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070900000024

第24章 早一点淘汰过于“天真”的处世方式(2)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过:“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但能很好地与对方沟通和得到他们的理解,而且更为清楚地了解了对方的思想及其中的‘要害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没把他放在心上,有可能会引起仇视和敌意,也可能因此带来数不清的麻烦。”

在萧婷的公司,员工的忠诚度相当高,令其他企业界人士十分羡慕。她在管理员工方面有一个秘诀就是:在与员工谈话的时候,她会多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让员工时刻感到受重视、受关注。

曼卉是萧婷公司下属基层的一个电子操控员,在其他公司像她这种基层员工是没有多少机会跟高层领导打交道的。一次,她在搭乘电梯的时候跟萧婷和另外一个高层人员碰巧在电梯中相遇,曼卉微笑着向领导打招呼,萧婷也礼貌地回应。接着萧婷向另外一个高层人员对她的工作及个人状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三个人在电梯里的短短几分钟聊天的内容几乎大部分以曼卉为中心。这顿时让曼卉产生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不禁受宠若惊。

如果你在说话中,不管听者的情绪或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某著名企业家描述令人厌烦的行为时说:“一个满嘴‘我’的人,一个独占‘我’字、随时随地说‘我’的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经常用“我”字的人会给人突出自我、标榜自我的印象,使对方听来好像自己不存在,而且也搭不上话,这会在对方与你之间筑起一道防线,形成障碍,影响别人对你的认同。

事实上,我们在听人说话时,对方说“我”、“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同样让对方感觉受到了尊重。

因此,会说话的年轻人,总会避开“我”字,懂得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转换彼此的位置关系,经常使用“我们”开头。那么20几岁的年轻人,如何避免过于自我而让场合尴尬呢?下面有几点建议可供借鉴。

1.尽量把“我”字从你的语言中剔除掉

在开口说话时,一定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多说“我们”,这可以缩短你和大家的心理距离,促进彼此间的感情交流。

例如:“我提议,明天中午……”如果改成:“明天中午,我们……好吗?”会更容易让人感到亲切,赢得的支持会更多。

2.不得不用“我”字时,可以将语调淡化

说话不可避免地要讲到“我”时,你可以语气平淡地描述开,把重点放在事件的客观叙述上。同时,目光温柔,表情不要张扬跋扈,神态不要得意扬扬。不把“我”字说得太重,也不把语音施长,不要让人觉得你在鼓吹自己。

20几岁的年轻人要明白,处于社会之中后,切忌过于自我,要懂得考虑别人心里的感受。只有当你从心底剔除掉“我”后,你才能在社会上游刃有余,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没有人喜欢你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

20几岁的年轻人永远都像是一个能量充足的马达,不管任何场合,只要一激动便会有如“黄河泛滥”般滔滔不绝起来,越说还越带劲。对于一些有礼貌的人来说,他们会配合你的言语。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你这种没完没了的叙述无疑是一种“失态”。

看看我们周围,大凡文雅的绅士,优雅的淑女,都不会是一个聒噪不安的人。通常情况下,聪明的人会三缄其口,因为他们懂得“言多必失”。所以,年轻的朋友们,在任何场合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论,避免因为滔滔不绝而让自己有失身份。

在一次国际会议的与会者中,约有4成是日本人,6成是中国人。由于此次所有的发言都配有同声翻译,因此一般的与会者都可通过耳机用本国语言听到所有的发言。可是在听过中日双方的原文发言的话之后,现场的其他人士都很惊讶。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和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每次,只要日本人一站到话筒前发表演讲,十有八九的开场白都是这样:“像我这样的晚辈在各位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实在是让人汗颜……”、“今天,我的演讲准备得很不充分,一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虽然让我上台发言,但实际上我在这一领域称不上什么专家,我的发言能对各位有多大用也不知道……”这些话虽然都很谦逊,但让在国外生活多年的笔者来看,则实在令人着急。因为既然上台讲话,说这些开场白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在做演讲的时候,开头就空谈了半天,让听众很是不知所云。

而当中国演讲者发言时,则刚好相反。他们的表达都非常简短有力,而且开头就点明了要点,在座的外国记者也记录得很顺畅。

一个容易“废话连篇”,而且唠叨个没完的人,只要他一说话,周围的人就会退避三舍,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只会让人厌烦。试想,如果攀谈中只是你一个人谈得很尽兴,在谈话中享受到了乐趣。而别人却在一旁备受冷落,偶尔想插话但又插不上,这样不是很没有礼貌的一种行为吗?而且还很容易打消别人对此次谈话的积极性和兴趣。

古希腊有一句民谚说:“聪明的人,借助经验说话;而更聪明的人,根据经验不说话。”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是非之争,大多是因为话说得太多却不够圆满,结果漏洞百出。一些真正有见识、有学问的人往往都表现得大智若愚,不随便说话。相反,只有那些腹中空空,胸无点墨的人才喜欢吹擂。

水淼是一个特别“活跃”的女孩子,之所以“活跃”,主要就表现在她的嘴巴上。平时,她特别喜欢说话,而且常常煲电话粥就能煲一个多小时。

在某一次宴会上,水淼又开始了她的滔滔不绝的论述。她屁股都还没坐稳,就向邻座的太太讲起了某校长的秘密事,同时表现出对那位校长卑鄙行为的大为不满,并说了一堆攻击的话。

直到后来,那位太太才问她道:“小姐,你认识我是谁吗?”

“很抱歉,我还没请教你贵姓。”她回答道。

“我是你说的那位校长的妻子!”

水淼窘住了,但隔了一会,她却凛然地问道:

“那么,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那位太太摇头作答。

“哦,还好,还好!”水淼如释重负地说道。

20几岁的年轻人应该明白,精明的人不仅巧言善辩,而且还懂得“藏巧”,他们本着“言多必失”的处世名言,在不该说话的时候就不说话。

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言简意赅”。因为很多时候,这比多说更有效。任何人说话说多了后,都难免会有水分,这是人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掩饰自己或“骗人”的需要。自己要是多说,必然错得也就多,而“骗人”的东西,想让别人不知道是很难的。因此,不到必要时,还是少说为妙,除非真的到了非说不可的地步。当然,到了说比不说效果更好时,我们一定要说。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受到别人的重视。当我们放下聒噪的语言,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时,对方一定会有一种被尊重和受重视的感觉,双方之间的距离也必然会拉近。

所以,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再喋喋不休地发表你的高谈阔论了。在适当的时候不说话,这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尊敬讲话者的表现,是对讲话者的一种高度的赞美,更是对讲话者最好的恭维。懂得适当的“藏巧”的年轻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喜爱。

掌握对方心理,说话要“看人下菜碟”

如果你以说教的口气同你的老师说话,如果你以傲慢的态度同长辈说话,如果你以咄咄逼人的言辞同异性说话,那么你注定是不会受欢迎的。生活中,一些年轻人之所以受人欢迎,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物,变换自己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具有“看人下菜碟”的本领。

作家鲍威尔曾说:“我们要聆听的是话语中的含义,而非表面文章。在真诚的聆听中,我们能穿透别人的语言,发掘对方的内心。”看来,20几岁的年轻人,不管要表达什么样的意图,都需要先细心领悟与揣摩别人的意思,而后才能委婉地表达出来。

在上海一个著名的大酒店,一位外国人吃完最后一道菜后,顺手就将一双精美的筷子装入自己的内衣口袋中。这一幕正好让一位服务小姐看到了,小姐不动声色地迎上前去,双手擎着一只装有一双景泰蓝食筷的缎面小匣子说:“我发现先生在用餐时,对我国的筷子较为偏爱。非常感谢您对这种精细工艺品的赏识。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的主管已批准,把这双图案最为精美的筷子送给您,并按照大酒店的优惠价格记在您的账簿上,您觉得怎么样啊?”

那位外国人立刻就明白了小姐话中的弦外之音,在道谢后,说自己多喝了几杯白兰地,头脑有些发晕,才出现了失误,并且聪明地借此下台阶说:“我正希望有这样的贵宾待遇呢!”说着取出内衣里的食筷恭敬地放回餐桌,接过服务小姐给他的小匣子,走向付账台。

可见,倾听也需要技巧,俗话说:听话听音。在倾听他人谈话时要听出弦外之音,然后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比较善于放下身段去倾听,当然,他们在倾听过程中,并非是“左耳进,右耳出”,而是用心去听。在倾听过程中,不断搜集谈话者的兴趣爱好,了解谈话者的脾气禀性,然后在适当时候提出一些中肯的观点,从而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

有一个客人去参加宴会,见主人招待他却没有菜肴,便向主人要来一副眼镜,说自己的视力不好,看不清桌子上的菜。戴上眼镜后,大谢主人,并称赞主人太破费了,弄了这么多的菜。主人道:“也没什么菜,怎么说太破费呢?”

客人说:“满桌都是,怎么还说没菜呢?”

主人说:“菜在哪里?”

客人指指盘内说:“这不是菜,难道是肉不成?”

其实,通过采取无意识的观察,可以更加巧妙表达出自己的意愿。比如朋友背地里用了你的东西,你发现后很生气,会嚷“是谁用了我的东西!”朋友一听就知道你生气了,但他不妨这样说:“对不起,我刚才实在是找不到我的了,有空请你吃饭,补偿一下行吗?”简单的一句话既没有直接说他偷用了你的东西,又为自己挽回了颜面,还维持了你们之间的友谊。

总之,倾听是说话的前提,有效倾听则是沟通双方心灵的桥梁,只有做到有效倾听,才能理解别人的意思,揣摩他人的心思与性格特点,然后对症下药,说出别人爱听的话。怎样能做到有效倾听,听出弦外之音呢?

1.要集中注意力听

同类推荐
  • 卡耐基励志经典全集

    卡耐基励志经典全集

    一则故事犹如一面旗帜,指引方向。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叙述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归纳总结出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甚至家庭生活中的社交法则,充分挖掘人们潜在心理能量,使人们学会克服忧虑、懂得欣赏自己,你就能获得成功。
  • 老马的职场“鬼”话

    老马的职场“鬼”话

    本书是一本只讲真话、最靠谱的职场成长工具书!只需21天,让你告别拖延症、学会职业规划、实现自我突破!《老马的职业“鬼”话》以独到的模式为在职场中奋斗的人规划出一条有效改善自身职场状况的道路。书中对职场进行全方位立体分析和呈现,从职场定位到如何规避职场陷阱适应办公室环境,一一进行阐述。按照书中的提示,你会从踏入职场的那一刻,就赢在别人前面。突围职场困境,超越原初规划。职场不再是一个枯燥之所,它会成为你实现自我价值和梦想的一方自由天地。这本书可能不是你的第一本或最后一本职场书,但会是你最受益的那一本。"
  •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

    像老板一样思考,你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你的老板,了解老板的内心世界,了解老板的做事风格。这样做有利于处理你老板的关系,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最为重要的是,像老板一样思考,让你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会大大地开阔你的视野,提高你的能力。
  •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勇于品尝苦涩人生(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怎样防止奴隶心理?怎样跳出心理定势的怪圈?怎样克服自身的弱点?怎样理解痛苦是一笔财富?怎样培养竞争的心理?怎样克服对工作的厌倦?怎样克服职业心理变态?怎样认识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怎样保持旺盛的进取心理?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
  • 大师的做人笔记

    大师的做人笔记

    《大师的做人笔记》一书收绿了大师们的做人心得体会,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充满睿智的箴言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大写的“人”。
热门推荐
  • 逍遥小神童

    逍遥小神童

    陌生的王朝,卑微的出身,还没有任何金手指,看楚天凭借后世经验如何玩转异世!
  • 逆天魔帝重生归来

    逆天魔帝重生归来

    十万年前,魔帝徐北辰与神界第一战神白述枫本是甚好的好友,因此,魔界与神界很是和平,可是因为某些原因,打破了魔界与神界的安宁,彻底开战,魔帝本是可胜,最终却被各路神界强者围攻,导致惨败,魔帝的尸身掉入人界,而随之掉落的还有魔帝的四大魔器……
  • 糖果伴你

    糖果伴你

    各种各样的小故事,生活、幻想、所见所闻所感
  • 异端骑士

    异端骑士

    王国骑士团的领袖在一场大战中战死沙场,当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千里之外的敌国。身上神圣的骑士力量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可以控制自己血液和吸收其他生物鲜血的“鲜血力量”,他成为了传说中五名异端骑士之一的“鲜血骑士”。抛弃了神圣力量的骑士要怎么在敌国生存下去?又该怎么应对视他为异端的神圣教廷的不断追杀?鲜血骑士,浴血重生,掌控血腥战意。杀戮骑士,举手屠天,残杀万千生灵。恐怖骑士,梦魇化身,统治噩梦地狱。统御骑士,裁决万物,决断凡间生死。残酷骑士,……(本段文字过于模糊,无法辨认)————《远古骑士传说:异端骑士卷》
  • 暴力修神

    暴力修神

    一个因基因突变而吞噬掉存在了亿万年的宇宙本源,却无法运用的人。一个因身体限制无法正常吸收天地灵气而修真的人。一个成为巨大阴谋中,最重要的一颗棋子的人。一个以绝对的暴力手段,达到无人能及的境界之人。---------------------------------------主角奇峰。
  • 邪王嗜宠:废材腹黑七王妃

    邪王嗜宠:废材腹黑七王妃

    第一次,她差点上了他。第二次,他差点杀了她。直到她被他吃干抹净。才明白,什么第一次弱受!!!这攻的让她想死!!!“小倾倾~”“干嘛~”“干你!”
  • 当少爷的日子

    当少爷的日子

    一百年前的反贼张山,被天雷劈死于洛阳城下,一百年后,他成了这片大陆,有钱有势的少爷,奈何连个丫鬟都斗不过,这少爷当的......太委屈......
  • 谦王传

    谦王传

    一个刚刚满月的婴儿,便被父亲送予他人收养,要求完成家族的试炼。只凭借父亲所留的传承功法,他历经生死不断成长返回家族。却发现一桩大密。成长,热血,苦难,现实给心灵的洗礼。随着第四次超脱的机会,他的命运是否就此终结。
  • 请别把我带走

    请别把我带走

    这是个很不堪的小说,女主的垃圾经历,狗血剧情
  • 傲世掌控

    傲世掌控

    一次偶然的救人而得到上古大神的传承造就了孤儿龙傲天的一生看着主角是怎样的带着自己兄弟们在凡间、修真界、仙界、神界、圣界掀起腥风血雨!天道无常,与天夺命!世事难料,谁主沉浮!傲世九界,唯我掌控!