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988000000003

第3章 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史玉柱论诚信做人

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

史玉柱如是说:即使巨人破产,我个人也要还老百姓的这个钱。

精彩解读

孟子有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如是,是之取尔。”这句话是说,君子立身应该像流水那样有本有源,循序渐进,源远流长。

诚信,实际上是个人和企业的一种资产,一种保障。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诚信,主张“无信不立”。当今社会,诚信也被认为是人立根之社会的根本认知和行为。

后来,曾有记者采访史玉柱时问到:2001年,这一年中间,您在这一年想做的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史玉柱:还债。

2001年1月,时任上海健特生物科技公司策划总监的史玉柱通过珠海士安公司,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债。

厉兵秣马,终于东山再起并仍想做大事业的史玉柱一语惊人:“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清1.5亿元的欠债……商人也很现实,我是站在商人的角度,那我这个钱如果不还,我以后也做不大。出于商业的考虑,我也必须把这个钱还上。”

史玉柱用来还债的钱,是史玉柱于1999年7月健特公司成立时签署的一份协议借来的1亿元。协议大致是这样的:“健特公司运营脑白金,如果失败了史玉柱偿还公司本金,如果发展起来健特要借1亿元给史玉柱用来解决珠海巨人大厦的问题。将来健特要上市,到那时史玉柱再用获得的收益还。”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先来回头看看之前发生的事情:

1997年,巨人危机爆发后,史玉柱黯然退场,悄悄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1998年8月,史玉柱悄然离开了珠海,把倒地不起的巨人留在了珠海。他要另起炉灶,他要还债。

他开始了负重的二次创业。后来,史玉柱说,这两年如果要回顾的话,主要就是一个字:苦。比1989年刚刚出来创业时还要苦,那个时候苦是苦,但没有心理负担。

“巨人的债务有两大块,一块是经营性债务,一块是老百姓买楼花的钱。对于经营性债务,我们的设想还是盘活巨人大厦来解决。老百姓买楼花的钱,只能从巨人之外,从新的事业产生的利润中来,因为巨人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这笔钱是需要现金的。这就是我1998年8月离开珠海的动因。”史玉柱说。

是当时我有个10年计划。10年之内还清老百姓的钱,一年攒1000万(元),至于说能否提前我心里有底,但提前多长时间我不知道。

史玉柱回忆曾经在南京的一段隐身生活时说道:“中山陵再往前走,有一片树林子,带一本书,然后带一个面包,为自己充电,管理的书,那时看了洪秀全、毛泽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比较悲壮的书,一共一年多的时间,每天早晨10点起床,那时候住宾馆,然后下楼开个车就往那边走,路上买两个面包,一杯饮料,部下都在外面做市场,我就通过电话指挥他们,晚上天快黑了,就开车回来,到了大排档,随便吃一点。”

2000年10月,沉寂多年的史玉柱受邀于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共同讨论《跌倒的巨人能否再站起来》。史玉柱先是反思了巨人集团的失败,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但是“具备做企业家的素质”,并再一次提到一定要偿还老百姓的血汗钱。

当被问到:你是当初跌到谷底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还钱,还是等到脑白金卖到一定程度,觉得有能力还了,才开始还钱时,史玉柱在深思了一会儿之后回答说:

我1997年夏天时是最胖的,当时巨人救不活了,人非常轻松,精神最好,还钱是我公开承诺过的,但那时候没有时间表……后来脑白金做起来了,我才开始考虑钱什么时候还的问题。

当时就有现场观众对史玉柱表示支持,“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我相信将来要成功的话,你这钱一定得还。毛泽东的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假如你要把人心失掉的话,你将来再也不能重新辉煌起来。”

节目的主持人王利芬在节目结尾高度评价了史玉柱的表态,她说:“我认识很多朋友,他们对史玉柱个人的人格魅力,非常佩服。而且他们对史玉柱一复出就始终想还老百姓的钱这一点非常感动。就我个人来说,对他攀登珠穆朗玛峰这样一个壮举,内心也充满着敬意,刚才大家一直谈失败和成功的话题,我在这里想起了一句话:当你想好了怎么去赢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会为你让路。我想把这句话,送给史玉柱和他未来的事业。”

智慧小语:

真正的成功者以诚实为做人之道,懂得诚实是获得彼此信任的基石。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旺。经商立业,一定要讲究信用、提升信誉、做到以诚信为本。一个企业家如果把人心都失掉了,重新辉煌起来的机会就不太大了。

没有一个说我走错路

史玉柱如是说:当初巨人失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们不该放弃IT去搞生物制药,可是现在我和IT界的企业家聊天,没有一个说我走错路的。

精彩解读

远航的水手之间有一句话:“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同样的道理,在商场上厮杀没有不经历失败的。而最后的成功在于你还有没有失败后重新来过的决心与勇气。

巨人危机后,史玉柱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债主们对他的怨恨也慢慢变成一种无奈的抱怨。没人知道这个曾经想做“东方IBM”的人,到哪里去了,在做些什么。

此刻,史玉柱带着他的“火枪手”们从西藏回到珠海,在寻找翻身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脑白金。巨人大厦“倒塌”后,史玉柱是痛苦的,但是不茫然,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直在不停地思考。他当时想到的是:

我熟悉的领域就两个,一是电脑,二是生物工程。电脑业此时要白手起家已经很困难了,投入很大,销售额也许容易做起来,但利润很难做起来。于是,他想到了将来想定位在生物制药上——非处方药。因为他现在已经在着手这一领域的研发,包括一些尖端的领域,比如基因。

另外自己还有两个特长,一个是营销策划还说得过去,另一个是还有待进一步建立的,就是研发。

当时,史玉柱的一位老领导来看他,问起他的打算,史玉柱坚定而又清清楚楚地告诉对方,自己想继续从事保健品行业。

对此,这位领导并不认同,他认为史玉柱可能是太想还债,以至于昏了头。因为在当时,中国的保健品市场上已经有“太阳神”等众多知名品牌,人们都认为这个市场已经饱和。但史玉柱坚持自己的意见。

因为,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保健品市场远未饱和。对于生物科学的价值,史玉柱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

生物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有很多机会,就看谁把握得住。

所以,在钻研基因差不多两年之后,史玉柱大胆地再一次选择了保健品这个行业,除了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外,还因为有他以前“脑黄金”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信誉。

当时,尽管史玉柱已负债两个多亿,可他的兜里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脑白金。巨人危机爆发之后,巨人集团在全国的分公司和营销网络都迅速瓦解。但是巨人在美国的公司还没有受到影响,负责研发的是史玉柱的大学同学袁彬,也就是当初为史玉柱开发脑黄金的人。1997年8月至9月,在美国研发的新产品脑白金进入攻坚阶段,1998年上半年研制成功。直接生产后,马上就可以投放市场。

经过充分地考虑,史玉柱将市场的重点放在了华东,他认为:巨人集团和他史玉柱个人在珠海的信誉已经丧失,要在珠海建立根据地那是不可能的;华东地区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市场,并且具有很广泛的辐射作用;另外,华东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较高,因而那里的人们对保健品更容易接受;再者就是因为当年的脑黄金在华东地区的销售不错。

1998年,史玉柱分别在上海和珠海注册了公司。“因为要对全国市场做调研,史总也没有办公室,自己拿了一个小箱子,把它作为移动的办公室。”巨人集团副总裁程晨回忆说。

新公司的思路和产品来源都已经有了,就是缺乏资金。

至于启动资金,2001年,史玉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离开珠海的时候,新公司的思路包括产品来源都已经有了,但是没有钱。

史玉柱从朋友那里借了5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把借来的钱作了如下分配:先拿出5万元,给几十个一直跟随着他的工作人员补发了拖欠的工资,稳定军心,鼓舞士气;15万元给了无锡一家公司用于生产脑白金;留出15万元做预备资金;剩下的15万元全部砸向了江苏省江阴县。

刚开始我们做得很小,就做江苏一个县。两个月后打开了市场,有了一点利润,就做下一个地方,就是这样一点点滚出来的。到现在,除了广东、北京,内地其他省份都在做了。我们一直是合作生产,到后来我们收购了江苏一个地方负债率很高的药厂,才有了自己的生产线。现在公司的销售额旺季的时候是千万元的量级。

史玉柱每次谈到巨人的复苏,都会提到“江阴调查”。在他看来,“江阴调查”是巨人危机后的一个分水岭,他从那个时候起对巨人的东山再起有了信心。

“脑白金”面市之后,迅速风靡全国,到2000年,月销售额达到1亿元,利润达到4500万元。史玉柱在全国建立起了拥有200多个销售点的庞大销售网络,规模超过了鼎盛时期的珠海巨人集团。就这样,在脑白金的大力“滋补”下,巨人奇迹般地活了过来。

智慧小语:

真正的成功者是以诚实为做人之道,懂得诚实是获得彼此信任的基石。要想成功,你必须自己制造机会,决不能愚蠢地坐在路边,等待有人经过,邀请你同跨到财富与权势之路。

还钱的新闻不是策划

史玉柱如是说:2001年还钱的“新闻”不是策划,至于全国媒体的报道也是被你们(媒体)生逼出来的。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其实说到底我不是太张扬的人,能回避就回避,尽量少接触,因为我现在没这个需要。

精彩解读

2001年上半年,史玉柱又一次成为了媒体的宠儿。

一时间,关于史玉柱还钱的种种报道在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一些网站还特别为此开辟了专栏来讨论史玉柱的还钱之举。数百网友对史玉柱本人做出各种评价。其中大多数人都对史玉树柱跌倒还能够再爬起来表示钦佩,对史玉柱欠债还钱的行为给予评价“史玉柱是真正的巨人”、“真正的英雄”、“是条汉子”。

也许正是凭着还钱的举动,史玉柱成功当选为中央电视台评出的“2001年央视十大风云人物”,于是,关于史玉柱还钱目的的议论开始沸腾起来。

在此之前,曾经有著名的商界女名人张树新在一次电视节目中,给史玉柱出主意:这钱你可以不还。从法律角度看,有限公司只要申请破产,个人无需承担偿还的责任。

一些媒体认为,史玉柱还钱,是为了给自己的公司、自己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试想,如果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都换成广告版面的话,这个价格是将会远远超出史玉柱还钱的一个亿的。而熟知传媒和广告的人都知道,以新闻刊出的报道要比广告的传播效果不知高出多少倍。这样看来,史玉柱还钱,不仅解决了心头之痛几时到了心灵上的安宁,还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位新闻界人士曾这样向《IT时代周刊》评论史玉柱的表现:“在还债这件事上,史玉柱扮演了一个很仗义的角色,满足了人们对江湖义气的一种期待,这很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当时人们不会追究他完成这件事用的是什么手段。但实际上很多人希望有一个人能这么做,而且他做的这个过程也是毫无瑕疵的,那样更像一个神话。但事实往往是,最后神话破灭,背后可能隐藏的是一个更大的谎言。”

《英才》杂志更是直接认定,史玉柱还钱是一石二鸟之计,其文章中谈道:“中国的商业信誉毕竟太稀缺了!即使史玉柱只拿出了‘半拉’,我们还是应该以宽容之心待之,否则,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岂不亏得更多,但是吹捧和‘炒作’大可不必。”

在那段时间里,史玉柱曾自己戏言“还钱还成了罪人。”史玉柱后来说道:

2001年还钱的“新闻”不是策划,至于全国媒体的报道也是被你们(媒体)生逼出来的。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其实说到底我不是太张扬的人,能回避就回避,尽量少接触,因为我现在没这个需要。

的确,现在社会存在着道德沦丧、信用低下的现象,许多人欠了钱都当没事一样。像史玉柱这样站出来还钱的,也确实是不多见的。

根据法律,巨人申请破产,史玉柱是可以不还债,但如果不还债,史玉柱就只能永远地躲在幕后了。如果他站出来,一面是重新发迹的大富豪,一面是欠着巨款未还的史玉柱,不要说债权人和媒体不会饶过他,他的这种公众形象也会将他置于极为被动的境地,并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可能再次天折。

但是,随着中国信用体制的加速建立,没有信用的企业和个人,都会为自己不诚信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家来说,金钱和信用都是重要的。但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史玉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即使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史玉柱的心里有着更为远大的目标,他想站起来,想做大事。

智慧小语: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金钱和信用都是重要的,金钱失去了可以再来,信用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商场上也需要以诚待人,时时刻刻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他们着想,而不能自私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从而赢得别人的信任。

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

史玉柱如是说:背着污点做不了大事,谁都会说:“这个人把公司搞得一塌糊涂,欠老百姓的钱也不还。”这样的话你将来什么事都干不了。

精彩解读

柏拉图说过:“不应该治疗肉体而不治疗灵魂。”而史玉柱则以自己的举动证明灵魂的洁净才是最重要的。而西方有句谚语叫做:“诚信是最好的政策。”显然,史玉柱很好的使用了这一“政策”。

挽救巨人的一切努力均告失败,辉煌一时的巨人集团终于轰轰烈烈地倒下了。在一片狼藉中,史玉柱面前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从头再来。在经历第一次失败之后,始终抱着“希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成功企业家”信念的史玉柱,他心里的目标非常明确:

这些年很多人问我,将来的目标是什么?我说将来的目标谈不上,现在的目标很清楚,就是合法经营,获取利润。获取利润干什么?把老百姓的钱还上,然后才能谈我的发展。

我认为人应该有个社会责任,这一次创业比第一次要难得多了。第一次创业从四千块钱起家,就是说从零开始吧。我这一次可不是从零开始,我要从负数开始,从这个负数开始,尤其开头是最难的,当然在开始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老百姓这部分钱就是由我个人来还,我努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挣钱,通过做实业,做产品,先挣钱。挣了钱,先把这部分的钱还掉,然后再发展自己的事业。老百姓的钱一定要还,毛泽东有一句话,得人心者,得天下。假如你要把人心失掉的话,你将来再也不可能重新辉煌起来。

他强调说:

另外有个概念要纠正,我没有说我站起来了。我还在那儿趴着呢,我只是把那个(欠的)钱给还了,事业上(是现在才)刚开始,我现在开始创业,我从(2001年2月)15号以后开始创业,才开始干自己的事儿。我还趴在那儿呢,以前不是休克了吗?现在我眼睛睁开了,但还没站起来呢,我想站起来。

对于史玉柱的还钱行为,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曾评价说:“史玉柱行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自觉地、主动地站出来兴建这个道德制度。一个企业最重要的道德制度就是诚信原则。史玉柱还钱表明了他企业的诚信,表明了他做人的诚信。这对他未来的商业前途是一个非常高的回报投资。”

“当他做脑白金赚了第一桶金以后,忙着要还账。当时对这点我真的还是认同,而且觉得也很不容易。摔了跟头的人,甚至饿了肚子,知道钱有多金贵,拿到了这个钱以后,还想到先把该还的账还清,然后再重新起步。我觉得他就有做大事的这种潜质。”柳传志对史玉柱的还债行为给予这样的评价。

史玉柱说,巨人集团的债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在香港所卖的楼花、在国内卖的楼花,以及国内法人间的债务。在史玉柱看来,国内债务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偿还国内债务最后一步,在这个月底就能完成。这次,我们准备了4000万现金,只要人来我们都还。这样,我就完成了我人生两步走的第一步,之后的路才是重新开始。”

史玉柱解释了作出两种还款计划的原因:“有人说,100%回报,然后还利息,精神赔偿加起来要15亿元。要我个人去掏15亿现实不现实?不可能操作,要2亿美元。现在我能拿出上亿的钱已经不容易了,希望大家也能够理解……只要我不出问题,只要我这个人不问题,这部分资金不会出问题。”

“巨人”事件后,史玉柱的巨人公司一直没有申请破产,事实上如果申请破产,巨人集团的债务和资产相抵后,史玉柱就完全可以脱清干系。于是,曾经有人这样对史玉柱说,其实这些钱你是可以不还的。因为从法律的角度看,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只要把巨人申请破产,个人就无需承担偿还的责任。但是代价是必须一直承担欠债的骂名。

假如史玉柱本来就不想还这个钱,在今天的法制环境下,他可以找出很多合法的不还钱的理由,1.5亿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今,他主动地把钱还清了,至于其中的原因,史玉柱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坚信我们将来还是要做大事的。

他说,实际上,我们还是想将来做一些大事的。如果你曾经搞成一个烂摊子,而且这个烂摊子最后还是以非常不好的方式——破产来结束,我将来再做大的话,比如说到银行贷款,就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

2001年,史玉柱在还完钱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道义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之外,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考虑。

一举两得。我尽了我应该尽的职责了,社会责任我尽到了,对我将来发展有好处,眼前我好像吃亏了,1个多亿现金我付出了,但是这个回报我觉得不止1个亿。

假如不还,我想将来企业做大了,合作上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你亏了钱不还钱,人家对你就有畏惧心理,还了之后,本来是个污点,现在可能就变成对你有好处了,能更轻易地找到合作伙伴。现在我们到银行贷款,银行也不用我们抵押,他们说只要史玉柱在,只要史玉柱签字,就可以贷款给我们。

史玉柱说,“前几年,有时候走在外面,总感觉到四处有人在盯着我,虽然他们不一定能认出我来,但是,肯定觉得很脸熟,不自觉地盯你几眼,这种感觉特别难受。就像是做错事被人盯着一样。”所以说,还款解决的一大忧愁是帮助史玉柱解除了心病。

《解放日报》透露说,“无债一身轻”的史玉柱表示,兑现了“欠账要还”的承诺之后,他要在上海重新干一番大事业。

2001年2月,史玉柱在《解放日报》第4版上面印了两个20多厘米见方的大字“感谢”、“感谢”,史玉柱发感慨良深:

“十年前,巨人创造过辉煌,四年前,巨人跌入低谷,新世纪,巨人从上海复出,感谢上海优良的投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感谢上海人民的厚爱。史玉柱真的站起来了。”

智慧小语:

信用的损失是最大的损失,最大的失败是人格的失败。商人能力越大,就越想支配更多的钱财,所以总觉得钱财不够用;因为你的钱财不够用,总是希望别人投给你更多的钱财,所以你就必须比社会上其他任何人更要讲信用。有信誉的人,融资多少亿或许都不算难事;没有信誉的人,或许1毛钱都借不到。

链接:道商创业的七重境界

道之德性以水来示现,人之德性以善来体现。

道商该如何让自己的商德接近于水德,最终成就不朽的王道事业,构筑自己的“商业帝国”呢?老子同样给我们提出了七大标准。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有道之士,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七大标准的指导下,效仿水之德而立功、立德、立言,任其成而成其大,创建事业利益大众而不争功,不居功。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水不争自德,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成其王道事业而有大商德。

同类推荐
  • 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理论、实证与政策选择

    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理论、实证与政策选择

    本书着力于为跨国公司本地嵌入(根植)问题提供一个实践问题导向型的系统分析管理框架。作为外资引进大国,我国如何更好利用外资带动和促进全国或本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无疑是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理论与现实研究课题。如何将跨国公司“引进来”固然重要,但如何将跨国公司“留下来”、“促发展”更为关键。本书试图通过对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系统性研究,识别在多因素、多主体的综合影响下,目标冲突、冲突协调、嵌入失效、嵌入“消退”等路径机理、现实困境和相关政策安排问题,系统剖析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行为的深层次机制和政策实践难题。全书对地方政府、跨国公司等相关主体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经验启示和政策指引。
  • 用数据说话

    用数据说话

    这是一本角度新颖、实践性强的企业管理书。从大数据时代的视野出发,结合生动的企业管理案例,针对数量化管理思维、数量化管理工具与方法、对人的数量化管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数量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以此,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高效、可操作性强的良性管理体制,使管理者学会用数据说话、具备精细化管理的能力,从而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及时规避风险、高效复制成功经验,实现企业的国际化与员工的职业化,让企业在这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全书角度新颖别致,语言深入浅出。
  • 海盗团队生存与共荣

    海盗团队生存与共荣

    海盗团伙中有着严密的制度与管理文化.一个海盗团伙的首领通常会以制度为基本手段来制约他的同伴们。海盗成员本身就有着凶恶张扬的个性。难以束缚,也难以统一管理,因此,海盗首领通常会对触犯制度者处以极刑。这就是海盗维持铁的团队精神所使用的强硬手段。今天,我们借鉴海盗团队的这种强硬手段来维持企业的制度和完善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发展的宝典,企业文化与制度的完美配合更是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基础。
  •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投资理财细节全书

    如今,理财已经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么,理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益处和价值?大部分人在谈到理财的时候都是说要通过理财来为他的钱保值增值,理财确实有这样的作用,但这只是理财带来的表面效应,人们对理财带给我们的益处和价值还并不完全了解。经济发展迎来“理财时代”,理财能给我们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舒适安全的生活。理财二字似乎还给人一种稳健的感觉,是低风险的,而投资或投机都是高风险的,实际上,在中国当前浓烈的投机氛围之下,理财二字几乎与金融投资或投机同义。本书即花费大量笔墨给大家描绘了投资理财的种种方式方法,希冀每个小细节都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股权结构的理论、实践与创新

    本书通过对公司治理理论和股权结构理论的讨论分析,结合分析我国股权结构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运用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尝试对我国股权结构问题做出初步的尝试。
热门推荐
  • 我有很多药剂

    我有很多药剂

    一个名为唐钰的恶臭青年在异父异母的妹妹要求下进入到一款名为《江湖》的网游之中。进入游戏的第一天,便被几个小混混逮着丢下了悬崖,然而运气逆天的唐钰却没有死,反而获得了药王李时珍的传承。且看唐钰如何在游戏中呼风唤雨,成为游戏第一人!
  • 江东猛虎孙策

    江东猛虎孙策

    射箭运动员孙则的最大梦想,就是重生成三国时期的孙策,宰了董卓,砍了大耳贼刘备,收了关张赵云,烧死大白脸曹操……一统天下。然后干掉吕布,抢走貂蝉,娶了大乔娶小乔哦,小乔不能娶,小乔是周瑜的老婆……问题是穿越之后,一时半刻找不到周瑜!
  • 这是系统这是虚幻

    这是系统这是虚幻

    主角二货小青年,脑洞大开:这不会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吧,我周围的人都是系统代码,我其实在接受一个什么研究?
  • 那把墨绿色的大伞

    那把墨绿色的大伞

    根据部分真实改编事件~80年代母上年轻时的一些事情的回忆。
  • 大楚怀王

    大楚怀王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
  • 星魂飞驰

    星魂飞驰

    地球上的六十个重力点,从虚无中汲取暗能量,向着四周喷吐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一场全世界范围的病毒开始发作,人类也不能幸免,感染了末世病毒,超过六成人类沦落为丧尸,文明前进的脚步开始停顿。白龙杰带着妹妹,开始了未知的生存之旅。
  • 璀璨的眼眸

    璀璨的眼眸

    我原本以为你是我的唯一,谁知道你居然抛弃了我。。。。。。
  • 守护甜心之深海少女

    守护甜心之深海少女

    被禁忌在深海的少女,有着美丽的外貌和惊人的身份。曾为所有人放命一搏,可是人们都不相信她......命运轮回,她是她,他是他,在爱情上已无言可对,曾近的诺言是否已经实现......
  • 这个天道不正常

    这个天道不正常

    已经换到仙侠发布,书名《我的天道不正常》可以投资,签约有保障。所以各位亲能移步一下再次收藏吗?第二届天道选举大会于今日正式开始,接下来有请我们的候选人,他们分别是三清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还有佛教的两位圣人……诶怎么多了一个,嫦娥拍了一下爆满的胸口表示惊讶,天道给她的名单刚才没这个人。
  • 误惹邪王:无良医妃难搞定

    误惹邪王:无良医妃难搞定

    她是医学界的天才,一朝穿越,她破棺重生。当再睁眼时,却已不再是人前人下,医学界的奇迹……仙境山,风过枝蔓,他们不期而遇,而他却说:“女人,今后跟在我身旁,不许离开我半步!”闯荡江湖,他教她仙术,不想她却喊他一声师父!他微笑轻挑起她下颚:“乖,喊我一声夫君来听听?”她随手拍开他的狼爪疏离一笑:“师父!师徒有别,还望师父自重才是!”不期而遇始终是命中注定,而倘若那一世的缘起缘灭终究始于徒然,谁又会将此生用尽,来守候那一场缘恋?当残梦愈渐清晰,迷雾般的梦境,又将会穿梭着谁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