就造成了双方的对立,拉大了父子间的距离。

所以说,对孩子进行诱导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对孩子的无知抱嘲笑的态度。

在尊重孩子的兴趣时,最主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孩子,调整期望值,因材施教。总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今天拿唱歌跟这个比,明天拿画画跟那个比。能力强的孩子还好,比出了自信;能力弱的呢?就比出了自卑,比出了压抑,比出了越来越沮丧的心情。如果每位家长都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制定出相应的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适当的发展。那么,孩子学起来将会很轻松愉快,家长也将成为一名教育的智者。

8

孩子的兴趣需要父母的关注

父母箴言

当孩子对某件东西或是某些事情感兴趣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对其关注一下,因为,孩子的兴趣只有有了父母的关注,才会有可能把它发展成为一种才能。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兴趣不注意的话,那么,孩子的兴趣往往很快就会消失。

小孩子会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中自由地玩耍,在玩耍中慢慢长大。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在一些大人的眼里是那么的莫名其妙,但是他们却做得是那么起劲,并且还是把它当成一件大事去做,这就是孩子所谓的天性。

教育学家井深大说:“在幼儿阶段,孩子对某种事有兴趣,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既然如此,母亲对孩子所做的事,就不可以漠不关心。有时,大人之所以对孩子在做的事情觉得无聊乏味,那是因为你是在用大人的感觉去看的关系。这个时候,你应换一个角度,比如把自己拉回到童年时期,你也许就不会这样对待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现,有一些母亲对于孩子所做的事情总是会用不屑一顾的表情去看。也会有一些母亲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并不喜欢听古典音乐,甚至讨厌听到古典音乐。但是为了孩子,是否应该让孩子去接触一下呢?”试想一下,母亲是如此讨厌古典音乐,她的孩子会对它有兴趣吗?

其实,古典音乐对小孩会有一些很好的影响,这是一件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由于母亲对它已经显示出了厌恶的态度,她的那种态度就会传导给孩子,从而对孩子产生一种不良的影响。这样一来,就不要指望孩子会喜欢古典音乐了。

请父母们要明白,一定要用爱心去注视你的孩子,对于他的行为要报以灿烂的笑容,这胜过所有言词的勉励。如果父母用大人的尺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要知道,兴趣是孩子的最佳意识促进剂,一旦挫伤了它,想要让孩子的兴趣继续维持下去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父母一般都认为,孩子会从外界的事物中,找到一些可以作为自己兴趣的东西,并且会自动加深兴趣以将之持续下去。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形下,父母必须为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具体而言,对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做父母的能否很快发觉,并表现出支持的反应,对于孩子维持长久的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

孩子的兴趣是非常容易改变的,它会在一瞬间萌生,之后又迅速萎缩。做父母的,应该适时把握住那萌芽的一刻,给予适当的辅助,使孩子的兴趣能继续茁壮成长。

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但是事实上,要想让孩子的所有兴趣都均衡地发展是不可能的。尽管父母不知道哪一种兴趣最后会变成孩子长久的兴趣,但是做父母的还是应该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在广泛的兴趣中,试试哪一种兴趣可以持续下去。

有一位父亲曾经以自己的切身经历谈了这一看法。

他的儿子在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偶然对“之”这个字产生了兴趣。从此,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只要是有“之”字出现的,父亲便会指着那个字,然后告诉孩子,并且还教他念“之”的发音。过了两个月,他的孩子已经认得A、B、C三个英文字母,父亲便趁机用折尺上的英文字,教他继续再学X、Y、Z、W、T、F、H、N、M等,马上就学会了。到了一岁半时,孩子又对各种汽车、家电制品的标志发生了兴趣,父亲就举出厂家名称,让他猜测商标,有时向他出示商标让他猜厂名。

由此可以看出,这位看似“天真的老爸”,在孩子兴趣的培养上还是下了一番工夫的,他让孩子的兴趣既能够持续,还能更为浓厚。有研究发现,婴儿期的一再重复,有利于加强他们的脑部智力组织的功能。之所以向婴儿反复地灌输他都不觉得厌烦,主要是因为他们还处于一个不懂厌烦的阶段,因此,父母才可以用反复的做法,来增强他们的智力。

即使是出生才3个月的婴儿,只要每天重复播放几次音乐给他听,过了一段时间,任何深奥的音乐,他都会记得。由此可见,婴儿对外界吸引的关注是十分惊人的。

这一时期的一再反复,除了有助于孩子的智能发展外,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某一事情的兴趣。

通过不断的反复而记住了各种音乐与童话的婴儿,就会渐渐地着迷于自己所喜欢的音乐或故事。也就是说,反复的作用,一方面使得孩子能熟记故事,另一方面也同时增进了他们对该故事本身的兴趣。

经常反复听故事的孩子,随着不断地长大,会对画本渐渐感兴趣,进而再对画本上的图画、文章产生好感,最后就会激发出想亲自去读的意念。

不管是对音乐有兴趣还是对图画有兴趣,这些都少不了父母的关注,只有父母发现了孩子的这些兴趣,才能让它继续发下去。如果父母不关注孩子的兴趣,纵然孩子再有天赋也是枉然,因为没有机会让他的天赋施展出来。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多多关注孩子们的兴趣,说不定,你的孩子就是一个天才呢。

9

不要把某些兴趣强加给孩子

父母箴言

父母应时时处处留心孩子,敏锐地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培养孩子在某一特殊领域和学习上的浓厚兴趣。父母要注意的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把某些兴趣强加给孩子。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认为,对于教育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经常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兴趣。他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孩子不断地予以同情的观察,才能够进入孩子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用什么教材才能使他学习得最起劲、最有成效。”

在很多情况下,父母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兴趣、愿望、希望甚至是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都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虽然孩子的可塑性很大,但对于有些孩子来讲,在他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强迫他去做一件事情,是一种很痛苦的事。这样做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损害孩子的天性。

如果孩子自己能保持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习惯的兴趣,是再好不过了,但在很多情况下,兴趣也是需要后天的培养。尤其是面对有时显得枯燥的各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时,兴趣就更需要培养了。但是,我们不能不提醒父母,父母自身的兴趣对子女兴趣的有无、兴趣的高级与低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一对从事音乐工作的夫妇,希望子承父业,让儿子也成为一个著名音乐家。于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出色的小提琴手。孩子不到3岁,他们就为孩子买了一把儿童专用的小提琴,漂亮而昂贵,希望孩子能爱不释手。可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不管他们怎么去哄,怎么去鼓励,孩子就是对拉琴毫无兴趣。每次拉琴只是机械地把弓放在琴弦上拉动,睁着暗淡无光的大眼睛,似乎是在受难。

有一次,儿子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决定给他买一件他最喜欢的礼品作为奖励。向他征求意见,问他想要什么的时候,孩子想了想,低着头说:“我说了你们能满足我吗?”父母说:“只要办得到的,就一定满足你。”孩子便用乞求的眼光看着父母,用郑重的口气说:“我要的礼物,就是你们别再勉强我拉琴,行吗?”父母听了孩子的话不免有些震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片苦心,对孩子却是沉重的负担。孩子竟然把“不再拉琴”视作最好的奖赏。这是好心的父母绝对没有想到的结果。

现在有不少父母,总想为孩子安排一切,包括孩子的前途,他们都早已经为孩子设计好了。他们自己节衣缩食,却不惜拿出大笔学费,替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兴趣班”,其实孩子既没有他们想象的特长,也根本没有什么兴趣,都是父母在那里瞎忙乎,孩子们在父母一厢情愿的逼迫下也是苦不堪言。孩子上什么样大学,学什么专业,也多半由父母包办。

一些父母眼看别人3岁的孩子就会背唐诗,也买回一本,每天口读面授,逼着孩子背诵。还有的父母,希望子女成为少年画家、书法家、乐坛“神童”,也不顾忌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条件,就把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抠出搞“智力投资”,但结果往往不能与他们的愿望成正比。

如果不顾孩子的自身资质,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用父母的爱好与期望,越俎代庖,替孩子去选择奋斗目标,则注定要徒劳无功。让喜欢画画的孩子当数学家;让喜欢数学的孩子去当歌唱家;让喜欢唱歌的孩子当作家,这样的“期望”不仅注定不会成功,而且往往会把孩子原来的长处也抹杀殆尽。

10

不要因为兴趣而限制孩子的自由

父母箴言

很多父母意识到了兴趣的重要时,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往往就剥夺了孩子的另一项权利,那就是自由。因为兴趣没有了自由,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要知道,只有有了自由,他们才会对事物产生兴趣。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孩子是不会对什么东西有兴趣的。

“兴趣是第一位的!”

“首先要有学习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一切都好办,学习成绩自然会好起来!”

在当今的教育上,很多的父母和老师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兴趣是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因素。于是,他们为了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而忽略了另外一种比兴趣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孩子只有有了学习的自由,才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没有自由,就很难会有兴趣,即便是有兴趣也难以持久。所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说,孩子是否自由,决定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自由的程度决定着孩子对学习兴趣的大小或是持续时间的长短。

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这种说法很不科学,试想一下,如果比尔·盖茨是一个生活在中国的人,他还会有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吗?别的不说,只说他从名校退学这一点来说,有哪个中国家长能够做得到吗?如果正在上清华或是北大的孩子突然告诉父母要退学,父母可以不干预吗?

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是相对来说,自由比兴趣更重要。自由有助于一个人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则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兴趣是从人所享有的自由中产生的,没有了自由,兴趣就只能是一个空有的词语,也或许会成为一种“短命”的兴趣。

当然,有些孩子也会在一种不自由的环境下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那可能是因为他生活在父母的棍棒之下。这样的孩子既没有学习的自由,更说不上什么学习的兴趣,他们之中或许也可能会有不错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还很优异,但是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的。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管他们长大之后心理上是不是存在某些隐患,至少会在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方面有所欠缺,当然就更不用提什么想象力和创造性了。

有的父母在把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当他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却常常会忘记给孩子自由。如果孩子没有了自由,父母就会很难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因为,不管是什么人的兴趣都是自发的,它会有一个发生、成长的空间。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自我表现的空间,让孩子在充分的自我表现中,显露出自己的个性与兴趣。

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也不等于父母完全撒手不管,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问。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孩子所享有的“自由程度”。那些正处于学前教育以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也没有“长久性”,对这样的孩子的学习父母还是有必要引导和监控的。但是,也要以不挫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不能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压力和恐惧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主性、自制力和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控制的力度就要开始逐步减弱了。

让孩子拥有自由,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只要给了孩子自由,即便他开始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自由也会激发出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因为孩子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上,对于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他也会有所耳闻,也会影响到孩子对社会的看法。孩子也知道他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要为自己的前途打拼。这样,他就会开始努力学习、主动学习,根本用不着父母去督促他学习。

尽管自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老师和父母还只是看到了兴趣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在兴趣之上的自由。兴趣是很重要,由于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兴趣,也很可能会使孩子的学习变成兴趣导向,但是,单纯的兴趣导向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不利影响。要知道,兴趣往往只会停留在情绪化的、感性的层面,仅仅凭着兴趣是很难应付那些巨大的学业竞争压力的,学习的动力也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兴趣导向明显地存在着偏颇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能让孩子获得学习上的自由,那么,孩子不仅能从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持续地发展这种兴趣。不管孩子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孩子都容易保持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孩子的思维会更活跃,心态会更健康,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不仅如此,从小在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将比在不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高得多。父母与其花大力气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还不如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孩子,把自由成长的空间还给孩子。

“自由”是上天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礼物,但是很多父母却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把这一份礼物给没收了。虽然说自由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有了自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成才,但是,那些没有自由的孩子,就很难真正成才。如果说还有什么对孩子的学业进步最有利的话,那就是“自由”,如果说有什么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话,那也是“自由”,如果说有什么最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话,那还是“自由”。

11

在玩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兴趣

父母箴言

如果问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答案当然会是“玩”。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对玩儿没有兴趣。所以,想让孩子对一些东西感兴趣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

兴趣是发展孩子智力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要想让孩子的智力获得发展,首先要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掌握他的兴趣特点。如孩子喜欢玩水,家长就给他一盆水,并相应地提供一些辅助性材料。如:小瓶子、木块、海绵、小铁片等等,让他尽情地玩水,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能身心愉悦,而且使孩子了解了水的属性,获得了物体沉浮的相关经验。

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他更多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借助玩具表现活动内容,反映他的情感和意愿。如:一根小木棍,可启发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当马骑、当钓竿、竖起来当旗杆等等。这样一物多用,既激发了孩子玩的兴趣,又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另外,父母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果冻盒和小药球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楼房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发展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

兴趣还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一个孩子如果对某一门功课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想要使孩子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父母则应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有的时候,在辅导孩子的学习时,合理地设计一个小小游戏,在“玩”中就能激发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孩子学习数学中“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因这一内容概念比较抽象,同时由于受孩子自身空间观念水平的限制,孩子学的时候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此,父母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3分钟内用剪纸形式完成一幅作品,作品表现的内容必须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比如一片树叶、一只蝴蝶等等。然后,父母可以拿出自己的作品:第一幅是一只蜻蜓,不过这只蜻蜓比较奇怪,翅膀一边大、一边小;第二幅是一条裤子,但一条裤腿长、一条裤腿短;第三幅则是一片树叶,但一边特别肥大、一边特别瘦小。把这三幅作品展示在孩子的面前,肯定会让孩子开怀大笑。笑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父母可以乘胜追击,连续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发孩子的数学思考:现实生活中这三样物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你的作品中的物品是否也有这个特点?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用剪纸来表现这些物品时我们可以采用怎样巧妙的方法,剪得又快又好?这样一来,孩子的求知欲就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家庭气氛非常活跃,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不错。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玩”中也能学数学。

其实学习任何一门功课,孩子是否有求知欲望,这种欲望是否强烈,是学习这门功课的原动力,也是能否学好的基础。切忌在孩子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父母武断地下达学习任务,这会使孩子在没有接触这项学习任务之前,就有一种本能的抵制与反抗情绪。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本教育家铃木主张,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应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他反复听著名的交响乐、各种唱片,经常带他去看别人拉小提琴。使孩子渐渐地对音乐产生兴趣,有了自己也想试试拉小提琴的愿望。这时再给他提琴,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再加上孩子如饥似渴的练习,必然能取得很快的进步。

先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再让他接触这方面的学习,的确是很好的经验。所以在每年的暑假期间,父母都应该了解一下,下学期孩子将要开哪些新课,比如要开地理课,有空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先带孩子一起看看地图,让他找北京在哪里,上海在哪里,旨在让他事先有所接触,引起好奇,培养兴趣。又比如,下学期要开物理、化学课了,父母可以事先找机会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下,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一些有关问题。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天热了温度计上的水银为什么会上升等问题,与他一起讨论,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时,孩子往往又会针对日常遇到现象,提出许多“为什么”。这时就可以告诉他,父母也不见得都知道,你好好学习物理、化学,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这样,在尚未开课前,孩子心目中就有了向往与渴求,开学后,就会对物理、化学课产生兴趣,就会兴致盎然地听讲、提问、找答案。这样积极主动地学习,还用发愁成绩不好吗?学习成绩好,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孩子不仅会主动地去学,而且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容易学,这就引入了良性循环之中,父母也就不用天天为孩子不会做作业发怒了。

反之,如果家长引导无方,一旦造成孩子对某门功课的畏惧心理,或产生了厌烦情绪,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倾向,便很难学好了。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学习的动力首先是来自兴趣,是我们家长必须从孩子身上发掘的。而兴趣正是发掘这种动力最有效、最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因此,发现、保护并鼓励孩子的兴趣,是父母们发展孩子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

同类推荐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 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高情商的父母懂得将自己的优点传授给孩子,也懂得改正自己的不足,并懂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父母的情商决定孩子的一生》为家长提供了8堂情商课,是每个家长都应结识的“家教良友”,更是促进家庭教育的情商教科书。家有儿女,切不可错过!
  • 长大成人培养女孩气质

    长大成人培养女孩气质

    本书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给家长提供很多非常实用的建议,让你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帮助孩子校正成长的方向,发挥独特的潜质,轻松地步入杰出青年的行列。
  • 科学胎教艺术读本

    科学胎教艺术读本

    文章讲述的是:解说胎教,胎教与优生,养胎与胎,胎教方略,十月胎教教等内容。
  •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

    健康的喂养方式是宝宝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美食天下(第1辑):好妈妈必学的宝宝健康食谱》从多方面入手,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喂养宝宝,让宝宝吃得更健康。主要内容包括:营养补充食谱、特殊时期营养食谱、特效保健食谱等。
热门推荐
  • 最强王者重回十年前之悠闲

    最强王者重回十年前之悠闲

    白策是最早一批的王者荣耀玩家,也是最早一批的电竞选手。从18岁到28岁,十年王者沉浮,白策终于捧起了最能证明他实力的最佳选手奖杯。然后,第二天,白策深夜心悸死亡的消息,便上了微博的热搜。等到白策再睁眼,他发现自己回到了十年前。身边还是熟悉的一切。不过,就是不知道为啥,他的名字变成顾策了。……emmmm,重生之后的生活,貌似很悠闲呢~
  • tfboys之吹开的蒲公英花种

    tfboys之吹开的蒲公英花种

    额,原谅阳阳我不会写简介,看完之后,请自行补脑!
  •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女人的幸福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幸福没有诀窍,在这里,本书是成就女人幸福的终身指南,是馈赠女人最好的人生礼物!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揭示女人一生幸福的六个关键,教会女人由内而外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 你亦是我的星辰大海

    你亦是我的星辰大海

    初春的风儿柔和又霸道。对春天的花草柔和,对处于春季的人们霸道。它霸道的褪去人们身上厚重的冬服,换上轻便的春服。在世人的眼中,司少夜霸道,冷漠,无情。可在风清眠的眼中,司少夜是那般的温柔,专情。他把世间的温柔都留给了风清眠,风清眠也亦如此。
  •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

    《许地山精品选》系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系列书之一。《许地山精品选》由许地山著。《许地山精品选》由散文小品、蛇、笑、三迁、愿、山响、愚妇人、蜜蜂和农人、爱底痛苦、信仰底哀伤、暗途、梨花、难解决的问题、暾将出兮东方、花香雾气中底梦等内容。
  • 予你一纸时光情书

    予你一纸时光情书

    “你为什么要出现在我和希桐的婚礼上。为什么要走进我的房间爬上我的床。”安简阳一愣,声音满是暴怒:“你有孩子了?”“是的,陆逸鸣的。我从来都没有爱过你。”叶璇玑自嘲的笑,她不能暴露孩子的身份。后来她被害坠楼。再次醒来的时候,她怔怔的看着安简阳的脸。“你是谁?”
  • 假如人生还剩七天

    假如人生还剩七天

    “这回考了多少分?”“够你吃不够?”“还有几天就要高考了?”“你能不能争口气?”......“啊啊啊啊~~我不想高考”
  • 深绯味道

    深绯味道

    我张开手拥抱你,背后是一眼不可见的过去和未来
  • 战争之风

    战争之风

    新时代的开始不仅仅是文化的变化,更多的是书卷气息无法掩盖的无尽烽火与硝烟,贪婪的巨魔和食人魔、山林中漫步的矮人和精灵、统治暗夜的亡灵与恶魔、信奉战争的兽人……非人智慧生物在这片古老的大陆重铸着自己的传说,战争之风已然吹去,他是否又能放弃过去在这片血与火的大陆中竖立起自己的战旗,无论过程怎样,一场史诗般的冒险已然开启……
  • 神医狂妃

    神医狂妃

    邱桑容,邱家最杰出的医圣变成淮定国权相的嫡孙女。明明是臭名远扬,无用的草包,却尽得家人百般的疼爱。为此,她不惜一切尽心守护家人,保家人一世平静安稳。却是一场赐婚,揭开了一场阴谋。随着一个惊天秘密暴露于人前,她才知,一切却全是个假像,摇身一变,她成了神秘的圣手女神医,高深漠测的医术,神秘的行踪,神秘的身份,令天下人寻而不得。当她的身份一层层的揭开,天下哗然。阴险狡诈的万俟王,处处与她作对。狡猾的狐狸公子,要借她手杀人。娴雅无害的成王,机关算尽,祸她满门。只顾玩乐的太子,如毒蛇般攻击她的要害。姐姐与她争男人,不惜手段要除掉她。二房,三房都不是省油的灯,添了火还给你加把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